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大增居屋入息上限 政府未量力


房委會昨將居屋白表家庭月入上限大幅上調至四萬元,爭議甚多,因此舉無異將逾七成半家庭納入資助房屋範圍,港府難有足夠資源應付,新限額便顯得太寬鬆。港府欲助市民安居固可理解,惟要治本,關鍵仍是理順樓價。

家庭月入四萬 涵蓋七成半家庭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昨通過將居屋白表家庭月入限額,由二萬七千元大幅上調至四萬元,升幅接近五成。有委員解釋,因月入四萬元的家庭現時亦未必有能力購買私樓,故有需要調高限額,助市民置業。

房委會有此判斷,因當局在一年五月調整公式,在計算准買家置業能力時,將首期比例由三成調低至一成,令資金較緊的年輕人亦可買居屋,惟降低首期卻令供款負擔大增,須相應調高入息限額;加上本港樓價指數在這兩年半內大升近四成半,故得出白表家庭月入上限要調高至四萬元的結果。

然而,在現實環境下,只要支付三成首期,月入四萬元的家庭明顯有能力供約四百萬元樓價的私樓單位,可在私人市場圓置業夢。這些中上收入戶置業不易的問題在於能否儲夠首期,而這是否亦應要由政府來資助,此不無爭議。

其一,據統計處數據,去年有百分之七十六點五的本港家庭月入在四萬元或以下,故居屋入息限額上調至四萬元,無異將全港逾四分之三的家庭納入政府資助房屋範圍。本港的社會資源與公帑珍貴,應花在刀口上,以幫助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一群,資助房屋福利是否要擴至幾近人人有份,必須深思。

其二,港府根本無力應付如此劃界下的龐大居屋需求,以月入四萬元以下計,本港合資格而非公屋戶、又未置業的家庭達二十七萬戶,現時居屋計劃每年卻只提供約五千個單位,單這二十七萬家庭已需五十四年才可全部助上車,顯見政府沒有足夠資源,在合理時間內滿足因門檻放寬而暴增的需求。

港府欲以放寬居屋入息限額,讓更多市民可置業安居,尤其減低年輕人怨氣,此初衷非不可理解。惟從社會整體利益與港府承擔能力來衡量,四萬元的限額明顯十分寬鬆,勢引發更多後遺症。

港府資源有限 僧多粥少難應付

歸根究柢,本港樓市的根本問題是近年樓價升勢過急,脫離不少市民的負擔能力,港府若以大增居屋入息上限回應問題,則是治標不治本。港府應做的是設法理順樓市,一方面以短期措施遏抑樓價升勢,另一方面從中長期增加住宅與土地,讓樓價逐步走向符合市民負擔能力的合理水平,才是治本清源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