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搭客拐杖毆機員 國泰工會促追究

<轉載自2012131日 明報 港聞版>
 
國泰航空一班由香港飛往澳洲阿德萊德、編號CX105航機,本月26日發生機艙服務員被83歲乘客襲擊事件,國泰以體諒乘客年紀大為由不追究。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昨發表聲明,對公司做法感強烈不滿及失望,要求國泰嚴正處理事件,不能姑息機艙上的暴力行為。
 
83歲男乘客於本月26日深夜1143分乘搭CX105航機,在飛行途中多次要求下機,不斷在駕駛艙門前徘徊,其間一名男機員阻止,被男乘客用拐杖施襲,更打至拐杖折斷,男機員頭部受傷,不適嘔吐,經檢查後並無大礙。

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主席黎玉嬋說,事件顯示國泰不重視機艙服務員性命安全,工會近期收到會員反映,擔心事件助長機上暴力行為。她要求國泰追究事件責任,並期望國泰全力協助事件中受傷的員工。

蝗蟲論「打一船人」 港人勿失理智

<轉載自201213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民情追蹤 撰文: 沈帥青>
網民籌錢,周三(21日)在報章刊登廣告,聲言反蝗蟲(比喻內地人)入侵,港人對內地孕婦湧港產子及各樣不文明行為,不滿有其道理。
但是,用侮辱及歧視性言行,以民粹式發洩,一竹篙打一船人,只怕淪為北大教授辱罵港人為「狗」那樣低水平!
社會瀰漫不滿內地人情緒,而北大教授孔慶東鬧港人的「狗論」更是火上加油。本港網民的言論亦趨激烈,網上充斥歧視及侮辱內地人的言語。有網民上周在尖沙咀高唱辱罵內地人歌曲「蝗蟲天下」,滋擾及謾罵遊客,行為對香港造成負面影響!
內地客利經濟 非蝗蟲無貢獻
部分來港的內地人,行為的確惹人憤慨,但去年有2,810萬人次的內地旅客來港,難道全部都是討論區上留言所指的「蝗蟲」,全部都是來港「產卵」?
其實,在港一些內地人,也對同胞的行徑不敢恭維。港大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助理教授李輝,自97年從北京移民香港,已取得三粒星身份證,他理解港人對內地人的憤怒,對於蝗蟲一詞,他稱未覺反感,因為在銅鑼灣、旺角區,看到鋪天蓋地的自由行旅客,確實一片擠擁。不過,蝗蟲是搶劫資源,但旅客則有消費,並非如蝗蟲般毫無貢獻。
李輝稱,港人既然重視法治,也要接受後果,2001年莊豐源案,終審法庭判決雙非子女擁有居港權,變成港人眼前苦果。他認為冤有頭、債有主,港人應針對居留權政策,非所有內地人。
訪港旅客毛女士,也不齒同胞搭車打尖、小孩隨處便溺的行為,認為有損國家形象,但中國有13億人口,文化水平參差。港人可以教育、正確引導,而不是以鄙視的心來看待內地人,「蝗蟲」一詞更是帶有貶義。
居權政策始禍端 港府應正視
曾幾何時,人民幣滙率低,港人又不是一窩蜂北上購物消費、按摩?廣東省的貴價樓盤,又不是早給港人炒貴了?這又是否蝗蟲行為?
港人嘲笑一些內地人無修養,但港人以往出遊,四處嘈喧巴閉,在外國人眼中,也曾是無禮貌的一群!
說到這裏,不是要為內地人劣行開脫,港人對部分內地人所作所為,感到憤怒是合理的,市民應發聲,向政府抗議,因為港府在此事上責無旁貸︰
˙港人的不滿情緒,源於居港權,但為何這問題糾纏了整整10年,港府所謂人口政策,還是零對策?港府可否解釋,為何至今拒提出修改《基本法》或人大釋法,杜絕雙非孕婦?
˙03年沙氏後,內地自由行旅客訪港,推動經濟,香港現時3.3%的低失業率,與自由行不無關係。科大經濟系系主任雷鼎鳴曾分析,若非自由行,粗略估計失業率會由3.3%推高至5%,損失7萬個職位。以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為例,不少港人外遊,但春節有70萬內地人訪港,飲食業指有內地客訪港抵銷港客流失,營業額升一成。
不過,普羅市民或只見到負面的景象,如商舖租金大升,益了地產商及大業主,市區商舖變成所謂「四大產業」,即以大陸人為對象的藥房、電子產品店、金舖及化粧品店。市民不滿奶粉貨品搶貴、港鐵車廂內擠滿不守規矩的內地人……所以,港府有責任做好資源分配,讓大多數人能分享到經濟成果,化解市民怨氣。
市民心中有火,但應對事不對人,以偏蓋全反顯自己狹隘。我們應撫心自問,用歧視及侮辱性語句罵內地人,雖有一時之快,但又是否文明的表現?這與辱罵港人是「狗」的北大學棍,豈非同類?

日命名釣島附屬島 華嚴正交涉 中方強調屬核心利益 日未理會

<轉載自2012131日 明報 中國版>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周日為39個無人島命名,當中包括與中國存在主權爭議的釣魚群島4個附屬無人島。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昨強硬回應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已就日方擬對釣魚島附屬島礁命名,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又稱日方採取任何單方面舉措都是非法和無效。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周永生教授昨向本報稱,日方今次命名島嶼,做法其實很愚蠢,「竊取了百年的島嶼沒名字,恰恰暴露竊取的歷史」。根據中國歷史文獻,釣魚島包括一系列島嶼,除主島釣魚島外,還有黃尾嶼、赤尾嶼、北小島、南小島、大北小島、大南小島、飛瀨(岩礁瀨)等岩礁。

華專家:此地無銀三百両

日本國土地理院與海上保安廳組成的「地名統一聯絡協議會」,將於今年內正式決定島嶼的日本名稱,並記載於國土地理院的《日本列島地圖》和《日本航海地圖》等,從而按日本法律加強管理。今次日方命名的島嶼,包括釣魚島周邊4座附屬小島——位於黃尾嶼(日稱久場島)附近的3座小島,分別暫稱「西北小島」、「北小島」及「東北小島」;赤尾嶼(日稱大正島)附近的1座島嶼,暫稱「北小島」。

命名39無人島 加強「管理」

由於被命名的島嶼,都被日本視為「日本專屬經濟海域」的基點,日本理論上可以此為藉口,將島嶼對開200海里(370公里),包括油氣資源豐富的東海,列入其優先開發的經濟區。按照日本政府說法,目前可作為「日本專屬經濟海域」依據和「基點」的離島有99個,截至去年5月尚有49個未被命名。日本政府根據漁業協會及當地人對島嶼的稱呼,去年已將其中10個命名,如今再為餘下39個無名島暫定命稱。日本政府稍後將根據2010年實施的《日本低潮線保全法》,進一步加強對島嶼「管理」,包括對各島嶼實施類似沖之鳥礁的「護岸工程」,防止海水侵蝕,「向國內外明示日本領海的範圍」。

按國際法,當某國能在某地顯示「有效管治」50年,國際法庭有可能會把此地當作該國所有。釣魚島問題如今經歷40載,有中方專家擔心中國已「時間無多」。中國外交學院亞太研究中心主任蘇浩曾指出,日本為求國家利益,通過命名等做法,企圖透過「國家管轄」方式,對外宣稱實際佔有小島,並趁機侵佔大陸架,擴大自己的專屬經濟海域。

《產經》稱,鑑於釣魚島問題影響中日關係,中國政府最近其實採取了比較抑制的對應態度,早前沖繩縣石垣市議員登陸釣魚島時,中國外交部亞洲局長羅照輝便在網上呼籲,「如果沒有解決的條件,那就暫時將問題擱置」。然而日本今次「命名」行動,卻可能令中國改變態度。《產經新聞》透露,中國政府已透過渠道,向日本提出了「警告」,還指出釣魚群島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但日本政府對中國的這項警告不予回應,《產經》預料中國今後將採取更強硬的手段。


日本新命名島嶼位置

採「低潮線」界定島嶼 日圖擴專屬經濟水域

<轉載自2012131日 明報 中國版>
 
日本的《低潮線保全和基地設施整備法案》於2010年通過,最大目的是想確立日本最南端的「沖之鳥島」(中國指僅屬礁石,不算島,稱為沖之鳥礁)和最東端的南鳥島等,是屬於日本「領土島嶼」,藉以擴大日本專屬經濟水域。根據《低潮線保全法》,一眾與劃定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和資源開發有關的日本「島嶼」,都被指定為「特定離島」,當局可按法例,在當地建設港灣設施、修建資源開發據點。
 
違國際法「高潮線」標準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明確規定,「島嶼」的定義,應是在漲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陸地區域,而且要能夠維持人類居住或經濟活動。「沖之鳥」在退潮時長4.5公里,寬1.7公里,但當漲潮時,露出水面的面積不足10平方米,無法自我維持經濟活動,明顯不符國際法對島的定義。日本提出的所謂「低潮線」,就是指退潮時的海岸線,雖然它不被國際社會認可,但日本卻強行立法,將其納入可劃定專屬經濟海域的基準。

隨着溫室效應令海水水位上升,日本正千方百計力保沖之鳥,包括在礁石周圍放置近萬個鐵製防波塊、興建一個離海面約7米的海上觀測平台、於露出海面的岩礁周圍加上水泥防護,還在周邊水域養殖5萬棵生長快速的鹿角珊瑚,試圖以人工方法將沖之鳥變成島。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退稅最基本 預算案還需作為

<轉載自2012130日 經濟日報 社評>

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前夕,財爺曾俊華昨強調公帑將用得其所。雖然現屆政府只餘五個月任期,外界亦將焦點放於預算案將如何派糖,惟社會不少問題如醫療、房屋等已甚迫切,且不乏市民共識,財爺須有所作為。

庫房再大水浸 退稅中產減壓

各界估計今個財政年度港府將錄逾五百億港元盈餘,遠多於港府去年預計的三十九億元,公帑取之於民,既然庫房再大水浸,市民自然希望港府會續還富於民。

可喜的是市民十分理性,未因去年港府純因政治壓力而亂派每人六千元,而要求再不分貧富與需要地一律派錢;市民是理性地要求政府退稅,緩減納稅人尤其中產壓力。

適當地退稅是港府應有之義,惟若只懂退稅或僅重拾港府過去數年的惠民措施,則是懶動腦筋的短視做法;一些政黨要求大幅加大退稅金額,如由以往的六千元大增至兩萬元,恐怕更忽視香港一些問題急需解決。

這種要求港府大派糖的想法,不是不可理解,例如有認為現屆港府五個月後便退任,根本不應有大動作,否則開了頭便無疑硬要下任政府繼續,令其綁手綁腳,故不如大舉退稅,還納稅人稅金與下任政府大展拳腳的空間。可是,一些結構性問題如稅制等,只餘五個月時間的政府當然不應妄動,但眼下香港不少社會問題,既已有市民共識,更不宜再拖多一年,留待下任政府明年的預算案才着手處理。

例如,不論因「雙非」嬰兒、本港人口老化,抑或醫療產業化等,本港醫院與醫護都明顯不足,財爺除了如傳言般應撥款重建瑪麗醫院和廣華醫院外,更應在有龐大盈餘下,因應地區需求興建新公立醫院、加力推動私院建立、設法擴大培訓本地醫護與引入外地醫護。

又例如,本港缺乏土地儲備,貧富懸殊和高樓價又令基層以至中下層居住難,港府應預留資金與撥款,用於加快土地開發與重建,以至增加公屋甚或居屋的供應等。

醫療土地基建 善用盈餘解困

又或大型基建如機場擴建新跑道,應考慮運用盈餘增加公帑投入,避免未來因財務問題拖慢擴建、窒礙基建發展以至影響香港經濟發展。

現任港府雖是夕陽政府,但正如財爺昨指出,交出一份完整的預算案才是負責任政府應做的事。市民期望港府能在有限空間內,盡其本份,除了退稅外,還能妥善運用巨額盈餘。

假如我是曾俊華 派錢還是不派?

<轉載自2012130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在後天公布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如果他再向市民派錢,市民肯定開心拍掌,但從公共管理角度,胡亂派錢是不負責任行為。如你是曾俊華,派還是不派?
政府去年度錄得713億元巨額盈餘,可是預算案中既不退稅,又弄出注資強積金的荒謬建議,以致民怨沸騰,大批市民上街抗議。曾俊華遂急就章,改派現金6,000元安撫民心。豈料這次派錢,成為2011年市民最開心的新聞事件。在這個春節,飲食零售業興旺,不少商戶說市民收了6,000元,使錢都疏爽了。
港府政黨均吹淡風擇善固執
會計界已預料,庫房今年度又會有逾500億盈餘,社會上會出現再次派錢的呼聲。可以肯定,如政府再派錢,政黨及議員不敢出來反對,因為去年曾反對派錢的政黨,在區議會選舉時已嘗苦果,遭一些市民指罵。
還幸,政府及各政黨均對再次派現金吹淡風;不過拒派錢可能與民意背道而馳,為政者與民意之間為何有落差?政府應如何處理民粹訴求?不少人想派錢,原因簡單︰
˙市民對政府失望
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導師丘梓勤分析,市民對港府的管治已經失望,不覺政府有力解決貧富懸殊等的深層次矛盾,有錢倒不如分給市民。
˙不勞而獲人人愛
香港只有約140萬人交稅,不用交稅有錢收,不勞而獲誰不歡喜?所以,在網上討論區的年輕人,便是最熱衷要求派錢的一群,因為即使政府退稅,他們無份兒。
不過,丘梓勤相信,如果預算案能夠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措施,官員跟市民講道理,市民未必支持派錢。
可是,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對此並不樂觀,因為政府已沒有足夠的政治能量說服市民。在替補機制和擢升林瑞麟為政務司司長上等事情上,政府都不似是講道理,如同大石壓死蟹,市民現在會覺得「同你講道理都嘥氣」。
縱然力有不逮,政府今次都應該擇善固執,向派錢說不!從公共管理角度上看,公帑要用得其所!以上次派380億元來說,如果政府不派,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百億投放民生解決長遠需要
1)投資民生
改善基礎和民生設施,如重建瑪麗和廣華醫院,只需約150億元(見另文——150億重建兩公院 市民叫好」)。相關資金也可以投放在教育之上,香港8間大學,每年營運經費合共大概約需120億至130億元,派出的錢足以八大用上3年!
2)扶助弱勢
若果真的想幫助基層和弱勢社群,380億元,足夠逾7萬個公屋單位的建築成本,令逾8萬多個基層家庭受惠。可是,若不論貧富人人派錢,資源運用無效率,給板間房居民6,000元,錢花光後又如何?生活有改善嗎?
要求政府派錢是一種民粹的期望,派完再派,市民未必會多謝,社會上反而會形成一種期望,認為每年奉旨要派錢,不派或是派少一點,都會令市民不滿。情況就如澳門,2010年當地派了4,000元,比前一年少了2,000元,即觸發很多批評。澳門在2011年,便宣布人人派7,000元,比香港多派1,000元。
「毒藥」換掌聲非政治家所為
如果你是曾俊華,想光榮引退贏到掌聲,派錢是個毋須用腦的方法,任何人都識做。不過,如果換了身份,作為一家之主,如今年賺多了有盈餘,子女要求父母派現金,試問父母會同意嗎?如果把金錢用來作子女補習、學琴,為子女投資未來,相信沒有父母會反對。
派錢無疑是「糖衣毒藥」,雖然可贏得一時的掌聲,但對政府、對社會長遠發展,沒有裨益,非政治家所為!

150億重建兩公院 市民叫好

<轉載自2012130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民情追蹤 撰文: 沈帥青>
政府庫房水浸,可以做的事有很多,比如社會近期有聲音,要求重建瑪麗及廣華醫院,因為兩院陳舊,前者更被醫生笑謔為「第三世界醫院」,而重建兩院費用約150億元,政府有力做到,市民也會叫好。
兩家公立醫院服務市民眾多,但重建計劃一直拖延,如政府有豐厚盈餘,倒不如加快舊醫療設施的重建,這比燒銀紙派錢等,對改善民生來得實際。重建項目又可創造就業機會,何樂而不為?
瑪麗被譏「第三世界醫院」
兩所醫院建於上世紀初,部分大樓天花板漏水,石屎剝落,環境擠迫,醫生、病人齊齊叫苦。早前,瑪麗醫院外科部主管盧寵茂便投訴,該院的手術室設施,「連第三世界都不如」;又指曾有熱心人士捐贈最先進儀器,卻因為空間所限無法擺放,最終只能拒絕捐贈。
財政預算案公布前夕,重建兩院的新聞炒作起來,原因是瑪麗醫院於2007年及今年申請重建,可惜未獲批准。廣華醫院的申請則於2008年為食物及衞生局批准重建,但至今仍未動工。原因之一,是政府撥款僵化,每年只撥款予一間醫院進行重建,而上年的施政報告,則只宣布重建聯合醫院。
瑪麗院是世界第一流的醫學中心,也是香港大學的教學醫院,肩負起培訓未來醫生、護士的責任,可是卻追不上醫療科技的發展,當真是荒謬!廣華醫院在油尖旺區服務基層,當中不少是老弱長者。
其實,對比起興建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重建兩所價格相宜,能改善醫療服務,所有人都可以受惠,比向市民派豪派6,000元,燒掉380億現金,來得有意義,市民也不會上街反對!
特首曾蔭權早前在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表示︰「對瑪麗醫院、廣華醫院的重建,我是情有獨鍾的。」希望這句是實話,在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市民能夠聽到好消息。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國泰機翼現裂紋 兩月第5宗故障

<轉載自2012129日 明報 港聞版>
 
國泰747-400客機又發生故障。一輛原定前日下午3時半由東京飛往香港的國泰747-400客機CX549,由於起飛前發現右邊機翼表面的人造纖維出現裂紋,國泰決定即時維修才再起飛。事件令372名乘客滯留東京羽田機場,客機延誤逾4.5小時,至昨凌晨約一時半客機才飛抵本港。
 
東京飛香港航班
國泰發言人強調裂紋不會影響飛行安全,正調查裂紋出現的原因。國泰向受影響乘客致歉,又指曾一度考慮預訂酒店讓他們入住,但因正值假期,機場附近酒店供應緊張,遂改為安排乘客往貴賓室等候及派發食物。
今次是近兩個月內第5宗涉及國泰747-400客機的事故,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發生於去年129日,一班原定由上海飛本港的國泰航機CX365,在起飛前機艙突冒煙,機上370乘客及機組人員急乘逃生梯滑落地面逃生,其間9人受傷。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香港的政治生態與「維穩」

<轉載自2012年1月21日 明報 論壇版 作者:吳康民 >
 
“美國積極圍堵中國,插手亞太事務,從印度、緬甸到東南亞,從南海以及日韓澳洲,形成一個包圍圈。當前美國動作多多,挑動各國反華情緒,更以軍事聯合演習相威脅。這種嚴峻形勢,中國東南邊沿的台灣和港澳的穩定,對中國有重要意義。馬英九當選連任,國台辦的祝福語是「台灣安定,人民幸福」,對香港的要求何曾不是如此!
 
北京對香港無所求,只是要求不要拖後腿,不要成為美英圍堵中國的戰略基地,如此而已。

我在本報發表了〈我是香港人,更是中國人!〉一文後,有一位不認識的朋友余福渭傳來了一封長長的電郵,和我討論這個身分認同的問題。他指出﹕「在香港愛國是受排斥的,愛國輿論是被非議的。」他又說,有的人也說自己是愛國的,但不是愛共產黨的中國,只是愛中國的壯麗河山、悠久的歷史文化云云。同時,他說「主流輿論是反共的」,「連《明報》這樣自稱公信第一的報紙都是明顯傾向民主派的」。

在這裏,需要探討香港的政治生態,並作一些分析,回應這位余先生的觀點。

第一,香港人口的組成,有一半或者超過一半是在內地歷次政治運動中移民香港以及他們的下一代。上世紀50年代初,在內地的「鎮反」、「肅反」、「土改」、「工商業公私合營」等等政治運動中有一批人跑來香港,其中不少是江浙人士,即俗稱「上海人」。第二次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大躍進」產生「大饑荒」中逃港的難民潮。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中逃避迫害而跑來香港的。第四次是改革開放初期,內地放寬與港澳有關係的人出境而來港定居的。這幾次的移民潮,來的多數對內地的政治運動有所不滿。這些人及其後代,大部分對內地政權的若干措施,都採取保留甚至反對的態度。

第二,香港的中產階級及專業人士,不少是留學英美或者是受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影響較深,相信和崇尚西方的人權觀點和價值觀。

第三,港英當局在上世紀60年代後期,特別是經歷過六七暴動的教訓,改變了過去的殖民統治高壓政策。並不再派來專管殖民地歧視子民的官員,而是任命外交部懂得與中國打交道的官員,麥理浩、尤德、衛奕信都是。他們懂得審時度勢,更多外交手腕。同時,採取較多的懷柔和福利措施,如大量興建公屋和居屋,使約一半居民受惠;並在綜援、老人生果金、醫療和社工照顧等方面做工夫。由於加上後來受惠於內地改革開放,港人就業和創業的大增,人們生活有所改善,社會趨於安定,緩和了階級矛盾。

回歸前後,香港問題不少

回歸前的10年,香港不少中產階級,由於對未經實踐考驗的「一國兩制」頗有懷疑,對解放後的祖國多次極左做法和政治運動並不認同。更害怕回歸後把內地的一套搬來香港,於是出現了一股移民潮。有數十萬的港人移民外國,也有一些高級公務員爭取「居英權」。一時人心並不穩定,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初出現搶購物資的金融危機,港英當局被迫訂立與美元掛的聯繫匯率。

回歸以後,又兩次碰到國際金融風暴,使香港經濟受到一定的衝擊,特區政府的執政能力受到質疑。第一任行政長官在第二任未完之前被迫下台,第二任也在連任後多次在執政能力上受到批評,民望下滑。

由於金融危機及外圍經濟的影響,造成房地產業和股市的大起大落,加上內地「大款」來港搶購豪宅,大地產商在各行業中一枝獨秀,不少在十數年內暴富。而一般中下層市民置業不易,青年人創業就業成家碰到若干困難,怨氣因而增加。加上向上流動的渠道受阻,部分人的不滿情緒演化成激進暴力,從街頭直至議會,從失業青年到大學廟堂,造成社會上的動盪不安。

往後,看到這個趨勢,英美勢力的干預港事趨向積極,一方面通過香港作為圍堵中國的橋頭堡,另一方面插手港事,牽制中國。

原港英情報部門頭子霍德(回歸前港英布政司)、副手顧爾德(原遠東經濟評論總編輯)近年積極在港活動,美國領事館官員公開月旦港事,連所謂區議會選舉種票事件也要指手劃腳。他們和他們的代理人在港的種種活動不可小覷。

香港政治生態的複雜性

由於這些歷史背景,造成香港政治生態的複雜性。我在香港回歸前的多次可以接觸到中央領導人的場合,包括12位港澳人士與鄧小平的小規模座談會上,都力陳不可低估香港政治生態的複雜性,也不可低估香港人的訴求。並認為在港英統治時期,港人認為自由和法治基本都有了,因此焦點將集中在爭取民主上,中央對此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但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內地改革開放帶來生產力的大解放,人心興奮,形勢一片大好。加上社會上的貪腐現象並不突出,錢權勾結也沒有今天的嚴重。所以中央領導對香港回歸的種種都十分樂觀。以至《基本法》對香港政制設計只管10年,這是產生政制設計方案爭議的因由。

美國積極圍堵中國,插手亞太事務,從印度、緬甸到東南亞,從南海以及日韓澳洲,形成一個包圍圈。當前美國動作多多,挑動各國反華情緒,更以軍事聯合演習相威脅。這種嚴峻形勢,中國東南邊沿的台灣和港澳的穩定,對中國有重要意義。馬英九當選連任,國台辦的祝福語是「台灣安定,人民幸福」,對香港的要求何曾不是如此!

北京對香港無所求,只是要求不要拖後腿,不要成為美英圍堵中國的戰略基地,如此而已。

因此,求穩定,也就是北京對港的方計。他們認為愛國愛港政治力量的發展,便是穩定香港的基礎。所以胡錦濤早前對曾蔭權的述職,首先肯定了兩個選舉(即區議會和選委會)的成績,就是這個道理。對於往後的特首選舉,也可作如是觀。我在去年4月11日在本欄刊出的〈誰能「維穩」,便是「真命天子」〉一文,論點仍未過時,讀者可以覆按。

香港人的身分危機

<轉載自2012121 明報 論壇版 作者:張炳良>
 
如何解構近日香港人與內地人日益緊張的關係?

D&G
涉嫌歧視本地人事件、內地旅客港鐵上進食引發兩地網民罵戰及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的辱人狂言,都只是表象而已。深層矛盾是港人民情深處感到香港正被內地人「買起」(買樓、買奶粉等)、攻陷。香港婦女上街抗議內地孕婦「迫爆」本地產房,並引發有關「雙非」父母來港所生子女居港權的爭議。

新興的「內地因素」

正如我一年前在本欄(201129日)指出:香港愈是與內地加強融合,則本地市場愈來愈不再「本土」,而成為全國性的市場。這既為香港帶來以前不可想像的生意和經濟利益;但當香港迅速成為全國的一個旅遊、購物、消費、教育、醫療及投資的中心點時,就算是內地冒起的龐大購買力中的一個微小百分點,已足以左右、主導甚或扭曲本地的市場。這是中國式規模經濟的駭人之處!香港似乎並未就此「融合之痛」作好準備。誠然,香港不可能走回頭路,以為可像九七前般與內地保持分隔、限制跨境經濟活動,但是新興的「內地因素」,卻不能不令我們重新思考公共政策的對應和「兩制」的新關係。

近期矛盾,不止屬於經濟利益或文化上的衝突,更源自上世紀80年代原來關於「兩制」的構思已落後於過去10年兩地經濟及社會冒起的新現實形勢。

二戰後歷史上的香港身分,不單建基於與內地的差異,也同時展示其相對於內地發展滯後的優越感——即經濟成就、自由、法治、管治效率及政治包容。回歸前,差不多整個社會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確保「兩制」的分立,極少深入探討回歸後共處「一國」所可能帶來的政治生態轉變。九七前途談判時,港人怕失去「香港」,但當時中國內地卻嚮往香港,視為經濟發展與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典範,所以強調一切不變。鄧小平且鼓吹多建幾個「香港」,使香港成為先進的符號、國家的驕傲所在。所以儘管在中英談判及回歸過程中港人常有政治侏儒之感,但是在經濟文化上仍能獨領風騷,超越內地。是這樣的身分不平衡而引致一定程度上的回歸之痛。

以往優勢似在急速退減

料不到回歸10多年後,鐘擺逆轉,中國內地崛起,成為世界次強經濟體系,在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部分內地人(特別是城市新中產階級)富起來,新暴富人數也劇增,當中出現不再看得起香港的,也有不再視香港為典範的,寧可直接向西方先進取經,或認為已掌握國際規範。時移世易,今天香港身分扭曲往另一端走,以往的優勢似在急速退減。

經濟上,奇蹟泡沫爆破,以前是追英趕美,現在則擔心被上海深圳超越。以前是經濟巨人,現今似靠內地經濟支援。雖然實情並非如此簡化,香港的基本條件及制度基建仍甚優秀,可是在論述上卻日益為內地所看扁,形成內地人口中「救香港」的說法。在國家富起來後,一些內地人忘記當年香港如何支援內地開放改革,年輕一輩更不明白九七回歸協議的歷史底蘊,質疑為何香港享有特殊地位。個別內地官員學者更時而懷疑港人的愛國心和國民身分認同。

經濟緩進、內部政治困局與缺乏長遠願景,逐漸令港人陷入自怨自艾、自信心動搖。部分港人(包括年輕一代)看不到前景出路,只感到經濟民生失去保障,便懷緬經美化的九七前香港光輝以平衡心理,這是防衛性的本土主義。悲觀滋長悲情,失望產生自困,不安全感助長日益蔓延的反內地人情緒(什麼「蝗蟲」論)。

國家認同與本土身分 無必然對立

但是,只是埋怨內地人造成今天香港之困局既不盡公道,也解决不了香港身分的危機。現在世界各國(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歐盟)皆欲發展中國大陸市場,香港既近水樓台,豈有不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加強與內地經濟合作的道理?中國崛起應提供香港在21世紀擴大發展的平台,而非窒息其命運的緊束衣。香港仍享既有制度優勢——法治、高效、廉潔、自由、專業精神等,故港人不用妄自菲薄。「邊緣化」之憂,其實源自香港未有踰越昔日「城邦國」(city state)之迷思,未能定位於「香港在中國」(故中國愈發展、香港愈重要)的新戰略視野。

國家認同與本土身分,無必然對立,兩地中國人均應擁抱兼容性 (inclusive)的國民意識。同樣,國族身分也不應妨礙全球化下共同關心環境可持續及全人類福祉的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意識。

香港的身分危機須靠經濟再造、政治改革及文化價值自我肯定去化解。尋找香港身分的同時,港人也在尋找其相應的國民身分。香港與內地的利益應可共融,香港的存在既為港人,也為國家。今後的香港優勢,不能靠重複過去,而必須立足於作為中國的國際化都會,對中國發展起到作用才能也為香港的發展注入不斷之新活力。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台港「雙英」戰 誰是誰楷模?

<轉載自2012120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另眼看新聞 撰文: 區家麟 資深新聞工作者>
辛亥革命一百年,中華民國百年,種種慶祝紀念,不及一場順暢文明的民主選舉值得一談再談。台灣的總統大選,不再以悲情激情號召,省籍矛盾也不再發酵,過程相對平淡,回歸理性;大家4年一次,排排隊,投屬於自己的一票,民主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一樁平常不過的事。
六百多票 Vs 六百多萬票 相形見絀
香港人愛跑馬仔,4年一次,台灣的總統選舉開票,香港人圍坐電視機前看直播。數字一票一票地跳,代表一位又一位選民的愛護、期盼與支持,一點一滴積累,7位數字的選票,成為管治權威的後盾,又是反對派繼續奮鬥的動力。
馬英九得票689萬,蔡英文得票609萬;香港特首得票多少?曾蔭權上屆連任,得票649張。同樣是六百多,台灣是六百多萬,是「萬」;我們的特首,六百多張,這就是「代表性」。
如此直接比較不公平?對的,台灣的人口是香港三倍多一點,而且今屆香港特首選舉,有權投票的人增加到1,200。那麼略為調整一下,香港特首這位政治小矮人,大約可以長高一毫米。
往日,香港小地方,中央勞心勞力大費周張,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其中一個目的,是製造「楷模」,給台灣回歸作示範。今天再說這個,彷彿成了冷笑話,如今台灣傳媒裏,「香港」不是輿論關心的對象。偶然談到,台灣傳媒人會認識香港有個「人肉錄音機」,民望低卻升官;D&G冒犯港人事件,台灣人視角,乃香港淪陷,被大陸豪客攻佔。香港成為教材,只可惜是反面教材。
台黑金成過去 港仍留戀「小圈子」
「黑金政治」在台灣,漸成過去式;香港的小圈子選舉,卻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特首參選人唐英年為了向原居民求票,漠視僭建事實;批評市建局,則與地產商站在同一陣綫。這是政治小矮人乞票的宿命,但無人會給同情分。看完台灣的「雙英」,回頭看香港的「雙英」,只覺無地自容;誰是誰的楷模,大家心裏有數。
2012年,碰巧中國內地、台灣、香港,都要「選出」新領導人。有關兩岸三地的「投票」文化,最近網絡流傳一個笑話︰
台灣人說︰「我們今天投票,晚上就知道結果了。」
中國人冷笑︰「那算甚麼?我們今天投票,昨晚就知道結果了。」
香港人心想︰「這算甚麼?我們從來都沒有投票,但一早就知道結果了……
作為香港人,想補充一句︰我們從來都沒有投票,但那些特首卻會說,「選舉結果證明我得到香港人支持」;再補充多一句︰這個笑話,把「台灣人」、「中國人」、「香港人」的身份對立起來,居心何在,你要把香港和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嗎?中央駐港官員滿腔「民族情懷」,台灣人應好好見識學習,又是教材。

跨境基建舉步維艱 要知根由

<轉載自2012120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魯牛 資深政界人士(自香港回歸以來,一直有參與最高層次的政商活動。)>
香港回歸15年,香港大型基建發展進度一直停滯不前,很多項目長期停留在草議階段。
早在200710月,曾蔭權發表的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十大建設,繁榮經濟」概念,承諾在其5年任期內(至20126月),將致力推動十項重大基礎建設工程全面動工。然而,在距離2007年施政報告公布4年後,即201110月,十大基建只有南港島綫(東段)、廣深港高速鐵路及啟德發展計劃中的啟德郵輪碼頭三個項目的首階段工程動工;涉及與內地合作的港珠澳大橋因為訟訴官司而被拖延近一年,遲至去年12月才正式動工。其他多數項目,迄今仍處於建議或規劃階段。
中港經濟融合 交通是命脈
筆者有興趣的是,為何與內地相關的大型經濟建設計劃,在香港的推展總被阻撓,一波三折?
十年前,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曾表示,香港經濟的出路,就在於必須與中國內地經濟融合。他曾提出著名的「水閘融合論」,說內地與香港恍似兩個水塘,前者水位低(指營商成本),後者水位高,而投資的錢便像流水,往往由高向低流。但當香港把兩地之間的水閘抽去,「水位」一升一降達到同一水準時,兩地經濟便可成功融合,香港經濟的量度便可增大許多倍。
香港回歸15年來的發展和實踐證明,成思危的「水閘融和論」觀點是非常正確的,香港必須依靠內地廣闊的腹地和市場,透過全面的經濟融合,才能保持發展與繁榮。而實現融合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拉近香港與內地的空間距離,因此興建大型跨境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交通是經濟的基礎命脈」。
在港府提出的十大基礎建設計劃中,涉及與內地合作的項目主要包括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速鐵路,而在推進的過程中,都遭遇不同程度的阻礙,可謂麻煩不斷,坎坷崎嶇。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早在1983年,香港商人胡應湘率先提出興建大橋的方案,該項目從提出、回應、合作、立項,官司、上訴,到最終的開工建設,挾世事風雨28年,經歷了諸多艱難和起伏,正是粵港合作關係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
誤解一國兩制 致畫地為牢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如果香港不加快與內地融合,便會從內地高速奔馳的發展列車上被拋離,被邊緣化,最終可能會變成一個自我封閉的孤島。然而,香港與內地銜接的跨境基建嚴重滯後,卻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在回歸初期,特區政府部分官員錯誤地將「一國兩制」理解為香港與內地各自發展,各走各路,加上對兩地融合的認識仍不清晰明確,以至於畫地為牢,固守自我,對銜接兩地的跨境基建不表熱情。廣東,尤其是珠海方面曾就港珠澳大橋多次向港府尋求合作與支持,但香港方面總是態度冷漠,沒有積極回應。
二是香港社會及政界,總是對於一些大型基建項目陷於無休止的爭論中。不論是港珠澳大橋,還是廣深港高速鐵路,建與不建的爭論一直就沒有停止過。直至19971230日國務院批准興建港珠澳大橋立項,特區政府匆匆忙忙邀請顧問公司進行評估,卻得出了2020年香港才需要港珠澳大橋的錯誤結論,貽誤了最佳的發展時機。
政府不干預 貽誤建設時機
三是政府在「不干預」政策思維的影響下,認為發展基建是需求帶動,待業界認為條件成熟才可進行招標,並盡可能交由私人機構興建和管理,政府盡可能不干預。
港深廣高鐵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遲遲不能推進,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港府一直期待由商業機構投資興建。但是,對於具有重大社會效益的大型基建,不能因為過分強調私人參與而貽誤時機,尤其是跨境基建,需要政府作出承擔。國務院在200910月,通過港珠澳大橋可行性報告。同年1215日,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正式開工,唯獨香港遲遲未能上馬。
勿為反而反 冀追失落20
四是香港的大型基建項目,尤其是涉及與內地銜接或合作的計劃,總是受到泛民主派陣營不同程度的反對和阻撓。泛民陣營在為反對而反對思維的指導下,不斷製造各種人為障礙和反對聲音,加上不願看到香港與內地的快速融合,致使大型跨境項目的落實步履維艱。最典型的就是港珠澳大橋即將上馬開工之際,屬於泛民陣營的公民黨蓄意策動與狙擊下,通過操控一個老太婆提出環評訴訟,將該工程拖延近一年,損失達65億元。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工程在立法會審議項目撥款時,泛民主派也組織部分反對興建高鐵的市民包圍立法會,圍堵政府主管官員,甚至上演26步一跪的苦行,與警方發生肢體衝突。
曾蔭權在廣珠澳大橋港段開工儀式上,呼籲要將損失的一年時間追回來(其實已損失了20多年),雖然是亡羊補牢,但希望能真的做到。

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憂內地人搶資源 港府要疏導

<轉載自2012119日 經濟日報 社評>
醫管局年報揭發來自內地病人欠款嚴重,有個案涉逾百萬港元,令近期激化的港人對內地人來港搶資源的憂慮,更為加深。中港交流日繁,矛盾漸趨尖銳,港府勿再迴避,要主動梳理民情,推措施減矛盾,讓市民安心、安居。
內地人帶來利益 亦帶來矛盾
港人與內地人矛盾及衝突近期頻發,如內地人在港鐵進食引發罵戰、「雙非嬰」父親因爭執令醫生受輕傷等,兩地文化差異是部分事件引發點,但諸如港鐵進食等非今日才有,近日相似事件連環發酵,港人反響甚大,底因是港人對內地客搶資源愈發憂慮。
港人反彈情緒漸增,非無道理,內地孕婦湧港產子令本港孕婦床位不足,健康院又擠爆,未來又勢令小學學位緊張;內地人來港買樓助推高樓價,珠寶店等高檔商店在旺區高價搶舖位,變相擠走日常消費的港人,此生活上方方面面的緊張,令港人不安加深。
其實內地人來港搶資源,兩年前奶粉短缺時已現苗頭,惟港府一直低調處理,無論是否因內地人赴港年年暴增,令各行業受惠而悶聲發大財,但港府對問題正視不足,明顯落後形勢。
港府不但要推動經濟,更要掌握資源再分配權力,為民謀福祉更是基本重責,對內地人湧港造成的問題,不能繼續不作為,必需要關顧以下兩點:
其一,港府須向公眾說清內地客來港利弊。此包括內地客來港消費、投資和工作,拉動零售、旅遊、酒店以至金融、地產等行業,造成多少推動,創造多少職位,增加庫房多少收入等。港府主動說清利弊,才不會因市民即時、顯眼的切膚之痛,聚焦於弊處,令厭惡感增加。
其二,港府應善用資源,緩解矛盾。內地人來港產生的好處,並非每個市民都能分享,但弊處卻人人可見,港府說清利弊外,更須善用庫房增加的收入,緩解各種瓶頸與矛盾,增加產科床位、醫護人員、小學學位、住宅以至店舖等供應,必要時更須用行政手段,保障港人享受公民權利與服務,如確保本港孕婦的產房床位與服務。
用得益解市民困 保生活質素
中港經濟合作與交流是大勢所趨,有利本港長遠發展,在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港府責無旁貸,須主動積極採取行動,增加相關服務或資源供應,訂清使用服務的優先次序,緩解兩地民眾搶佔政府資源的矛盾,令香港既得益於內地人到港所帶來的經濟動力,亦適時化解矛盾、保障港人生活質素。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選後對民進黨成敗的評價與建議

<轉載自2012118日 明報 論壇版 作者:顏建發 台灣清雲科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兼國際合作處處長>
 
一般對於蔡英文這一次挑戰總統寶座失利,都給予「雖敗猶榮」的肯定,也對其未來有積極的期待。即便偏藍營的媒體人或學者的評價,也正面多於負面。持平而論,相較於2008年,民進黨不管在立委的席次或總統選舉的得票率,都有長足進步,有值得肯定之處,只是,以馬英九執政的風評如此低落,包括藍營內部的指摘聲如此強大,但卻未能挑戰成功,綠營人士也不免扼腕。但不管如何,這也可以看出選後民進黨有很大的自我反省的空間。不朝這方面想,未來的民進黨只能固守基本盤面,當永遠的在野黨,這樣將無法讓這個黨有永續經營的動力,也是不負責的。
 
五個現象

這次的選舉,約略可以看出幾個現象:

一、北台灣與南台灣的藍綠盤面很穩固,綠營仍無法改變「北藍」的格局,民進黨應好好研究對策。

二、國民黨地方派系並未如想像中地鬆弛與脫落;

三、北部客家票並未板塊式地移轉給「客家妹」,單純「血緣」的召喚,是不足的,民進黨對於客家的研究看來不夠;

四、民進黨固然訴求解決貧窮的弱勢族群,但被迫掉入與商業力量對立的陷阱,最後企業界一一站出挺馬,阻絕了讓馬下台的訴求。這固然歸功於紅藍聯手制綠的策略奏效,民進黨未能處理好與商業力量的關係,也需檢討。民進黨需要積極與商業力量修復關係。重點不止在選票考慮,而是政治工作,故可以有重心與偏好,但基本上仍需以全民為服務對象。反商並非執政過的民進黨的本意,而是選戰過程,不小心處理而掉入國共選戰策略的陷阱。

五、宋楚瑜參選間接刺激了藍營的投票率,馬英九受惠於對宋棄保的效應。這裏有非理性的成分。選舉沉澱後,一切恢復冷靜。馬英九將承受藍營支持者更大的期待,但馬英九這一屆能做得好嗎?如果可以,為何上屆那麼糟。至今尚未聽馬總統怎麼評價自己。馬總統如未能改正,這仍是民進黨重新執政的機會所在。

在國共連手、黨政資源大量溢注下,民進黨的選戰氣勢能如此高昂,顯然如果蔡英文有意問鼎下屆總統,2016仍大有可為。尤其是馬英九第一任執政失利的因素不可能立即轉好,而內有五都改制與中央體制改造工程草率的後遺症的困擾,外有歐債風波以及與在發展周邊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可能的掣肘。這都會讓這一任的執政包袱不小。民進黨如能趁民氣可用,一鼓作氣,為問鼎2016及早佈局,或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畢竟,選舉是以匿名投票方式,但何以無法讓更多的選民信任民進黨是負責與優質的政黨,以及民進黨調和主權與開放兼具的能耐,民進黨需深思。不支持的區塊意味着其對民進黨當前的表現或承諾的不信任,意味着不得這區塊選民的民心」。民進黨宜做出回應的論述與作為,及早為2016年的參選人選掃除障礙。

要真正深入民間

做政治工作最怕被打下烙印、貼下標籤。在累積600萬票後,民進黨該思考的不僅是如何維繫對支持者政治理念的信守,同時也應在不違背政治信守的前提下,以一個更高的立足點往前看,將選民帶向另一新境界。選民如股民,問鼎民主政權,領導人必須為其陣營開拓更寬廣的選票市場,而不能只滿足於過去或現狀。民進黨要真正深入民間,了解民瘼,擺脫過度強調選舉造勢與政策文宣的短期作為,從民生出發,從根做起。

國民黨救了馬英九 民進黨害了蔡英文

<轉載自2012118日 明報 論壇版 作者:阮紀宏>
 
馬英九當選連任,但輿論一片要求他脫胎換骨,也在開始討論「後馬英九時代」,所以這次大選,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對九二共識的公投,《聯合報》的頭版標題是〈馬英九贏了九二共識贏了〉是最佳寫照,而蔡英文雖然敗選,但輿論一片認為是雖敗猶榮,因為她是輸在反對九二共識,以及對陳水扁貪腐的模糊政綱。
 
馬英九在總統選舉中獲得51.6%的選票,但國民黨在政黨選舉中只獲得44.55%支持,當中有理智型選民不希望一黨獨大的因素,希望親民黨能夠起到監督作用的因素(宋楚瑜獲得2.77%,親民黨獲得5.49%),但當中不乏是表達對馬英九的不滿。

政黨的取向,當然跟黨魁的判斷力有莫大的關係,但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正處於從連戰時代到馬英九時代的轉型階段,在兩岸政策問題上,馬英九所持的態度是比較含糊的。在勝選的大會上,連戰出場講話前,主持人的介紹是:開創兩岸和平發展的奠基人連戰主席,當中有尊稱的禮貌,也有歸功的意思。有評論認為,馬英九是「看報治國」,意思就是跟着民意走,缺乏個人的主見,該是客觀的說法。

國民黨的勝利,無疑是得益於兩岸的寬鬆環境,所有因此政策已經受惠,或者期望將來受惠,又或者害怕民進黨上台會導致倒退的選民,都用選票來表達,特別是在世界經濟陰霾不定的環境,更促使這部分的選民保馬英九過關。馬英九曾經被指對國民黨的大老不夠尊重,但最後連戰、吳伯雄、王金平紛紛為他站台,他們要保的,如果要從馬英九與九二共識兩者選擇,恐怕是後者的因素多一些。

在國民黨的開票大會上,主持人呼籲支持者喊「馬英九我愛你」和「周美青我更愛你」,多少反映出台灣人對這位第一夫人的尊敬,這次大選究竟有多少個百分點是靠周美青反勝蔡英文,值得研究,其中多少說明馬英九原來「師奶效應」在下降,原因是他在各項政策的執行力未能達到選民期望有關。

反觀蔡英文,她的個人魅力,應該在馬英九之上,其最大的功績在於把民進黨從廢墟中成功轉型,民進黨背負陳水扁貪腐負面效應,令多少綠營人士扼腕,而她在短時間內扭轉形勢,不但將選票數從2008年大選中的增加了11.51%,還在宜蘭、高雄和嘉義3個選區從藍轉綠。

脫胎換骨 大力推行改革?

如果說這次大選多少是對九二共識的公投,蔡英文的判斷和取向責無旁貸,但在民進黨固有的核心價值當中,蔡英文所能發揮的空間是不大的。加上陳水扁貪腐餘波未了,更加打擊中間選民的信心,這都是蔡英文無法挽救的。所以在民進黨的開票大會上,台下支持者聲嘶力竭的喊「留下來」,是對她個人支持最有力的佐證。

大選落幕,今後4年是馬英九可以在沒有包袱的情况下盡情發揮的4年,他自己說過要脫胎換骨的大力推行改革,為台灣人帶來無限的期許,但人們更加期望馬英九能夠改掉他謹小慎微的性格、觀念保守的態度,否則馬英九的所謂脫胎換骨只能成為另一句競選口號。

台灣大選 北京才是最大贏家

<轉載自2012118日 明報 論壇版 作者:林泉忠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 傅爾布萊特學者>
 
台灣大選塵埃落定,馬英九大贏蔡英文80萬票,媒體都紛紛解讀為馬英九是本屆大選的大贏家。不過,如果仔細分析左右這次馬英九勝選的決定性因素,就不難明白小馬哥的勝利只是表象,這場選戰最大的贏家,是除了馬蔡宋之外的第四方——北京。而筆者在獲知選舉結果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北京贏了!
 
北京挾「經濟牌」成功左右選舉結果

無可否定,一場總統大選的勝負,涉及候選人所屬政黨的形象、個人魅力、政策取向、對手實力、經濟環境等因素。許多媒體在分析馬英九勝選的原因中,包含了馬英九陣營打出的清廉牌、和平牌、政績牌、周美青、宇昌案牌,也包含了對手蔡英文的弱點,包括阿扁的包袱與模糊的兩岸政策等,這些觀點都不無道理。

不過,筆者認為,大陸成功挾「經濟牌」,勸動幾乎所有與大陸有經濟利益關係的台灣工商界領航人物,齊齊為「九二共識」背書,包括選前之夜台灣首富王雪紅的振臂一呼,有效地懾取了為數相當、冀望激活台灣經濟的台灣選民的心,這才是馬英九的最大勝因。

自從1996年台灣引入總統直選以來,兩岸關係一直是台灣選民考量的重要因素。不過,同樣是「兩岸因素」,本屆大選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此一變化反映在北京與台灣選民的微妙互動上。

北京與台灣選民微妙互動

首先,本屆大選是北京首次有明確意屬的候選人,並動員可利用的內外資源,全面「助選」。1996年至2004年的3屆大選,北京已開始嘗試影響台灣的選舉,不過當時國共兩黨還未建立互信,並沒有北京意屬的候選人。到了上一屆的2008年大選,連戰雖然已經歷史性訪問了大陸,打開了建立兩岸互信的大門,然而代表國民黨挑戰總統大位的是「反共」立場鮮明、並屢次在「六四」、法輪功等議題上與北京過不去的馬英九。更嚴重的是當年在選戰期間,馬英九隨阿扁「入聯公投」起舞,也搞起「返聯公投」,杜絕了北京挺馬的可能性,因此那次北京只將精力集中在全面堵截「公投」上,務必使其流產。

然而,兩岸關係到了今次大選已全面改觀。過去3年來馬英九「學乖了」,不再高調反對北京的政策,其間兩岸也實現了全方位的歷史性雙向交流。毋庸置疑,這些兩岸關係的新局面是在北京主導下,馬英九配合下實現的,北京自然希望此一合作模式與自己掌控的兩岸發展方向能繼續下去。因此,本屆大選北京有了明確的支持對象。

不過,為了避免賦予「明目張膽地介入台灣大選」的印象,北京並沒有直接喊出「支持馬英九」,而選擇呼籲認同「九二共識」。由於不僅對手蔡英文不接受,歷屆台灣政府中也只有馬英九政府認同「九二共識」,因此北京挺馬的意圖不言而喻。

證明台灣人民支持「九二共識」?
 
不過,許多媒體分析馬英九勝選是台灣選民支持「九二共識」的結果,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跳躍式解讀。其實,即使馬英九本人也非常清楚,將選票投給他的選民之中,認同「九二共識」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仍是少數,更多的是不希望選了北京反對的候選人後,導致兩岸關係再度不穩,直接影響到台灣的經濟與民生。

此外,筆者也觀察到,同樣是重視兩岸關係,在內容與投票行為的主體性方面也已發生變化。上一屆,選民選擇了已開始與對岸建立互信的國民黨,以符合對和平與提振經濟的期待,由於沒有北京直接介入大選,台灣選民的主體性得到彰顯。然而,本屆在兩岸關係上,經濟成為唯一的主軸,加上北京透過主導台灣經濟的頭面人物直接介入,台灣選民的本位受到動搖,選民更傾向「如果選擇了不被大陸接受的候選人,台灣經濟將受影響」。換言之,台灣人民開始表現出不敢開罪大陸,開始出現「怕大陸」的投票傾向。

如何從零和走向雙贏?

其實,台灣的政治發展出現今天如此的局面,與過去20年來香港的情形極為相似。1980年代後,大陸以經濟力量影響香港政治的策略已經啓動,北京不僅成功收編原本與大陸幾乎不存在信賴關係的香港工商界,還透過兩地經濟的一體化,成功改變香港社會對大陸的態度。這些年來,香港社會早已達成一個共識:即使特首可以普選產生,這個特首必須是大陸可以接受的。換言之,即便是未來有意代表民主派挑戰特首大位的候選人,也必須和大陸維持某種程度的信賴關係。

今次台灣大選,在北京強大的「經濟牌」壓力下,台灣選民首次選出了「大陸可以接受的總統」。不難預測,只要大陸能繼續維持強大的經濟實力,這張經濟王牌也能繼續在未來的台灣大選中發揮效應。不僅如此,台灣工商界在本屆大選期間,全面倒向大陸,意味着北京在日後影響台灣政治發展方面將擁有更多可着力的空間。

在過去的威權時代,台灣是「以政領商」,如今似乎開始走向「以商圍政」。這次北京贏了,然而留給台北的課題是:今後將如何從零和走向雙贏?

馬取勝 中美台各取所需

<轉載自2012118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台灣大選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台灣大選塵埃落定,國民黨勝出本在預料中,結果對台灣、兩岸、中美關係等的影響如何卻值得研究,特別是在這國際風雲多變政經壓力日大的環境下,台海穩定的意義及重要性或許又有新的內容,具體為何應予探討。
選舉結果顯示台灣政治已鞏固了十餘年來所形成的、藍綠兩大陣營對峙而勢均力敵之局面。國民黨非大勝亦非險勝,算是保住了執政權及議會優勢。民進黨敗選卻非輸家,已從阿扁留下的陰影中走出來重新站穩陣腳,恢復了基本實力而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國民黨掌政 兩岸料經好政壞
蔡英文在危難中擔任領軍之職,得此成果可謂有了交代,對重新凝聚民進黨力量更有所貢獻。只是民進黨今後將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如何調校兩岸政策,使之更能適應兩岸及國際形勢的變化。二是如何安排新生代接班。本來蔡英文已接了班,但若因敗選真的退下,則重新掀出接班問題。傳聞會由蘇貞昌替上,若真如此是倒退,也只能是個過渡性安排。
國民黨繼續掌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是經好政壞,過去4年台海形勢趨穩,和兩岸關係尤其經貿交往的改善應可得以延續,不會如民進黨上台後可能會現變數。故經貿關係逐步深化是在預期之中,再過4年兩岸經濟融合料可達到新階段。阿扁8年破壞而馬英九8年建設,完成這個周期後兩岸經濟聯繫將有巨變。另一方面,未來幾年政治聯繫則仍甚虛渺而難有大進。這主要來自幾大因素,略述如下:
馬「不統不獨」 最符美國利益
首先是馬英九本人將奉行「不統不獨」的兩面平衡路綫。這既與當前台灣及國際政治環境相關或相適應,也有他個人的民主抗共情意結:即熱衷於樹立台灣為中華社會的民主化典範。再加上國共之間歷史上的「正統」及「國號」問題,則更難處理。現時國共兩黨可忘卻過去恩怨友好合作,但一談到統一必涉及上述「國號」等問題,到時便會出現棘手的障礙。
其次是民進黨仍是島上強大的政治實力,足令國民黨政府在兩岸政策上受到掣肘,不能就政治合作走得太快太遠。
再次是美國(甚至日本)的態度。這次選舉民進黨沒有出奇招怪伎「玩嘢」,或與美國不反對甚至認可馬英九繼續執政有關。美國根子裏不想中國統一卻又不便明言,故很在意誰在台灣掌權,如是統派必不會得美國認同。之前美國曾支持李登輝及阿扁等的台獨路綫,但這種明獨拒統的做法十分危險,因有可能導致中美正面衝突而陷美國於兩難:在「道義」上及法規上(台灣關係法),美國不得不助守台灣,但在實際行動上美國卻絕不願捲入台海軍事衝突。反而馬英九的不統暗獨路綫,既可拒統又可穩定台海局勢,以目前來說最符合美國利益,何況馬英九熱心買美國軍火,也熱心於民主輸出,對美國來說更是很好用的卒子。
值得注意者是,在選前美國前駐台高官包道格突然表示「九二共識」可以接受,實即是挺馬反蔡。這便引起人們懷疑此言是否反映美國政府意見,答案基本上是肯定的,因為政府不宜就此類台灣內政及黨政事務公開表態,故最多只可由前高官出口。前高官雖已非在任,但亦不應也不宜胡說八道,故包道格代美國政府放風的機會很大。循此思路,可預料民進黨對此問題今後也要更靈活地處理。
京順推經貿 政治協商不宜急
最後是中國內地的態度。北京方面早已表明挺馬反蔡,指出在沒有「九二共識」下兩岸關係進展的成果難以保證,實暗藏威脅之意。現時大局暫定,北京應順勢續推經貿合作,在金融、高科產業、物流等方面的合作空間尤大。
至於政治協商則不必也不宜操之過急,反正台海穩定有利內地騰出精力處理其他更迫切的問題,特別是內外兩大項目:在內部是緩解日深的社會矛盾,和加快經濟轉型;在外是應對美國加緊圍堵中國的部署。
台海稍安,北京將可更加注意東海、南海以至西面等紛爭新熱點的發展。總之,國民黨繼續執政,即使未來4年兩岸關係未有更多突破,能保穩定已可為中美台三方買來寶貴時間,再徐圖日後形勢發展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