<轉載自2012年11月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十八大剖析 撰文:賀軍 國內知名民間智庫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
十八大剛召開,國內外的關注點已經開始延伸到十八大之後,尤其是關於未來中國經濟政策的公共討論明顯增多。這些訊號顯示,國內市場對未來形勢最大的關注點還是在經濟問題。
十八大之後中國的經濟前景到底如何?對今後中國經濟的看法,最樂觀者之一是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先生。
林毅夫認為,按照目前中國人均GDP大致只有5,000多美元的現狀,中國大致處於日本50年代初、新加坡1967年以及韓國和台灣1975至1977年與美國的差距,而這些國家和地區之後都利用了自己的「後發優勢」,實現了一個20年左右的8%上下的高速增長。由此,林毅夫預計,中國可能還有20年超過8%的GDP增長潛力。
續高增長20年 恐太樂觀
雖然林教授所指的只是潛在增長率,但他的樂觀還是讓很多人側目︰全球經濟將長期低迷,中國經濟正在艱難的轉型調結構,持續20年的高速增長前景從何而來?
在我們看來,林毅夫先生看法中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只根據人均GDP資料進行了簡單的歷史類比,而忽視了中國經濟中的多種不可持續問題。當過去以要素投入為主的粗放經濟增長模式不能持續的時候,中國進入較低經濟增速階段是一種必然。
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不可持續,首先會反映在經濟效率上,具體而言,中國的資本投資效率在下降,資本邊際回報率(MPK)在不斷降低。學者伍曉鷹的研究表明,1979年至2009年期間,中國的MPK每年下降的速度約為1.9%;自1995至1999年以來,中國的資本邊際回報率「下降速度是驚人的」。
邊際回報降 犧牲效率成代價
當然,中國改革之後也出現過幾個明顯的「好時期」,如改革初期的10年,上世紀90年代前半期由鄧小平「南巡」推動的改革深化期間,MPK的下降速度變得非常緩慢。從加入WTO到2007年,MPK甚至出現了緩慢的上升趨勢。這意味着,這些時期的主要改革措施大大地釋放了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提高了經濟效率。但整體來看,近年中國的資本邊際回報在降低,尤其當經濟放緩時,為實現增長的投資努力往往是以犧牲效率為代價的。
坦率而言,學者們的研究結論並不是全新的結論,他們只是用學術研究證實了中國政府早就準備進行的政策調整——這一結論與中國政府近年推動的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的轉變是一致的。
問題是,中國決策層從觀念上接受了經濟轉型,但在中國經濟的實際運行中,過去的模式還在發揮極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土地財政模式之下,近年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顯著降低了中國的投資回報效率。
提高配置效率 改革市場制度
面對十八大之後的經濟形勢,從官方到學界都提出了很多的戰略和政策——但不論是新型城鎮化、戰略新興產業,還是創新驅動、轉變增長方式、產業結構升級……都包含着一個共同的核心元素︰提升經濟效率。我們相信,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轉型,將是在降低增長速度的背景下,進行的一場以提高經濟效率為核心的改革。其內容既包括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包括增加技術和創新,更重要的還包括市場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建設。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中的質量問題,被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和規模的光環所掩蓋。投資是不少,但大拆大建很多,很多投資無法形成資本存量,從鋼鐵到造船再到新能源行業等,這種例子很多。相當多的投資難以形成資本存量,更不用說積累為居民的個人財富了。這些問題,都要從經濟效率的角度來審視。
從現在開始,中國經濟增長面臨歷史性的轉折,中國將不得不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提升經濟增長的效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