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8年派糖可建23萬公屋 誰理人口老化?

<轉載自2015227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關焯照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周三公布2014-15年財政盈餘高達638億(不包括預留作房屋基金的275億),遠較政府預測的91億高,而政府儲備更首度升破8,000億,創下歷史新高。
作為管理公共財政的揸Fit人,曾俊華面對遠高於預期的財政盈餘的確相當頭痛,因為在過去7個財政年度(20072014年),連同今年,財政司均將部分盈餘以一次性紓困措施(俗稱派糖)的形式回贈有需要的市民,總數高達2,346.83億(見表),假若以現時建一間公屋成本為約100萬作比較,過去7年一次性紓困支出已可足夠興建逾23萬個公屋單位。但曾俊華仍然堅持在今個財政年度,派出340億的糖,令市民感覺派糖已成為每年財政預算案的指定動作。
財策短視 亂派糖製假期望
在經濟學,一項重要的課題是怎樣令政府達至一個有質素的「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從文獻上,5個重要範圍是必須考慮的:公共支出及收入水平,公共支出的組成、效率及有效性,公共收入的結構及效率,財政可持續性,和財政管治。至於維持高質素的「公共財政」的目的包括健康的經濟增長,公平的收入分配和透過公共財政的措施去減低經濟周期的波動及支持中長期的經濟發展。從以上剛描述的範圍和目的,公共財政絕對是一門學問。
特區政府在過去多年處理公共財政過於側重短期的問題,對一些中長遠的經濟發展卻缺乏宏觀視野,當環球經濟出現突變,便會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情況,將重要的財政守則(fiscal rule)和財政紀律拋諸腦後。但最壞的是市民對政府處理財政的手法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最終為未來制定一個高質素的公共財政增添難度。
筆者一向反對特區政府在經濟狀況不太差時推出派糖措施。但一旦出現經濟明顯放緩或甚至收縮,政府採用逆周期的措施是可以理解。從來「信心」是決定經濟表現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經濟活動出現問題,政府增加公共開支以穩定民心,絕對是一個適當的選擇。
加碼注資「關愛」 財富再分配
2007年至今,香港經濟曾出現一次衰退(2008年第四季至2009年第三季)和一次明顯減速(2011年第二季至2012年第三季)。因應經濟轉差的狀況,政府於2008-09年和2011-12年兩個財政年度,推出大量一次性紓解措施,以穩定本地經濟,但從附表可見,在其他5個財政年度,經濟增長出現擴張,但政府仍然派糖;而在過去三年,平均每年派糖接近290億。對人民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從財政管理看,這絕對是一場災難。因為市民已預期政府每年必會派糖,但經濟始終有周期上落;好景時已要派平均每年290億,唔好景時,市民一定要求多多。
香港已步入人口老化的初期。根據政府高官對傳媒的公開演說,現時香港人口年齡的中位數已升至43歲,而統計處在2012年中曾為香港人口數量作出預測。結果顯示在2041年,有超過3成人口的年齡將會是65歲或以上,屆時政府將會面對財政收入減少和公共開支增加的問題。如果現在不作出準備,香港的公共財政在可見的將來肯定會出事。
筆者認為過去幾年的派糖措施,缺乏財政效率和有效性。應該盡量避免。當然這提議只局限於經濟有增長的時期。假若政府覺得在財政充裕的情況下,仍有空間改善財富分配或減低貧富懸殊的程度,筆者相信這責任可以由關愛基金負起。財政司不妨考慮在下個財政年度加碼注資這基金,以增加其財力,為一些赤貧或低收入家庭作出財政支持。另外,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由關愛基金處理一些一次性紓困措施是相對有獨立性和較理想的。
速擴商品服務稅 免倚賴賣地
筆者歡迎曾俊華重提擴闊稅基。無可否認,政府過分倚賴非經常性收入例如賣地收入。這變相令致政府未能放棄高地價政策,雖然過去一兩年,梁振英政府已不再堅持高地價政策,意圖吸引更加多的地產商投地。無奈,香港土地匱乏,地價難以急速下調。但要令政府減低在賣地方面的倚賴性,引入一個穩定稅種是難以避免,商品及服務稅便成為一個合理的選擇。筆者作為小市民,希望政府盡快啟動擴闊稅基的諮詢,以免蹉跎歲月。
最後,要改善本地的貧富懸殊,應該由源頭解決。基本經濟學告訴大家,要加快低收入家庭的年輕人向上流,最重要是提高他們的教育質素。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最新環球經濟體的競爭力排名,香港的大學系統(University System)競爭力只是排名第20,遠較瑞士、瑞典、芬蘭等歐洲國家低。從來軟實力是決定各國競爭力的主要元素,假若政府能夠投放更多的資源於教育,筆者相信這遠較大量增加基建好。
人口老化是一個不能逃避的問題。要減少老齡化社會對經濟的衝擊,針對性的人口措施是必須的。但正確的財政管治,包括財政紀律和守則,也可以幫助政府暫時應付由人口老化帶來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大量難題。
所以,重新調校政府的財政管治是未來幾年特區政府面對的挑戰。






























政府8年派糖量驚人。

發展核威懾 不會拖垮中國 朱成虎少將:正視軍備競賽

<轉載自20152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核軍備競賽風險究竟有多大?中國核政策面對美國不斷升級核武庫如何確保自身安全?什麼樣的戰略平衡更符合中國利益?「擦槍走火」與真正的「核噩夢」之間有沒有明晰的「紅線」?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近日接受了澎湃新聞專訪。

中國春節前夕,美國國會兩位重量級議員Mike RogersMike Turner向國防部長和國務卿發出聯名信,提議向東歐新地點增加部署核武器以及兩用戰鬥機,以應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動向。

與此同時,俄羅斯在與北約的軍事博弈中也頻頻打出核武器牌。近日,俄羅斯兩架戰略核轟炸機飛過英吉利海峽,引發北約極度緊張,被視為「俄核戰略可能轉向降低在任何軍事衝突中使用核武器的門檻」。

核軍備競賽會重新成為大國博弈優先考量嗎?

俄羅斯副總理羅戈辛近日宣稱,俄羅斯研發了一款新技術可以輕易繞過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羅戈辛目前正在負責該國核武器的現代化。就在去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宣布將在2020年前對該國整個核武庫進行徹底整頓,這是他約7,000億美元軍備重振計劃的一部分。

儘管遭到猛烈抨擊,在美國最新的國防預算提案中,核武器現代化仍將獲得至少12億美元的增加,將佔整個國防預算的4%。該現代化計劃還包括在未來10年翻修核武器工廠和實驗室,花費將超過3,550億美元。就在去年9月,美國堪薩斯城一座新工廠開張,專門用於升級核彈頭。此外,奧巴馬政府還要求五角大樓作出計劃,添加100架新戰略核轟炸機、12艘新核潛艇以及400枚陸基核導彈。外界預計,美國核武器建設計劃總計將花費約1萬億美元。

根據美國軍控與不擴散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rms Control and Non-Proliferation)的最新估計,美國擁有超過7,000枚核彈頭,而俄羅斯超過8,000枚。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美俄兩國的擁核數量佔據了全球核武庫的93%

顯然,數量上壓倒性的優勢,並沒有轉化為實際的安全感,即使是面對中國。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Elbridge Colby近日在一篇題為《歡迎來到中美核噩夢》的文章中警告稱,核武器在中美軍事佈局、戰略資本計算以及對「亞太地區走向(軍事對抗)升級和邊緣化」的擔憂中,將佔據比冷戰時期以來愈發顯著的地位——或許是非常顯著的地位。闡述推導這一結論的理由時,他主張美國要保持對中國的強有力攻擊態勢,這對於美國保持在西太平洋的有效常規威懾及其長期戰略至關重要。Elbridge所在的「新美國安全中心」與奧巴馬政府關係密切。

澳洲學者羅布.艾森(Rob Ayson)和德斯.鮑爾(Des Ball)在對東北亞安全局勢作出評估認為,巨大的核風險可能源自中日間小規模武裝衝突的迅速升級,作為日本同盟的美國隨後將迅速捲入衝突,中國將傾向首先使用核武器。

澎湃新聞(以下稱記者):美國方面近來有人寫文章發出警告說,中美將迎來「一場核噩夢」(美國《國家利益》雜誌1月刊)。你如何評估中美間核軍備競賽的風險?

朱成虎(以下稱朱):我們國內不太願意提軍備競賽,但我認為這是一種客觀的現實存在。這裏的軍備競賽並不是說「你搞一個東西,我就要搞出一個東西」。中美兩家在核領域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第一個不同點,美國關心的是核擴散,如朝鮮將來會不會繼續發展核武器,發展以後會不會把技術擴散到其他國家去;而從中國的角度講,這類核設施普遍並且大量存在,有愈來愈多的趨勢,這就涉及到核安全的問題。

第二點,在核武器的使用上,美國一直主張優先使用核武器(註﹕而中國一直主張「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現在(美國)學術圈子裏已經開始有研究,為應對網絡攻擊或者攻擊太空設施行動,美國也可能實施核打擊、核報復。從美國的角度講,他要確保核威懾的可靠性,而且其核力量具有很強的實戰性,並不斷地在進行現代化。但美國一方面不讓別人搞核武器,另一方面又拿核武器威脅別人,這是不合理的。同時,美國對於不同國家的核政策也有不同,比如說對伊朗和朝鮮的核政策,就與對日本和對印度的核政策不一樣,當然對以色列就更不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核武庫不斷增強打擊能力、精確制導能力,且不斷向小型化發展。那中國為了確保戰略威懾的可靠性,當然要發展核力量,不僅要發展井式的戰略核武器,我們還要發展機動式的,發展海基的。將來有朝一日,我們也可能會發展空中的(戰略核武器)。這是不是一種軍備競賽?我覺得是。

至於講「核噩夢」,即兩國全面核交火、核戰爭,我充分相信,中美兩國不會發生。這是因為:

一,美國人在歷史上曾經有幾次考慮過要動用核武器,包括在朝鮮戰爭,甚至五十年代台海危機的時候,很多鷹派人物都曾主張使用核武器。但美國政治家的頭腦還是清醒的,沒有決定使用。美國當時為什麼有人主張使用核武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佔有絕對的優勢,它使用了,其他國家也無可奈何。

今天的情況不同了。中國在核力量發展的過程不謀求(對美)絕對的優勢,也不謀求均勢,謀求的是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懾,即在受到第一次核打擊之後,還有一部分核武器能夠生存下來(予以核反擊),這意味美國也會被摧毀。這種情況下,大國之間的核戰爭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我不認為發展核力量就會爆發核戰爭。對中國這樣一個(謀求最低核威懾的)國家來說,管理的核武器數量愈多可能會更有效地遏止核戰爭的爆發,尤其是中美之間全面核戰爭的爆發。

二,考慮到未來本地區的國家,比如日本,發展核武器,我認為,只是時間問題,美國現在的政策對日本是偏袒的。所以,中國核武器愈多,也可以扼制其他國家對我們使用核武器,這絕對是一種可靠的威懾。只有通過這樣一種發展,我們才能有效地確保國家的安全,別無選擇。

核戰爭,尤其是大國間的核戰爭,對誰都不是好事,可能意味整個世界的滅亡。但美國人為什麼要發展,明知道這不能使用,不能對核大國使用,主要還是為了對付其他國家,同時也為了扼制其他核國家對其使用核武器。

記者:有一種分析認為,中美間更大的危險是在雙方都認為自己可以取勝的時候,而不是強者有非常明顯優勢的時候。譬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就是各方都相信自身有必勝的把握。雖然這當中暗含一種美國式的「霸權穩定」邏輯,但不可否認真實實力和認知之間的確存在差異,你覺得中國方面對於中美戰略力量之間的差距是否有清晰的認識?

朱:我不認為(中國縮小對美軍事實力差距)中美在將來就一定會走向戰爭,因為走向戰爭就意味雙方都使用了核武器。當然,在對美戰爭中,中國可能很難取得勝利,因為中美之間存在巨大的實力懸殊。但是,美國也要看到,如果與中國打起來,那就意味美國將會喪失掉全球領導地位,這個霸主地位可能拱手讓給另一大國,要麼是俄羅斯,要麼是德國。因為美國跟中國打一戰之後將喪失其優勢。

這種分析對中國戰略界的判斷是有問題的。我不認為現在中國(戰略界)有任何一個人會說,我們中國跟美國打起來之後一定會取得戰爭的勝利,沒有這樣的人,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包括十年、二十年以後,甚至更長的時間(也不會有)。因為大國之間發生大規模戰爭是不可設想的,這是核武器及其他毀滅性武器發展帶來的一個結果。人們肯定要重新審視世界大戰,這絕對不是好玩的東西。所以我不太同意這種觀點。

記者:你先提到了均勢,也就是一種平衡。有中國學者前瞻性地認為,中美新的戰略平衡在未來1020年會在第一島鏈附近海域形成,你怎麼看?這種非對稱性的平衡(中進美退,但美國仍然具有全球優勢,中國是周邊優勢)能否長期穩定,並有利於地區安全?

朱:到底什麼是平衡,總體而言有兩種,一種是力量對比(的勢均力敵),還有一種是制衡。我認為平衡的真正實現應該是有利於維持和平與穩定的,看看最近這幾年中美之間在軍事上的博弈,大致可以看出脈絡。比如第一次台海危機的時候,美國人可以大搖大擺地把航空母艦開到台灣海峽,這當然對我們是一種羞辱,過去我們沒有辦法,因為沒有反航母的手段,所以美國人敢這麼做。我想今天美國人不敢這麼做,航母開來了只能是給中國軍隊當靶子。譬如1996年的台海危機,當(發現)我們潛艇下潛之後,美國的航空母艦馬上撤到了台灣以東300公里的海面上。

所以我認為,隨力量對比差距的不斷縮小,中美之間在這一地區才有了真正的平衡。而這種差距的縮小實際上是有利於維持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的,不論是東亞、西太平洋地區,還是東海或南海,這有利於防止一方採取任何脅迫式的手段來逼迫另一方。

當然,美國人的看法不一樣,他們認為中國軍力發展就是為了擠壓美國的戰略空間,就是為了挑戰其霸主地位,要把美國人趕出(亞洲)去。這個判斷是有問題的。但我們中國人的說法也有問題,有些人說,我們怎麼發展都不會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這是不可能的,只要發展,對美國就是一種挑戰。

美國為什麼要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亞太來,為什麼要實行再平衡戰略,為什麼要重返亞洲。這些調整都是中國發展帶來的,沒有中國的發展,周邊國家能跟中國走得那麼近嗎?因為中國發展了,因而依存度增加了,周邊國家和中國走得更近了。亞太地區就這麼大,和中國走近了,中國的影響擴大了,美國的影響不就減小了嗎?所以前不久,韓國人想要把美國駐軍趕出去,日本人也要求美軍離開普天間(基地),這是什麼問題啊?這是因為韓國和日本對中國的依存度比過去大大增加了,所以對美國的依存度就相對小了。這就是中國發展給美國帶來的挑戰和壓力,擠壓了美國的一部分的權力,權力在重新分配。

但我告訴美國朋友,中國對美國的挑戰有兩種。一種挑戰是客觀的,這種挑戰是中國的發展客觀帶來的,是不可避免的。譬如隨「一路一帶」戰略的實施,中國投入幾百個億的資金,發展和周邊國家的經濟關係,中國的影響力自然會擴大。美國朋友對於這種挑戰可能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另一方面,美國人可能錯誤判斷了中國的企圖,認為中國的發展一定就是要把美國趕出去(註﹕主觀挑戰),這種看法是有問題的。以駐日美軍和駐韓美軍為例,第一,駐日美軍和駐韓美軍是美日和美韓之間的協議,中國沒有能力將美軍趕出去;第二,從中國的角度講,我們理解這種部署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有利。至少在朝鮮半島,這種駐軍有利於維持和平與穩定。而駐日美軍有利於控制日本,防止其「脫軌」(註﹕重新走上軍國主義);第三,駐軍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對付中國,中國人反對是自然的事情。
譬如,美軍一天到晚派飛機對我們領空進行抵近偵察,一天到晚派軍艦到我們專屬經濟區甚至是領海來偵察,對於這種行為,我們當然要反對,我們反對干涉中國的內政,反對對中國的挑釁行動。從法律上講,這種偵察是可以的,但我們反對以及干擾也是合理的。

總體而言,美國(軍事實力)是有優勢,中國人不會主動地去挑戰其霸主地位。

作為一名老軍人,我非常感謝美國,沒有美國,我們的軍隊發展不到今天。美國人聽了不高興,()我說的是心裏話。美國不對台灣地區出售武器,我們哪有那麼多理由來增加軍費開支,我們必須要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美國不搞抵近偵察,不搞那麼多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我們也無需做打仗的準備——如果我們不準備,不就等於束手就擒嗎?這些行動不是把中國當作敵人嗎?能不能換位思考一下。譬如強化軍事同盟的行為,這是冷戰的產物,有隨冷戰的結束而結束嗎?反而還在加強,加強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對付我們?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永遠扯不清,但中美之間在軍事上的博弈是誰先引起的,一梳理,非常清楚。

記者:美國人非常擔心「擦槍走火」的風險,認為誤判可能導致衝突升級。考慮到美國的核武器處於很高水平的實戰狀態,中美兩軍對於哪些「紅線」不能踩是否有清楚的認識?

朱:這裏的問題在於,中美之間從根本上來講是缺乏基本的信任。因為中國人怎麼講和平發展,都沒有辦法說服美國相信。他們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必然會對外擴張,這是他們的思維(定式)。但是,從鏡子裏看中國是看不到真實的中國的。美國有那麼多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時候,他們把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都拋到了一邊,所以他們不太可能相信中國會和平發展。從中國的角度講,也沒法信任美國。

沒有信任就產生了第二個問題,誤判和誤讀。中國採取的任何行動都被美國認為是針對它的,而美國採取的任何行動也都被認為是針對我們的。這又產生了第三個問題,行動與反行動,我們幹一件事情,對方一定也會做一件事情。這種行動與反行動實際就是軍備競賽。

談到軍備競賽,很多中國人擔心會不會把中國拖垮。中美間的軍備競賽和美蘇時期的軍備競賽在本質上是不同的,這種不同表現在中國從來沒有要求謀求絕對優勢,也沒有要謀求均勢,我們謀求的是足夠的、最低限度的有效威懾。美國人和蘇聯人謀求的是絕對優勢,一方發展多少彈頭,另一方就發展更多彈頭。我們這種(最低限度的)合理的發展不會被美國拖垮。相反,通過這樣的發展實際上還帶動了我們民用技術的發展,這對促進中國經濟也應該是有好處的。

事實上,中美兩國要維持戰略穩定,關鍵不在中國而在美國。因為美國的軍事實力更強大,而且在技術上也有絕對的優勢,這包括軟件、硬件及操作系統,同時還有一幫同盟國作為後盾支持。在這種(優勢)情況下,維持戰略穩定,美國人應該有姿態,應該拿出切實的措施出來,不能光說。比如說,冷戰時期維護戰略穩定非常重要的就是1972年簽署的《反導條約》,1974年增加了一份議定書,其中明確規定蘇聯和美國只能發展兩個導彈防禦系統。但現在的美國是怎麼做的?在全球到處部署反導系統,這對我們的戰略導彈和威懾的可靠性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所以,美國人總是想問我們中國到底要發展多少枚(核彈頭),我說,發展多少枚不是我們能定的,是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定的。你們能攔截200枚,我們肯定得發展300枚啊。你們要攔截500枚,我們肯定要部署更多。美國人的反導系統全球最先進,部署在世界各地,部署的反導系統愈多,攔截能力愈強,那麼中國必須發展自己的戰略武器,不能失去了戰略威懾能力,不能束手就擒。

總之,戰略穩定不是嘴上說的,我們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樓市或現理順苗頭 政府須堅持增供應

<轉載自2015227 明報 社評>
政府公布下年度(2015/16年度)賣地計劃,於住宅用地,可以提供約1.6萬個單位,連同鐵路物業項目、市建局項目及私營重建或發展項目的土地供應,下年度最多可興建2.8萬個單位,是多年來新高。歷經多年供應斷層,隨着政府積極推售土地,供應缺口逐漸呈現回補之勢;不過,總體而言土地開發仍然存在不確定變數,供應是否持續穩定,仍待觀察,但是在已知供應和潛在供應較數年前明顯增多情况下,市民的置業預期會否因而改變,不再急於買樓,而是謀定而動,從而使樓市回復正常、樓價平穩,值得關注。
供應增加成趨勢 改劃用途存變數
2010年政府恢復主動賣地以來,歷年售出土地而興建的住宅單位,將相繼推出市場,未來34年一手樓供應量約為7.4萬個單位,是運房局2004年有紀錄以來新高。梁振英被冠以「房屋特首」稱號,視土地和房屋政策為重中之重,點算本年度私宅土地供應,稍見成效,連同政府賣地、鐵路物業發展、市區重建項目,以及私人重建和發展項目,有關土地可供興建2.03萬個單位,這是2010年以來的新高。
下年度政府推售29幅住宅用地,可興建1.6萬個單位,連同鐵路物業發展、市區重建項目以及私人重建和發展項目,有關土地可供興建2.8萬個單位,較本年度更多。當然,各個項目能否按規劃完成相關程序,鎖定2.8萬個單位供應量,還有變數和受其他因素影響;不過,只要政府堅持每年供應2萬個私宅土地供應的目標,年年如是,房屋供應持續穩定增加,就會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下年度政府賣地計劃存在變數,主要是計劃推售的29幅住宅土地,其中15幅仍未完成改劃用途,包括本已規劃作政府/社區等用途(即是GIC)和綠化帶的土地,涉及約7900個住宅單位。GIC土地本已規劃興建設施,不過政府向城規會申請改變用途,即使是改為興建公共房屋,在地區仍然遇到很大阻力;由於各區GIC用地已經不多,政府現在向綠化地帶打主意,這類土地涉及生態保育,會挑動環保團體和人士的神經,能否順利改劃,就看政府與持份者是否有足夠溝通,工夫做得是否細緻,地區人士和相關持份者會否從總體利益出發,給改變土地用途開綠燈。
政府計劃改變用途的土地約有150幅,其中約70幅位於綠化地帶,政府的10年建屋大計能否達標,與改劃用途息息相關。就70幅綠化地帶土地而言,雖然僅佔全港綠化地帶1%,若改劃完成,已可供興建8萬多個住宅單位,其中七成多是公營房屋,可見只要稍為釋放少許綠化地帶,對紓緩建屋土地短缺,已經很有助益。因此,改劃用途成敗,不僅是未來土地房屋供應的變數,也是梁振英政府能否理順樓市的關鍵。
無論如何,梁振英政府現在應對房屋供應,與前任曾蔭權政府有根本不同。現在政府全力尋求開拓土地,增加供應,解決房屋供求失衡;政府顧及中產人士的居住困境,恢復興建居屋,讓中產人士較容易置業安居。另外,居屋二手市場和籌劃中的「綠表居屋」,下年度預算案提出的居屋補價貸款等,都是進一步盤活居屋市場,增加供應的一些手段。因此,現在房屋供應相對增加,是總的趨勢。
過去七八年,樓價如脫韁野馬而形成的樓市泡沫,主要是供應嚴重不足,在市民之間形成「今日不買,明日更貴」的預期,加上炒風熱熾,市民「被迫」爭相搶購,樓價因而飈升,現在私宅供應將持續增加,總體雖云仍然偏緊,但是已經擺脫數年前緊絀失衡狀態,新情况若能改變市民對樓市的憧憬和預期,或許會改變過去幾年樓市的整體格局。
另外,反映市民置業購買力的按揭供款對住戶入息中位數,去年第4季已經達58%,遠高於19942013年間的47%長期平均數,只要利率上調3個百分點至較正常水平,比率就會飈升至76%,而美國聯儲局今年內極可能加息,本港肯定跟隨;在供應增加、利率趨升下,市民是否應該急着現在置業,應該參考這個新情况。
勿被市况周期牽動 堅持供應主導樓市
梁振英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能否理順失衡的市况,仍有不少困難要克服,要注意的是供應增加和利率必然上調,樓市在不久將來或會出現新情况、新格局,屆時政府應對樓市的一些行政措施(例如俗稱的辣招)或許要適時調節。不過,持續增加供應,使樓市平穩發展,避免樓價暴起暴跌,應該是政府堅持的原則。現行增加供應的政策,不應該因為一時一地的市况而改動,只要政府把持得住,做到「任憑風浪起,我自巍然不動」,有了這株主心骨,樓市才有望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Government must persist in increasing flat supply
THE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its land sale programme for the next fiscal year (2015/16). On the listed sites about 16,000 flats can be produced. Because of this and the railway property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URA) projects and private re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private housing production in the next fiscal year may reach 28,000 units, a new high since several years ago.
The government resumed selling land on its own initiative in 2010. Flats put on the sites that have been sold since then will soon be on the market. In the next three or four years, the supply of first-hand flats will be about 74,000 units, a new high since 2004, when 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 figures were first available. Called the "Housing Chief Executive", Leung Chun-ying puts the uppermost priority on the government's land and housing policy. It seems clear from the supply of private land this year its policy has begun to produce results, as the land sold by the government, the railway property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URA projects and the private re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re set to provide 20,300 units, a new high since 2010.
In the next fiscal year, the government is to put up for sale 29 residential sites, on which 16,000 flats can be produced. Those sites, together with the railway property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URA projects and the private re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will provide 28,000 flats, even more than the supply of this year. No doubt it depends on some variables and other factors whether all of those projects will be completed as planned in accordance with applicable procedures. However, as long as the government persists year after year in supplying land for producing 20,000 flats a year, there will be an irreversible tendency for housing supply to increase.
The flat supply policy of the Leung administration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Tsang administration, its predecessor. It is doing its best to find sites, increase supply and redress the supply-demand imbalance in the housing market. Sensitive to middle-class citizens' housing predicament, it has resumed the production of Home Ownership Scheme (HOS) flats, making it easier for them to have their own homes. Furthermore, measures such as the HOS Secondary Market, the Green Form HOS Scheme on the drawing board and the Premium Loan Guarantee Scheme announced in the budget of the next fiscal year are all intended to further stimulate the HOS market and increase flat supply.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now a general tendency for housing supply to increase relatively.
Over the past seven or eight years, property prices have run wild, and a property bubble has formed. This is because housing has been in extremely short supply. As speculation is rife, citizens cannot but vie with one another to buy flats. Property prices have therefore soared. Is the Leung administration's land and housing policy such that the imbalance in the housing market can be redressed?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to overcome. What deserves attention is that, as housing supply will increase and interest rates will certainly go up, the property market may soon take on a new aspect, and the government may then have to modify opportunely som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ugh measures") now in force in relation to the property market. Howev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keep increasing supply to make sure that the property market will develop steadily and to prevent property prices from roller-coastering. That is a principle it should adhere to.
樓市或現理順苗頭 政府須堅持增供應
政府公布下年度(2015/16年度)賣地計劃,於住宅用地,可以提供約1.6萬個單位,連同鐵路物業項目、市建局項目及私營重建或發展項目的土地供應,下年度最多可興建2.8萬個單位,是多年來新高。
2010年政府恢復主動賣地以來,歷年售出土地而興建的住宅單位,將相繼推出市場,未來34年一手樓供應量約為7.4萬個單位,是運房局2004年有紀錄以來新高。梁振英被冠以「房屋特首」稱號,視土地和房屋政策為重中之重,點算本年度私宅土地供應,稍見成效,連同政府賣地、鐵路物業發展、市區重建項目,以及私人重建和發展項目,有關土地可供興建2.03萬個單位,這是2010年以來的新高。
下年度政府推售29幅住宅用地,可興建1.6萬個單位,連同鐵路物業發展、市區重建項目以及私人重建和發展項目,有關土地可供興建2.8萬個單位,較本年度更多。當然,各個項目能否按規劃完成相關程序,還有變數和受其他因素影響;不過,只要政府堅持每年供應2萬個私宅土地供應的目標,年年如是,房屋供應持續穩定增加,就會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梁振英政府現在應對房屋供應,與前任曾蔭權政府有根本不同。現在政府全力尋求開拓土地,增加供應,解決房屋供求失衡;政府顧及中產人士的居住困境,恢復興建居屋,讓中產人士較容易置業安居。另外,居屋二手市場和籌劃中的「綠表居屋」,下年度預算案提出的居屋補價貸款等,都是進一步盤活居屋市場,增加供應的一些手段。因此,現在房屋供應相對增加,是總的趨勢。

過去七八年,樓價如脫韁野馬而形成的樓市泡沫,主要是供應嚴重不足,加上炒風熱熾,市民「被迫」爭相搶購,樓價因而飈升。梁振英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能否理順失衡的市况,仍有不少困難要克服,要注意的是供應增加和利率必然上調,樓市在不久將來或會出現新情况、新格局,屆時政府應對樓市的一些行政措施(例如俗稱的辣招)或許要適時調節。不過,持續增加供應,使樓市平穩發展,避免樓價暴起暴跌,應該是政府堅持的原則。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林毅夫之妻代夫返台祭祖 台重申譴責叛逃

<轉載自201522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以台灣軍官身分從金門前線逃往大陸的林毅夫,在大陸成為重要人物,返台議題數度成為台灣熱議焦點。林毅夫的妻子陳雲英獲准赴台自由行,日前回宜蘭老家,代夫婿在公公婆婆靈前上香祭拜,並與宜蘭親友閒話家常,匆匆3小時就離去。

1979年從金門逃往大陸

據台灣媒體報道,據了解,林毅夫妻子、現任全國人大台灣省代表陳雲英,申請於春節期間赴台「自由行」,馬政府經過審核,同意她的訪台申請。陳雲英預計停留15天,期間赴林毅夫宜蘭老家祭祖。

林毅夫仍有大哥林旺松等親友住宜蘭市,23日下午他的妻子陳雲英由四、五名友人陪同到林旺松家,在公婆靈前上香。她說,林毅夫很想回台灣親自祭祖,但沒辦法,由她代表上香致意。林旺松本來想要留弟媳婦吃個便飯,但陳雲英說沒時間,且因她還要轉往花蓮遊玩,也不好託她帶東西給弟弟。

至於林毅夫,「國防部」強調,軍方對於林毅夫1979年投敵叛逃行為嚴厲譴責的立場,至今未改變。

「國防部」並指出,軍事審判法修正後,林毅夫所涉陸海空軍刑法「投敵罪」,軍檢已移交金門高分檢辦理,該署檢察官仍認定為「繼續犯」並發布通緝,「國防部」尊重司法機關對於個案的偵查作為。

陸委會24日指出,陳雲英1997年至今已赴台9次,這次是第十次申請,過去赴台沒有任何違規紀錄,因此尊重移民署的專業評估,核准她的赴台申請。

陳雲英是台北人,政大中文系畢業,赴美留學後與林毅夫一起到大陸發展,曾被大陸官方授予教育研究突出貢獻獎,享政府提供的特殊津貼。

陳雲英現為全國人大的台灣省代表,2012年全國人大會議時,她向台灣媒體表示,林毅夫始終希望返鄉,也強調「兩岸悲劇還不夠多嗎?」難道要讓歷史記住林毅夫不能回家嗎?

子有台灣戶籍 回台會被徵兵

陳雲英也說,兒子有台灣戶籍,回台灣會被徵兵,「平常工作很忙,沒辦法回去服兵役,只希望回台探親祭祖,認祖歸宗!」

根據官方資料,林毅夫曾兩度申請返台,第一次是1996年,第二次是2002年因父親過世,林以奔喪為由申請返台,但軍方立場堅決,最後由陳雲英代林毅夫返回宜蘭奔喪。

大陸國台辦曾在2012年公開呼籲馬政府讓林毅夫回台祭祖。不過,軍方立場堅定,林毅夫也未再提出赴台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