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8年3月6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時事評論員>
劉鶴缺席三中全會訪美,被外界稱為「滅火之旅」。有猜測認為,美國欲對中國貿易戰攤牌。
上述猜測也確實不乏「論據」支撐。劉鶴在美期間,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對進口鋼鐵和鋁材全面課徵25%和10%關稅。這被認為是特朗普對中國的「下馬威」。不過,分析人士認為,該關稅調整短期內對中國影響並不大。
但不可忽略的是,近期確有北京方面學者做出「中美貿易之間正在經歷從貿易摩擦進入貿易衝突的關鍵階段」的論斷。過去一年,對於中美經貿,中國與美國歷經數次磋商,中國也做出許多切實的努力,但各項舉措沒有改變美國政府對中美經貿關係的認知,眼下美國發動貿易戰的信號似乎更加清晰。
兩國關係似站在臨界點上
進入關鍵期的不僅僅是兩國的經貿關係。在透露劉鶴訪美的中國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官方稱「雙方將就中美關係和兩國經貿領域合作交換意見」,「中美關係」被置於前。兩國關係此時似乎也站在了一個臨界點上:進一步,建立穩定的利益連結,則形成期望中的「新型大國關係」;退一步,則不排除向接近冷戰的狀態滑落。
除了中國近年來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讓美國介懷外,另有兩點造成了這種局面。
第一,兩國意識形態的差異存在,與中國「求同存異」的態度不同,美國似乎一直對此難以適應。一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中國改革開放讚譽有加,除了這個巨大市場十分吸引人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希望通過經濟交流,把中國變成一個符合西方價值觀的國家。然而,中國根據自身國情和發展狀况,決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並且日益具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並不符合一些人對中國的期待。
第二,除了經濟體量愈來愈接近外,中美兩國的談判能力也趨於接近。金融危機之前,中美經貿對中國的重要性明顯高於美國。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美貿易對美國愈來愈重要。如今,中美經貿關係對彼此的重要性趨於相當。這意味着兩國談判籌碼趨近,也將是最難談合作的階段。
此外,中國當下的國內政治環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特朗普看來,中國正醞釀的各項改革,為中國經濟政策和中美關係增加了不確定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