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8年3月21日 明報 國際版 普京反西方之路‧系列之二>
俄羅斯周遭國家及地區諸如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布哈茲和吉爾吉斯2000年代一系列反政府浪潮,令克里姆林宮認定是西方的反俄陰謀,觸動俄羅斯自古以來對外來侵略的戒心,俄羅斯總統普京跟西方也愈來愈貌合神離。
2003年11月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格魯吉亞爆發「玫瑰革命」,推翻曾任蘇聯外長的總統謝瓦爾德納澤,親西方的反對派領袖薩卡什維利翌年1月贏出總統大選。薩卡什維利當時明言崇拜普京,當選後首個出訪國家便是俄羅斯。薩卡什維利憶述,普京當時訓誨他,着他不要亂來,不要跟美國友好。
普京對格魯吉亞還算相對容忍,但烏克蘭緊接的「橙色革命」卻有如一記耳光。在2004年烏克蘭總統大選中,俄羅斯全力支持亞努科維奇,亞努科維奇勝出後,反對派指選舉舞弊,發動示威促重選。重選結果是反對派領袖尤先科反勝。同年9月他開始出現身體不適,至11月被驗出體內有接近致命水平的二噁英,外界普遍認為是俄羅斯所為。
「俄式民主」須抗外部勢力
俄羅斯將烏克蘭變天歸咎於西方策動,普京深怕西方會在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甚至俄羅斯照辦煮碗,便委託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蘇爾科夫(Vladislav Surkov)構思防範顏色革命的策略。蘇爾科夫仔細分析了烏克蘭橙色革命的推動力量:青年組織、流行音樂人、監察選舉的非政府組織、獨立傳媒等,他隨之也在俄羅斯鎖定類似勢力,加以打壓封殺。
俄羅斯的意識形態原則也由「受控民主」(Managed Democracy)改為「主權民主」(Sovereign
Democracy)。「受控民主」是總統辦公廳主任沃洛申(Alexander
Voloshin)在普京首個任期時提出的主導原則。有俄國政治學者曾稱,民主是政府安排選舉;受控民主則是政府安排選舉及結果。普京的支持者則認為,為促進俄羅斯的經濟及政治改革,民主不能任由自行發展,需要外力扶持。
蘇爾科夫的「主權民主」則進一步稱,俄羅斯的問題不能只靠內部調節,因為俄國的問題部分源於外部勢力,因此俄羅斯的民主必須捍衛國家、抵抗外來威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