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港經濟不撑樓市 辣招暗挺細樓?

<轉載自2016930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房策透視 撰文: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日前詳談過政府連番的辣招以及物業按揭成數的收緊,對於投機者、非本地買家、公司客,以及投資者都造成障礙,增加他們參與樓市的成本,減少他們入市的意慾。有關政府辣招對各持份者的影響,參見附圖。
失業率低撑樓市 經濟卻不就
如果政府的辣招是有效的話,現時主要支撑住宅物業市場的便剩下買家,應該是那些真正的用家,無論是首次置業者,又或者是換樓客。這些用家主要是本港居民,多是首次置業。如果入市資金不夠的話,多由父母提供首期,協助子女購買物業;又或是申請按揭保險,減少首期負擔。相信這些用家,大多數仍要向銀行承造按揭的。
而用家的總體需求,主要受到本地經濟影響。因為業主要為按揭供款,如果他們加薪幅度不理想,或許所工作的行業出現凍薪、減薪甚至裁員,用家對於物業的需求便會受到制約。如果單看現時香港經濟的表現,實在看不到經濟有大幅向上的可能,以下是經濟數據的分析:
1)香港已連續6個月失業率維持在3.4%水平,而就業不足率亦是連續6個月維持在1.4%。反映勞動力市場仍然平穩,暫時沒有裁員減薪的壓力。這點對樓市是正面的。
2)整體出口自20155月以來都是呈現了下跌的趨勢,即是連續15個月(截至7月數字)都呈下跌,反映對外貿易方面,仍然是弱勢。而貿易是香港重要支柱,從事相關行業的市民收入或受影響。
零售旅業逆風 幸深港通打救?
3)截至今年7月份的數字,零售業銷售額已經是連續第17個月下跌,反應零售業仍未復甦,行業仍處於劣勢。而過去年多的時間,有不少奢侈品零售點整合,減了租用的舖位,使到銅鑼灣、尖沙咀也出現空舖的情況,而租值也出現了大幅下跌的情況。這些現象都不利零售業的就業。
4201617月,內地訪港旅行人次下跌了11.3%,而整體訪港人次亦下跌了9.9%,反映入境旅遊環境仍然困難。酒店的入住率下,主題公園的入場人數不理想,反映旅遊業也遇到了極大困難。
銀行按揭戰 刺激用家入市
從以上經濟數據來看,香港經濟仍處於困難時期,理應不能產生新的強大用家需求,而且困難的情況亦不會在短期之內改善。於是有市場人解釋是一些潛在的需求因為種種因素而被釋放出來。而這些因素包括:
1)英國脫歐,令到市場不明朗因素加大,金融市場不穩定,使到美國不敢加息。這個論調可能在早一、兩個月前仍能適用。但從聯儲局最近一次開會紀錄來看,年底之前美國加息的機會會很大。這個利好因素未必能影響樓市很久。
2)近日港股因為深港通快將開通的緣故,所以無視經濟的不利因素,恒指悄悄逼近24000點水平。而股市的財富效應,市場正面的氣氛,有利部分用家沽股套現,離開股市,進入樓市,因為他們在股市累積到足夠的首期入市。但是股市有上有落,股市也不會只升不跌,因此股市的財富效應不會維持很久。
3)銀行積極承造按揭。一般來說,物業暢旺的時間多在新年之後,主要是銀行新的一年有新的貸款目標,如果員工要「跑數」的話,一般在年初會積極一些。因此銀行較願意放數,收取較廉宜的利息吸客。但今年銀行的生意可能較為困難,在年中也達不到原先目標,於是在78月期間出現按揭息率戰,新承造按揭低見H+1.4%,亦即實質按揭利率在兩厘以下,這刺激了用家入市的意慾。而銀行所做的物業估價,也有上調的趨勢。銀行願意提供流動性,物業按得足,也是用家樂於入市的原因之一。
4)還有一個說法是,自2010年辣招推出的6年來,已積累了不少剛性需求,而今年第三季一次性爆發出來,形成樓市上升的趨勢。問題是這些潛在需求在房屋供應增加的過程中,被完全滿足了沒有?如果還沒有的話,還有幾多個單位的需求仍沒有被滿正呢?
以上所謂利好的因素,有些是很短暫,屬不能持續的。如果市場的需求主要由用家所主導,香港經濟的好壞確實對樓市有影響。而市場是不會錯的,既然CCL巳升穿年初高位,代表樓市已經回升。而新近推出的中原經紀人指數(CSI),達到85.66,屬於一個很高的水平。CSI50為中界綫,50以上為看好的多。如果有85%以上地產代理看好未來的樓市,是否代表樓價仍有上升可能?究竟樓市回升是因為積累的剛性需求爆發出來所導致?還是有其他原因?這有需要繼續研究。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市場對於A類細單需求有增無減。而這些需求增加,部分是辣招所導致的。所謂A類單位是指少於40平方米的單位。這些單位可以是全開放式、一房或兩房小型單位。因為考慮到首次置業的首期,只有400萬元以下能按足9成。而這些單位多是A類單位。有些家庭其實可能需要較大單位居住,但因按揭不足令他們更缺乏首期而「被迫」買細單位。這便會谷大了A類單位的需求。
投資者「扮」首置用家 搶貴細戶?
而另一方面,從投資角度來看,A類所繳的印花稅,包括從價印花稅也是最少的,但投資收益率就最高。所以投資者也集中對A類單位來投資,這也造成A類單位的需求增加。如果投資者想連從價印花稅也慳掉,可能會要求未擁有物業的家人代為購買。結果在統計上,這會是新的用家,使到帳面「用家」的人數增多,但實際上他們只是迴避從價印花稅的投資者。這兩項因素結果使到「用家」數目突然增加,特別對於A類單位需求出現大幅增加的情況。原則上這是需求的扭曲。



十一長假 陸客到台人數減半 日、韓、泰 多國搶客

<轉載自201693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大陸十一國慶7天長假即將啟動,預計出境旅遊人次達590萬,周邊的日本、韓國、泰國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陸客。但陸客赴台持續低迷,根據移民署統計,往年十一長假,陸客申請到台的送件量每天平均約8000件,如今縮減至40005000件,幾乎腰斬。

爭取財神爺 各國使勁

大陸十一假期明天登場,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估,這次國慶期間約有5.89億人計劃出遊,其中590萬人將赴境外旅遊。而大陸最大的叫車APP「滴滴出行」最近發布的「十一出行預測大數據報告」顯示,陸客最想去的國家和地區,前五名是:泰國、日本、南韓、香港和美國。

為爭取「財神爺」造訪,亞洲周邊國家早已做好準備。南韓《中央日報》報道,首爾市已將大陸國慶長假定為中國遊客歡迎周,南韓旅遊發展局中國部副部長李賢進稱,這次國慶節期間到韓的中國遊客與去年(20萬人次)相比有望增加到22萬人次。929日開幕的購物觀光慶典「韓國購物旅游體驗節」,家電、汽車、化妝品等眾多商品的售價最高降幅將達到80%,藉此積極吸引大陸遊客。

泰國政府在本月初與大陸政府簽訂拒絕超低價旅行「0美元旅遊」的諒解備忘錄(MOU),以此來刺激旅遊業。如果能拒絕低價旅遊並提高赴泰國旅遊的大陸游客滿意度,泰國政府有信心在2017年創下165億美元的旅遊收入。

日本也看好陸客商機,從去年1月開始,大陸高收入階層訪日簽證有效期從3年延長至5年;另外,日本將退稅商品範圍從家電產品、服裝,跨大至食品、化妝品和藥品等領域,人均退稅額度也提高到50萬日圓。

蔡英文籲力抗中國 美促兩岸對話

<轉載自201693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民進黨創黨30周年,蔡英文主席在給黨員的公開信中表示,要力抗中國的壓力,擺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對此,美國重申立場,表示兩岸和平穩定有助美國長遠利益,並鼓勵台北與北京當局,在尊嚴與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建設性對話。

蔡英文於公開信中寫道:「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我們要擺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形塑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經濟關係。」

中央社以電子郵件詢問美方是否歡迎這樣的談話?對此有何看法?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發言人崔葛瑞斯(Grace Choi),在回覆郵件中重申美國長期以來的一貫立場。崔葛瑞斯表示,在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上、美國有深遠利益,美國歡迎海峽兩岸雙方降低緊張、改善兩岸關係的步驟。她還提到,美國鼓勵台北與北京當局,在尊嚴與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建設性對話。


























民進黨創黨30周年,蔡英文主席寫給黨員的公開信中提到,要力抗中國壓力。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民航大會閉門 台僑抗議

<轉載自201692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2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揭幕,未獲邀請仍前往當地的台灣代表團召開記者會,強調想藉此彰顯台灣需要「有尊嚴,有意義且不間斷的參與ICAO大會」。當地台僑在會場外集會,要求ICAO不能讓台灣缺席或邊緣化。

中央社報道,台灣民航局副局長何淑萍率領的7人代表團,馬不停蹄地與各國民航部門成員對話和接觸,希望取得更多與飛航安全和保安、航空管制、航權、減少碳排放量等議題資訊,了解ICAO大會及其周邊技術會議與分組討論的第一手內容。何淑萍26日舉行記者會,對於台灣經過多方努力最後仍未獲邀參會,表示非常遺憾。她指台灣努力遵循ICAO各項規範,也從不是麻煩製造者,不能理解為什麼台灣可以被排除在ICAO大會之外。當地至少數十名台僑將在ICAO大會會場附近集結,表達僑界支持台灣參與ICAO的立場。

此外,陸委會報告指,中共明年將召開「十九大」,不排除北京將加大對台施壓,以推促新政府兩岸政策朝「同屬一中」方向調整。陸委會表示,大陸藉政治因素干擾台灣無法參與ICAO大會,傷害台灣人民情感,對改善兩岸關係毫無助益。

華在東海「慢火煎魚」 美日壓力增

<轉載自2016928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當前國際風雲多變好戲連場,特別是中國在東海又出了招,宣布派出40多架軍機東出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演練,並鞏固東海防空識別區,顯示了中國對抗美日正採取「慢火煎魚」的新策略,其意義為何值得探討。
中國再出新招 測試美日底綫
南海中美對峙後,中國抗爭策略由被動轉向主動「挑釁」日本(見本欄91日「東海主動出擊中國『一石三鳥』」),派船輪番巡航釣島。稍後更把巡釣行動的姿態升級,及時主動公布巡航船隻數目及編號(見本欄919日「日本涉足南海華可5重招回擊」)。
兩輪行動升級令日本暴跳但美國低調,故難怪中國得寸進尺,再出招測試美日底綫及忍耐力。對此新招應有如下認識:
(一)此乃行動升級。雖然識別區早已設立,如此高調及大規模巡防還是首次,示威意向甚明。
宮古海峽巡防 保釣作用明顯
(二)保釣作用明顯。釣魚島剛好在宮古海峽之西,機群必在釣島空域附近穿過,也等於把防綫外推,令釣島更如囊中之物。
(三)突破第一島鏈,常規性進出西太平洋。之前中國剛派軍機由台灣南面的巴士海峽東出,今次又從台灣北面的宮古海峽飛去,顯示解放軍正演練多路東出的布局。除突破島鏈外,這樣又將強化中國對進出南海、台海及東海航道的控制,實行多海聯防。
(四)向美日軍事施壓並強化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作戰能力。東出宮古可對美日在琉球群島的基地構成更直接的威脅:釣魚島距宮古島只約200公里,距美日基地不遠,中國軍機可由宮古海峽對基地作超視距攻擊(Beyond Visual Range),大大增加其應變壓力。更有甚者,在此海峽可把琉球群島切成兩截令其首尾不能相顧,而日美海空軍想由日本四島基地南下干預台海、南海事態,將先要在此應付攔截。
顯然,強化東海識別區東端防務已成為中國的熱門課題,對美日介入行動的威脅隨之增加。這也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為解放軍突破第二島鏈打下更堅實基礎。
中俄配合 兩邊發難夾擊美國
(五)中俄正微妙配合,兩邊發難夾擊美國。當中國派機東出宮古時,也正值俄國宣布美俄敘利亞停火協議失敗,支持敘軍對親西方叛軍重鎮阿勒普發動前所未見的猛攻,令美國難以招架。之前當中國發起巡釣行動時,又逢俄國在烏克蘭及東歐邊境開展大規模軍演,氣氛緊張。中俄似已形成某種同步行動默契,令美國兩面受敵更難兼顧。
近年美國對外事務的一大問題是負責外交的國務卿克里,上任以來一直忙於處理歐洲及中東事務,很難再分身照顧「重返亞洲」行動。本來要為奧巴馬分擔外事任務的副總統拜登亦未見活躍,故許多時要由軍方的鷹派防長及將領代言,結果是爆了些如「今夜便開戰」的火上加油說話而令情況惡化。但奧巴馬政府只是苟延殘喘,已無意改善這個外交工作的結構性缺陷。
「慢火煎魚」策略就是不斷地、逐步地收緊套索,以增強對美日的軍事反介入力度,可謂抗爭的「爬行升級」模式。這樣既可避免令對抗急劇升溫而致失控,使能在施壓中控制風險,也可讓對方有個適應時空,為其預留下台階。今後在識別區上中國還有許多變招可出,如規範化增強巡航、適度擴大區域面積,和在鞏固防務基礎上加強保釣和東海油田開發等。
傳揚「支爆」「美爆」「日爆」更近現實
中國與日美抗爭的前景要看三國的大趨勢。中國近期雖見增長放緩,但上升之勢未變,科技發展更進步神速。反觀,美日卻受政經社會問題纏身,自身事情未處理好又到處惹是生非,結果愈搞愈糟。日本近周更諸事不順往無所利,安倍訪問古巴回程時因飛機撞了小鳥而受延阻;之前防相稻田朋美訪美後,本計劃續往南蘇丹探視當地的日本維和部隊,卻因打了防瘧疾針反應過敏而要取消行程。看來上天也在警示日本,勿不自量力到處招搖。美國也同病相憐,日前奧巴馬在聯合國大會作任內最後一次演講,評論均關注其灰暗調子:問題成籮卻苦無真正解決之道,有「外交政策」雜誌更指此為預告美利堅帝國的終結。
常聽到「中國崩潰論」的觀點被傳揚,在香港更有所謂「支爆」之說,但「日爆」、「美爆」卻似更接近現實,而慢火煎魚將有助其爆發。

樓市回升用家主導 供應難左右

<轉載自2016928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房策透視 撰文: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今年6月英國公投脫離歐盟,成為2016年其中一件最大黑天鵝事件。最初金融市場反應負面。但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發展,市場趨於平靜,而香港的樓市在這幾個月間卻有了意想不到的發展。
還記得在年初,有些業界人士,曾經預測今年香港樓市會明顯轉壞,而且跌幅更可達一成半!而筆者也是其中一個看淡樓市的,雖然沒有那麼悲觀,但原先也估計今年全年樓價下跌百分之五左右。
樓價升逾年初水平 市場跌眼鏡
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作為參考,香港樓價在20157月見頂,曾創下146.92的新高(見圖)。亦即整體樓價比對199771日回歸日,升了46.92%。及後在政府印花稅的辣招、香港經濟放緩、美國加息等負面因素所影響下,指數反覆回落。由去年9月份至163月份,在23周之內跌去12.94%。而今年第二季,樓市只是回穩,顯示橫行的格局。以今年年初135.83計,跌至3月尾低位的127.46計,下跌了6.16%。但918日的指數報138.70,已升超過今年年初的水平,亦即今年年初的跌幅已經全部抹掉,而實質上,直至現在,香港樓價還有2.11%升幅,令到不少人跌眼鏡。
香港的樓市是由2003年沙士的谷底慢慢升上來,除了2008金融海嘯有過短暫調整之外,基本上是處於一個大上升軌。如果計至20159月樓開始有較大幅下跌,這個香港樓市的牛市,已走了12年!問題是樓市由去年9月跌至今年6月,是否調整完成?還只是一個長期下降軌之間的反彈呢?更重要是這段期間內的樓市究竟發生甚麼事,導致反彈的出現?本文會先由基本的供求關係剖析此一問題。
如果把住宅物業看成商品,那麼樓價就是由供求關係決定。本屆政府已見努力增加市場供應,而據政府估計,未來4年房屋潛在供應是9.3萬個單位,亦即平均每年達到二萬多個,創2004年有紀錄以來季度新高。而這個供應量,也是過去幾年的平均每年不足一萬伙供應的一倍多。
新增房屋料穩 發展商控推盤
如果單從供應來說,供應增加,樓價應有下調空間。問題是這個9.3萬伙潛在供應包括6,000伙貨尾、6.5萬伙樓花,未售樓花數,另有2.2萬伙為已批出並可隨時動工的「熟地」上可建單位。但真實市場供應,還要視乎發展商的取態,如果市況好,發展商有可能提早推出遠期樓花。但假若市況不佳,發展商會推遲物業銷售,甚至以現樓發售,而發展商所關心是樓價是否有利可圖。所以每年是否真的有二萬多伙可供發售,是具彈性的。但有業界人士認為,物業的新增供應是相對穩定的,而且在預期之內,所以新增房屋供應不是影響樓價的主要因素。
如供應方面是在穩定增加,而變動較少,那麼主導樓價變動的便會是需求。那麼現在樓價回升,是否因為需求大幅增加?其實當政府實施了樓市辣招之後,市場需求已有了很大的結構性改變。原則上,市場需求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1)投機者、(2)投資者及(3)用家。如果以地域劃分,亦可以分為本地居民和非本地居民的市場結構。
如要一個市場健康發展,投機者應該愈少愈好,特別在供應不足下,太多投機力量會令到真正用家買不到物業。政府最早推出的辣招額外印花稅(SSD)就是針對投機者。即3年之內轉手,要付大額特別印花稅,由10%20%不等。所以近幾年短綫炒賣近乎絕迹,基本上已把投機者踢出市場,這點可從政府過去幾年所收取的SSD稅款判別。
辣招見效 成功遏外地投機者
至於海外買家,時常聽到有些媒體報道,某某地區的物業有大量非本地居民買賣,海外買家有炒高香港物業價格之嫌,這又是否事實呢?有些分析只是以物業登記的名字,去判別物業的買家是否香港居民,如果是內地拼音,就被視為非本地居民購買。但實際情況是有很多在港居住滿7年的內地人,已取得居留權成為香港居民,只是姓名的英文仍是內地拼法,所以他們購買香港物業不用付買家印花稅(BSD)。據早前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其網誌表示,今年第二季,非香港身份證持有人,購買住宅物業佔整體成交宗數的比例只有約2%,可見買家印花稅能大致遏抑非港人購買本地物業的意慾。
細單位慳稅務回報高 增需求
另外,如用公司持有物業,也要繳納BSD的。而傳統上,人們為了慳物業印花稅,豪宅多以有限公司持有,因為只要轉讓公司股份,就可以避開繳納物業印花稅。但如果現在使用公司購買新的住宅物業,就不能再避開BSD,這會令投資者傾向以個人名義持有物業。
對於投資者而言,除了BSD之外,從價印花稅(DSD)對於物業買賣也加重了他們的成本,價格愈高的物業,印花稅稅率愈高,雙倍之後,投資者的負擔就愈大,最高可達樓價的8.5%!結果就算投資者肯入市,他們會傾向買入細價樓收租(見表)。而事實上細單位確實較易出租,而且回報率較高,40平方米住宅(A類)回報率達3%,是各類單位最高的!
從最近幾個一手樓盤銷售可見,投資者入市的意態加強了。但他們所購買的單位,以細單位為主,即兩房以下。主要因為須繳的DSD較少。如果用未擁有物業的其他家庭成員名義去置業,所付的物業印花稅會再少些。例如首次置業,400萬以下物業只需付2.25%印花稅,比出租回報率3%還要少。亦即一年租金已能抵銷印花稅,結果是小型單位(較平價)的需求又再度被推高,因為投資者要慳DSD的緣故,要「被迫」買細單位。但根據前綫物業代理,物業成交以本地用家為主,而非投資客。
但問題又來了,這班本地用家為何能把樓價一下子搶高?他們是誰?背後是否還有甚麼其他因素支持樓價的發展?此部分將於日內再談。













中共真在推行「窮台策」嗎?

<轉載自2016928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原 旅加學者、歷史學博士、自由作家>
台灣陸委會前副主委林中斌在近期提到,北京對台目前採取不作為的「窮台」策略。中共真在推行「窮台策」嗎?答案應是否定的。中共會考慮到這種策略,但目前尚未真正實施,主要原因之一是該黨未擺脫舊統戰思維,仍以為密切兩岸經濟聯繫長遠來看能促進統一。
沒實施「消極窮台」 更不用說「積極窮台」
目前大陸網路上確有「窮台」的主張,它並非毫無道理。貧窮的台灣比富裕的台灣更難抗拒統一,而大陸在經濟上(以及其他領域)超過台灣愈遠,愈有可能扭轉台灣的分離願望。如果大陸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採取「窮台策」也可以理解。而「窮台」又可分為「積極窮台」與「消極窮台」:「積極窮台」是公開或暗中與台灣打經濟戰,以削弱甚至破壞台灣經濟;「消極窮台」則是逐漸減少與台灣經濟往來,並且不給予台灣任何讓利等。
目前中共連「消極窮台」都未真正實施,更不用說「積極窮台」。在蔡英文不願公開承認「九二共識」的情况下,大陸方面難免有些「情緒」。儘管兩岸官方的交往停擺,但中共還想擴大民間交流往來,說明它尚不想真正推行「消極窮台」。至於赴台陸客減少有多種原因(包括台灣有反陸客輿論等),不能簡單地與「窮台策」聯繫起來。
國民黨統治台灣這8年,大陸對台的官方部門與學者專家,大都對台灣不抱敵意(其中某些還表現出親台傾向)。在此期間,他們的舊統戰思維被強化,那就是與台灣深化經濟聯繫、加強文化交流、擴大人員往來,有助於促進統一,為此不僅應在經濟方面讓利,在入境等方面也應給予台灣人不對等的優待。
然而,一些台灣「買辦」、商人等雖然借機獲取好處,但並未因此而更願統一,畢竟統一後撈取「統戰利益」的機會很可能會消失。另一方面,不少綠營人士對中共的統戰深懷戒心,兩岸交流愈深入其戒備心理愈強烈。他們成功地在台灣煽動反中、疑中情緒,並結束了國民黨的執政。
是否撤換對台官員 可視為政策風向標
統戰貴在「統心」,中共目前的統戰策略就實際效果而言,與其說是「統心策」,不如說是「離心策」。在國民黨馬英九當政期間,台灣人的國族認同更明顯地「去中國化」,這從一側面反映中共舊統戰策略已難收成效。可是中共對台部門作為官僚機構,舊統戰思維較為頑固,至今尚未對以往的策略進行深入反思。
如果大陸對台部門負責官員未進行撤換,說明中共尚難擺脫舊統戰思維,而「窮台策」等也不太可能真正得到實施(至於武統就更談不上了)。因此,是否撤換對台部門主要官員,可以視為中共是否真正改變對台政策的風向標——這種改變在十九大前出現的可能性較小。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國台辦副主任:兩岸民間交流不能斷

<轉載自20169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兩岸關係自蔡英文520上台後持續惡化,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昨在北京表示,兩岸關係愈複雜,愈需要民間加強交流,展現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定意志和強大力量。他指出,兩岸民間各領域的交流非但不能斷、不能停、不能減,而且還要持續加強、擴大和深化。

中新社報道,第3屆大江論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昨日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龍明彪在論壇上強調,兩岸民間交流是推動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龍明彪說,今年5月以來,蔡英文政府在兩岸關係根本性質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持續8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趨勢因此受到嚴重衝擊,台灣同胞的利益受到損害。

蔡英文促台商助拓國際經貿

<轉載自20169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總統蔡英文昨日上午在台北出席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2屆年會開幕典禮時表示,有3件事需要台商協助,包括讓世界看見台灣、深化產業合作、吸引外資來台,蔡希望整合更多台商拓展台灣的國際經貿空間。

有意拓南亞東盟 推踏實外交

中央社報道,蔡英文稱,台灣政府正在推動新南向政策,要和南亞、東盟各國發展多元經濟、文化和社會交流,也採取踏實外交模式,和世界各國建立實質的互惠、互助合作關係。她指台商長期在僑居國發展,對各國政經基礎和市場特性非常熟悉,「此時此刻的台灣,確實非常需要各位的一臂之力」。

蔡英文稱,在台灣拓展對外關係的過程中,有3件事情一定要靠台商協助。第一,是讓世界看見台灣。各地台商可以運用長期深耕的人脈和資源,扮演民間智庫的功能,和各地政商人士保持交流,在不同場合為台灣發聲。

第二,是深化產業合作。希望台灣企業發掘更多商機,和當地產業建立穩固伙伴關係。第三,是吸引外資來台。台商、台商會對各地動態熟悉,也有很多人脈。國外企業缺什麼?而台灣可以補足什麼?台商一定最了解。所以台商其實是最好的招商代言人,希望台商可以多多推薦台灣優勢,引介國外商業團體來台考察。

無視封殺 台民航代表赴ICAO 記者拒獲發證 外交部強烈不滿

<轉載自20169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民航局7人代表團昨日低調抵達加拿大滿地可,擬參與27日開幕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設法在會外與持續保持聯繫的各國民航當局及代表接觸。而先前抵達會場採訪的台媒,則遭ICAO大會全面封殺。台灣外交部對此表達強烈遺憾與不滿,並稱正積極游說歐美國家及友邦在大會發言期間聲援。大陸外交部則指,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夠參與(ICAO)大會。

擬游說歐美聲援

中央社報道,雖然未獲大會邀請,但由民航局副局長何淑萍帶隊的7人小組,昨凌晨抵達加拿大滿地可,面對在場等候的媒體記者,她僅表示「謝謝大家」。預期7人團隊將舉行中外記者會,代表團在大會期間於會外將進行什麼活動,此行的目的與意義,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3年前台灣民航局受邀以貴賓身分出席國際民航組織第38屆大會時,何淑萍也是代表團成員。此次雖未獲邀請,但何在大會期間,也將代表民航局,設法在會外與持續保持聯繫的各國民航當局及代表,進行雙邊接觸。同時也將接受多個媒體訪問。

ICAO大會將於27日揭幕,台灣外交部早已訓令各館處積極游說歐美英日德等重要國家及友邦,在大會期間發言聲援台灣,協助台方爭取能見度,有意義參與ICAO

指遵「一中」3年前早拒台媒採訪

ICAO不僅拒絕台灣代表團,前往採訪ICAO大會的台灣媒體也被全面封殺。只要是台灣媒體記者,ICAO都拒絕發出採訪證,進入組織大樓採訪亦被拒絕。中央社指,3年前的ICAO大會,在台灣代表團還沒有接獲邀請函前,所有申請採訪的台媒體都收到了ICAO的拒絕信件,理由是ICAO須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台灣外交部指摘ICAO的不當作為,違反聯合國標榜之普世人權價值及公平正義原則。外交部已指示駐加拿大代表處透過各種可能的管道與方式提出抗議並要求立即更正。

國民黨:蔡英文拿出方案

對於未能參加ICAO,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發聲明指,ICAO忽視須接納台灣參與,已對ICAO的中立與誠信造成損害;大陸屢以「一中原則」打壓台灣,黨團表達強烈不滿與遺憾。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則要求總統蔡英文應勇於面對,不要只是表達遺憾,應該要拿出方案。

對於台灣方面未能參會,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上周五(23)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際民航組織以及與國際民航組織相關的一系列會議安排,總體是在聯合國框架之下的。國際民航組織本身作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夠參與它的相關活動。


















台灣民航局副局長何淑萍(左二)昨凌晨抵達滿地可,希望在會場外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