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陳光誠令美尷尬 中國更尷尬

<轉載自201253 經濟日報 社評>  
內地維權律師陳光誠逗留美駐華使館六天後,昨終離開,中國外交部抨擊美國干涉內政,令美國尷尬。
惟真正尷尬的應是中國,事件凸顯中國法治不彰。北京要贏國際尊重,如何推進、落實法治和保障人權,是最大關鍵。
美國變保護神 中國責任更大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今天召開,兩國不願陳光誠事件影響雙方對話,遂出現陳光誠在美駐北京大使館停留六天後,昨在美駐華大使駱家輝陪同下,離開使館前往醫院。反映中美在此事上務實處理,以大局為重。
惟事件亦凸顯中美均擔憂的趨勢,那就是美國彷彿已成中國國土上「保護神」。過去四個月,先後有重慶前副市長王立軍、陳光誠投奔美駐華使館尋庇護,事件一不離二,恐二不離三,未來可能有更多內地維權、民運人士向美使館求庇護。
此對美國是左右為難,因若收留投奔人士,勢觸怒北京;若不收留,則難向國際交代,尤其如陳光誠此類良心犯。惟美國要擔當世界警察,向全球力推民主、自由,此成美國逃避不了的頭痛問題。
北京今次態度雖務實,但對美國插手內政並沒沉默,外交部昨抨擊美國,指美駐華使館從事與職能不符活動,以非正常方式將陳光誠帶入使館,要求美國道歉,此難免令美國尷尬。
但美國尷尬,中國其實更尷尬。中國若具合法、合理、合情的法制,讓人民有公正可信的申訴渠道,保障合法、合理權益,那就不會干冒「投敵」之名向美駐華使館尋庇護,接二連三投奔美使館事件正反映中國缺乏法治。
陳光誠尤其與王立軍不同,王立軍涉刑事犯罪及高層權力角力,但瞎眼的陳光誠為民眾維權,如為因違反一孩政策的父母申訴等,既不涉反革命,亦不威脅政權,但卻遭判刑囚禁,獲釋後亦遭軟禁。何況,實行多年的一孩政策現已不合時宜,社會亦有改革之聲。
正因陳光誠出發點單純,追求公義,贏得國際社會一面倒同情。若北京政府採合法及合理手段對待陳光誠事件,糾正地方官員的執法不公,可推進法治、改進政策,符合國家利益,可惜事件處理不當,徒添外界對中國法治的質疑,逗留大使館事件更令中國在國際社會大失分。
中國法治不彰 難贏國際尊重
北京須從事件中汲取教訓,要贏國際尊重,就須建立健全法治制度,讓民眾可從法律途徑保障合法、合理權益,令公義可得伸張,中國才能真正成為現代化國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