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鐵路規劃遠視症 漠視地區經濟

<轉載自2012730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鄒崇銘 時事評論員曾任報章主筆>
東鐵綫上周因10號風球令乘客通宵被困的爭議,正好為香港鐵路規劃檢討劃上句號。但原來七一換班前的運輸及房屋局匆匆推出的「鐵路發展策略檢討」文件,諮詢期延伸至跨越任期的7月底,卻似乎並無引起公眾太大的注意。
正如不少評論已指出,或許是因為曾班子夕陽政府的關係,文件提出的鐵路發展策略極為保守,只列舉了3條新鐵路綫——「港深西部快速軌道」、「北環綫」和「屯荃鐵路」,以供公眾討論。以往兩次研究中的不少長遠建議,包括北港島綫、中九龍鐵路、西部外走廊(屯門經大嶼山往港島)及第五條過海鐵路等,都無意在2031年之前落實興建。
但對於上述這三條新鐵路綫,是否具備充分理據及成熟條件上馬,似乎卻又存在極大的疑問。
只重中港融合 忽視本土發展
其中「屯荃鐵路」乃早年屯門及荃灣區議會的建議,一直未被政府認可,亦沒有被納入任何規劃文件,今次才突然金榜題名,背後理據令人有點摸不着頭腦。但客觀而言,現時西鐵綫已直通屯門市中心,「屯荃鐵路」沿海而建,途經汀九、深井、大欖、掃管笏,到底是否擁有足夠的客流量和成本效益,實在難免令人懷疑。
至於「港深西部快速軌道」和「北環綫」,則皆屬於跨境鐵路網絡,以補足現有的東鐵綫、落馬洲支綫及興建中的廣深港高鐵。以上各鐵路皆屬南北走向,乘客的終點站在深圳以至其他內地城市,而非新界本土的新市鎮,例如規劃中的「三合一」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等,皆不會受惠於新鐵路綫的興建。從中港融合的大趨勢而言,增強跨境鐵路網絡似屬必要,但相比之下,本地居民和本土發展的需要卻備受忽略。
車廠淪豪宅 推交津頭痛醫頭
事實上,在2009年興建高鐵的爭議中,公共專業聯盟提出錦上路方案,以抗衡政府的西九方案,其中一個主要理據,就是新界西北居民生計條件較差,住所與工作地點錯配情況嚴重,皆與區域經濟發展滯後有密切關係。因此聯盟建議藉錦上路方案,帶動「元朗副都心」的發展,為區內居民創造就業機會,並重新確立新界西北作為中港經貿樞紐的角色。
當然結果已是眾所周知,政府在堅持西九方案之餘,錦上路一帶只淪為高鐵車廠,當地居民唯一能獲得的,就只有被迫遷和接受賠償的命運。現時西鐵錦上路車廠已着手規劃上蓋物業,日後高鐵車廠或會變身豪宅亦未可料。無論如何,這些均對新界西北區域經濟發展,並沒有帶來長遠和可持續的出路。政府唯一「頭痛醫頭」的方法,就只有推出跨區交通津貼計劃,資助基層市民到市區工作的交通費。
客流量成疑 恐淪超支白象
從高鐵的負面例子可知,假如跨境鐵路網絡一味「只過路,不服務」,僅僅將廣大的新界郊區,看作中港融合的連接過渡地帶,而不具備本身的發展特色,除了提供廢車場、貨櫃場又或回收場等用途,並沒有任何具體的區域經濟效益。如此不但令香港近一半的居民,無法分享大型基建帶來的發展機會,同時亦令新鐵路的客流量成疑,容易變成嚴重超支的「大白象」。
因此,尤其是在決定興建「港深西部快速軌道」之前,便必須首先考慮路綫途經的區域——即屯門及元朗西部的發展需要。直至現在,這裏仍被看作香港都市的後勤基地,發電廠、堆填區、焚化爐皆集中於此——但在寸金尺土、土地供應成了頭號施政難題的香港,如此低效益的土地資源運用,是否未免顯得過分奢侈?一旦「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經過這裏,又是否應該重新評估區內的規劃和發展潛力?
須知自1970年代初至今,香港新市鎮發展逾40年的漫長歷史,一直在帶動香港走向工業化,以至地產和金融業蓬勃發展,及在促進中港融合之中扮演重要角色。從沙田、屯門、大埔北區、天水圍、將軍澳直至東涌,原本均只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大部分全靠鐵路等基建帶動,特別是由政府承擔初期的巨額投資,方令新市鎮規劃得以啟動和延續。然而,自1990年代香港工業全面北移之後,新市鎮的發展動力無以為繼,方出現如天水圍「悲情城市」般的發展困局。
正如林鄭月娥去年底任發展局局長時說,香港不能再有另一個天水圍,這顯然並非單純區內規劃和設施的微觀問題,而且更是區域發展策略,以至產業政策配套的宏觀問題。期望林鄭在任內能以跨部門及更全面的視野,包括通過鐵路發展策略的帶動,在解決香港區域發展失衡,新界西北居民欠缺發展機會,以至貧富差距日益惡化的難題上,能夠帶來一些突破性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