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城市更新囑防「大拆大建」 立例禁逼遷

<轉載自20219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明確規定全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但這一過程中須防止大拆大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昨日指出,一些地方出現有悖城市更新行動初衷的苗頭,例如開始計劃大規模拆除舊城舊區,部分地方還發生大規模砍老樹現象;制訂有關政策「是為了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開發建設老路」。

黃艷在國新辦記招透露,住建部研究起草的《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昨日正式刊發實施。

中新社報道,這一通知規定,嚴控大規模拆除和增建,原則上老城區更新單元(片區)或項目內拆除建築面積不應大於現狀總建築面積的20%

黃艶解釋說,內地已步入城鎮化的中後期,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要由過去大規模的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目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已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多地推出城市更新政策及機制,推動不少城市更新項目落地。

黃艷表示,制訂上述政策,是為了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開發建設老路。

防止大拆大建政策重要的內容之一,是要劃出城市更新底線。黃艷表示,在嚴控大拆方面,在老城區,除了違法建築以及經過專業機構鑑定為危房的,不能大規模、成片、集中地拆除現有建築;嚴控大建方面,老城區本來就密度高、強度大,要防止加劇城市交通、市政安全等環境承載壓力。《通知》亦提到,不可大規模、強制搬遷居民,以防割斷人、地和文化的關係,「就近安置率不宜低於50%」。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吳釗燮投書立陶宛網媒 籲撐台參與聯國

<轉載自2021825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立陶宛近期允許設立「台灣代表處」後,與台灣的關係逐漸緊密。立陶宛最大網媒「15分鐘」(15 min.lt)昨日以立陶宛文刊登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投書,內容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吳釗燮表示,在國際上只有台灣民選政府才能代表台灣。

1971年決議「沒授權中國代表台灣」

中央社報道,吳釗燮在文中表示,「在中國施壓下」,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繼續以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排拒台灣,但該決議並未授予中國在聯合國體系代表台灣的權利。他強調「中國從來沒有統治台灣」,這是台海兩岸現狀;在國際上,只有台灣民選政府才能代表台灣,中國將聯合國決議與中國的「一中原則」畫上等號,是專斷將其政治觀點強加於聯合國。

上述決議是於19711025日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會議上表決通過,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當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此取代此前中華民國擁有的中國代表權席位。

另邊廂,美國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昨致函立陶宛駐美大使普蕾皮特,讚賞立陶宛不畏中國壓力堅定與台灣往來。因在新疆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克魯茲去年被中國政府制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六(21日)曾致電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強調在面臨中國脅迫之際,美國對立陶宛的支持如鐵一般堅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前天表示,中國和立陶宛之間的外交風波,是非曲直十分清楚;中方有權對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挑釁行為做出堅決和必要反應。

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由「先富」邁向「共富」 現代中國重要里程

<轉載自2021822 明報 社評>

上周二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將「共同富裕」提高到「夯實(紮實)黨長期執政基礎」的高度,猶如展開一場低調的社會革命。從「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先富」,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共富」,不僅僅是對社會主義屬性的初心回歸,而且關乎今後經濟發展新格局的形成,以及2035年、乃至2049年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會議強調的「三次分配」,即「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對於內地的民企和外資企業,都具有重要指標意義。

難再容忍貧富懸殊 建浙江共富示範區

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中央「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40年下來,貧富差距逐漸擴大,堅尼系數(Gini index)高達0.47,已突破國際警戒標準。根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數字,全國14億人口中,有6.1億人平均月入不足1000元(人民幣,下同)。為社會穩定,中央難再容忍此現象持續,資源再分配在所難免。

去年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首度提出要讓「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今年3月新出爐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近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支持浙江「共富示範區」的意見,以及浙江省「共富示範區」規劃相繼公布,標誌「共富」政策從文件走向現實。

浙江省面積與韓國相若,人口相當於英國,早於1997年就在全國率先達成了脫貧目標;2020年,全國城鄉人均收入比值為12.56,浙江則僅11.96,是城鄉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2020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除稅後淨收入)首超3萬元,在各省份位居第一,與北京、上海兩大都會郊區農民相當;浙江不僅農民富庶,且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眾多,藏富於民,被選作「共富示範區」,意義非凡。示範區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由現時5萬元達到7.5萬元,勞動報酬(工資收入)佔GDP比重超過一半,可支配年收入10萬至50萬的家庭比例達到80%20萬至60萬元的家庭比例力爭達45%,與中財委會議的「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目標一致。

中財委會議仍肯定當年「先富」政策的歷史積極意義,但就強調「共富」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而達到共富的手段,除了發展經濟,更重要的是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方面,剛剛結束的「脫貧攻堅」打下了一個初步基礎。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6億月入千元的人口將是重點,他們大多是農民,提高其收入,確保教育、就業、向上流動的機會公平之餘,亦要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收入不能提高,內需消費也無從談起,經濟發展新格局就淪為空談。

如果說上述所為是避免「貧者愈貧」的話,對壟斷資本的打擊、對演藝圈偷稅漏稅的整治,甚至對教育產業和房地產業的節制,則是防止「富者愈富」的舉措。中財委會議提出,「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堅決取締非法收入」,還要「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這些都可以從近年當局的連串舉動尋找出脈絡。而「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等提法,更是意味深長。

三次分配倡慈善公益 商家進入比慷慨時代

所謂「初次分配」,是指勞動或投資的市場回報;「再分配」則是指政府透過稅收、轉移支付的財富再平衡;而「三次分配」則是透過公益慈善捐助,由社會主體自願參與的財富調節流動,對企業來說,就是履行「社會責任」,這也是當初「先富」政策中「先富帶後富」的本意。

慈善事業在內地發展相對落後,2019年全國接收款物捐贈共計1509.44億元,僅相當於當年GDP0.15%,而美國同年各類慈善捐贈共計4496.4億美元,佔當年GDP2.1%,兩者差距可謂巨大。惟情况已開始變化,中財委會議翌日,互聯網龍頭騰訊公司宣布,再斥資500億元,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投入內地的基礎民生領域。而4個月前,騰訊已經提出「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首期500億資金,投向基礎科學、碳中和等前沿領域。這1000億元相當於騰訊去年淨利潤的八成。看似巧合,實則水到渠成,是對中央「共富」戰略最實在、最直接的回應。事實上,在「脫貧攻堅」運動中,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富裕階層都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計劃,充分展示了中國公益的潛力。未來,內地的企業家和投資者,將從「比財富」進入「比慷慨」時代。

正如中財委會議所指,共富「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而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分階段的循序漸進,相信是要防止過猶不及,避免重蹈「吃大鍋飯」的老路。

2021年8月20日 星期五

美利堅治世受衝擊 拜登「口誤」難安台灣

<轉載自2021821 明報 社評>

阿富汗變天震動國際,政治衝擊波撲向台海。美國總統拜登強調,阿富汗跟台灣、韓國、日本和北約成員有根本不同,若這些地方遭「入侵」,美方將「信守承諾」作出回應。有別於北約的白紙黑字軍事協防條文,美國一直沒有明言,倘若台海發生戰事,美軍會否介入,拜登的說法,偏離華府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方針,然而美國國務院迅即澄清美國對台政策沒變,就連中國外交部也提及「口誤」的可能性。塔利班回朝,對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構成意料之外的巨大衝擊,日韓台等地都有人談論美軍支持是否靠得住,「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等說法不脛而走。拜登急於安撫,將話說盡,只反映華府外交亂了套,盟友的疑慮,不易徹底抹除。

安撫盟友橫生枝節 拜登受訪講多錯多

華府強調,近廿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持阿富汗原政權,「仁至義盡」,撤軍是「正確決定」,符合美國利益,可是看在其他國家眼裏,阿富汗原政權極速崩潰,完全是美國背棄所致。對華府來說,發動九一一襲擊的恐怖組織蓋達已經星散,不再對美國本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阿富汗失去利用價值,反而成為美國包袱,結果被一腳踢開。半世紀前美軍介入越戰,最終失敗而回,對美國民心帶來很深遠的打擊;現在塔利班回朝,重演「西貢時刻」,美國民意認為拜登政府處理拙劣,惟大方向仍認同撤軍,事件對民心士氣打擊有限,相比之下,阿富汗變天對美國盟友的心理衝擊就大得多。

二戰結束後,美國主導所謂「自由世界」的和平秩序,為盟友提供軍事保護,形成美利堅治世。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美利堅治世更彷彿牢不可破。阿富汗變天,除了掀動歐亞大陸「大棋局」,也衝擊了美利堅治世,美國支持、保護盟友的決心和能力受到正面質疑,台灣、日本、韓國、東南亞、中東、歐洲、拉美等地,不少輿論都在談論,美國的安全承諾是否靠得住,聲音交疊形成強烈共振,華府不得不連日開腔回應,以免美國領導權威受到更多折損。拜登親自談及美國對台日韓的承諾,本意明顯是要安撫盟友,橫生枝節多少有些始料不及。

阿富汗變天後,無論大陸媒體還是台灣社會都在談美國棄台論,「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等說法,確實觸動了一些台灣民眾的內心,不能簡單視為大陸文宣攻勢。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周二重申,美國對台承諾「一如既往堅實」,台北當局表示由衷感謝,然而值得留意是,民進黨和國民黨高層亦不約而同強調,「自助才能人助」,「靠自己最重要」。台灣當然不是阿富汗,可是綠營和藍營亦深知,華府對台奉行「模糊政策」,儘管近年美國不斷加強對台軍售,屢派軍艦穿越台海,可是美國官方從來沒白紙黑字,承諾過在台海有事時出兵。

近年美國一些學者主張,華府應該對台灣做出「更明確」的安全保證。拜登周四受訪,強調美國「一向信守承諾」,必定會根據北約協防條款,就任何成員國遭入侵作出反應,「對日韓台也一樣」,有關說法在台灣社會即時引起甚大迴響,原因正是跟美國一直以來的「模糊政策」口徑明顯有別。只是華府高層和國務院很快已出來吹風「撲火」,強調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台灣問題專家葛來儀形容拜登的「錯誤描述」,令外界對美國政策產生混亂,實屬「不幸」,就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事件時,亦說注意到有媒體稱這也許是拜登的口誤。

拜登的說法,將美國對台承諾,與受到正式軍事協議約束的北約同盟、美日及美韓軍事同盟等同,倘若華府真的朝這個方向走,就是挑戰一中原則,絕對有可能把兩岸推向戰爭。正如葛來儀所言,事關重大外交政策的聲明,應該準確且慎重,拜登急於安撫盟友,不假思索,將話說盡,反而講多錯多。阿富汗變天,華府無論在軍事還是外交方面的應對,都亂作一團,拜登是外交老手,出現如此嚴重「口誤」,反映華府亂了套。

華府外交亂了套 盟友憂安全承諾

國際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美國捨棄阿富汗原政權,說明美國的軍事保護,視乎華府對自身國家利益的研判,國際形勢演化、駐軍地內部政局發展,都是影響判斷的變數。當年美國有反恐需要,所以支持阿富汗政權,廿年後形勢變了,美國嫌麻煩,誰也留不住。現在美國為了全力制衡中國,積極在印太地區拉攏其他國家,倘若十年八載後形勢有變,華府有何新考量,誰也說不準。

美利堅治世下,由歐洲、中東到亞洲,很多國家都習慣依靠美國的安全保護,經此一役,不少國家及地區,相信都會重新審視自身的安全防衛策略。舉例說,東南亞國家多年來已習慣「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然而「阿富汗經驗」難免令到區內一些國家關注,一旦有事美國會否真的出手。即使是日韓等與美國有軍事協議的國家,最近亦意識到必須要加強軍事上的自主。這些源自阿富汗變天的衝擊,影響可以相當深遠。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日擬派大型巡邏船巡釣魚島

<轉載自2021820 明報 加東 >

日本因應中國公務船長期在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附近海域航行,海上保安廳11月起將投入可長時間航行並配備直升機的大型巡邏船「朝月號」,加強監視中國船隻。

《讀賣新聞》報道,在釣魚島附近執行海上警備任務的石垣海上保安部,將獲配發6500噸的「朝月號」,是日本從2018年起耗資200億日圓(約14.2億港元)打造,可長時間航行、應付惡劣天氣,船上並搭載直升機,目前正在試行。目前有46500噸級的大型巡邏船在鹿兒島海上保安部,「朝月號」是第5艘。

另據央視報道,中國海警2302艦艇編隊昨在釣魚島領海內巡航。中方多次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方則指出,中國4艘海警船在釣魚島周邊毗鄰區常態航行,今年至今共航行212天,創最長紀錄;另進入領海25次,有時還在領海內長時間逗留。石垣與那霸兩處海上保安部專責釣島業務的12艘巡邏船,與鹿兒島海保部6500噸級巡邏船等支援船隻,輪流警告與監視中國海警船。

公司欠日企債 韓裁決扣作戰爭賠償

<轉載自2021820 明報 加東版 >

韓國地方法院周三(18日)裁定扣押韓國公司LS Mtron積欠日本三菱重工約8.5億韓圜(約565萬港元)的債款,用於賠償二戰時被強迫勞動的韓國受害者家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昨警告,若韓方扣押債務,將把日韓關係推向更緊張的對立局面,要求韓國提出日本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官房長官:日韓關係推向對立

4名於19101945年日本殖民統治期間被強徵為三菱重工當勞工的家屬本月提出訴訟,要求扣押韓國農業機械製造商LS Mtron向三菱重工支付的8.5億韓圜貸款。水原地方法院周三晚批准有關沒收要求,禁止LS Mtron向三菱重工支付該筆款項,並允許受害人領取。韓國最高法院早於2018年下令三菱重工必須賠償這幾名受害人,但兩國因處於外交爭端,該公司未作賠償。日本政府堅稱在1965年日韓締結的「日韓索賠權協定」中,已解決有關索賠權問題。

三菱重工拒絕評論今次裁決,受害者家屬律師團表示,若該三菱重工繼續拒絕執行法庭命令,他們會直接從LS Mtron索取該筆款項,律師團發聲明說:「受害者及其家屬要求三菱重工履行裁決義務,支付賠償金,承認歷史錯誤並道歉。」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國民黨,請勿將歷史優勢當包袱

<轉載自2021817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時事評論員>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在即。參選人圍繞兩岸議題的論述,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其中,「九二共識」有所體現,卻是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出場,著以修飾和限定,反令其真容模糊曖昧。某種程度上,這亦代表了國民黨當下的糾結與茫然。重拾初心,釐清自身優勢所在,實為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應有之擔綱。

「九二共識」核心要義 「謀求統一」不能模糊

諸位參選人中,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提出的新版兩岸論述最具代表性。他主張重建「憲法九二」的互信,回到「不統、不獨、不武」的和平路線。不過,今年3月,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已針對所謂「與時俱進的『九二共識』」回應指出,「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無論何時,都不能模糊和改變。國台辦所指出的核心要義,自有歷史依據。1992年,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在香港商談及其後函電往來過程中,皆有提及謀求國家統一。然而,目前國民黨主席各位參選人在提出現階段兩岸政策時,均缺乏對「九二共識」核心要義的表述。

當然,所謂「憲法九二」,亦是國民黨內部掙扎平衡之果。去年,國民黨遭逢總統大選、高雄市長補選兩次選舉挫敗,黨內改革聲浪頗高。尤其是青壯派提出檢討「九二共識」,將之視為國民黨的歷史包袱,不乏拋棄、替代之論。最終,國民黨保留了「九二共識」,卻加之「立足在『中華民國憲法』下、以一中各表為前提」等限定,顯示出進退兩難、猶豫不定。

其實,國民黨最應懂得,「九二共識」是其歷史優勢,而非包袱。「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是保證兩岸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借助「九二共識」,國民黨在島內方能把握兩岸政策話語權,方能與民進黨拉開距離、形成區別。

應以「九二共識」反制仇中情緒

近年來,兩岸關係惡化的罪魁禍首正是民進黨當局。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通過對教育、媒體的掌控,不斷在島內製造「仇中」、「反中」情緒。

有鑑於此,國民黨更應旗幟鮮明地以「九二共識」反制,而非自陷民進黨製造的「反中」氣氛漩渦。可惜的是,國民黨近年在兩岸議題上卻呈現向民進黨靠攏之勢,深怕與大陸稍有瓜葛,便被民進黨假民主之名貼上「賣台」標籤。比如,國民黨大老聲稱大陸是台灣的主要威脅、國民黨拒絕以政黨名義參與海峽論壇等等言行,長此以往,國民黨有喪失自身主動權之虞。

須知,民意是可以爭取的。民進黨當局欺蒙民意、煽動對大陸的仇恨,國民黨則應與之鬥爭,幫助民意走出民進黨當局的暗箱。對兩岸關係擁有宏觀視野者,不僅應看到台灣被民進黨當局操縱的民意,亦應看到大陸為之憤慨的民意。東京奧運會期間,藝人小S(徐熙娣)引發的風波,其本質便是大陸民意對台灣近年「台獨」囂張、「仇中」情緒氾濫的累積反應。國民黨尋求兩岸和平,不可不察兩岸民意及其邏輯關係。以「九二共識」爭取台灣民意,亦是大陸民意所向。如此,兩岸方能有公約數。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曾受訪表示,「一個黨的中心思想,一個黨的價值、黨魂,不要因為怕失去你的支持者,而放棄了你自己應該守的價值;也不能夠為了贏得選舉的勝利,而廢棄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此乃着眼長遠、深諳自身優勢之語。望未來的國民黨主席,能夠領導黨內團結一心,勇擔向台灣民眾闡明「九二共識」及其核心要義之責,揭露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關係的破壞,從而為兩岸爭取光明前景。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劉兆佳:肅清激進反中聲音 蔡子強:公民社會元氣大傷

<轉載自2021814 明報 加東 港聞版>

繼教協結束48年歷史後,再傳出民陣解散。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稱,中央認為香港仍有危害國安隱憂,故要肅清激進反中聲音。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則指出,多個組織解散會引起寒蟬效應,令公民社會元氣大傷。

民怨或難紓? 「中央拒與反中者修關係」

劉兆佳稱,在過去數年的社會活動,部分組織十分顯眼,中央決心撥亂反正實施《港區國安法》,但部分組織仍未收手,故港府以法例阻嚇反中激進分子,就算解散亦不要「化整為零」繼續抗爭。他說在中央眼中「不激進反對派已所剩無幾」,並明白反中思想在本港社會植根一段時間,故要打壓及肅清相關激進思想,直至「正本清源」。

被問會否擔心打壓導致無法紓解民怨,劉說中央不會與激進反中者修補關係,只會與接受香港回歸事實者溝通,港人並非不能批評政府,但前提是不能危害國安。至於教協在公眾眼中溫和,劉兆佳說以《文匯報》數出教協的罪狀「已經好激進」,但他不評論記協及支聯會應否被取締。

蔡:民意無處疏導掀移民

蔡子強表示,不少組織接連遭受左報批評,例如有政治動員角色的支聯會及民陣,更延伸至沒有偏袒某一政治立場的記協,憂慮記協日後承受更大壓力。他認為中央對香港打壓愈來愈廣闊,擔心若有更多組織解散,將引起寒蟬效應,令公民社會元氣大傷。他以教協為例,組織為公民社會提供資源及服務,解散令資源消失,繼而影響公民社會發展及運作。

恐記協承受更大壓力

長期打壓下,蔡子強說社會難以疏導民意,市民不滿而掀起移民潮,部分是專業人士,例如醫生等,令本港社會損失中堅分子,國際地位失色不少。蔡形容本港現時的政治及公民社會邁向「澳門化」,澳門的地區組織及工會立場保守,以愛國人士為主,選委會制度亦有意培育同鄉會及愛國團體。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按「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建立的香港新政制

<轉載自2021811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陳景祥 資深傳媒人>

2021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上周五正式開始提名。這是2020630日推出《港區國安法》、20213月全國人大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之後的首次選委會選舉。

選委會選舉結果 料不會有意外

跟過去的選委會有所不同,在新制度下,選委會由過去1200人增至1500人、4個界別增至5個界別,負責選出選委會成員的「選民」絕大部分是機構、社團(團體票),而且中央牢牢控制住整個選舉過程,滴水不漏,相信選舉結果不會有任何意外。

按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716講話中提到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是「要確保即將到來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立法會選舉、行政長官選舉順利進行,確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掌握在愛國愛港人士手中」。要完成這些任務,關鍵就要靠選委會1500人,他們負責選出行政長官,還可選出40名立法會議員,而所有參與立法會選舉者,都需得到選委會最少10個提名——5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參與提名的選委成員不少於兩名。經重重篩選,估計選委會可發揮重大影響的立法會議席可高達60,佔90席的三分之二!

選委會參選人是否獲得有效提名,還需經過「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一關,驗明參選者是否「真正」愛國愛港方能入閘。層層把關,目的就是要保證選委會各成員都是中央信得過的人選。

政務司長、「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主席李家超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資審會將嚴格把關,全面審查每一名申請人,杜絕「假意扮真心」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的參選人入閘。如何識別「假意扮真心」?李家超司長會否公布審查的標準?到底如何分辨出「假冒」和「真心」的愛國愛港人士?

從澳門DQ案來看 香港泛民「入局」機會微

過去泛民政黨被列為反對派,他們如果想入閘,到底能否通過審查?他們會否被視為「假冒」的愛國愛港人士?澳門選管會在7月上旬DQ6組直選參選名單共21人,他們都屬於當地的民主派(又稱「自由開放陣營」),有被DQ者上訴,但澳門終審法院在731日作出裁決,駁回上訴,意味着912日的澳門立法會選舉,很多民主派人士將不能參選!事實上,在澳門終審法院作出判決前,港澳辦已經公開表態支持澳門選管會的決定!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年2月的講話表示「愛國者治港」絕不是搞「清一色」,此說被解讀為泛民中仍有部分人可以入閘,但從澳門的「先例」來看,香港泛民未來能進入建制的機會已微乎其微。

據澳門終審法院的裁決,被DQ者的「罪名」包括曾組織和參與悼念八九六四和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活動,屬誹謗中國政府、破壞憲政秩序,因此可被視為不擁護澳門《基本法》,及不效忠澳門特區,故不具備參選資格。

澳門立法會共有33個議席,14個經直選產生、12個經間接選舉產生,尚有7席由行政長官委任。33個議席中民主派僅得4席,基本上只屬「點綴」性質,但到今屆選舉仍被幾乎徹底清場!

1999年回歸之前,北京在澳門各個領域早已植下深厚影響力,民主派向來都是少數派,對特區政府施政的影響力微不足道;而且,澳門通過23條《國安法》已逾10年,政府有足夠法律工具處理當地的國安問題。

重重保障之下,澳門政府仍要議會「清一色」,政治上向來「噪音」更大更多的香港,在新政制下又豈會容得下泛民存在?

「挑戰中共實際領導地位」是「錯誤」

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726日在《明報》撰文,指中央「不搞『清一色』政策沒有變,泛民仍有『入閘』參政空間」;他預期泛民肯定會有人參選,也肯定會有泛民人士「入閘」當選;他認為以澳門情况視為收緊紅線,要搞「清一色」,顯然是一種誤判。

是否誤判,要留待日後的事態發展給我們答案;但澳門終院的判決書以下內容值得留意:「上述內容(指澳門民主派舉辦六四集會時的口號)……與中央已經對『六四』事件作出的決議及定性明顯相對立,損害了中央政府的信譽及威信,也挑戰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的實際領導地位……」

澳門民主派參選人被DQ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挑戰了中共長期以來的實際領導地位。香港的泛民主派,多年來同樣「犯」了以上的「錯誤」,澳門民主派要出局,香港民主派又豈能倖免?

中共是香港「執政黨」 建制派是「民主黨派」

中共的執政地位不容挑戰,可見諸6月發表的《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白皮書》),其核心理念,是中共和8個民主黨派以及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形成「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這種「中國多黨制模式」,應該是日後「指導」香港和澳門在政治體制改革時作參照的藍本。

按《白皮書》的邏輯,中國(應該包括港澳)只能有一個執政黨,就是中國共產黨,但港澳行一國兩制,兩個特別行政區不能公開由中共執政,但特區政府的人事任命權在中央手中,各項大政方針也必須得到中央首肯,特區政府已變相成為了中央的代理人,中共則透過特區政府體現其「執政地位」。

在這個框架之下,香港的「執政黨」仍然是中國共產黨,而不是其他政黨。香港有些政黨曾經建議,未來行政長官可以容許有政黨背景,由行政長官再委任本黨黨員出任各司局長職位,實行政黨政治;現在看來,這應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港澳地區的執政黨仍然是中國共產黨,香港其他政黨都是「民主黨派」,它們要認同及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按《白皮書》表述,「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也不是旁觀者、局外人,而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參與國家治理的參政黨」。

香港人過去說民主黨派,會把它們等同於泛民政黨,現在新的政治體制下,民主黨派應該是現在的建制政黨(例如民建聯、經民聯、新民黨),它們與特區政府的關係將是「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要認同及擁護特區政府的領導(即擁護中共的領導),並在特區政府的領導下參與香港管治。

至於原來的泛民政黨,將會完全排除在建制權力架構之外,個別人士如果想參加選舉,相信要另起爐灶建立另一個新組織,過去的泛民政黨在參政路上已無任何空間。

中央寄望選委顧全局 非只顧界別利益

選委會不是行使權力的機構,但它負責選出特首和立法會議員、落實新選舉制度,並按照「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模式重建香港的政治架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身負重任,選委會成員雖然來自不同功能界別,但他們不能只顧自己界別的利益,中央寄望他們能兼顧全局,對中央的香港政策了然於胸。把眼光只放在自己所屬界別利益的人,是無法擔此大任的。

立陶宛台灣互設代表處 京召回大使 北京:主權紅線不可碰 維爾紐斯:決心與台發展關係

<轉載自20218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外交部昨天罕見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國政府召回駐華大使。外交部指摘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反覆交涉、曉以利害」,宣布「允許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此舉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立陶宛表示遺憾,但「決心與台灣發展互利關係」。有內地國際關係專家認為,事件有可能影響整體中歐關係。

歐盟支持立陶宛

外交部昨發布新聞稿表示,中方正告立方,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是中國同其他國家發展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外交部強調,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紅線不容觸碰,敦促立方「立即糾正錯誤決定,採取切實措施,消除惡劣影響,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又正告台灣當局「台獨」是死路一條。

立陶宛外交部隨後發聲明證實,已獲中方外交部告知此事,感到遺憾,但「重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我們決心和歐盟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發展與台灣的互利關係」。

歐盟對外事務部昨支持立陶宛與台灣互相設處,稱中國與成員國外交齟齬將影響歐中關係。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發言人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對中央社表示,歐盟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政府,也有興趣與台灣進一步深化關係。

立陶宛於1990年脫離蘇聯獨立,翌年與中國建交。公開報道顯示,立陶宛2017年曾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201811月,時任總統格里包斯凱特應邀訪華。

2019年後態度急轉 親台疏遠大陸

2019年立陶宛聲援香港反修例運動引起外交風波,其後立陶宛對華態度急轉直下,轉與台灣交往趨密(另見表)。2019年起,立陶宛連續3年發布國家安全報告,將中國列為其主要國安威脅;同時,在香港、新疆等問題上多次以與中方相反立場表態。今年5月,立政府退出中國-中東歐「17+1」合作。

另外,在台灣去年向立陶宛捐贈口罩後,立陶宛6月贈送台灣新冠疫苗。7月,立、台宣布互設代表處,台方宣揚這將成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設立的代表處。美國對台灣此「外交成果」表示讚賞。基於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北京「一個中國」政策,以往台灣在非邦交國僅能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名義設代表機構而不能設使領館。

翻查資料,中國召回駐外大使的做法罕見,上一次是在1995年,因美國政府允許時任台總統李登輝訪美,中國召回時任駐美大使李道豫。往前追溯,1981年因荷蘭政府為台灣建造潛艇,中國曾召回駐荷蘭大使。

召回大使罕見 上次為李登輝訪美

澎湃新聞引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召回大使是因立陶宛在中國核心利益上挑釁中國,客觀上會對雙邊關係造成影響;但目前為止,此舉仍然表明雙方希望將問題限制在可管控的程度,控制在外交領域,接下來要看立方會否繼續一意孤行,這取決於立方是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崔洪建指出,立陶宛是歐盟國家,而一貫強調外交一致原則的歐盟,在此事上可能會出現意見分化而面臨尷尬境地;部分國家可能會對立方表達某種支持,同時其他國家則不會認同在涉台問題上採用立陶宛的方式。

另據中央社報道,台外交部發言人昨就事件表示,台灣與立國規劃互設代表機構,主要為拓展經貿及文化等合作,未來將密切關注事件發展;又稱立陶宛「捍衛國家尊嚴與自由理念的堅定意志令人敬佩」。

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

兩岸融合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必由之路

<轉載自202185 大公 岸版>

據新華社報道: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統一大勢不可阻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要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必由之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說,大陸方面願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只要有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都將為之持續努力。

「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台灣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海鵬說,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前提和保證。「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任何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法理基礎,詆毀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的「台獨」分裂行徑,都只會給兩岸關係帶來危機和災難。他強調,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而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胞。

惠台措施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離不開台灣同胞的理解、支持與參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樣需要台灣同胞的理解、支持與參與。」張海鵬說,從歷史上看,台灣始終與祖國命運與共,支持和追求國家統一是民族大義。

近年來,大陸方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

「事實證明,『31條』『26條』『11條』『農林22條』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讓台灣同胞有更多獲得感,從而更有意願、更有信心、更有辦法投入到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事業中來。」李鵬說,有強大祖國做依靠,台灣同胞的民生福祉會更好,發展空間會更大。

「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李鵬說,我們自身發展進步特別是40多年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決定着兩岸關係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是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

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台胞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中來。」張海鵬說,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台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兩岸同胞必將攜手同心,共圓中國夢,共擔民族復興的責任,共享民族復興的榮耀!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逾5600台胞在福建獲技能職業資格 陸委會稱將修例限赴陸

<轉載自20218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3日表示,隨着福建先行先試拓展台胞職業技能資格認定,5661名台胞現已在福建取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此舉不僅深化閩台人才交流合作,也有助台胞在閩就業創業。符合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申報條件的台胞,可向福建省人社部門公布的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申請評價,評價合格後,相應評價機構會核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福建為吸引台灣青年赴陸發展,去年推出《福建省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辦法(試行)》,訂明支持台灣高層次人才的政策。至今594名台胞已被確認為福建省引進的高層次人才。

台灣陸委會日前公告修正兩岸條例的部分條例,規定受政府補助達一定標準,從事涉及台灣核心關鍵技術業務的人員,赴大陸須經申請;未經申請即赴陸者,最高可處1000萬元新台幣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