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天災人禍大停電 民眾受凍官之過

 <轉載自20201228 明報 社評>

時近年底,內地多個省市近一個月來發生多年未見的停電情况,涉及的地區從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擴散至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斷電不僅導致很多正在趕出口訂單的工廠被迫停產,更導致一些城市路燈熄滅,一片漆黑,民眾不能取暖,在寒潮中受凍,引來網上怨聲載道。國家發改委以一句含糊的「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來回應這一波停電的原因,惟各地的停電原因卻不盡相同。今次停電風波,可說暴露出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諸多發展軟肋,其中既有能源分佈不均的天然不足,亦有電價改革不到位的制度缺陷,更有地方官人謀不臧的胡亂作為。

湖南省發改委本月7日發布「緊急通知」,稱全省電網最大負荷已超過冬季歷史紀錄,電力供應存在較大缺口,需要啟動「有序用電」,即是拉閘限電;一周前,大灣區內的廣州、東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珠海等市部分地區亦突然停電,連路燈電力也中斷,街道漆黑一片,由於水泵斷電,更有多地斷水;停電趨勢席捲全國,上海、北京局部地區上周二也曾拉閘停電。這一狀况令人回想起20年前內地供電不足時代,以為「電荒」將重臨。

其實,中國是世界上發電量最多的國家,去年發電量佔全球總量的27.8%,幾乎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截至去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已達20.1億千瓦,預計今年底將達到21.3億千瓦。所以,中國從總體上看並不缺電。

電力資源分佈不均 東西南北輸送不暢

不過,儘管電量充足,但資源稟賦與用電負荷卻不匹配,電力資源豐富的地區一般都在西部,如山西、新疆、內蒙古,以及四川、雲南等地,煤炭、水力資源豐富,還有風能、太陽能等新型清潔能源優勢。而用電量大的地區基本在東部經濟發達的省份,由於距離遙遠,輸電工程不完善,形成有電「送不出」,沒電「引不進」的局面。如北方擁有全國80%的風電資源,而因蓄能容量不足、輸電網絡欠佳被迫放棄的風電「棄風率」,平均超過20%,部分地區甚至接近百分百。冬季又是水電站的枯水期。另一方面,據報道,湖南、江西兩省的輸入電力通道已全部開足,仍不敷所需。而當地火力發電廠因長期高負荷運轉,故障增加,湖南近期就有兩大電廠機組相繼停運。中國電力供需這種天然的結構性矛盾,是造成今次停電的深層次原因。

中國能源佈局的尷尬在於,北方、西部水電、風電等清潔新能源發電量不斷擴大,卻欠缺輸送能力,東南地區仍要靠傳統火力發電廠保底,而火電廠的主要能源仍是煤炭。這波停電與煤炭有關,但與澳洲進口煤炭受限卻關係不大。去年,國產原煤約為39.7億噸,而同期自澳洲進口煤炭量僅7760萬噸,還不到國產原煤總量的2%,而且進口澳煤以焦煤為主,而發電用煤多為國產,因此進口澳煤對全國供電的影響微乎其微。

國產煤炭近期價格高企,與需求的旺盛有關,同時,較早前因兩宗煤礦人命事故,重慶市遭國務院約談警告,也令各地煤礦害怕出事,不敢開足馬力增產,更助長了煤價上漲。

煤電價背馳亟需改革 官員求政績百姓受苦

內地的煤價已經完全跟隨市場供求升跌,但電價仍受政府監管。這樣一來,煤價的上漲,就加劇了火力發電廠的虧損,甚至發電愈多虧損愈大。因此,中西部省份部分火電廠乾脆停機,成為今次停電風波的導火線。所以有人說,這次是內地電價機制不合理導致的「體制缺電」,再度突顯了改革如何迫切。

與集中供暖的北方不同,華南民眾的取暖均以電力空調為主,近期的低溫天氣令用電量陡增。而隨着近期全球疫情的爆發,很多訂單轉移到內地,11月出口爆炸式增長,東南地區工廠也開足馬力加班趕工,亦令用電量劇增,這些都令今年的電力緊張雪上加霜。

不過,有些地方的拉閘限電就完全是政府庸政所致,美其名曰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據報道,浙江省因離「十三五」規劃的相關指標差距較大,竟出台限電政策,以期年底前能夠達標,並將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消費強度的「雙控」當作地方政府政績的考核指標。換言之,浙江不缺電,當局寧可將充裕的電力閒置,也要居民摸黑受凍,企業停工停產,以獲得節能減排的光輝成績,這種荒誕的邏輯,是典型的官僚主義產物,屬於苛政亂作為。

節能減排的目標,是為讓民眾有更美好的生活環境,以犧牲民眾生活質素和安全感,來追求「節能減排」,無疑已經背離其初衷,是本末倒置。人們還記得,3年前為治理北京的空氣污染,清除霧霾,鄰近的河北省在冬季展開一場聲勢浩大的鄉村煤改氣工程,不准民眾用煤,但天然氣供應又未跟上,令當地民眾無法取暖,苦寒一冬。就是因為地方官眼睛向上,只為交環保成績單,而不顧民眾冷暖困苦,才會令這種既對國家無益,又讓百姓受損的蠢事,在神州大地一再發生。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先行一步」的傅高義期待後來者

 <轉載自20201227 明報 社評>

美國學者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本月21日與世長辭,享年90,美國學界同行發表懷念文章,中國學界與民間對他讚譽有加,外交部稱他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表彰他為促進中美溝通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作出了不懈努力。現下正值中美關係困難時期,兩國學者都需要抱持客觀公正、嚴謹務實的研究精神,才有希望打破互相猜疑所產生隔閡而導致誤判的局面。

傅高義初習社會學,研究美國家庭結構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研究日本社會,漢學泰斗費正清問他是否願意研究中國,因為1960年代麥卡錫恐共拒共年代過去,美國政府需要了解中國,傅高義31歲開始學習中文,從此孜孜不倦研究中國歷史及至政治、經濟、文化, 1969年出版《共產主義下的廣州》,奠定其在漢學界的基礎。他的成名作是1979年出版的《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以及1989年出版的《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廣東》。

會中文研究紮實深入 懂廣東官場微言大義

傅高義從1973年第一次訪問中國,到1980年代開始每年都來華參訪,發表過很多關於廣東的著作,獲廣東官員邀請深入研究廣東,傅高義欣然同意但提出一個要求,自費並且不接受發表前對文稿的審查,這是一個學者獨立研究的原則。傅高義能說流利的普通話,可以直接跟高官和普通老百姓交談,他到過廣東100多個縣中的70餘個,前後花了8個月時間訪問工廠、農村、企業、政府部門和軍事單位,從廣東改革的歷史背景與現狀,不同地域與範疇,真實地記錄了廣東剛起步的改革歷程。

《先行一步》沒有宏大的立論,是一部詳盡的記載,而且還能道出廣東人的微言大義,廣東在實行改革的過程中,懂得聽從中央的指示,但又能夠靈活運用政策,他引用一名副省長說,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作為一個外國人,能夠如此深入了解中國,難能可貴,而他也有自知之明,懂得外國人研究中國的局限性,比如一個政策從構思到決策到執行繼而推廣,是如何演變的。莫說外國人,體制外的中國人也不可能懂得,必須是有體制內親身經歷並記錄的人,才有可能對此有所研究。

傅高義能夠對廣東改革歷程縱橫捭闔,除了他會中文和社會調查的工夫,還得益於他親歷中國從文革到改革的過程,對現狀有一個縱向的對比,不是只看到眼前現象而作判斷。還有,他對日本、韓國、香港的發展歷程有所研究,能做橫向的比較,指出廣東當時所面臨的問題,是處於發展的必然階段。他在《先行一步》中已經觀察到「粵港地區的出現」,是兩地千絲萬縷關係和歷史發展的結果,因為「分隔兩地的邊界已經不復存在」,而他似乎在30多年前又預示到目前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困難,因為「儘管粵港兩地有形成單一經濟區的所有趨勢,但由於存在着兩種制度、兩種幣制、不同的生活水平以及兩個各自為政的政府,使得粵港地區的協調工作難度很大」。

學養功夫成就前瞻判斷 客觀務實學者應有態度

一個學者具備高屋建瓴的前瞻意識,是紮實學養的結晶,而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摒棄成見而客觀的治學風格。美國人從美國角度出發去觀察另一個國家,自然不過,傅高義甚至是從維護美國利益出發研究中國,他曾經參軍,也曾出任國家情報委員會情報官員,負責分析亞洲局勢。然而,這些無阻傅高義對政局的分析能夠秉持客觀務實。他在晚年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美國需要學會如何跟一個強大的國家打交道,應該學會如何管理對手。他對中美兩國都有忠告,中國最好能夠善待駐華記者,因為把他們惹怒了,他們會出於情緒而對中國有負面的描述。而對於美國,他認為將美國的中國朋友推到反美的陣營,對美國沒有好處。

傅高義的另一部巨著是《鄧小平時代》,這是他花了10年時間嘔心瀝血的作品,洋洋灑灑60多萬字的傳記,記述了鄧小平作為「革命者、建設者、改革者」的一生,有些美國人指摘傅高義對鄧小平的評價過於寬容,沒有強烈譴責這名領導人在六四事件中鎮壓抗議者的角色。傅高義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解釋,這是不公平的,因為在某些方面,我是嚴加批評的,但作為一名學者,有責任客觀地看待問題。

對傅高義的挑剔批評,是否完全根據書本的實際內容而做出,有待深究。更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學者都根據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的判斷,從而影響到他們研究的立論,令到政府決策者得出一個有所偏頗的判斷與決定,必然會影響到外交政策,如果兩個處於競爭對手關係的國家的學者都這樣,實際上是對歷史不負責任。

傅高義被讚譽為「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作出了不懈努力」,這是他的本意,也是成就。一個學者,即使沒有主觀的動機,研究成果也應該在客觀上起到增進了解的作用。

英智庫:中國2028年超美 提前成最大經濟體

 <轉載自202012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昨日(26)發表年度報告指出,中國將於2028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因新冠病毒疫情令中美兩國復蘇情况形成明顯反差,這個時間比之前的預估提早了5年。

指中美疫情復蘇明顯反差 提前5年超越

路透社報道,CEBR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經濟最重要的主題就一直是美國與中國間的經濟和軟實力較勁。新冠病毒大流行及相應的經濟影響,無疑使這場競爭形勢開始變得對中國有利。」

報告指出,中國初期以嚴格封鎖措施「有效管控了疫情」,而西方疫情長期增長則遭受打擊,這意味着中國的相對經濟表現已經提升。中國20212025年的年均GDP增長率似乎將達到5.7%2026年至2030年則為4.5%。美國經濟儘管可能在明年實現疫情後的強勁反彈,但2022年至2024年的年均增長率可能放緩至1.9%,之後進一步放緩至1.6%

學者:中美競爭因誤解 華沒做領袖欲望

另外,葡萄牙《公眾》報網站22日刊出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院學者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專訪,馬凱碩認為,如果中美都致力於改善本國公民的生活條件,那麼衝突就是不必要的,中美競爭是一系列誤解,以及美國對中國的雄心缺乏準備且不能理解自身作為衰落超級大國的角色而導致的。

馬凱碩稱,所有誤解都與美國人如何看待中國有關,他們認為中國有着與美國相同的野心。他稱,中國人對此觀點和目標感到困惑,「中國沒有做世界領袖的欲望,只是希望得到一個大國應有的尊重」。他指出,美國仍像冷戰中對待蘇聯那樣對待中國,是尚未接受美國必須調整戰略以適應新世界的觀點,「中國不是蘇聯。中國可能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企業家」。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中央倡實施 延遲退休方案可期

 <轉載自20201226 明報 欄名:北京聞風 文:鍾鳴九>

自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以來,延遲退休再受內地民眾熱議。近日多名社會學者就此問題發聲,內地延遲退休方案未來或將推出。

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男為60歲,女工人及幹部分別為5055歲。與「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的「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相比,是次建議明言要「實施」政策。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這次要從頂層設計到付諸行動,提高法定退休年齡。

實際上,全球多國已採取漸進式延遲退休的做法,例如歐債危機發生後,歐盟十多個成員國在短時間內實施延遲退休政策。不過,有關做法亦惹來爭議。2010年,法國宣布延遲退休方案,掀起軒然大波,甚至出現短暫社會動盪。近10年多國都在討論或實施延遲退休,俄羅斯、希臘、韓國等在討論過程中都遇到強烈反對。

民眾3原因反對延遲

內地延退之路也一波三折。中央2013年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2015年時任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亦表示爭取於2017年推出延遲退休具體方案。後因爭議過大,相關方案至今未見。

中國著名人口學家、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表示,民眾反對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人們收入提高,希望早享退休生活;而延遲退休將延長繳納養老保險,退休金又遲領,令人覺得「不划算」。再者,內地不同地區約有50%70%的第三代由祖父母輩幫助看護,延遲退休對此也有影響。

法定退休齡近70年未變

內地現行法定退休年齡於1953年制定。當時中國人均壽命43歲,當時民眾教育程度低,普遍讀完小學、初中就開始工作。如今內地人均壽命77.3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7年,參加工作時間較建國初期推遲近10年。原新認為,由於壽命及工作年齡延長,適當推遲退休合理。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亦稱,要利用好「十四五」這一重要視窗期,提高長者勞動參與率,推出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時間表。

內地相關研究已有多年,據消息人士透露,也曾在一定範圍內推出一些討論稿,只是未作公開。有分析認為,漸進式延遲退休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到的2020年前改革之一大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又明確「實施」,預計正式政策面世業已不遠。

台更新出入境印章 棄「中華民國」象徵

 <轉載自2020122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移民署昨日宣布,明年11日開始啟用新版出入境查驗章,適用於機場、港口及免簽證,新章將以台灣島嶼圖騰取代原本「中華民國」國花「梅花」圖案。除了為防偽,署方稱新設計「象徵台灣突破外交限制框架的決心」。

元旦啟用 稱寓意「破外交限制」

中央社引述台移民署報道,自2013年啟用的查驗章已使用8年,為防人蛇或人口販運集團偽刻查驗章,以及提升證照查驗用章品質,規劃更換各機場及港口的出入境查驗章、90天及30天免簽證查驗章。

新款印章除改變「境」字外,也設計「突破」章戳邊框的台灣島嶼圖騰,取代舊版梅花設計圖案。

台灣島嶼圖騰中間由護照代碼「TWN」構成,字體形似獨具特色的中央山脈,具台灣意象。

中文字體方面,新版會沿用曾獲台行政院文化獎的書法家董陽孜所寫的「中華民國」、「入境」及「出境」等字。

台灣總統府資料顯示,梅花是「中華民國」象徵,梅的三蕾五瓣,代表三民主義及五權憲法,梅開五瓣,象徵五族共和,行政院於1964年確認為國花。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中國去年千萬移民 多揀美日加

 <轉載自20201225 明報 加東版 >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藍皮書周二(22)發布,中國與美國及澳洲關係緊張,但報告稱,中國去年移民排前幾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澳洲等國,且有年輕化趨勢。報告又認為後疫情時代,國際人口遷移規模將明顯收縮。

全球化智庫(CCG)官網昨報道,該報告由CCG和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共同研究編著。報告稱,2019年中國內地有1073.23萬的輸出移民,成為世界第三大移民輸出國,其中赴歐移民增速明顯。美日加仍為主要移民目的國,新加坡移民存量銳減。除內地移居香港的227.23萬人及澳門的29.76萬人外,2019年中國內地輸出移民前20大目的國無大變化,美國以288.92萬人居首,主要是直系親屬移民,投資移民急減;其次是日本78.48萬人及加拿大69.15萬人,第四的澳洲也有64.16萬人。

報道稱,出國留學熱潮不退,移民年輕化趨勢顯現。20182019學年在美中國留學生數量達36.95萬,佔美國際學生總數的33.7%,蟬聯最大國際留學生生源國;中國內地留英學生則有10.6萬人,佔英國際學生總數23.2%,增幅為12%,亦為第一大來源國。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政府抗疫五宗罪

 <轉載自20201223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陳景祥 資深傳媒人>

替市民接種疫苗計劃仍未開始,林鄭政府先「輸」一仗……早前公布接種計劃時,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市民不能選擇接種哪一種疫苗,並強調不應把問題「政治化」。言猶在耳,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周日在澳門回歸21周年慶祝活動上,被問及疫苗問題時,表示會讓澳門人自行選擇接種哪種疫苗。

香港「冇得揀」,澳門人卻可以自由選擇,反差太大,林鄭政府自然又成箭靶。政府抗疫不力,近期已成建制和泛民齊轟政府的「共識」,相比之下,建制批評得更加起勁,令林鄭政府窮於招架。

但是,把抗疫問題「政治化」,建制派很快就會遇到考驗。最近接連有懷疑確診新冠肺炎患者要在家等候檢疫,結果拖延數天,有病者最終離世。這個議題最早由建制派議員向政府開火,但其中一名苦主家人周日召開記者會,卻是由泛民(前)議員替苦主家人出頭。現在議會內「非建制派」只佔極少數,建制派議員會否接手由泛民處理的個案,繼續在議會內向政府施壓?

選擇疫苗也如是,建制派議員會否加入批評政府,要求接種疫苗「有得揀」?有選擇是好事,但眾所周知,以今時今日的政治氣候,如果由市民揀,大比數要求注射外國貨而拒絕國產疫苗的可能性極大,屆時林鄭政府如何向中央交代?到時候建制派也要「孭鑊」!澳門居民有得揀,相信是特首賀一誠有信心澳門人會「正確選擇」,但林鄭特首有這個信心嗎?

建制派內某些人士狠批林鄭,背後還有其他政治盤算。我在1125日文章〈「清零」的路線之爭〉中,指「愛國陣營」眼中,林鄭政府拒絕強制全民檢測,其實是拒絕內地協助,令香港無法「清零」,經濟奄奄一息。政府斥巨資購疫苗,也不是全部買國貨,反而要在市場上搶購外國疫苗!

以批判林鄭抗疫無能為「切入點」,將會令她的民望更加低迷、連任機會更加渺茫,有心人就可以乘勢而上……建制派跟特首割席,令支持政府抗疫工作的力量更單薄,政府推動各項政策時阻力更大。

特區政府抗疫成績差劣,究其原因,是政府抗疫工作有五宗罪。

第一宗:政府民望太低

政府民望太低,可說是「原罪」。民望低,結果是政府無法動員群眾支持政府的抗疫工作,每一項政策出台都難以貫徹執行,例如全民檢測,政府最初曾預計有500萬市民參與,結果僅得170多萬人;「安心出行」本意是鼓勵民眾養成習慣記錄出行,減低病毒進一步擴散,但公眾反應冷淡。現在推全民接種疫苗,恐怕最後反應也不會理想。

如果政府堅持疫苗「冇得揀」,民意必定引澳門為例,堅決反對政府「一意孤行」,結果願意接種的人將會大減。據世衛專家意見,需要65%70%人口願意接種疫苗,方可產生群體免疫效應,即要有約487萬至525萬香港人接種,以林鄭政府目前的狀態,要達標相信非常困難。假如像早前全民檢測般大事周章,反應卻十分冷淡,群體免疫效果又達不到標,最終又只是白忙一場。

第二宗:無法爭取建制派支持

事實上,建制派在疫情爆發之後有不同訴求,工商界背景的政黨希望政府幫助中小企、食肆、旅遊、零售,這些都是它們的票源和支持者。基層和工會背景的政黨則要求設臨時失業救濟金,把資源用在打工仔身上,而不是救企業老闆。「愛國陣營」則力主要借助內地力量推行全民強制檢測,達至本地個案「清零」,盡早恢復通關,經濟才能再見曙光。

訴求各有不同,政府有些做、有些堅決不做(例如臨時失業救濟、全民強制檢測),結果「得罪」了建制政黨,令原來民望已經極低的政府連基本盤都無法保住。

第三宗:沒有明確的抗疫目標

行政長官在125日召開抗疫記者會,表示政府抗疫有六大策略和措施,但沒有說明,抗疫工作以什麼為目標?到1211日行政長官舉行記者會,回顧政府一年的抗疫工作,說有8項策略,同樣沒有說明,策略的目標何在?到底「清零」是否政府抗疫的目標?還是把確診個案控制在某一水平就算是達標?

策略是配合目標而訂,如果真以「清零」為目標,政府應該安排一系列措施去落實,而不是遇上一波疫情就推幾項措施應對,結果給公眾的印象,就是政策反覆無定,水深火熱的日子不知何時了!

這次全民接種疫苗亦如是,到底是否以65%70%接種率為目標?還是有多少就接種多少,見步行步?至今未見政府交代!

第四宗:不諳民情,政策離地

中午禁堂食令工人要在街頭開餐,成為城市「奇觀」,高官接受訪問時竟然說做決策時「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真令聞者嘩然。

失業問題愈趨嚴重,高官仍然堅拒設臨時失業保障,卻叫失業人士申請綜援,只會令人更覺高官涼薄。政府抗疫防疫至今耗用了約3000億元公帑,卻爭取不到民意支持,皆因整個政府跟民情嚴重脫節。

第五宗:各自為戰,發揮不出領導核心

政府內部各自為戰,發揮不出抗疫領導核心的作用。特首在125日的記者會上,宣布設立一個由她領導的督導委員會和指揮中心,下設4個工作小組,分別是陳肇始局長領導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由政務司長領導的應變行動工作小組、由民政事務局長領導的公眾參與工作小組,以及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領導的抗疫傳訊工作小組。過去一年,公眾經常見到關於抗疫工作的高官,主要是特首、陳肇始局長和衛生防護中心的官員,其他幾個小組的負責人「能見度」極低。

至於應變行動、公眾參與、傳訊工作更是「似有若無」、乏善足陳,政府不像是一個抗疫團隊,只見一兩個官員在「死撐」!尤其公眾參與,自疫情開始以來,政府何曾有什麼公眾參與的抗疫活動?疫情之下,社區內有極多需要幫忙的家庭,民政事務局做過什麼?

民間抗疫 顯示公民社會成熟

以香港人口計、比較其他國家,本地新冠疫情的確診和死亡人數並不算高,但原因不在政府抗疫得力,而在民眾懂得自保(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已朗朗上口人人照辦),專家和學者透過各種途徑,提供大量有關疫情的資訊和知識,全民自我學習、自我防禦,充分顯示了香港公民社會成熟的一面。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抗疫一年盤點:已到改守為攻的關頭?

 <轉載自20201222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張炳良 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

打從去年12月武漢傳出不明原因肺炎起,特區政府內部和一些傳染病學及微生物學專家已有所警覺。早於今年18日,不知名病毒已列入須向衛生當局通報的傳染病名單。首兩例確診兩天後,政府便於125日啟動最高的「緊急」回應級別,各部門及醫衛系統悉力以赴,並很快推行社交距離。

經過2003年「沙士」慘痛教訓,市民防疫意識也強,紛紛戴上口罩及使用其他防護物,反而是當時市面上供應不足,一度造成恐慌搶購。官民反應之快,對初發疫情之重視,醫衛人員之拼搏,不亞於台灣、新加坡,防疫表現突出,應記一功。

應變快惟疫情仍未受控

從表1(選定的國家及地區)可見,香港上半年的抗疫表現位於國際前列,以每百萬人口感染率計,只次於中國內地、台灣和澳門,優於新加坡和韓國,死亡率也低。

可是,疫情並未如期望停下來。相對上,內地雖為新冠病毒初爆震央,曾出現誤判漏報不報情况,但其後在舉國軍政民總動員、調動資源、厲行封城封區禁足等措施下,迅速控制疫情,逐步恢復經濟生產。香港的制度及民情,有異於內地,不可能照搬,但應不斷檢討抗疫策略,及早補漏,畢竟新冠乃強悍可變的病毒,且無徵狀,持久力勝於「沙士」。

早期社會上爭議應否「全面封關」,很可惜被過度政治化,有反對者認為提出封關背後有排斥內地的政治企圖,而另邊廂則指摘政府不肯封關,乃欲取悅中央而不理市民死活。其實,封關與否,可從傳染病學的控疫科學和封關的可行程度,進行實事求是的辯論。惟自去年政治撕裂後,理性討論的空間已變得愈來愈狹窄,事情易上綱上線,不利抗疫。

香港至今已爆發四波疫情,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見上升(見表2),但在國際間仍屬較低,遠勝英美,雖漸遜於紐、韓。本地防疫機制仍具韌性,醫衛系統齊心和專業,不過應疫人手已見緊絀。持續的「收緊—放寬—再收緊—再放寬—再收緊」,反映對病毒自外輸入和本地社區傳播兩頭,仍未能有效控制,讓不少市民和商戶漸感無所適從,社會怨氣日增。

特區政府公信力因政治因素受挫,動輒得咎,處事步步為營。特首林鄭月娥525日在網上撰文,表述政府的「張弛有度」抗疫策略,比喻為「三人拔河」,須考慮公共衛生、經濟影響和市民接受程度。三者之間,如何達至較佳平衡,多月來備受考驗。

香港乃人口稠密的繁忙都會,小區封鎖禁足,說易行難,就算在歐美澳,一些控疫禁令,也觸發部分民眾抗議,何况在當今香港政治環境,故不能把市民遵從視為必然,須全面顧及法規、流程、物資供給和執行力問題。同時,香港屬外向型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旅遊及與全球各地(特別是內地)的緊密聯繫,不能輕言封城封關。不過,新冠衝擊,已打破世界上不少必然,引來新常態。

國際抗疫正反經驗

全球疫情初期,曾有「強力遏制」和「群體免疫」(即較為縱容,讓全民發展出免疫能力)兩極不同抗疫取向,後者也考慮了醫療系統力量的局限,但國際經驗已說明,寬鬆放任的策略經不起考驗。

瑞典乃高信任度的社會,一直實行較自由放任的抗疫政策,不戴口罩,依賴國民自覺,不肯像其他歐陸國家限制活動以至封城,致死亡率偏高,為北歐他國之510倍,對經濟打擊亦大,最近連國王也承認抗疫「失敗」,要改轅易轍。

美英兩國官方早期輕視病毒,特朗普政府更只樂於把新冠「武器化」,全力攻擊中國,不像歐陸普遍嚴陣以待,致疫情完全失控;英國儘管後來終以強制手段及封城去抗疫,但已落後於形勢。

東亞各地包括香港走不同的應對道路。中國內地採取主動出擊的圍堵遏制政策,成效斐然。台灣和韓國除嚴控入境與檢疫外,也靠先進細緻的檢測與追蹤。新加坡在4月爆發第二波疫情後不敢怠慢,厲行形同局部封城的「斷路器」(circuit breaker)策略,對付本土病例急升,主因是外勞群聚感染,一直至6月才開始分階段放寬。

東亞抗疫至今遠勝歐美,皆因從不低估新冠病毒威脅。踏入冬季,歐美疫情惡化,各國紛紛封城限聚,而韓日兩國也跟香港一樣,出現再度爆發,韓國要考慮封城,日本也收緊限制。

抗疫之戰陷入膠着狀態

新冠疫情持續一年未止,此刻就好像一場戰爭陷入「膠着」狀態,須尋求戰略性突破,否則「收放」循環不斷的怪圈,徒增不明朗氛圍,曠日持久,甩漏漸多,市民和業者進退難以適從,助長疫情疲倦,風險意識也會名存實亡。

雖然政府自今年2月便成立防疫抗疫基金,以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及紓緩民困,毫不吝嗇,3輪撥款加上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特殊措施,共達3115億元,等於本地生產總值10%11%,近日再注資64億元,但是庫房不是取之不盡,長困也有難顧的一天,而且派錢不能解決疫情。

一年下來,汲取經驗,以及海外和內地實例,香港應盤點得失,不能任由新冠病毒異變持續,去主宰命運。這場抗疫之戰,已到變法抉擇之刻,不應以普通的持久戰視之,因為持久將帶來更困難多變的戰局,耗盡醫衛資源,削弱經濟財政,打擊就業民生。在保障生命的同時,也須保障生活,這對廣大基層尤其迫切。

思考改守為攻,但須承受陣痛

醫學和經濟兩條戰線須並行結合,由經濟(放緩)配合醫學,逐漸過渡到醫學配合經濟(復蘇),因為就算有疫苗帶來曙光,仍需好一段日子才達至全民免疫,有估計全球疫情會糾纏下去再一年,經濟全面復蘇需時更長。香港不能被動地守下去,在此關鍵時刻,宜思考如何改守為攻。若仍以「清零」為戰略目標,則速戰或許可以有助速決,像內地、新加坡、新西蘭和澳洲的經驗,寧願付出一時之代價和痛楚,殺出血路來保安寧。

新西蘭兩次封國,標榜「go hard, go early」(出手強硬、從速)的應對策略。澳洲維多利亞省包括墨爾本於710月期間,因疫情失控而實施112天封禁,最後「清零」出來而得自由,民眾由初期埋怨抗議省政府,至後來喝彩感恩。新近悉尼再發現感染確診,新南威爾士省省長已警告會果斷遏止,不排除實施類封城措施。

此際香港,若要重手速戰的話,究竟須怎樣加限、是否全民強制檢測、社會上需付出多大代價,政府可算一個帳,並把所有的困難和兩難情况都「攤出來」,包括專家論斷,走出辦公室向市民交代,不再重複年初「全面封關」問題時迴避辯論,因為唯有取得社會上廣泛了解和認同,政府才有足夠底氣,去作出艱難的政策取捨。

控疫和政治難以分開。控疫須靠民情支持,而控疫表現又反過來影響對政府的支持。若處理上猶豫保守,則會兩者兼失。




專家:兩岸統一有三條路 智統為上

 <轉載自20201221 大公 兩岸版>

據中評社報道: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19日下午出席「台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並發表觀點指出,中國統一有上中下三條路:下策是武統,但速統代價很大;中策是和統,時間較長,但皆大歡喜;最後可能是上策的第三條路──智統,即文明統一。

倪永傑表示,所謂「智統」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實現兩岸中國人大團結,採取和平的、民主協商的方式實現統一,制定一部新的憲法,按照「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完成統一;二是「台獨」勢力成為中華民族的敵人,必須加以消滅才能確保統一後台灣的長治久安。採取軍事、外交、法律等手段進行定向、定點、定時打擊、清剿;三是中國與外國反華勢力的較量持續進行,當中國統一的正能量足以阻擋反華勢力的負能量時,統一就會水到渠成。

他認為,當前兩岸各方都應理性、冷靜處理兩岸事務,尤其要避免「被擦槍走火」。台灣當局應有一個負面表列,包括不要挾洋自重,不搞美台勾連;正面表列則是應考慮兩岸防疫合作,共同研製疫苗,使用大陸疫苗。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揸空巴轉揸九巴 前機師:跌倒爬起才是傳記精華

 <轉載自20201220 明報 加東版 港聞版>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航空業受重創,航空公司大裁員。入職港龍航空19年的機師Earnest Li(網名),日前在facebook分享自己由駕駛空中巴士的機師,到落地轉揸巴士的經驗和相片,帖文在網上瘋傳。他稱,希望鼓勵年輕同事「move on(向前行)」,又說今天大家雖然都處於人生谷底,「但這不是我們的錯,我們仍然是最優秀的一群飛機師!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可能數十年後,驀然回首,大家人生最精彩的故事,就是今天!」

fb分享經驗 盼年輕同事向前行

他昨日在facebook表示已拒絕媒體訪問,因為他只是「落地」機師的其中一個,亦不是第一個或最後一個轉揸巴士的機師。

Earnest謙稱自問資歷有限,航空業目前的環境其實不需多講。他說非常感恩港龍給他一個精彩的人生旅程,無論是飛行經驗、財富、機遇,認為自己與同時期入職的同事們都可算是較幸運的一群,「現在最大的問題只是不甘心too early to retire(太早退休)」。

他解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facebook分享轉到九巴揸巴士的經歷,是因見到一些年輕同事仍無法走出困境,或有心理陰影,希望年輕的同事們、朋友們可以早點面對現實「move on」。他說喜歡看名人傳記,「你會發覺,故事裏,最精彩的部分,不是他們站在人生最高峰、最成功的時候,而是在他們最低谷的時期,如何面對、如何跌倒再爬起來……才是一本傳記裏的精華之處」。

不少網民留言表示敬佩,有人大讚「香港人需要這樣的正能量」。


 











Earnest稱,加入港龍航空差不多19年,非常感恩港龍給他一個精彩的人生旅程,「現在最大的問題只是不甘心too early to retire(太早退休)」。(Earnest fb截圖)


 



















由李機長變成李車
長,Earnest稱自己只是「落地」的機長之一,亦不是唯一一個、第一個或最後一個。至於哪份工作較難,他說仍覺得當爸爸最難,語畢並補上手瓜起𦟌emoji。(Earnest fb截圖)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中東專家:衝擊地區秩序 影響超民主成敗

 <轉載自20201218 明報 加東版 國際版>

阿拉伯之春由希望淪為無望,但專研中東政治的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學者林奇(Marc Lynch)認為,要定義抗爭運動失敗未免言之過早,他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務》以「阿拉伯起義從未休止」為題撰文,解讀當年浪潮在這10年間對阿拉伯世界的意義。他直言革命成效不應單純以多少次推翻專制政權或舉行民主選舉來衡量,更重要的是它真正衝擊到現狀艱困的地區秩序結構。

專制政權倒台 重塑阿拉伯政治

林奇直言,民主只是示威訴求的一部分,這場運動背後是幾個世代的抗爭,人們反抗只帶來貪腐、災難式管治和經濟失敗的地區秩序——按此標準,這場運動的確重塑了阿拉伯政治各個層面,包括個人取態、政治制度、意識形態,以至國際關係。

回顧2010年末,示威蔓延整個地區,沒人料到其規模、速度和強烈程度之大。突尼斯和埃及的示威促成專制政權倒台,鼓舞其他阿拉伯國家的示威者,但地區大國支援固有政權壓制示威,待民眾革命動力疲乏,再靠軍事和財政優勢取勝,並報復曾挑戰其統治的人。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等主流伊斯蘭主義團體原被視為新民主制度的重要角色,後來成為政權的打壓目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等暴力伊斯蘭主義則趁機崛起。

加速美國撤出中東 地區列強自建新秩序

林奇指出,示威浪潮挑戰美國支持的地區秩序,加速美國撤出中東。華府此舉背後還有伊拉克戰爭慘淡收場和能源依賴轉變等理由,但阿拉伯之春削弱美國核心同盟,觸發地區大國推動違逆華府的政策,自行建構新秩序。遜尼派世界內部出現橫跨中東和北非的斷層線,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阿聯酋等爭奪成為阿拉伯地區的領袖,引發區內代理人戰爭,令每次政治轉型和內戰都由地方政治演變成地區競賽,有如利比亞和敘利亞。

這場地區角力在2017年沙特和阿聯酋帶頭封鎖卡塔爾進一步得到體現,這場風波更令美國建立反伊朗陣營的努力受挫,體現影響力下降。卡塔爾在伊朗和土耳其支援、美國保護和本身龐大財政資源下,封鎖變成半永久性,儘管這新現實並非特別危險,但各方透過利比亞等地的代理人競爭又加劇緊張局勢。美國在上述衝突中都幾乎隱身,特朗普政府專注對付伊朗,對地區政治的細微差別不感興趣,並選擇依靠專制盟友,盼其無視公眾輿論與以色列結盟。

專制劣政不穩主因 加強打壓反招民憤

專制政權仍主導地區政局,但林奇認為當年的革命浪潮並非海市蜃樓,關鍵在於自號恢復穩定的專制政權本身才是不穩的主因,其貪腐、專制、管理失敗、拒絕民主和打壓人權促使民眾反抗,只要這些政權仍是構成地區秩序的骨幹,就難言有穩定,再加上目前如疫情和油價急跌等不穩因素,許多政權漸感不安並加強打壓異見,反將招至民憤。

他相信未來示威將有別2011年,專制政權學會如何對付挑戰者,難以再被示威殺個措手不及;但示威者也汲取教訓,例如近期阿爾及利亞和蘇丹的抗爭運動面對鎮壓和挑釁仍能堅持非暴力示威。

阿拉伯之春十年 改革夢未圓 經濟仍差貪腐未止 學者:變改需時革命未失敗

 <轉載自20201218 明報 加東 >

20101217日,突尼斯26歲小販布亞齊茲因被當局沒收攤檔而自焚,控訴失業及政權貪腐問題,觸發席捲全國的茉莉花革命,推翻掌權23年的時任總統阿里,亦開啟「阿拉伯之春」民主革命序幕。10年過去,多個阿拉伯國家政治形勢和經濟依然惡劣,貪腐與社會不公問題未解決,甚至較運動興起前更惡劣。有民眾抱怨自焚者觸發革命,毁了他們的生活。學者則認為改革夢未圓,現在的示威運動汲取了阿拉伯之春的教訓,已進入「更成熟階段」,自焚者的胞妹亦寄語突尼斯人繼續抗爭,爭取自己的權利。

突尼斯小販自焚掀序幕 鄉鄰評價兩極

布亞齊茲(Mohamed Bouazizi)曾被視為改變阿拉伯世界命運的人物,甚至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亦有街道以其命名,紀念他令國家實現民主轉型並帶來自由。不過《衛報》到訪其家鄉、中部小城西迪布濟德(Sidi Bouzid),發現當地人對他的評價兩極,尤其革命過後經濟問題每况愈下,令許多人感到痛苦。

2010年以來,突尼斯經濟增長減半,失業率高企,年輕人佔失業人數的85%。不少突尼斯人對國家感到無望,部分激進伊斯蘭主義者加入聖戰組織,也有人乘船逃到意大利,尋找出路。西迪布濟德居民哈尼(Ashraf Hani)批評革命沒有帶來改變,情况還在惡化。54歲居民伊曼(Fathiya Iman)看着城內巨大的布亞齊茲的畫像,直指畫中人就是「摧毁了我們的那個人」、「我對着它咒罵」。布亞齊茲的親戚稱,他們的姓氏曾讓突尼斯人引以為傲,但現在西迪布濟德及家族姓氏像詛咒。

埃及政權兩換畫 敘利亞利比亞內戰連年

突尼斯是阿拉伯之春之中唯一實現民主轉型的國家,其他國家10年後情况各異。埃及在革命後雖誕生首位民選總統穆爾西(Mohammed Morsi),但上任不到兩年便被軍方政變推翻,軍人出身的領袖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將埃及帶回到高壓統治之下,甚至通過憲法延長總統任期。部分國家如敘利亞、利比亞及也門等的反政府示威演變成長年內戰,造成數以萬計人喪命。

曾在敘利亞大馬士革市郊經營地下診所,為反對派武裝治療的醫生巴盧爾(Amani Ballour)稱,敘國人民「已放下了我們的夢想」,她亦逃離國家。不過她相信即使現時示威已平息,「那些因戰爭與政權壓迫受苦的人不會容忍」,憤怒的民眾終會反撲。因政府作出讓步而令示威受控的約旦,當地人拜巴爾(Rawan Baybars)稱阿拉伯之春是她生命的轉折點,令她明白到即使國家存在許多問題,但「事情是可以改變的」。

學者:汲取教訓示威進更成熟階段

貝魯特美國大學的社會學者馬杰德(Rima Majed)表示,以為國家會迅速改變的想法是天真的,結構變革需要更多時間,不可能在「阿拉伯之春」僅僅結束數年後作出評價,因此不想將「阿拉伯之春」描述為失敗。前約旦外長、非牟利機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學者馬沙爾(Marwan Muasher)稱:「人們認為阿拉伯之春已經結束,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現在看到示威運動進入了一個更成熟階段。」他說,示威者從第一波示威浪潮的錯誤中汲取教訓,他們爭取的訴求「停止貪腐和實行善政依然重要」。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中國只配做「外交小綿羊」?

 <轉載自20201217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楊志剛 教育工作者>

西方國家和媒體心目中的中國外交,就是要做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外交小綿羊」,一旦中國不願做小綿羊,他們便驚呼「戰狼來了!」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國際關係觀,就是叢林法則,雖然滿口民主自由人權,本質卻是零道德的弱肉強食。

電腦插圖如政治漫畫 何來偽造?

國內青年藝術家創作的一幅電腦繪圖,把西方的偽善充分暴露。該幅諷刺澳洲大兵血腥殺害14歲阿富汗男童的圖片一出,便迫使澳洲總理殺氣騰騰上電視,兩次譴責該圖片為「偽造」,加上一連串的「絕對不可接受」,然後要中國道歉。澳洲和西方媒體亦一窩蜂大吵大嚷,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使用「竄改了的相片」、「偽造的圖片」來描黑澳洲。歐盟駐華大使亦跑出來叫:美歐應該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一幅以電腦軟件繪製的原創圖像,性質就如政治漫畫、政治卡通一樣,是百分之一百藝術創作,何來「偽造」和「篡改」?還要勞煩堂堂「一國之君」氣急敗壞出來指罵一番?

該電腦製圖的血腥程度,遠較真相為低,男童的頭被澳洲國旗包實,見不到男童臨死的痛苦萬狀和驚駭莫名。就是這樣一幅含蓄的政治漫畫,經過西方傳媒一連串炒作之下,焦點便由澳洲大兵血腥屠殺男童,轉移到中國「偽造圖片」,然後大義凜然譴責中國,再然後將其定性為中國的「戰狼外交」。澳洲差點兒沒自我定性為被戰狼蹂躪的楚楚可憐小綿羊。

我和澳洲朋友談起此事,他們的典型反應是:唉!這張圖片太逼真,霎眼看來就像是照片。故此澳洲政府誤會了,以為該圖片是竄改了的照片,如果趙立堅開宗明義說明該圖片是電腦創造,便不會引起這場誤會。

但事實是否如此?澳洲總理這次親自上陣,並非突發新聞的即場發揮,而是手持講稿逐字宣讀,是經過充分研究精心炮製的外交舞台劇,事前該幅圖片亦一定被專家反覆「驗屍」,故此百分之百知道此乃政治漫畫創作,而非「偽造和竄改」的照片。但上至總理、下至評論員,就是一口咬定這是「偽造照片」以圖抹黑澳洲。堂堂「一國之君」,居然可以這樣捩橫折曲,令人歎為觀止。

澳洲多年來甘願充當美國第一打手,談不上有獨立外交。美國偷聽全世界醜聞曝光,澳洲默不作聲。華為在澳洲大規模投資多年,製造大量高端職位,美國和澳洲拿不出一絲證據證明華為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單憑美國的指稱,澳洲便急不及待成為美國之後第一個國家拒絕讓華為參與5G建設。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澳洲又是繼美國之後第一個國家跳出來說要對中國展開獨立調查。今天連美國疾控中心都表示,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之前,已可能在美國出現,但澳洲仍然堅持不會收回「調查中國」的建議,因為澳洲不能「出賣主權」。

引圖回應澳洲偽善 趙立堅君子無懼

澳洲白人殖民澳洲之後,大規模滅絕澳洲土著。直到今天,大部分澳洲土著仍然活在社會底層,酗酒吸毒,就是他們生活常態。反觀中國在新疆給維吾爾族人民提供全民教育和各樣職業訓練,大規模改善他們生活。澳洲拒絕誠實面對本身在人權問題的血迹斑斑,卻甘心成為美國鬥犬,扭曲中國改善維吾爾族人權的努力。在如此情况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引用電腦藝術創作,來回應澳洲在人權方面的血腥和指手劃腳的偽善,這是君子無懼的「君子外交」,絕非戰狼外交。

因電腦製圖事件而指摘中國的,包括法國。法國外交部對澳洲大兵殘殺14歲男童隻字不提,卻指摘中國的外交手段。5年前法國《查理周刊》因刊登褻瀆伊斯蘭先知的政治漫畫而遭恐怖襲擊,導致12人被殺,包括雜誌社的漫畫家。兩個月前,一名法國教師被恐怖分子斬首,原因是他在課堂上講述言論自由時,展示了一幅諷刺伊斯蘭先知的政治漫畫。這兩宗事件導致法國全國哀悼,堅決保衛發表政治漫畫的自由。這次法國不提血腥殺童,卻譴責中國使用政治漫畫,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西方對中國雙重標準絕非新聞

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雙重標準,其實絕非新聞。他們的歷史,造就了他們在國際關係中信奉叢林法則。美國針對個人的叢林外交,例如它(或它的盟友)行刺伊朗軍事將領、行刺伊朗核子科學家;針對國家的血腥叢林外交,例如伙同西方國家空襲敘利亞、入侵伊拉克、用精準飛彈「誤襲」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權國家,有何表示?

趙立堅使用一幅不涉渲染、不涉及褻瀆宗教的寫實電腦插圖,卻受到西方圍攻,原因就是西方的白人至上思維,壓根兒瞧不起中國。他們眼中的中國,就是貧窮落後、極權腐敗,只有它們教訓中國,豈容中國還口?

香港要思考怎協助構建國家話語權

這次插圖事件,亦帶出了中國在國際話語權的嚴重不足。國家雖然透過全民努力,以短短數十年發展成為全球第二經濟體,創造了踏入全民小康的奇蹟,但在國際傳播能力和話語權的構建,則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世界四大通訊社,亦即是美國的美聯社和合眾社、英國的路透社,和法國的法新社,所發出的新聞體量,佔全球新聞發布量八成;每天流通於全球的新聞,逾90%被美國及西方國家壟斷,美國包辦了全球75%的電視節目。中國的傳媒機構包括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日報》、中央電視台和中央廣播電台等,在努力經營之下,雖然幹出了一番成績,但在英美主導的輿論霸權之下,加上以英語為國際語言的霸權之下,中國是絕對處於捱打狀態。

中國經濟崛起和科技崛起的速度,遠遠超越國家在全球話語權的提升。在今天大談香港融合國家發展、融合大灣區發展的年代,香港作為亞洲通訊中心,以及本港多所大學作為培育新聞傳播人才的沃土,香港需要深刻思考,如何在國際傳播工作上,為國家話語權的構建出謀獻策,克盡全力,讓香港在講述國家動人故事的事業中,成為具國際公信力的聲音。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心慌醋意誤了現代文明

 <轉載自20201216 明報 點版 撰文: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

法國具影響力的政論雜誌《重點周刊》(Le Point,有譯《觀點周刊》)在1210日刊出的內容中討論「美洲、亞洲、歐洲,誰將主宰世界?」,並在封面上把5名它認為是「主宰世界的五強」領袖放在一起,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台灣的蔡英文總統(該刊全文以此稱呼)。

這段消息在台灣自然引起關注,傳媒多以正面角度報道,認為這是國際社會對台灣抗疫工作的肯定,以及對台灣的關注。大陸方面則不是味兒,雖然沒有口誅筆伐,但從媒體和網上反應可見,多是不屑之意,甚至認為這是台灣跟國際某種力量互相唱和,爭取「國際認證」,以至為下一步開創新局面鋪路。

其實,蔡英文近期得到國際輿論的讚賞,這不是第一次。「彭博」選出全球五十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蔡英文榜上有名;英國《金融時報》選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2位女性,蔡英文包括在內。今年9月,《時代雜誌》公布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百人評選名單時,蔡英文也是其中之一。這些名譽雖然沒有什麼實質的作用,但在北京眼中,總是刺眼的;加上台灣近年跟美國等國家愈走愈近,自然令北京更感憂慮。

不過,我總覺得北京毋須徒增疑慮,更不應向強硬和「左」的角度想;如果像大陸一些言論所說,「和平統一的機會愈來愈小了」,即逐步走向軍事行動,那只會犯下民族歷史的大罪。倒不如認真反思:台灣和蔡英文得到國際社會肯定,到底說明什麼問題?大陸更應趁機拿出新思維來處理與台灣的關係,來一個華麗轉向;即使不能一下子調整過來,也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才能拉近兩岸的距離:

1)推銷大陸成績同時 可肯定台灣防疫抗疫工作

蔡英文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大陸不少輿論卻呈現出「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表現,醋意溢於言表。內地傳媒的一種主流聲音認為,中國大陸的抗疫、防疫工作也做得很好,為什麼國際輿論在這方面着墨不多?還經常使用「武漢肺炎」、「中國肺炎」之類的形容詞?所以,大陸要不斷利用官方媒介,向外推廣中國經驗,最近還開始「疫苗外交」,以平衡外國輿論的「失衡」。

其實,如果大陸創新思維,採取另一種手法,也許效果更佳,就是在向國際推銷大陸成績的時候,同時有公開、具足夠分量的輿論來肯定台灣的防疫、抗疫工作;如果中共領導人也有這類語言,肯定可以改變外界的印象,認為中共也可以實事求是地看待兩岸的民生問題,不會因為政治分歧而否定台灣的一切正面事情。

這是改變外界印象的一種軟手法,因為兩岸能夠同時處理好疫情問題,一點也不奇怪,也不應互相排斥。可是,大陸官方肯定台灣成績的機會不大。因為中共的慣性思維經常把不同性質的事情扭作一團,然後一刀切地看問題,自行破壞了對台灣策略的整體性。在不少官員眼中,如果公開肯定台灣和蔡英文的抗疫成績,會不會「釋放出錯誤的信號」?或者反被台灣利用?這些都成了大陸的心魔。

2)不要只揭露台灣的「醜」 而令自己更醜

當國際輿論愈來愈讚賞台灣和蔡英文的時候,大陸卻有不少輿論認為,這些只是台灣使用金錢和各種手段的「大外宣」策略而已;並稱:先花重金讓外國媒體做正面報道,然後由台灣傳媒轉載,大肆宣傳,其實是一種自吹自擂的手法。

談到「大外宣」的工作,無論從財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台灣遠遠不如大陸,這些都是傳媒界內眾所周知的事。如果把以前的孔子學院等渠道計算在內,大陸的「大外宣」更是無遠弗屆。可是,大陸的「大外宣」卻無法得到顯著的成績,皆因「質」的問題。所以,如果大陸強調蔡英文的聲譽是因為台灣的「大外宣」而來的,那就未見其誠,益增其醜了。

3)大陸打壓台灣政府時 應減少間接造成對民間打壓

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於大陸的要求,由去年5月起不能接受台灣人參加轄下組織的活動;按正常的理解,這是指有台灣官方代表性的人士,但結果連民間學術研討會也受到影響。較早時候,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舉辦的「系統生物學冬季研討會」,就發生台灣學生不能參與的事件。

大陸擔心,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也許會被對方利用,或者把事件政治化。不過,大陸的處事方式反而令人感到,首先政治化就是大陸一方,然後把「政治化」的大帽子套在對方頭上。這樣的事例不論多少,但一次事件已足以抵消大陸建立形象的多番努力了。

大陸經常忽略的是,台灣和蔡英文能夠得到國際的關注和肯定,其實這些能量大部分是大陸給予的。大陸對台灣的打壓,直接增加台灣在國際上得到的同情。如果用經濟學的角度看這問題,台灣就是「本小利大」,而大陸則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以這次法國《重點周刊》把蔡英文列為「世界五大領袖之一」為例,背後當然涉及台灣駐法代表吳志中的推動。吳志中是留法博士,曾任台灣外交部次長,2014年也得到法國的獎項,跟法國的關係自然很深。不過,如果認為這是人脈關係造成的現象,那就不全面了。當年大陸駐法大使吳建民也跟法國關係甚佳,其能力和為人也得到國際讚賞,但始終不能改變法國人心中的中國形象。所以,這是國策問題,而不是個人問題了。

台灣得國際欣賞 主因是價值觀

其實,台灣和蔡英文之所以能夠得到國際欣賞,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與國際主流價值觀相同,在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方面有接近的認知和態度。這才是最大的聯繫和維繫。如果北京繼續自絕於現代文明之外,那就只會繼續自困於心裏恐慌的酸風妒雨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