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信心問題回到原點 修逃犯例不應倉卒

<轉載自2019430 明報 社評>

《逃犯條例》修訂爭議白熱化,數以萬計市民上街反對修例,遊行規模是後佔領運動時代最大。爭議發展至今,難言沒有政治化成分,可是市民憂慮修例亦非平白無因。近年內地司法改革雖有進展,客觀現實是法治法制仍在建設之中,港人對內地司法制度沒有信心,回歸前已經如是,回歸後信任鴻溝至今未見顯著收窄。一國兩制要義之一是處理港人信心信任問題,今次修例風波實際是回到香港問題原點,觸及的正正是回歸前港人的擔憂,政府欲速不達,既然台灣殺人案疑犯未來數月不會獲釋,當局應慎重考慮,是否有必要倉卒強行修例。

遊行者眾反映憂慮 政府須顧社會情緒

政府建議修訂《逃犯條例》理由有二,一是處理台灣港人謀殺案,二是堵塞現行法例漏洞,以免香港成為逃犯天堂。港府再三表示,若不盡快完成修例,讓港府以個案形式向台灣當局交人,疑犯有可能短期獲釋,得以逍遙法外。涉案疑犯陳同佳在港承認4項洗黑錢罪,昨天法官判囚29個月。雖然政府強調,考慮到還押時間和刑期扣減,陳同佳最快有可能10月重獲自由,修例仍是刻不容緩,然而無可否認的是,刑期意味陳同佳短期內不會即時釋放,理論上立法會可以有較多時間處理修例爭議,回應市民關切。

政府多番表示,修例草案已提供足夠人權保障,移交程序亦與國際標準接軌,可是社會各界顯然仍有不少疑慮。剛過去的周日,數以萬計市民遊行,反對政府修例建議,不管以警方還是示威組織民陣的數字作準,都是佔領運動結束以來,本港最大規模的一次和平示威活動。上周佔中9人案判刑,對於這次遊行的人數無疑有一定刺激作用,然而必須承認,市民對於《逃犯條例》修訂的憂慮和反應,比起之前高鐵「一地兩檢」等爭議都要強烈,單是反對一地兩檢遊行與今次示威的規模,已不可同日而語,政府不能簡單一句「人數多寡不是我們的重點」,便不去考慮社會情緒。

一地兩檢和《逃犯條例》修訂,表面均涉及港人會否遭內地當局拘捕,惟兩者實有關鍵差異。多數市民理解高鐵一地兩檢只是便民安排,並未因此太過憂慮公安在港執法等問題,相比之下,《逃犯條例》修訂的目的,就是為了「交人」,在社會所引起的疑懼自然大得多。說到底,若有市民堅決不信一地兩檢,只要不踏足西九高鐵站,便不用擔心被內地公安拘捕,可是《逃犯條例》修訂後,如果內地當局真的向港府提出個案移交要求,當事人便得面對移交官司。政府若因高鐵一地兩檢的立法經驗,以為通過修訂《逃犯條例》後市民就會慢慢適應拋開疑懼,將是重大錯誤。

無可否認,由3月政府提出修例至今,事件發展的確攙雜了愈來愈多政治操作成分,有人視今次為2003年反對23條立法的翻版,視為動員群眾鬥爭的好機會,亦有人趁機要求行政長官下台;與此同時,一些有關修例的說法,諸如日後在港參與遊行抗爭都有可能遭移交到內地、社會上下「人人自危」等,似乎亦扯得太遠,流於散播恐懼,偏離問題核心。不過話說回來,過去數年國際社會鬧出不少引渡風波,由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到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都惹來不少議論,這些引渡案件無不令人關注,假借一些刑事罪行名目,尋求引渡以達到政治目的,並非難以想像的事。

港人信心難一蹴而就 「先易後難」應先限地域

《逃犯條例》修訂的一個核心問題,在於移交安排會否被濫用。對此政府再三強調,條例禁止因政治目的移交犯人,加上有本港法庭把關,市民毋須擔心,可是亦有不少法律界人士指出,法庭把關能力有局限,理論上只要表證成立,便須將疑犯移交內地。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港人對內地司法制度不信任由來已久,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為港人所提供的司法保障,很大程度也是希望釋除港人對內地司法長臂伸延到香港的疑懼,20多年前內地與港英政府已在討論移交逃犯問題,至今仍然未能達成協議,正好突顯兩地司法制度鴻溝,修訂《逃犯條例》所觸及的,正正是一國兩制最深層、最根本的信任和信心問題。

內地司法制度經過多番改革,無疑比昔日有進步,然而內地當局亦承認,法治建設仍然有待完善深化。內地與西方一些民主國家有司法互助協議,可是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並不能跟主權國之間的關係相提並論。政府的修例建議,剔除9項主要涉及經濟及商業的罪行,變相放生經濟罪犯,除了偏袒商界有欠公道,同時亦間接承認,港人對內地司法信心不足,無法一蹴而就,需要「先易後難」。政府處理修例問題,必須緊記欲速不達的道理,真正「先易後難」的做法,是先將修例涵蓋地域止於台灣,其他重大修改留待日後從長計議。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台灣「2020初選連續劇」如何精彩?

<轉載自2019429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副研究員>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儘管還沒開打,作為其前奏的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黨內初選,就已是高潮迭起、目不暇給。精彩的戲碼日日新,劇本是一邊演一邊改,一演到了本周,上周的劇情就早已成為過去式。觀眾不是眼花撩亂,就是霧裏看花,所有主角都傾力演出,導演也是一邊導一邊演。之所以如此精彩,乃因大家都機關算盡,也使得原本是為了彰顯民主的黨內初選,儼然成為黨內各組人馬相互角力與「互卡」的戰場。

民進黨同室操戈 「英賴配」破局?

相對於國民黨驚心動魄的群英會,民進黨初選劇的軸線還算清晰。

原本是在去年的「九合一選舉」輸得灰頭土臉的蔡英文,好不容易在年初意外的「辣嗆大大」(回擊習近平)這場戲中搖身一變成為「辣台妹」,且處變不驚地透過重整黨內新架構及更換閣揆後穩住局勢,並在立委補選中扳回了一城。才剛定下神來,殊不知殺出一個程咬金:從天而降的賴清德突襲式登記初選,用超級強颱的風力,撼動總統府,使小英瞬間陷入結束政治生涯的高度危機,至今仍未脫險。

急轉直下的民進黨初選劇情,從此軸線變成同室操戈的戲碼。「辣台妹」一方的保皇派,站在「黨內團結」的道德制高點,將初選機制中的「協調」程序變成媒妁婚介,極力撮合「英賴配」。誰知,單純執著的「賴神」卻不領情,還「反嗆」英派「暗室政治」的「反民主精神」。

民進黨初選的劇本,原本只演到417日,如今已延至522日。未來4周的劇情千迴百轉,究竟是賴清德贏得初選,使蔡英文的總統之路會提前在2020519日畫下句點,還是民調持續偏低的「辣台妹」逆轉勝,自信地迎接即將到來的2020年總統大選?其中不可忽略的變數之一,則是更為撲朔迷離的國民黨黨內初選的推演。

台灣總統選舉的初選機制,是參照美國等民主國家的選舉方式。最早引進的是民進黨,早於2000年選舉已開始實施,此次是第六次。正因為有如此「民主傳統」可以依循,也使得賴清德可以如此坦蕩、如此「光明磊落」地遮掩首次在初選挑戰尋求連任的現任同黨總統,上演同室操戈的「醜聞」。

國民黨群英會 究竟誰「卡」誰?

相比之下,國民黨引進黨內初選,則是從上一屆總統選舉才開始。然而,初試啼聲,即上演古今中外難得一見的「換柱」大戲,黨高層硬是透過臨時黨代會,將通過正常初選程序,已正式成為國民黨總統大選候選人的洪秀柱拉下來,換上時任黨主席朱立倫披甲上陣——儘管最後還是在總統大選中鎩羽而歸,慘敗給蔡英文。

如今正在如火如荼上演的國民黨初選,劇情每日更新。迄今的兩條主要軸線,其一是「韓國瑜到底是選還是不選」?其二是吳敦義的黨高層如何盤算?

儘管在半年前「九合一選舉」中一躍成為國民黨的「超級神將」,然而基於對高雄選民的承諾,在「正當性不足」的壓力下,選還是不選,先是來一場等待「黃袍加身」的琢磨與踟躕的「天人交戰」內心戲。

終於,在黨內外「千呼萬喚」之下,韓國瑜鬆口了。於423日發表的「5點聲明」,儘管仍是一副晦澀模樣,但也總算說到嘴邊了,其實就一句話:「我想選啦,但這樣的初選方式不行啦。」

果然是水漲船高,沒想到原本因民調低而被迫宣布「不選」的黨主席吳敦義所主導的黨高層,居然不惜變更國民黨中常會已於227日確定的「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初選提名機制,改採「全民調」,讓演員和觀眾咋舌。

其實,吳敦義如此「順應民意」為韓國瑜「量身訂做」,不過是國民黨初選連續劇另一條軸線的一場戲而已。

在台灣社會被戲稱為「白賊義」的吳敦義,在台灣政壇浮沉30載,早已「做好準備」問鼎「2020」。殊不知「韓流」的「奇襲」,讓吳的「總統夢」破滅。經過一番盤算後,老吳決定「退而求其次」,改變劇本,透過「拱韓」來守住國民黨主席的位子。在「拱韓」戲碼的編導中,為了避免全盤輸盡,吳執意的是要「卡朱」(朱立倫)。

所幸,想「卡朱」的,恐怕不止是吳敦義——站在「白賊義」一邊的,據傳還有郝龍斌與馬英九等人馬。身為黨副主席的郝龍斌與朱立倫同輩,自然不願看到朱成為新的「天子」;而作為曾經是自己副手的吳,馬英九選擇與吳同一戰線,則順理成章。

誠然,這些國民黨大老內心並非真心「拱韓」,這也是為何在韓國瑜從美國返回台灣前夕,突然上演一場「插播」:頒發「榮譽證書」給郭台銘,而郭則隨後宣布參選。對國民黨大老而言,要駕馭郭顯然比韓容易多,這才是重點。

台灣的民主政治,已走過30年的歲月,對其他華人社會而言,無疑走在前列,且遙遙領先。世人也看到台灣公民社會的成熟,及民主機制逐步走向完善。然而,今天正在上演的充滿算計與謀略的黨內初選,也暴露了台灣民主仍需克服許多內在的問題與矛盾。

台灣的初選連續劇,還沒落幕。未來兩個月如何峰迴路轉,迎來新的高潮,「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韓流vs台風毋忘九二共識


<轉載自2019428 明報 加東版 >

韓流vs台風,央視的報道遮掩了郭台銘帽子上的「中華民國」旗幟,引起統派反彈。他們期盼習近平更有政治智慧,學習德國統一的經驗,超越政黨與政權的考量,實現和平統一的夢想。

在郭台銘宣布參加國民黨初選,瞄準總統大位之際,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他和韓國瑜的競合關係,韓流vs台風,最後是互利互贏,還是內耗不已,都決定國民黨的命運,也決定中華民族的命運。但在新聞浪潮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不太起眼的事態發展,就是北京的反應。

儘管很多人以為北京支持郭台銘,就在郭台銘四月十七日宣布出馬參加國民黨初選時,北京中央電視台在報道這則新聞時,將郭台銘帽子上的中華民國旗幟打了「馬賽克」模糊處理,讓觀眾看不到是什麼。央視的視頻在台灣出現後,引起不少統派強烈的反應,認為這是違反九二共識,也顯示北京對「中華民國」的政治符號非常敏感,不容許它在電視上出現。

九二共識的意義,其實就是兩岸承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也就是彼此不承認對方的主權,但卻不否認對方治權。這也為雙方的交流與和平相處,奠下重要的基礎。
但央視視頻對中華民國旗幟打「馬賽克」,等於對台灣很多的「統派」打了一巴掌,讓這些有強烈中國人認同的群眾覺得,共產黨和台獨一樣,都是在消滅「中華民國」。而獨派更藉此幸災樂禍,說看看下次郭台銘去見習近平時,敢不敢戴這帽子去見他。

北京所提出的「一國兩制」,也被解讀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框架下所出現的兩種治理方式,而不是如藍營一些學者所期盼的,是兩岸政府的平等協商,在大家都認同是中國人的前提下,討論如何找到兩岸統一的路徑。

其實當前韓國瑜和郭台銘的政治理念,都屬於「中華民國派」。他們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也都毫無疑義的忠於中華民國的論述,認為自己是孫中山先生的信徒,回歸憲法。

但北京對於中華民國的立場,其實多年以來就是只提過去,不提當下,不承認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中華民國,而九二共識的要義,就是「不承認,但不否認」,形成一種曖昧的灰色地帶。

然而台獨勢力上升之際,北京的宣傳機構也不顧「統戰」的需要,將郭台銘帽子上的中華民國旗幟「虛化」。台灣的一些媒體對此反應激烈,名嘴趙少康在TVBS的《少康戰情室》就對此嚴加批評,他甚至打破節目的節奏,站起來慷慨陳詞,指出對於支持中華民國的民眾,情何以堪。

這其實是北京對台政策的盲點,不接台灣地氣,不知道台灣絕大部分「統派」認同的是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台灣統派解讀北京的真實意圖就是消滅中華民國,那麼兩岸的「統一大業」就會變得愈來愈困難。

其實近年兩岸的有識之士都提出不少解套方法,就是讓「中國」二字,取代國號之爭,不要糾纏於國共之爭的恩怨情仇,而是要往前看,著眼於中華民族的總體利益。兩岸一家親的基礎就是大家都是中國人,而不是只認同一個政黨或是哪一個政府。早在一九九七年,中共元老、江澤民的政壇導師汪道涵就對來訪上海的藍營大老許歷農提出,用「中國」代替兩岸的國號,就可以打開死結。可惜這提議後來沒有在中共高層延續,似成為政壇的絕響。但很多台灣的統派認為,習近平是有大智慧的領袖,曉得可以「以大侍小」而不是展示權力的傲慢,以石擊卵,反而引起反彈。

若北京放棄「九二共識」,將「中華民國」視為前朝,是已經不存在的歷史名詞,改以強勢之力對付台灣,反而就像「北風與太陽」的故事,事與願違,得不償失,成為兩岸中國人之痛。

綜觀歷史,政權的更迭與整合無損國家的完整,需要彈性的智慧。一九九零年西德與東德統一,都超越原來的政體,雙方都以一個德國為重,克服種種困阻,最後修得正果,也讓人民的福祉提升,衝出了對統一疑慮的迷霧。但更令人佩服的是,今天德國領袖默克爾是來自東德的科學家。西德人並沒有因為她來自東德而歧視她,反而讓她成為全國的領袖。可以想像,如果中國大陸將來可以讓台灣的精英管理,不分地域之別,那麼兩岸的融合與統一就更水到渠成。

美國的經驗也值得重視。南北內戰慘烈浴血後,由於林肯處理得宜,對敗軍之將的李將軍待之以禮,容許他和南軍的軍官保留坐騎與配槍還鄉,互泯恩仇,並容許南方邦聯(Dixie)旗幟在南部飄揚,化解內戰百萬軍民傷亡的仇恨,這都值得贏了國共內戰的中國共產黨所借鏡。

兩岸的政治符號的矛盾都是韓國瑜和郭台銘不能迴避的問題。無論將來誰當上中華民國總統,都要面對這項棘手的挑戰。國共要超越政黨與政權的短期利益,從中華民族的長期利益出發,尋找雙方的最大公約數。讓兩岸的和平統一不再是夢。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中國海軍至今避提的海戰

<轉載自2019425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今年海軍建軍70周年的活動搞得熱火朝天,但官方文宣與過往一樣,在歷數海軍的輝煌戰績中,卻對1988314日中越海軍在南沙群島赤瓜礁海域爆發的海戰絕口不提,只不過,那場海戰的中方指揮官陳偉文少將,在82歲高齡終獲得遲來31年的表彰。

1988年初,中國以獲聯合國授權建海洋氣象觀測站名義首度踏足南沙群島,在永暑、華陽、渚碧、南薰等礁石開始建立據點,與佔據附近島礁的越軍不時摩擦,時任南海艦隊榆林基地參謀長的台山籍將領陳偉文,奉命率兩艘戰艦組成的海軍編隊前往巡邏保護。當時正值中國大裁軍之後,鄧小平要求「軍隊要忍耐」之時,中國在國際上全面奉行韜光養晦的外交方針,中美關係固然處於蜜月期,中蘇關係亦開始解凍,因此這支艦隊行動前接到的指令是,「不主動惹事,不首先開槍;不示弱,不吃虧,不丟面子,如敵佔我島礁,要強行將其趕走」。

當時越軍已在30天搶佔中方已樹立主權的永暑礁附近的多個礁盤,所佔地盤遙遙領先中方。314日清晨,中越戰艦在赤瓜礁海域對峙,雙方均派人登礁互相驅趕,中方一向堅持「不打第一槍」的原則,結果越方先開槍,陳偉文當即下令反擊,在附近幾個礁盤同時對越艦開火,擊沉越軍兩艦武裝運輸船、一艘登陸艦,俘虜9名越軍,擊斃越軍400人,令中國在南沙群島首度佔據多座礁盤,也就是今天人工填海造島的基礎。

在交火的同時,陳偉文一直與南海艦隊總部保持溝通,但總部傳達的北京指示卻是:「不主動開火,不主動拔越旗,不主動動武,不主動攻擊,不主動惹事,不准撞敵船,不要干預,不要吃虧,不擴大事態,盡量避免與越船接觸,如越炮火未對我構成直接威脅,不予置理,不得開火」云云。

這樣陳偉文也未放開手腳大打,當美國軍機在現場上空出現,他即下令停火,避免誤傷美機,雖說當時美軍是中方的盟友,蘇越才是美國的敵人。戰鬥結束後,越方擔心中方會追擊,已撤出多個島礁,陳偉文當時曾建議一鼓作氣,再多佔據幾個島礁,但遭上峰喝止。返航後,他就因「干擾中央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局」而被審查。幸虧時任軍委副主席楊尚昆說了一句,「起碼南沙群島是我們的嘛,起碼這一仗打勝了嘛」,他才免受處分。中央軍委雖對「314海戰」發出嘉獎令,但陳偉文卻提早退役,這場海戰也未被列入海軍的戰史,而越方又重返之前撤離的島礁。

現在回看,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美蘇冷戰尚未結束,蘇聯已自顧不暇,越南正在最虛弱之時,如當時真能一舉擴大佔領南沙島礁,今日中方在南海的處境就不會如此困難。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你所不甚了解的台灣選舉

<轉載自2019424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時事評論員>

圍繞2020年大選,台灣各陣營激烈博弈,在外人看來恍如影視劇。精彩、熱鬧的背後,是權與利之爭,是台式選舉文化。  

直選其來有自

回顧近70年歷史,經歷了國民黨政府「遷台」、地方自治、增額選舉、「美麗島事件」、開放報禁黨禁、改選「國大」(國民大會)、省市長選舉、立委選舉、領導人選舉等。195010月,留着長鬍子的無黨籍楊仲鯨,成為花蓮首名民選縣長,被台媒稱為「民主的第一道曙光」。

1996年,台灣第一次直選領導人。2000年,民進黨上台,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國民黨大勝,二次政黨輪替。2016年,民進黨捲土重來,於大選中勝出。

華人社會燈塔?

直選,是台灣人民的選擇,已常態化。然而,果如一些人所言,是「華人社會的燈塔」嗎?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面看,台灣人經歷了太多,不願回到威權年代,實現了普選;當選者對選民有承諾,幹不好就下台。

問題是,能選出「賢能」嗎?20多年的經驗證明,未必。當年只肯坐三分之一椅子、獲蔣經國信任的李登輝,在權力鞏固後變臉,卸任後成為台聯黨精神領袖。出身貧寒的陳水扁執政8年,因家族貪腐,由「台灣之子」淪為階下囚。形象清新的馬英九執政8年,雖在兩岸和平方面有建樹,但被貼上「無能」的標籤。2016年,蔡英文成為台灣史上第一名女領導人,搞政治掛帥,經濟乏振,民怨沸騰。

有台媒形容,過去20年,是台灣蹉跎的20年。

一次次選舉,暴露出劣質選舉文化,中央選舉委員會難以超然,參選人可以昨是今非,大開空頭支票,為了勝選不擇手段,一哭二鬧三下跪,爆料、抹黑、賄選,挑動兩岸仇視、族群分裂。

2004年的「319」槍擊案更是一個極端,「兩顆子彈」令選舉一夕翻盤,至今仍是懸案。

光鮮民主之下,還有效率不佳。在台北,因為預算等問題,一條捷運要施工78年。立法院裏場面火爆,有時上演「全武行」。好的政策,即便多數民意支持,也難以過關。

問題出在哪裏?首先,這裏是台灣,與大陸很近,美國因素涉入頗深。其次,台式民主還年輕,學西方又無法完全西化,制度上有問題。再次,選舉機制尚不完善,媒體發達,各有立場,選民素養仍待提升。

從台灣歷次大選的投票率看,2000年那次最高,之後整體呈下降趨勢,2016年首度跌破七成。這表明,有愈來愈多人不去投票。

情勢正在變化

在有識之士為畸形民主嘆、為台灣前途憂的時候,「韓流」出現了。去年,國民黨籍韓國瑜實現大逆襲,當選高雄市長。他明讚「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喊出「貨出得去、人進得來」口號,創下有別以往、接地氣的非典型選戰範例。

今年,台灣選戰風雲再起,「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態參選2020年選舉出人意表,其背後隱然有若干重量級人士的勸進,以及年輕太太的理解。台媒紛紛以「台風」來了、投下「震撼彈」形容。

在筆者看來,郭氏白手起家,個性鮮明,他宣布參選,「一石多鳥」,一是解了國民黨的初選困局,避免「換柱風波」再現;二是有助藍營整合,韓國瑜可以專心當市長,王金平、朱立倫也能接受;三是大大刺激了其他政治勢力。郭台銘料能初選出線,真正的挑戰在後頭。短期而言,是與韓國瑜的互動,如何使「非韓不選」的龐大「韓粉」,盡可能多地轉軚。

接下來,郭台銘需要提出競選綱領,細化「防務靠和平、市場靠競爭、科技靠研發、命運靠自己」20字理念。同時得貼近庶民,做足心理準備,化解來自綠營的離間和攻擊。

無論如何,改變已經開始。「韓流」加「台風」,將使台灣選舉及政治生態變得跟以前不一樣。

宋楚瑜訪港 見中聯辦強化對台角色

<轉載自2019424 明報 觀點版 撰文:葉國豪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

繼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上個月旋風式來訪後,另一個重要的台灣政治人物——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於日前訪港。對低迷的台港關係有何意義與影響,值得進一步解讀。

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針對兩岸政治人物的歷年調查顯示,相較韓國瑜及馬英九,香港民眾對宋楚瑜的認知,甚至比不上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年屆77歲的宋楚瑜曾是台灣政壇的風雲人物,他在1994年以470多萬張選票(得票率56.2%)高票當選台灣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的民選省長,攀上政治生涯的第一個巔峰。然而,隨後即因國民黨內政治鬥爭與現實(台灣省管轄行政區域與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實際支配領域高度重疊),台灣省於1998年遭到虛級化(俗稱「凍省」),如今僅成為行政院的派出機構,改由總統任命(通常由部長級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甚至財政預算歸零。

「凍省」後的宋楚瑜繼續在台灣政壇力求突破,他曾經在2000200420122016年多次參加總統大選,然而20002004年均以些微差距敗給民進黨的陳水扁。他成立親民黨達到其政治生涯的第二個巔峰,隨後他的政壇影響力也快速下滑,乃至2006年台北市長至今的選舉均以慘敗收場。因此宋楚瑜轉型在兩岸關係上着墨,曾於20052014年分別與時任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及習近平會面,也曾在2016年擔任蔡英文總統的代表,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持平而論,今日的宋楚瑜雖然仍是部分台灣民眾所敬重的政治人物,但是在講求實力的政治環境中,宋楚瑜與他的黨,則早已被邊緣化(僅佔立法院3席),近年多名黨籍成員更「棄橘(親民黨)投藍(國民黨)」,影響力甚微。

宋訪港的4個因素

宋楚瑜訪港,有以下因素:

第一,宋將第五度參選總統,儘管不可能會贏,但重點是藉由訪港為他與親民黨搭建平台,爭取傳媒與輿論關注,減緩持續弱化的態勢。

第二,宋要向特別是藍營的支持群眾證明,他仍是北京可以信任、有溝通管道的人物。傳統上,藍綠兩大陣營的政治人物在總統大選前,無不藉由訪美來爭取支持(政壇戲稱為「出口轉內銷」);如今,「北京信任」已然逐漸成為另一個必要條件之一。

第三,詳細檢視宋的訪港行程,可以發現從抵港獲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長楊流昌接機,至到中聯辦會見主任王志民約兩小時,以及在禮賓府會見特首林鄭月娥,在官方的層級、規模、地點與時間等安排,可說是如出一轍,完全複製同屬藍營的政治人氣王韓國瑜的訪港行程。這在某程度上至少證明了宋楚瑜與韓國瑜一樣受到北京重視,等於藉韓國瑜人氣證明自己的身價。

第四,宋隨後同樣經過港珠澳大橋訪問澳門與大灣區等地,可以向外界顯示他企圖掌握中國大陸崛起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契機。

台政治人物訪港拜會中聯辦已成慣例

綜上所述,儘管親民黨近年對於「九二共識」的支持不若韓國瑜積極與正面,宋楚瑜的政治能量也非常有限,但是北京顯然秉持最大善意,將宋楚瑜與親民黨仍視為對台統戰工作中的友好力量,給予禮遇和支持。然而很明顯的,宋楚瑜訪港所吸引的傳媒與社會關注,仍遠遠不及韓國瑜的效應,這是殘酷的政治現實。那麼宋此行對台港關係有何影響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台灣政治人物(特別是泛藍陣營)訪港拜會中聯辦已正式形成慣例,一方面顯示北京的「政治認證」,另一方面將強化中聯辦對台事務的功能與角色,王志民主任更已經主動表示「歡迎台灣朋友到訪中聯辦」。

其次,如同許多學者均同意的,香港於兩岸關係之制度化與非制度化角色繼續退化,所擁有的「戰略性模糊」空間縮小。這從近日保安局希望透過香港的「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與台灣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兩個非官方對口平台,盡快討論《逃犯條例》修訂後的安排而不可得,可見一斑。這種情况至少會持續到明年初台灣大選後,才有改善機會。

第三,據報道,台灣陸委會可能修改《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將縣市長與政府官員赴港澳,由目前的「報備制」改為「申請制」(被視為「韓國瑜條款」),這將進一步不利台港關係發展。

最後,因為歷史因素,以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中華民國」符號在香港擁有較多支持群眾,這表現在港人多反對「台獨」,卻支持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這看似矛盾的民意傾向中。然而隨着泛藍政治人物與中聯辦的親近,已經導致公民社會中傳統支持泛民的民眾對其產生質疑。在年輕一輩多同情民進黨的情况下,香港的台灣認同版圖將悄然轉變。

台港政府應保持克制友善

宋楚瑜訪港,可以視為「韓國瑜訪港2.0」,然而卻無法產生足以匹配的關注。儘管如此,在中美貿易戰與兩岸關係趨於緊張的大環境之下,台港關係缺乏實質改善的動力。這呼喚台港兩地社會應該進一步增加對彼此的認識與理解,而雙方政府部門也應該盡力保持克制與友善,才可以減少雙邊關係的惡化。

(編者按: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來稿原題為「宋楚瑜訪港的意涵與港台關係」)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郭台銘參選總統 2020年和戰之選


<轉載自2019421 明報 社評>

台灣首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上周宣布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令台灣藍綠兩大陣營2020年對決的陣勢漸趨明朗。最新的民調顯示,郭台銘的支持度在黨內與韓國瑜勢均力敵,領先民進黨兩大候選人、現任總統蔡英文和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即使是加入了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的第三勢力,郭仍獨佔鰲頭。顯示「台風」來勢洶洶,一點不輸半年前的「韓流」。雖然距明年1月的總統大選還有近9個月時間,變數仍多,但2020年的選舉無疑是攸關台灣未來前途及兩岸和平與戰爭的關鍵選擇,郭台銘的出現,令人對中美台三角關係出現新的想像空間。

台灣世新大學上周四公布的2020年總統大選民調結果顯示,在國民黨內各人選的支持度中,韓國瑜僅領先郭台銘0.8個百分點,但有41.2%民眾未表態。以政黨對比式比較,郭台銘分別以23.1%9%的差距,領先蔡英文和賴清德。即使柯文哲加入戰局,郭台銘仍居首位。

民調顯示郭民望高企 商人從政暗湧變數多

不過,郭台銘畢竟是一名商人、政治素人,其政治經驗及手腕不足,未來遇到的考驗還多得很。在國民黨內部,朱立倫、王金平兩名競爭者固然會選擇退避三舍,但人氣與郭台銘不相上下的韓國瑜的動向仍未確定,韓國瑜的支持度在國民黨內一直居高不下,在郭台銘參選前,要求國民黨徵召韓國瑜出戰的呼聲高漲。雖然韓國瑜自己表示無意參選,但郭台銘選擇在韓國瑜自美返台前夕宣布參選,而且堅稱不接受徵召,執意參加初選,究竟是為韓國瑜「解套」(解圍)還是要阻截韓國瑜,言人人殊。郭台銘並公開針對韓國瑜提出的「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中國、努力靠自己」口號,改為「國防靠和平,市場靠競爭,技術靠研發,命運靠自己」。即使韓國瑜本人不介意,其支持者是否服氣,仍是未知之數。認為只要郭台銘贏得黨內初選,「韓流」自動變「台風」的判斷,未免過於一廂情願。

另一方面,郭台銘既然是強勁對手,綠營必會集中火力。作為一名與大陸關係良好的富商,其企業帝國、勞資關係、家族醜聞、個人緋聞等,可做文章之處太多。由於他藍底鮮明,泛綠選民勢必歸邊,民進黨既可對其抹紅、抹黑,亦可利用「仇富」心理,把選戰操弄成統獨大戰、階級對壘。當然,綠營亦須顧忌,鴻海集團畢竟員工眾多、對台灣經濟動見觀瞻。更重要的是,郭台銘之所以敢豁出來,除看好藍營選票外,亦寄望於要他拚經濟的中間選民、經濟選民板塊,而這也是柯文哲「白色力量」的基本盤,在「台風」強大氣勢下,柯文哲會不會加入戰團,亦是今後值得觀察的焦點。

郭台銘今次顯然是有備而來,近月來,不論是在股東大會還是facebook群組,他都一再強調「中華民國」元素,頭戴並贈送「國旗帽」;對美國也不假辭色,日前在「台美根基與未來展望」座談會上表示,國防靠美國是靠不住的,靠自己才最靠得住;難怪大陸官媒稱郭台銘是維護九二共識力量,對其參選似持正面態度。

美國當作制中籌碼 北京加強軍事壓力

至於美國對郭台銘參選的態度,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上周表示:不論台灣由誰執政,美國都將與台灣政府合作。撇開郭台銘與特朗普的個人交情不論,美國作為現實主義者,即使現時明顯偏向民進黨,但當國民黨氣勢起來後,取態也會調整。

正如有論者所指,在大陸紅線之下,「統獨」在台灣是假議題,「統」和「不統」才是真議題。美國的兩岸政策是「和而不統,分而不獨」,既不願見到兩岸統一,亦不會支持「法理台獨」。特朗普上任以來,表面看台美關係升溫,但務實的華府只是將台灣作為處理美中關係的籌碼。

隨着台美關係升溫,大陸近期對台的武嚇舉動也在升級,331日解放軍戰機飛越海峽中線,上周又出動24架戰機5艘戰艦繞台,並在台島東部外海舉行了包括登陸在內的聯合軍演。過去這類動作,因被視作會利好台獨勢力,在台灣選戰期間會盡量避免,但現在北京似乎已不在乎,甚至有揣測解放軍的動作就是在逼獨派攤牌,而大陸武統的時間點似應在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慶典和內地宣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之後。所以,說2020年的台灣大選是「和」與「戰」的關鍵選擇,並不誇張。

無論是郭台銘的「國防靠和平」,還是韓國瑜的「市場靠中國」,乃至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都顯示這三名民意高企的台灣政治人物選擇和平。支持度約四成的民進黨,主要是靠兩岸關係一張牌,來穩住基本盤。蔡英文下令軍方強力驅離大陸戰機、驅逐大陸學者出境,乃至暗示可解散統派新黨,都是同一套路。但這些作為,其實會把台灣引向相當危險的前路。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郭台銘Vs韓國瑜 誰是台版特朗普?


<轉載自2019419 國是港事 撰文:葉振東 資深政評人、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港台《政壇新秀訓練班》及美國三藩市灣區新城電台《東南西北風》節目主持>

繼上月台灣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旋風式訪港澳深廈,並簽下巨額定單,一時間兩岸紛打量韓國瑜參選來屆台灣總統選的可能性;近日台灣首富郭台銘,人稱郭董,表示受媽祖感召,突然宣布参加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黨內提名,可能成為韓國瑜更上一層樓的障礙。

韓簽巨額定單 能否落實存疑

但韓郭二人同質性極高,同樣是打經濟牌的藍營人物,若出現「最強對決」,最後只會讓民進黨撿了便宜。不過,郭董是否真的有能力挑戰韓國瑜,還是只是曇花一現的花生呢?我們從以下的比較,可能可以找到答案。

先說韓國瑜。上月他帶着「交朋友、賣東西」的願望,旋風式訪港澳深廈,並簽下約13.74億港元的定單,銷售總量達1.5萬噸農產品,返台時受韓粉接機並高叫:「選總統,救台灣」,恍如藍營救世主。但物極必反,加上現在距離明年111日台灣總統選舉,仍有八個月時間;筆者從他的政治動作中,對他能否更上一層樓,亦是存疑的。
首先,韓國瑜具有北農總經理的經驗,並打着「賣菜郎」的旗幟而奪得高雄市市長的寶座,加上台灣中南部一直是農業重地。韓國瑜外訪時,大力推銷農產品本是無可口非的。據高雄市農業局長吳芳銘,高雄市今年第一季的外銷水果己達1224公噸,迄今已簽訂的諒解備忘錄(MOU),未來要出售的農產品更高達2億港元,韓國瑜成績可謂非常亮麗。

可是定單即使落實,高雄市是否有如此驚人的產出量,卻是不少台灣人心中的問號。要知道土出產品,不能一蹴即就。翻查2018年高雄市農業統計年報,高雄市可耕農地是47,370公頃,大部分是短期耕作地,佔24,975公頃或52.7%,閒置農地有16,005公頃或33.8%;即長期用作生產的農地是不足15%,明顯高雄的農業發展,暫時仍不足以進行大規模的外銷。

根據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報告,去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已跌至31.4%,創下歷史新低。台灣本身已難復自給自足的日子,連島內的溫飽都成問題下,農產品又如何外銷呢?

其次,即使有足夠的耕地開發,人力資源又是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而且這問題並非只在高雄市發生,而是全台性勞動人口問題。台灣的農業人口只有55.5萬、佔全台人口只有2.4%,平均年齡高達62歲。這批老農民透過耕作養活自己問題應該不大,但若要市場運作,接近是天荒夜談。為吸引青年返鄉,台灣的農委會軟硬兼施,一方面改革「青年教育帳戶」制度,規定政府津助各類農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在畢業後必須在農業體系服務至少4年。另方面,推出「大糧倉計劃」,提高雜糧的收購金額,鼓勵青年農民改種附加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但效果仍不彰。

台灣的農產品在全球首屈一指,除拜大量科研投入,就是農民的悉心耕作。若為了外銷而大量採用機械化生產,不但無助製造就業機會,還會難以保證品質,最後豈不是砸了高雄市的砵?

加上,現時韓國瑜在大陸簽下的「定單」,大部分只是MOU(即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用以記載不同國家、政府或組織間簽署雙邊或多邊意向的文件,並曾被質疑「沒有任何效力」),而非實際的「下定單」,情況可能隨政治環境而變,甚至有說是大陸對台「錢包子統戰策略」下,架在「韓國瑜頸上的刀」。尤其韓國瑜在擔任北農總經理時,已被指曾簽與大陸下1萬盒阿里山茶和梨山茶葉的MOU,但最後只賣出700盒。

國民黨超人模式 選民期望過高

現在距離明年台灣總統選舉還有八個月,統獨議題必然地會再次被炒熱。韓國瑜在選舉利益的前提下,很難一直抽離地辯稱對大陸只是:交朋友、賣東西。不過,若然韓國瑜親大陸的態度有變,現在的MOU又有可能泡湯,那他豈不是把自己的政治前途置於險地?

還有,農民利益還未到咀邊,高雄的樓市已經被各大財團炒起,表面上這是活絡高雄市發展的好現象。但只要細心分析,就會發現高雄市的滯後發展,是沒有足夠的格局「一夜之間變台北」。據2017年勞動部數字,台北市在職人士的平均收入是11329.1港元、高雄市是8599.0港元,相差24.1%。但韓國瑜於去年12月就職後,高雄房地產交易數量1月份己升上全台22縣市第一,單月升幅高達13.3%。若持續下去,當地物價必然上漲;在工資增長有限,發展的農業又不是暴利產業,市民的怨氣便會衝向市長辦公室。

作為一位民意代表,既要回應民意,也要控制選民期望。無奈國民黨就是擺脫不了超人政治模式,期望打造韓國瑜的救世主形象,卻同時令選民期望過高。若高雄市的貨賣不出去,人住不進來;政綱在明年總統大選之前逐一跳票,韓國瑜的政治生命只會提早結束。

富士康血汗工廠 郭恐遭翻舊帳

再來看看郭台銘。經濟上,郭台銘作為全台首富,富士康業務遍布全球,當然具有總體發展的大局觀,甚至有可能透過高新科技,重振新竹科技園、激活內湖科技園,拉抬台灣的經濟發展,創造吸引年輕人的就業機會。這方面絕非既耗時,又利潤微薄的韓國瑜式高雄小農經濟可比。

不過,富士康的業務至今仍以代工為主,過去血汗工廠的不良記錄,又被大陸著名導演賈樟柯改編,成為揭露社會不公義的寫實電影《天注定》中的單元故事。電影更因獲得第66屆康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而街知巷聞,在台灣曾經引起過熱烈討論。郭董這筆舊帳,在選舉的時候極易被選民翻出來,甚至被對手宣傳為要把台灣打造成「血汗二流代工基地」,即無法自主生產研發,仰人鼻息的「下欄」工廠。若以政治的語言表達,就是郭董自甘矮化台灣,甚至賣台。這對台灣的選民來說,將是非常刺耳,觸動神經的。

這並非危言聳聽,郭董在2018年在台灣執行「人力降本」計劃,一年內裁員34萬人,其下集團在台灣土城所剩的唯一一條生產綫,員工已全數資遣離職,代表台灣的生產綫已全部停止運作,搬到大陸,台灣島內僅剩無人工廠的示範綫。

從兩岸關係好的方面來說,郭董非常懂得「力用中國」及了解大陸情況;從壞的方面分析,郭董是已經「賣身」給大陸,又甚麼可能在兩岸關係再起波瀾的時候,捍衞台灣人的利益呢?

代工生產不景 寧選小農經濟?

在台灣主體意識日益加強,讓「世界看到台灣」的說法成為台灣人的共同語言底下,選民有可能已經習慣了經濟長期不景氣,而最後寧要自主的小農經濟的韓流,也不要委曲求存、代工生產的郭董。

政治上,韓國瑜在台灣島內的公共行政與選舉上的歷練,絕對比郭董優勝。不過郭董經常出席國際會議,與不同的國家領導人交流,這種國際視野,又是韓國瑜所缺乏的,二人之別就在台灣體制內的適用性與民情的掌握。

筆者不排除部分台灣人是很希望郭董成為台版的特朗普,讓他來Made Taiwan Great Again。不過,台灣的經濟與勞工結構一直保存着家庭式的傳統,即比較人性化及以人為本。試問選民幻想到郭董每天都在「You are fired」的時候,台灣政府的公共行政不但會如美國般混亂,亦會破壞了台灣的勞資文化。

另一方面,公共行政是要避免所謂眼闊肚窄的,這點是非常重要的教條。郭董縱有鴻鵠之志,無奈台灣的社會與經濟體就只有一個島,山多而地少,花東地區與中北部地區,無論經濟結構或環境氣候都分別極大。他的經濟政策,極有可能是台灣社會無法苛載的妙想,在選舉論壇時,自然就會被對手攻擊而原形畢露。

由此可見,台灣的藍營選民雖然對郭董抱有幻想,令到台灣再次閃亮。不過,當我們為台灣進行身體檢查的時候,就會發現弱不襟風的社會、經濟結構是受不了郭董這顆大補丸。無奈,台灣的選民在感覺先行,表態政治行為的促使下,未必可以作出以上的理性分析,而諷刺地成就了所謂的台版特朗普。

(文章只代表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