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7月25日 明報 中國版>
中國近期有多種手段加強在南海的「存在」,除了漁政、海監、科研調查等名目,文物保護亦提上更重要的地位。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但因為遍佈暗礁、水情複雜,也成為商船殺手,海底尚存有大量文物,既是中國文明瑰寶,也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在此活動的明證。
由29個天然島嶼和10處礁石組成的西沙群島是中國船舶駛向遠海的必經之路,但又是整個南海最危險的海域。西沙群島主要由環型的封閉、半封閉珊瑚礁構成,在環形的「礁盤」內風平浪靜,宜於航行,但是礁盤外緣在漲潮時可能淹沒在淺水處,極易造成船舶擱淺而沉沒。從1998年中國在西沙發現「華光礁一號」文物以來,先後發現過百餘處沉船遺址,出水約2萬件文物,多數都在水下不超過2米,最深不超過40米。
「海上絲路」掘出2000年前銅錢
國家文物局7月10日宣布,今年下半年將完成南海水下考古基地建設、水下考古工作船設計建造的前期工作,動工建設西沙工作站。海南劃定北礁、華光礁、玉琢礁、永樂環礁四大水下文物遺產保護區,以衛星傳送無人監控信號,可有效防止文物被盜掘。
現時海南博物館展出的西沙群島水下文物中,包括歷朝歷代的銅錢,最早一枚「大泉五十」是出自公元8至23年的新朝,證明從那時開始已經有中國漁民或商船經過此地。至宋、明朝,海外貿易達到高峰期,中國瓷器、陶器、佛像等物品從泉州或廣州出海,銷往東南亞、中亞乃至歐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