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危地馬拉親華候選人出線 台恐失邦交國

<轉載自2023629 明報 加東版 國際版>

台灣的邦交國危地馬拉將於8月舉行第二輪總統選舉。爆冷出線的中間偏左「種子黨」(Semilla)候選人周二受訪表示,若然當選總統,將與北京建立更密切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28)回應說,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危地馬拉周日(25)舉行的首輪總統選舉,選前民調排第8的前總統之子阿雷瓦洛(Bernardo Arevalo)意外地以第二高得票率出線,將在820日次輪選舉,與前第一夫人托雷斯(Sandra Torres)對決。由於兩人政治立場皆左傾,意味該國事隔逾十年將再出現左翼總統。不過阿雷瓦洛親北京,托雷斯親台,選舉結果將牽動台海兩岸邦交國之爭。

64歲的阿雷瓦洛是外交官出身,現為國會議員,其父親是該國首名民選總統。他周二(27)受訪表示,危地馬拉需要以自身利益出發的外交政策,他倘當選,會尋求與北京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他說:「我們需要促進和擴大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關係。」不過,他仍將在互相尊重的框架內,與兩岸保持良好政治關係。其對手「全國希望聯盟」候選人、左翼前總統科洛姆的前妻托雷斯,則在選前對《日經新聞》表示倘當選,將加強與台的外交和商務關係,考慮成立稅制優惠的經濟特區,吸引台灣企業前往投資。危地馬拉是台灣僅剩的13個邦交國之一。而中國大陸現時是危地馬拉主要進口國。現任總統賈馬太2021年受訪披露,北京曾叫該國與之建交,但他拒絕了。台灣外交部致路透社聲明表示,台灣將積極尋求與上述兩大候選人的支持,以維護兩邦傳統友好關係。


 










2023625日危地馬拉舉行總統選舉首輪投票,立場親北京的阿雷瓦洛(中)爆冷進入決選,周一在總統府外慶祝選舉結果及向在場人士發言。

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澳駐台辦設戰略事務處長 台外長吳釗燮籲互駐武官

<轉載自20236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澳媒訪問時,呼籲澳洲政府與台互設派駐武官。台外交部證實,鑑於中國大陸在印太區域擴張,澳洲駐台辦去年已增設「戰略事務處長」,專責與台國防部等相關單位交流安全議題。

台外交部昨發布新聞稿指出,吳釗燮接受《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駐台記者專訪,呼籲澳洲因應中國大陸威脅派遣武官駐台,稱派駐武官可提供雙方系統性和制度化的接觸,共享情資及對局勢的評估,此議題需要台澳雙方審慎討論,台灣尊重澳洲政府決定。

吳釗燮另稱,澳洲辦事處已開始與台國安官員交流,代表澳洲重視台方觀點,台灣歡迎雙方持續就區域安全議題接觸。

台外交部表示,澳洲辦事處去年增設戰略事務處長(Director of Strategic Affairs)一職,與台國防部等單位密切交流,台灣駐澳代表處也隨時與澳洲外貿部就區域安全情勢交流。

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美國拉攏印度離間計 多極世界格局終不變

<轉載自2023626 明報 社評>

印度總理莫迪上周訪問美國,各種超常規安排成為國際矚目焦點,特別是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後,拜登總統又再出言不遜,印度在中美關係當中的角色微妙,美國拉攏印度出動甘詞厚幣不在話下,但印度也是外交高手,過去以不結盟策略在冷戰中「遺世獨立」,而今印度奉行「多向結盟」,美國籠絡印度歸邊針對中國的圖謀會事與願違,但中國的睦鄰政策也要有新招。

莫迪訪美待遇超英國 美拉攏印度奇謀盡出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兩年多,多番接待外國元首訪問,惟「給足面子」的國事訪問,印度總理莫迪是第三位,連美國頭號盟友英國首相辛偉誠本月初訪美也未獲此「殊榮」。之前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韓國總統尹錫悅。前者是美國因為要賣核潛艇給澳洲,撬了法國的牆角,為了安撫法國,所以安排國事訪問;韓國政壇在「親北」與親美日之間搖擺不定,遇上尹錫悅親美,自然要有所「獎勵」。莫迪已經訪問過美國7次,這次才有國事訪問待遇,而且獲邀在國會聯席會議上演講,能夠兩度在國會演講的外國政治領袖,屈指可數。

美國對印度投其所好,政治、軍事、經濟三方面都開足馬力。印度是第一人口大國,去年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一直希望成為恰如其分的大國,卻不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美國表示支持聯合國改革,使印度可以「入常」,這是毋須成本的空口講白話,印度也心知肚明,五大常任理事國對於任何改革都有一票否決權,中國不同意,美國的支持只是「賣口乖」,但無論如何,印度感激美國投票支持印度當選2028年非常任理事國。

莫迪這次訪美,在增強軍事實力方面,可謂大豐收。美國出售31架「海上衛士」無人機,同意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印度生產軍用飛機引擎,並轉讓技術。印度一直希望擁有核潛艇,雖然這次未能如願購買,但《共同聲明》中,雙方重申加強海上安全合作的決心,包括「水下領域意識」(underwater domain awareness),為最終出售或者協助印度生產核潛艇打開缺口。

《共同聲明》在經濟方面有諸多空頭支票,美國同意半導體公司在印度設裝嵌廠是實在的,印度投桃報李承諾購買200架波音飛機。

美印《共同聲明》有58條之多,涵蓋科技、經濟等多方面的合作大計,都沒有點名指向中國。字裏行間卻處處綿裏藏針,所提及的多邊合作組織,諸如美國、印度、澳洲和印度合組的「四國同盟」(QUAD),以及印太地區安全,這些組織本身就是針對中國而發軔的。《共同聲明》中表示,雙方強烈反對爭執任何一方以武力改變現狀,指的就是台海局勢。雙方反對使用無人機實施恐怖襲擊,暗指巴基斯坦恐怖組織涉嫌使用中國製造的無人機攻擊印度,也是昭然若揭。

美國與印度的雙邊關係,不但沒有達到密切親近的地步,况且美國參眾兩院70名議員聯名寫信質疑印度處理人權問題,印度沒有公開譴責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而且還不顧美國強烈反對,大量購買俄羅斯原油。反而獲得拜登總統禮遇,美國要拉攏印度反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印度跟中國因為領土糾紛,近年關係嚴峻。今年5月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印度與中國國防部長雖然也有單獨會議,但見面時印度防長以合十拒絕跟中國防長握手,態度十分明顯。去年印度與美國的年度聯合軍事演習,地點選在距離跟中國有領土糾紛的100公里之處,印度借助美國針對中國的信號昭彰。

印度拉扯美國抵制中國 加入中國主導上合組織

在針對中國問題上,印度與美國的關係,猶如周瑜與黃蓋般,然而,美印結盟抵制中國卻並非必然。印度在金磚五國組織中,扮演積極的角色,更加明顯的一招,是明知上海合作組織由中國主導,但印度主動申請加入,印度今年作為輪任國負責舉辦成員國峰會,為了避免邀請巴基斯坦和中國元首現身印度,決定舉行視像會議。雖然如此,印度奉行「多向結盟」的做法,也在顯示不希望予人過分親近某一政治集團的印象。

印度對於自身在地緣政治中的地位十分清晰,在印度洋周邊,要跟伊朗搞好關係,同時可以穩定石油供應,印度是全球伊斯蘭人口第三多的國家,跟中東的關係也要和睦相處,這些因素都會令印度跟美國的關係左右為難。所以,即使美國如何以武器以及政經好處羈縻,印度外交應該還是會保持一定的獨立性,而不會死心塌地投靠美國,加上全球很多國家也不會為美國馬首是瞻,世界多邊格局依然會維持。

中國跟印度都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上處於長期競爭狀態,加上歷史上曾因為領土糾紛開戰,而今3500公里邊界線的兩頭都有領土紛爭,這些矛盾難以解開,責任也不在單獨一方,雖然兩國關係一時難以扭轉乾坤,但起碼要想辦法去修補,因為美國全方位步步緊逼之勢,將會窮追不捨。


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李強德法行 拆穿「去風險」

<轉載自2023625 明報 社評>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的同時,國務院總理李強展開他3月就任後首度出訪。與布林肯中國行的政治色彩濃厚相比,李強的歐洲行更突顯經貿性質,行程中頻密與德法兩國工商界交流。惟這些經貿交流亦不離政治背景,李強在德國針對歐洲流行的所謂「去風險」,指出「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強調「去風險」應是企業的自主經濟行為而非政府行為。在巴黎,他盛讚法國是「具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又出席馬克龍倡議舉辦的國際峰會,支持其戰略自主。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為中國商品擴大出口之餘,亦推動與德法兩國「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以中歐關係的穩定性,應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

「去風險」掩飾「脫鈎」 難阻德企投資中國大勢

所謂「去風險」(derisk)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首創的概念,現已成為西方國家用以掩蓋在產業鏈、供應鏈與中國「脫鈎(decoupling)」的替代用詞。就在李強訪歐之際,歐委會上周公布了「新貿易提案」,是歐盟推進對華「去風險」的最新佈局。在李強訪德期間,德國總理朔爾茨亦多次強調,德國無意「脫鈎」,但希望「去風險」。

歐洲各國「去風險」蔚然成風,對中歐經貿合作已經造成傷害。根據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上周三公布的調查報告,在華歐企對中國的商業信心跌至史上最低點,這其中除因中國在疫情期間的封控措施外,政治影響亦不可忽視。據德國傳媒報道,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上任大約兩年以來,德國國家擔保的對華投資申請數量從10年前的37宗跌至去年的9宗。德國政府4次拒絕德企在華投資的新申請,總值5.54億歐元的4份延期申請未獲批,而金額達40億歐元的審核新申請未獲接納。在這種政策氛圍下,在華企業信心很難不受影響。

即使如此,獨立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月初對11個歐盟國家6000多人的民調顯示,多數歐洲人仍視中國為「一個必要的合作伙伴」。中國德國商會對288家在華德企的調查結果亦顯示,逾半數公司計劃兩年內增加投資,尤其是汽車和化工公司,對內地市場仍然欲罷不能。近期,西門子再次宣布增加在華投資,包括在成都的工業自動化產品中國智造基地新增投資11億元人民幣。德意志聯邦銀行數據顯示,德企去年在華投資額達到115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去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2979億歐元,中國已連續7年是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正是經貿合作大勢難阻,李強與朔爾茨共同主持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哈貝克和對華立場強硬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都有出席,李強並出席多場與德國企業家的交流活動,希望德方保持市場開放,呼籲將「去風險」的主導權還給企業。曾幾何時,呼籲開放市場和尊重企業自主權,是西方對中方的訴求,如今由中方發出類似呼籲,反映滄海桑田,時移世變。李強在發言中指出,德系汽車曾經在中國市場「獨佔鰲頭」,在一些地方甚至是「一統天下」,他本人在上海任職五年期間,座駕就是與德國合資生產的大眾汽車(Volkswagen ,「我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風險,我們到醫院去做CT檢查、核磁檢查,都是西門子的,我們躺在那裏沒覺得不安全,很安全啊!我們覺得這些都不應該是風險,中國也從來沒有對這些問題搞所謂的去風險。」

出席峰會撐法戰略自主 保產供應鏈穩中歐大局

有別於以往領導人訪歐,李強今次未聞簽任何買賣大單,但國家發改委與西門子、寶馬、平治、大眾、巴斯夫(BASF)、空巴等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由政府部門出面與企業簽約,一方面是顯示中國開放的誠意,向其他歐企作出示範;另一方面亦是將這些行業巨擘與中國市場深度綑綁,利用他們在國內的影響力,防止中德、中歐關係發生顛覆波動。

李強到訪法國,重點在鼓勵歐洲的「戰略自主」,同時維護中歐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訪華後,呼籲歐洲應避免成為「美國追隨者」的言論,一度遭歐美輿論「圍剿」。他主辦「新全球金融契約峰會」(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al Pact),倡建南北「新共識」,應對減貧和應對氣候等全球目標,西方大國領袖幾乎全數缺席,美國僅派財長耶倫參加,李強出席並發表演講,就是中方表達對馬克龍的支持。李強在多個場合盛讚法國是「具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中法「具有共同的戰略觀、大局觀」,希望法方繼續發揮影響力,「推動歐洲形成更加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和政策」。

本周四、五,歐盟國家領導人將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經濟安全與對華政策將是主要議題,據報閉幕聲明草案與上月的七國集團(G7)峰會聲明內容大體一致,重彈「不脫鈎」與「去風險」老調。應該看到,在目前的國際大格局下,無論法國還是德國,都無力扭轉歐洲對華的兩面態度,經貿作為中歐關係的「壓艙石」,產業鏈供應鏈穩住,中歐關係可保基本穩定。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拜登言論冒犯挑釁 北京豈能唾面自乾

<轉載自2023624 明報 社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訪華,中方再三強調,相互尊重是兩國「正確相處之道」。言猶在耳,美國總統拜登卻在一場政治籌款活動上,以「獨裁者」形容國家主席習近平。元首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國與國之間要改善外交關係,必須尊重另一方的元首,對北京而言,拜登的言論,帶有強烈冒犯和挑釁味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事件對中美關係「止跌回穩」是一次重大打擊。拜登競選總統時,曾形容沙特為「賤民國家」,對兩國關係所造成的損害持續至今,然而拜登顯然沒有汲取教訓,現在貴為一國之首,依然沒有謹言慎行,背後所折射的,是大國的傲慢慣性和頤指氣使,倘若白宮期望中方唾面自乾,想法未免太天真。

美方頤指氣使成習慣 拜登「獨裁者」論掀波瀾

去年峇里中美首腦會晤,拜登提及「五不四無意」,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與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可是大半年來,美方遏華措施一浪接一浪,「五不四無意」恍如空話。布林肯上周末訪華,獲習近平接見,事後官方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形容雙方展現了重回峇里會晤共識的共同意願,為兩國關係止跌企穩,釋出積極信號。未料拜登一番說話,又令中美關係節外生枝。

當日拜登對百多名賓客談及今年2月的中美「氣球風波」,揚言美方情報機構在事件中了解到北京內部的「混亂情况」。拜登聲稱,當他下令美軍戰機擊落該「間諜」氣球時,習近平對該氣球動向毫不知情,「這對於獨裁者(dictator)而言是非常尷尬的」。美國國務院認為,拜登的言論「完全不會」抵消布林肯訪華所取得的進展,拜登昨天更稱,有關言論不會損害中美關係,又預期很快會與習近平會面,云云,然而中方反應之強烈,卻跟美方說法形成鮮明對比。

外交部批評美方有關言論極度荒謬,嚴重違背事實、外交禮儀,嚴重侵犯中方政治尊嚴,是公開的政治挑釁。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已向白宮提出正式抗議,敦促美方「採取行動」消除負面影響,否則一切後果將由美方承擔。中方將事態升級到外交抗議層面,美方勢難蒙混過關。

美國情報機構曾謊稱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的前科,「氣球風波」又從未拿出鐵證支持所謂「裝滿間諜儀器」之說,倒是拜登周二發言時提到,有關氣球被「吹離航線」到美國境內。事實上,風波初起時,中方已表明,那是一宗由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偶發事件,立場從沒搖擺或混亂。如果美方真有本事知道北京「內部情况」,就沒理由低估中方對拜登言論的反應。

西方政治思想重視政體,歷史可上溯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按政體由一個人、少數人或多數人統治,以及統治為公或謀私,得出六種政體形態。一人統治,為公是賢者政治,謀私是暴君政治;少數人統治,為公是高尚政治,謀私是寡頭政治。現代西方以代議民主為尊,對於其他類型政體,表述林林總總,不同字眼又隱含不同意思。舉例說,DictatorshipAutocracy,中文均譯作獨裁政體,但在英語中,前者帶有苛政暴政等強烈貶意,後者則主要突出國家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在政治現實中,何時用Dictators還是Autocrats,往往取決於有關國家元首親不親西方。當拜登出訪中東時,英美輿論一般便用Autocrats來形容沙特等國家元首。當拜登以dictator來稱呼習近平,其本質就是帶有強烈貶義的政治攻擊,中方豈能唾面自乾。

元首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兩國元首能否建立互相尊重的關係,對於改善兩國外交關係非常重要。美國前總統小布殊便很重視元首私人交情的作用,而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巴西上任總統博爾索納羅交惡,罵戰升級至人身攻擊,導致兩國關係倒退,則是反面教材。下周訪華的新西蘭總理希普金斯就表明,不認同拜登稱習近平是「獨裁者」的言論,認為「中國政府的形式是中國人民的事情」。拜登一邊說要跟中方保持溝通,另一邊廂卻在競選籌款場合對習近平惡言相向,只反映華府講一套做一套。

習近平接見布林肯,未有像以往與美卿會面那樣並排而坐。有意見認為中方「冷待」布林肯,現實是習布身分地位有別,一為元首一為外長,並排而坐是特殊禮遇,當日會場安排完全符合外交禮節。如果華府有人認為這是「冷待」,其實只反映這些人平日「惡慣了」,彷彿不給他們臉上貼金就是「無禮」。2019 年,拜登在競選期間抨擊沙特,稱之為「賤民國家」(Pariah state),雖然拜登上台後試圖補鑊,然而當日他的無禮表現,已嚴重損害兩國關係。沙特近年傾向疏遠華府,與此不無關係,只是拜登和美國不少政客,並無汲取教訓,依然習慣頤指氣使。

來而不往非禮也 中方要向美說不

美國社會撕裂,民主共和兩黨主張南轅北轍,反華成為少有的共識。最近美國反華輿論又在炒作「中國在古巴興建情報站」,然而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專家Max Boot坦言,國際上這類情報活動毫不新奇,美國自己更是「能手大戶」,不排除有人吹風小題大做,為緩和中美緊張關係製造麻煩。有關說法是耶非耶,難以考究,無論如何,身為一國之首,外交大事要以大局為重,不能只顧討好國內金主、黨友和選民的反華情緒。來而不往非禮也,拜登冒犯在先,北京有必要強烈回應,否則來年美國大選年,各路政客「棒打中國」,只會更加肆無忌憚和惡毒無禮。

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外交部斥美篡改涉台承諾

<轉載自20236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9日會晤習近平並於當天結束訪華之後,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就此訪有關事宜向中外媒體「吹風」時強烈批評美國的台灣政策,包括將「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與一中政策相關聯,是篡改美方對華政治承諾。

另邊廂,美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周二發聲明,形容布林肯此行「失敗」,促對方日後與北京接觸時,在保護美國公民、捍衛台灣等議題有強力、堅定立場。

外交部官網昨公布楊濤吹風內容,楊濤說美國在一個中國問題上作出過明確承諾,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該些承諾清楚體現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中。

楊稱美國「一中政策」本來乾乾淨淨,只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作定語,後來定語愈來愈多,先後加上「與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均是美方單方面炮製,中方一開始就堅決反對、不予承認。楊說美國現在還有動向,將中方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作為「一中政策」的核心內容,這不是美國對華承諾的重申和堅持,而是篡改。

美國之音報道,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說,除了允諾今後將有更多會晤,布林肯中國行沒有取得任何實質結果。聲明稱,布林肯「沒有追究中國的責任,反而隨聲應和了中共有關氣候變化與全球宏觀經濟穩定的宣傳」,「國務院似乎停止了出口管控和制裁,作為與中共領導人會晤的代價」。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要求在《國防授權法案》中考慮到北京的威脅行為,「遏阻中國的侵略」。

中美戰略博弈的新階段

<轉載自2023621 大公報 論壇版 撰文:宋魯鄭 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就在五年以來首位美國國務卿訪問中國之際,首次外訪的國務院總理李強開啟了歐洲法德之行。看似巧合的安排,恰恰是當今世界格局的寫照:中美戰略博弈、俄烏衝突背景下,相互需要的中歐日益走近。

大國關係必有外溢效應,歐洲邀請中方訪問,當然是劍指俄羅斯,同時還藉此向美國施壓尊重歐洲的利益。中國應邀前往,則要打破美國的遏制。

從中國的角度看,冷戰結束後,中國迅速成為和美國比肩的國家。由於後冷戰時期中美戰略夥伴因素不復存在,雙方的競爭與對抗日益凸顯。中美的戰略博弈自此拉開帷幕。

三十多年間,如果從中國應對的方式角度,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991年至2012年。

這一時期主要的特點是韜光養晦、戰略忍耐,盡量避免與美國直接對抗。面對美國的挑釁,也保持克制並適度反擊。如果有機會則盡可能主動與之合作。比如雙方組建反恐聯盟、共同攜手應對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從而維持中美關係鬥而不破。

所以儘管這個時期發生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被炸和南海撞機等突發嚴重的事件,但都很快化解,沒有影響中美鬥而不破的大局。同時中國向全球特別是美歐提供物美價廉的工業產品,提高了它們民眾的購買力,並把貿易順差帶來的外匯儲備投入到美國國債,從經濟層面建立起相互依賴。

這一時期的中國,戰略上以最大程度的忍耐獲得的最大戰略成果就是贏得了發展時機。這一戰略能夠成功也是當時雙方國力所決定的。此一階段的美國仍然沒有明確把中國確定為最主要的威脅。它也能夠被其他挑戰所轉移。

第二時期是2012年至2022年。

從中方角度講,標誌性的事件有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南海建島、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美方標誌性事件是特朗普正式對中國進行貿易戰和科技戰以及拜登的戰略圍堵。這一切都標誌着以「不鬥爭」換取中美關係鬥而不破的時代結束。但是由於政策慣性以及對美國的判斷需要時間,這一階段中國除了貿易戰進行反擊外,在其他領域仍然保持克制,沒有進行對等反擊。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就是以外交部為代表的輿論戰開始升級。雖然不具實際意義,但象徵意義很大。其他一些外交制裁手段,也更多的是象徵意義。

第三個時期是中共二十大及全國兩會之後。

二十大及全國兩會之後,中國走出疫情,新一屆政府履新。這使得中國可以全力以赴應對美國的挑戰。從目前看,主要特點是不正面衝突,而是以間接的方式作出反制。這體現在多個方面:

第一,斡旋沙特、伊朗衝突,和拉美國家洪都拉斯建交,和拉美國家巴西重新恢復良好合作關係──巴西也公開反對美國的俄烏政策,以及法國等歐洲國家元首相繼訪問中國,特別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結束訪華後發出不做美國附庸、歐洲不應捲入台海衝突的重磅言論。這四個領域都有一個共性,都是美國傳統勢力範圍或者主導的區域。中國在這一區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意味着美國影響力的下降,並會在全球產生示範效應。

當然美國也在做同樣的事情。比如同一時期布林肯訪問我們的鄰國越南,並投資15億美元建新大使館。美國由於國內政治的原因,很難對外進行援助。2022年美國和東盟十個國家舉行峰會,僅只拿出1.5億美元就是如此。所以對越南就以建大使館的名義曲線進行援助。

第二,借助俄烏衝突開始加速消解美元霸權。

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特別是金融制裁,導致很多國家對美元不信任,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出現使用本幣結算的計劃與行動,這對美元的霸主地位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美國財長耶倫416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公開承認用美元做武器對美國傷害很大,會動搖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顯然,美元地位的削弱自然會動搖其霸主地位。到目前為止,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多國宣布使用人民幣結算或放棄使用美元。今年3月人民幣首次超過美元,成為中國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貨幣。

第三,中國開始對美國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反制。

這突出體現在對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進行的制裁。美光的芯片國內外都有替代,它也曾是美國芯片法案的推手之一,現在也正在虧損:2023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期相比衰退53%,虧損23.1億美元,毛利率為負20%。這一消息立即導致美光股票大跌9%。中國出手可謂時機和對象絕佳。此外美國的高通、博通和英特爾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更大。中國選擇美光,釋放信號的意味濃厚。也令其他公司不得不考慮美國對華芯片政策的代價。

第四,中國開始全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比如今年4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式現代與世界」藍廳論壇,國家主席習近平專門發了賀電。大國要想在全球博弈包括地緣政治、經濟博弈獲得優勢,必須要有一個能跨越國家和民族的意識形態。美國和歐洲是民主、人權,前蘇聯是共產主義。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雖然還談不上是新的意識形態,但它要提供一個和歐美不同的發展模式還是很明確的。中國能提供一個替代品,其效果自然是會削弱美歐模式的地位和影響力。這不僅在國內有助於消除歐美意識形態的影響,對外也是在爭奪話語權。

中美這種競爭模式的影響在於,一是有助於解決全球存在的問題;二是避免中美直接對抗。

李強總理在布林肯訪華之際出訪法德,也是中美戰略博弈新階段的一環,它體現了中國「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略思路。這一方面是由於中美關係已經攤牌,中國只能直面鬥爭。另一方面是中國已經具備足夠的實力去善於鬥爭。

2023年6月20日 星期二

陸解禁釋迦入口 暫限藍縣台東 陸委會:選擇性恢復 以經濟分化統戰

<轉載自202362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大陸國台辦昨宣布,海關總署決定當天恢復台灣番荔枝(台稱釋迦)輸入,但強調輸大陸番荔枝須來自已註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又特別介紹是國民黨爭取的成果。台灣陸委會回應指,大陸僅准台東縣產品進口是歧視其他縣市農民,利用經濟利益分化及統戰台灣。

藍營推業界整改 輸陸須註冊

中新社報道,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台東縣長饒慶鈴(國民黨籍)等人士多次表達恢復番荔枝出口大陸的強烈願望,並組織業者進行整改,確保輸陸番荔枝安全。

朱鳳蓮稱,近期台東縣方面提供部分業者的整改情况;在綜合評估相關措施的基礎上,海關總署決定即日起恢復台灣番荔枝進口,但須來自已註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朱鳳蓮稱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願意繼續協助台灣漁農產品恢復進口大陸。

大陸於202131日起,以驗出害蟲為由,暫停進口台灣菠蘿(鳳梨);同年920日起,又稱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介殼蟲,暫停進口台灣番荔枝、蓮霧。

赴海峽論壇 夏立言饒慶鈴籲復進口

近日海峽論壇在福建開幕,夏立言、饒慶鈴出席時都有呼籲重新開放台灣番荔枝、菠蘿進口。夏立言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時亦稱,台東縣政府及農民為改善菠蘿、番荔枝的品質付出很多努力,希望盡快爭取恢復輸陸。饒慶鈴昨對台灣番荔枝獲准輸陸表示感謝,稱與會前不知會有如此成果,感謝各界努力及陸方善意回應。

台農糧署盼解禁菠蘿蓮霧

不過,大陸海關總署的列表顯示,目前獲准供陸的台灣「註冊果園」及「註冊包裝廠」暫時僅限於台東25處果園及3家包裝廠。

中央社報道,台灣農委會表示,台灣菠蘿、番荔枝產業共有1009個供果園和50個包裝廠,希望陸方就檢疫規範持續溝通。

台灣農糧署長胡忠一稱,樂見大陸同意恢復進口台灣番荔枝,希望大陸盡快讓台灣的菠蘿、蓮霧等解禁。食藥署也表示,加工食品部分,尚未接獲相關資訊,將持續關注。

台灣陸委會則批評有關做法歧視其他縣市農民,稱陸方選擇性恢復台東番荔枝輸陸,做法與多年前對台政治性採購同出一轍,是利用經濟利益分化及統戰台灣;陸方這種「陳舊的政治操作手法」,只會使兩岸民眾漸行漸遠。

未放棄全面遏制打壓 美卿訪華僅緩和氣氛

<轉載自2023620 明報 社評>

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期盼美方可與中方相向而行,讓中美關係穩定下來。美國拜登政府上台3年有餘,布林肯現在才首度訪華,本身已反映中美關係之緊繃。美方一再表示要跟中方「溝通」,避免誤判爆發重大衝突,另一邊卻不斷加緊遏制中國、製造地區緊張,看在北京眼裏,就是講一套做一套。中美陷入新冷戰,雙方心照不宣,布林肯此行獲習近平接見,兩國達成「五項同意」,推動互動交流上亦取得一些進展,然而要阻止中美關係螺旋向下,關鍵在於美方是否願意接受以平等尊重原則處理兩國關係,倘若美方堅持實力至上邏輯,咄咄逼人,中美關係實難真正好轉。

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習近平談相互尊重

近年中美關係每况愈下,去年底習近平與拜登在峇厘正式會晤,為穩定兩國關係注入了一些積極力量,然而中美關係之後仍然螺旋向下。雖然華府強調無意新冷戰,然而不少國際評論都認為,中美新冷戰實際已經出現。今年初的「氣球事件」,美方小事化大,嚴重損害兩國關係;台灣蔡英文「過境」美國,變相訪問4天並與美方人員會晤,美國政界變本加厲操作台灣牌,對中美關係也是一記打擊,兩國溝通對話處於半停頓狀態,關係跌至谷底。今次布林肯訪華,正是在這樣的新冷戰氛圍下展開。

對上一次美國國務卿訪華,已是2018年。布林肯作為美國最高級外交官員,上任3年才首度踏足中國,兩國關係之差可見一斑。布林肯啟程前表示此行目標有三,包括建立開放溝通渠道,避免誤判;與中方直接談論美國對一系列問題的關切;探索兩國合作應對跨國挑戰的潛力。美方「三目標」,嚴格而言就是在避免中美爆發重大衝突的前提下,繼續向華施壓「坦率說明」美方立場和要求,若有合作空間也可考慮一下。布林肯昨晚總結行程,主要就是交代「三目標」有何進展,例如在具體實務層面,兩國成立工作小組處理「類鴉片止痛劑」芬太尼的問題、致力恢復增加直航班機;溝通方面,預期未來數周有更多美國高層官員訪華,亦已邀請外長秦剛訪美。

相比之下,中方更多強調兩國關係本質問題,即如何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避免螺旋向下。從這一角度而言,中方對改善關係,其實比美方更積極更有心。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布林肯,強調國與國交往要相互尊重、以誠相待,國際社會不希望兩國衝突對抗,不願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兩國應該本着對世界負責的態度,處理好中美關係,為世界注入穩定性、確定性、建設性。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和外長秦剛則向布林肯表示,中美關係要止跌企穩、重回正軌,必須把習拜會共識「落到實處」。「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正是習近平、王毅和秦剛反覆申明的中美「正確相處之道」,問題是華府會否聽進耳裏並踐行。

峇里峰會,拜登提及「五不四無意」,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也不支持「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與中國「脱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可是大半年來,美方對華科技戰、經濟戰、金融戰、外交戰從未放緩,攻勢一浪接一浪,「五不四無意」恍如空話。美方一邊說經濟不脫鈎,一邊高談「去風險化」,實際上是有利於美國的,就繼續往來,損己較少又可打擊中國的,就加緊為之,所謂「去風險化」,不過是之前脫鈎論的「優化版」。美方嘴上說「一中」不變,另一邊卻加緊操作台灣問題,為台獨力量張目。美方不斷呼籲「溝通」避免衝突,除了企圖搶佔國際輿論「道德高地」,其實就是打算以溝通為外交掩眼法,繼續密密出招打壓中國。

美方一再要求中美防長對話,將中方描繪為「拒絕溝通」一方,然而美方單方面制裁中國防長,本身已是極不友善之舉,美方若有心對話,就應該在平等尊重基礎上,以禮相待。昨天習近平會見美卿,會場安排有別過往,雙方非並列而坐,而是以工作會議方式進行,習近平作為東道主元首,坐在中央,布林肯等美方代表,與中方代表各坐一邊。若說之前的安排是展現親善,今次安排是要講清楚外交禮節及身分主次,美卿不會因為代表美國,就格外高人一等,包保可享特別待遇。

中美關係螺旋向下 美須落實雙方共識

中美保持溝通,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穩定。兩國關係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發展,才能行穩致遠。外交部近期一再強調,美方不要幻想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國打交道,其實就是反對美國恃着霸權咄咄逼人。王毅昨天與布林肯會晤,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國威脅論」、取消單邊制裁、放棄打壓中國科技發展、明確反對台獨,本質也是要求美方尊重中國核心利益,停止操作「我正你邪」一套。布林肯與秦剛會晤,5項「雙方同意」,第一點就是落實兩國元首峇厘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之後才是保持高層交往、推進中美關係指導原則及具體問題磋商,以及鼓勵兩國人文教育交流。「五項同意」有助阻止中美關係螺旋向下,然而若得不到貫徹落實,也不過是空話,事態取決於華府是否真心希望中美重回正軌,還是要變本加厲打壓中國,僅求有溝通渠道避免大規模衝突。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吳釗燮訪歐 稱享高規格接待 獲頒歐議會感謝狀 籲歐續關注台海

<轉載自2023619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外交部昨日正式證實,外交部長吳釗燮16日訪問歐洲議會獲得「高規格」接待,不僅與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等12名跨國議員會晤,更獲歐洲議會、比利時國會的友台小組頒贈感謝狀及聯名謝函。吳釗燮致辭感謝,並呼籲歐盟及歐洲理念相近國家持續關注台海情勢。

除捷克外 其他行程均未主動披露

吳釗燮12日出訪歐洲,台方稱此行達成多項外交突破。在事前與出訪途中,為尊重與地主國默契,除與捷克總統同場發表演說的活動有公開,台灣官方對訪問波蘭、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義大利的行程均沒有主動提供資訊。台外交部昨發布新聞稿,證實吳釗燮訪問歐洲議會行程。新聞稿指出,吳釗燮與歐洲議會副議長、外交委員會議員兼安全暨防禦小組副主席、比利時國會友台小組共同主席、盧森堡國會及英國上議院議員等12名跨國議員會晤交流,就台灣與歐洲合作關係、台海情勢及俄烏戰爭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吳釗燮獲頒贈感謝狀和聯名謝函,以肯定對促進雙方友好關係的努力。

吳釗燮訪歐期間接受台媒採訪,針對民調指11個歐盟國家高達62%希望在美國與中國因台灣而陷入潛在衝突時「保持中立」,吳釗燮稱,歐洲國家長期思考外交中立議題,但可能會因現實而改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就是一例,一些長期中立的國家也轉向對抗俄國。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也有這種不想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說法,但他不贊同,因為台灣正受中國大陸威脅、受美國支持,「任何理性的人怎麼可能會說我們該保持中立、在兩者間等距,我認為這種態度是在邀請中國侵犯台灣」。

中國斡旋以巴衝突 經營中東入深層次

<轉載自2023619 明報 社評>

在美國國務卿訪華之前,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上周國事訪華3日,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係」。阿巴斯是今年首名訪華的阿拉伯領袖,體現中方對巴人獨立國家的支持。聯繫月前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分別致電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國外長的動作,阿巴斯此訪亦釋放出中方欲進一步斡旋以巴衝突的信號。在世界格局深刻變化的今日,中國加大調解的力度,不僅彰顯站在國際公平正義一邊,體現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更意味深層次經營中東,加強在當地影響力,鞏固與阿拉伯國家及伊斯蘭世界的關係,又可以牽制美國。

美偏袒以色列失認受性 巴人建國獲得普遍支持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衝突綿延70多年,涉及複雜的歷史、民族、宗教糾紛,成為全球流血不止的一個傷口,以巴衝突還是以色列與整個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穆斯林之間的心結。美國過往曾經撮合雙方達成過一些和平協議,但從1978年的《大衛營協議》,到1995年的《奧斯陸協議》,最後都無疾而終。根本原因是美國欠缺公正,一味偏袒以色列,特朗普政府更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近年,華府刻意淡化巴勒斯坦問題,企圖令其邊緣化,但以巴衝突始終是中東各種矛盾無法迴避的核心焦點。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7月訪問中東時曾對阿巴斯表態:美國堅持「兩國方案」,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國並存,並承諾「重開美國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暗示將大使館搬離耶路撒冷。但美國迄今既未搬遷使館,亦未撤銷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承認,可見其講一套做一套,食言而肥。10日前布林肯訪問沙特,試圖說服沙特與以色列改善關係,結果無功而返,顯示美國已逐漸失去公平調解者的認受性。

雖然1988年宣布獨立建國的巴勒斯坦,面積僅有6242平方公里,由約旦河西岸與加沙地帶兩部分組成,但由於以色列不承認其獨立地位,其國土仍不斷遭猶太人定居點蠶食,目前實際控制面積僅2500平方公里,約兩個香港大,而且邊境與水資源完全被以色列控制,其財政大多依賴國際援助。但巴人獨立建國獲聯合國決議支持,是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20121129日,聯合國大會以138票贊成通過決議,接納巴勒斯坦國為觀察員國家,雖遭美國和以色列反對,包括法國等美國的多數盟國都投下贊成票。巴勒斯坦國已經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阿拉伯國家聯盟、不結盟運動、伊斯蘭合作組織的正式成員,136個聯合國會員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中國是最早支持巴勒斯坦的國家之一,早在19655月,巴解組織(PLO)成立一年多,就在北京設立辦事處。19881120日,巴勒斯坦宣布獨立建國第六日,中國就宣布承認,並與之建交。阿拉法(Yasser Arafat)與阿巴斯等巴勒斯坦歷任領袖多次訪華,被中方稱為「真正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值得注意的是,阿巴斯所屬的PLO主流派「法塔赫」(Fateh),與現時控制加沙地帶、立場強硬激進的「哈馬斯」(Hamas)不同,屬於PLO中的溫和派,支持「兩國方案」、「以土地換和平」,是巴國的建制派「正朔」,獲絕大多數國家支持。

中方在阿巴斯今次訪華簽署的兩國聯合聲明中承諾,支持建立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前)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的巴勒斯坦國,支持巴勒斯坦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支持以巴在「土地換和平」、聯合國各項決議、「兩國方案」等基礎上恢復和談,和平共處。

調解以巴符普世價值 樹負責形象牽制美國

正是由於巴勒斯坦國獲阿拉伯世界主流支持,加強與小國寡民、主權不完整的巴勒斯坦國關係,有助鞏固加強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特別是波斯灣國家的關係;而巴勒斯坦問題又事關普世價值,中方扶弱濟貧,站在道德高地,彰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負責任形象。

由於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日漸式微,中國開始擔當起區內排難解紛的角色,從成功促成沙特、伊朗和解來看,中國已具備調停人能力。尤其是中國與以色列關係亦長期友好,有條件為雙方勸和促談。雖然以國目前對中方和解倡議回應冷淡,但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和解潮來勢迅猛的地區新格局中,中東力量格局正在發生巨變,以色列戰略處境有惡化趨勢,若不能抓緊和談良機,未來籌碼會愈來愈少。而以色列又是美國在全球地緣政治的核心利益,與美國國內政經利益深度糾纏,令其成為美國「必救之地」,因此,以色列面臨和談壓力,亦會牽制美國印太戰略的佈局。

當然,以巴衝突積怨太久、恩怨太深、分歧太大、變數太多,實現和平可謂世紀難題。但古語云,「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以巴問題一日不解決,中東也難以實現真正和平。中國勇於涉足其間,介入中東事務的「深水區」,加快推動區內建立和平發展新秩序的佈局,既契合自身戰略利益,亦符合中東各國利益,何樂而不為。

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越南批台太平島軍演侵主權 台:有權行使一切權利

<轉載自202361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越南外交部稱台灣在太平島周邊水域實彈演習,使南海局勢複雜化。台外交部昨日表示,完全無法接受此說法,太平島屬台灣領土,不容質疑,台灣有權在其相關海域行使一切權利。

中央社報道,台外交部昨上午表示,有關越南外交部稱台灣日前在太平島周邊水域舉行的實彈演習,是嚴重侵犯越南對南沙群島擁有領土主權的行為,威脅海上和平、穩定和航行安全,並使南海局勢複雜化的言辭,台外交部對此說法完全無法接受;太平島屬於台灣領土,不容質疑。

本月7日,駐防太平島的台海巡署在周邊水域舉行實彈射擊。太平島位於南海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西北角的一個島嶼。

1945年,中國對日抗戰勝利後,當時的中國海軍「太平號」護衛艦負責接收被日本侵佔的中國南海島礁,並豎立主權碑石,宣示主權,以此艦來命名這座南沙最大島嶼,以示紀念歷史。

中國外交部等中央政府部門多次強調,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沙群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社評還原六四真相 撫平歷史傷痛

<轉載自202364 明報 社評>

今天是六四事件34周年。八九民運是愛國民主運動,不應遭到暴烈手段鎮壓。六四事件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悲劇,當中很多關鍵史實,諸如具體傷亡人數等,當局從來沒有公布,死難者家屬的傷痛,亦從未撫平。這幾十年間,國家與世界出現了翻天覆地變化,官方強調,當年發生的「政治風波」,當局早已有明確結論,反對外部力量干涉中國內政,但六四事件仍然是橫亘在民族內部的一根巨刺,不能以國家發展取得的成就,將當年的不當處理合理化;就算國家發展走對了路,當局仍然應該直面歷史,包括曾經犯下的錯誤,還原六四真相,也是對死難者家屬的一個交代。

死難家屬垂垂老矣 當局仍欠一個交代

六四周年又至,在北京,遇難者家屬組織「天安門母親」一如過往發表悼念文章。34年前的年輕人,現已接近退休之年,他們的父母,今時今日更是垂垂老矣。根據「天安門母親」的資料,多年累計有超過70名已知難屬離世,單是過去一年便有7人;仍然在生者,憶起當年子女喪生,心情依舊沉重,往事並不如煙,唯有當局還原六四真相、還死者一個公道,才能撫平家屬內心的傷痛。

當今世界大國對抗激烈,不下於昔日冷戰時期。美國全方位對華施壓,不斷發動輿論戰,密密打人權牌,給中國貼上「反派」標籤。外交部日前回應美國人權組織有關六四周年的評論,重申中國政府對於「上世紀80年代末發生的那場政治風波,早已有明確結論」,反對任何以此為藉口抹黑中國的圖謀,也反對外部力量借人權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在香港,特區官員則關注會否有人利用這「特別日子」,作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若有人趁機宣揚港獨或顛覆國家政權,當局會採取果斷行動。

大國鬥爭風譎雲詭,香港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必須與外部勢力劃清界線,然而這並不影響要求平反六四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八九民運始於415日胡耀邦逝世。當時國家正值改革開放新舊思維激盪、官倒貪腐亂象叢生的時期。 大批北京民眾自發前往天安門廣場,悼念胡耀邦這位思想開明、兩袖清風的原中共總書記,其後逐步演變成為一場由大學生牽頭的爭取政治民主運動,即使過程中,學生們表現有稚嫩之處,對很多問題未必想得很透徹,但其本質仍然是一場愛國民主運動,流血收場的結局,理應可以避免。由1989415日到64日,這1個多月間,不乏和平解決事件的契機,權力當局內部對於如何處理,亦明顯存在路線及意見分歧,最後以暴烈手段鎮壓,是一場悲劇。解鈴還需繫鈴人,六四事件所留下的歷史傷口,不管過了多少年,當局仍然需要撫平。

愛國民主運動屬性 不因時勢變化而改

過去30多年,國家發展確實令世人刮目相看,不僅滅貧有成,更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現正朝建設現代化發達國家的方向邁進,然而這些成就,並不能用來合理化六四鎮壓;穩定是發展的基礎,不等於當年一定要用上粗暴手段控制局面。反華勢力假借民主人權之名,操作六四周年議題,當然是別有用心,然而亦有很多人確是出於愛國家愛民族之心,希望當局直面歷史、平反六四,當中並無軟對抗之意,兩者必須區分。與此同時,權力當局也要明白,六四瘡疤一日未去,外部敵對力量就繼續有攻擊和抹黑國家的話柄。

雖然權力當局一再強調,官方對八九年春夏之交所發生的事,早有明確結論,但回首這34年,權力當局對八九民運的定性,由早期「反革命動亂」到後來的「政治風波」,並非完全一成不變,字眼的變化,本身便反映有斟酌調整的空間。有關八九民運和六四事件的很多史實,至今仍未大白,當局從來沒有詳細公布死傷人數等資料,外界只能從一些已故權力核心人物的回憶錄中,嘗試了解內情。六四死難者家屬,就算尚在人間,也屆垂暮之年,遺屬心願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權力當局能夠還他們一個公道,權力當局這些年來的處理,實欠遺屬一個合理交代。還原六四真相是當局的歷史責任,縱使事隔30多年,始終要直面。

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朝鮮半島惡性循環 東北亞局勢趨複雜

<轉載自202363 明報 社評>

朝鮮周三(531日)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失敗,火箭墜落韓國外海。近一年多來,隨着半島局勢愈趨緊張,朝鮮多次試射短中遠程等各類導彈,與發射衛星一樣,運載工具都是火箭,美日韓三方今次大作文章,首爾一度發出警報,日本之前更警告會擊落朝方火箭。朝方聲稱,連串試射是回應美韓的聯合軍演及美日韓三方同盟威脅,令朝鮮半島深陷「軍演-試射-威懾-再試射」的惡性循環,東北亞局勢更趨複雜。美日韓軍事同盟加快成形,矛頭所向除朝鮮外,還針對中國,而朝鮮以這種威脅為由,藉機提升核武與導彈能力,美日韓再以朝鮮威脅為由,進一步強化軍事同盟,令緊張局勢輪番升級,中國的周邊地緣政治環境進一步惡化。

朝頻繁試射事出有因 美極限施壓變本加厲

平壤聲稱,鑑於美韓聯合軍演顯示的「侵略野心」,迫使其必須試射衛星,以具備「實時蒐集關於敵人軍事行為資訊的能力」,並稱「短期內盡快進行第二次發射」,預料很可能在月內第二次試射。只要美國拒絕接觸對話,對平壤繼續持敵視態度,朝方就不會停止試射遊戲。正如413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言,朝鮮半島「本輪緊張局勢事出有因,美方日前在半島周邊大搞軍演,出動戰略武器,帶來的消極影響有目共睹」。

從去年8月至今,美國與韓國聯合軍演多達4次,其中3月的「自由之盾」演習長達11天,是5年來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演,美軍出動新型「機載偵察和電子戰系統」(ARES)飛機、第五代先進隱形戰機、「核戰略轟炸機」B1-BB52HMQ-9「死神」無人機、搭載「戰斧」巡航導彈的核動力航母、核潛艇等大批頂尖戰略武器,彰顯所謂「延伸威懾」(extended deterrence)。演習的場景更設定在美韓聯軍對朝鮮反擊成功後,在朝鮮領土上維持治安、恢復行政機構、開展人道援助等背景,挑釁意味濃厚。

曾幾何時,美國與朝鮮的關係一度緩和,特朗普與金正恩也曾三度會面,但半島無核化卻功虧一簣。在美國力推印太戰略及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近年來美國對朝鮮政策丕變,重回極限施壓政策,而且變本加厲,與俄烏戰前對俄手法一樣,即聯合盟友以威懾制裁進逼,並不打算認真對話談判,令擦槍走火風險升高。美國的戰略目標,已經不限於朝鮮半島無核化,而是有其他考量,一是窒息朝鮮經濟發展,更迭平壤政權;二是圍堵中國,為北京製造戰略難題;三是離間中韓、中日關係,阻止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實現。

近年隨着國內政治右傾保守化,日本的防衛政策已突破憲法限制,從防禦走向進攻,大增軍費開支,更研發具備中遠程攻擊力的巡航導彈,並計劃2026年前部署。對中俄朝外交漸趨強硬,在台灣問題上跟隨美方口徑,更揚言要擊落朝鮮試射的火箭。尹錫悅上台後,韓國也一改在中美間走鋼線的中立政策,全面倒向美國,又改變前任文在寅的「北方路線」,對平壤採強硬立場。在美國支持下,韓國大幅增加軍費開支,計劃在未來5年平均每年增長6.8%,更揚言要發展核武力。

在華府撮合下,日韓關係迅速升溫,惟實質是首爾向東京「低頭」,雙方握手言和僅為滿足美國利益。上個月,美日韓三國首腦在G7廣島峰會聚首,商定實時共享朝鮮導彈情報等三邊多領域深化合作。惟目前雙邊關係仍優先於三邊組合,其中美日優先於美韓、韓日。尹錫悅迎合美方,就是希望韓美關係能超越日美關係。

後冷戰時代已經或正在結束,中美博弈升級及俄烏戰爭是兩大標誌事件。東北亞形勢的變化,主要特點是大國對抗加劇,陣營化趨勢明顯,除美日韓軍事同盟外,中俄朝也在抱團取暖。除歐洲外,東北亞已成為全球軍備競賽最激烈的地區。在此背景下,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及和平機制構建,預期趨向悲觀。

對中國來說,東南亞在中美博弈之間基本保持平衡,經過外交努力,中歐關係近期也有起色,反而是歷史文化淵源最深的東北亞地區,外部環境日趨惡化:美國步步進逼,日韓選邊站隊,朝鮮亦借力打力,俄羅斯漁人得利,中國在地緣政治上挑戰嚴峻。

朝借力打力日韓歸邊 中國地緣環境趨惡化

不過,美國強化美日韓「三方聯盟」,拼湊亞洲版「小北約」,但韓國存在強大的反日力量,韓日很難成為條約盟友。尹錫悅對日外交調整步伐太大、太急,或會引發國內反彈。而韓國民意遲早會意識到,美日韓「鐵三角」是以犧牲韓國為代價的戰爭模式,戰事一起,首爾將首當其衝。

面對東北亞新局,中國應該提前做好戰略佈局,方可將美國圍堵所帶來的風險降至最低。朝鮮擁核已成事實,逼其棄核無異為美國火中取栗。北京可以一方面協助其發展經濟,維護半島穩定,另一方面利用與平壤的特殊關係,牽制美日韓,至少令首爾在台灣問題上知所顧忌。同時在外交上保持戰略定力,採取靈活手段,維護與日本、韓國的經貿關係穩定,只要中日韓經濟深度交融,日韓欲重組產供鏈亦非短期之功。畢竟,中國很近,美國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