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馬英九淪「惠帝」 領袖反面教材

<轉載自2012521日 經濟日報 社評>
馬英九昨宣誓連任台灣的總統,為他「贈興」的不單空前低民望,僅兩成三台灣人支持他,昨更有數以萬計民眾遊行抗議。馬英九並無急民所急,更自恃有理而強推政策,實自食其果;台港雖有異,但對候任梁振英亦不無教訓。
馬自恃道理施政 不知輕重緩急
馬英九的不受歡迎,有一個形象化的外號很能說明,即他被抨為「馬惠帝」。惠帝是不知民間疾苦,當人民沒有飯吃時,還問人民「何不吃肉糜」的晉朝昏君。藍營覺得很冤枉,指馬英九回應抱怨物價上漲、一個便當吃不飽的學生時,只是開玩笑地說何不吃第二個,非真的「何不吃肉糜」,卻遭綠營大肆抹黑。
但將事情結合到他八年初任首任總統時,不滿他的民眾僅一成,現飈至六成六,滿意的卻由六成六下滑至兩成三;結合到他今年初才打敗民進黨蔡英文,勝選總統,現民望卻低至被抨「無能比貪婪更可怕」,指他不如貪腐入獄的前總統陳水扁。
將之結合到在台灣經濟增長正急降跌至僅百分之零點四,有走向衰退之危,民生正受壓,需推動經濟之時,他卻實行油電漲價,馬英九與民隔閡,不知輕重緩急,施政低效失民心的事實,是無可置疑。
馬英九當然有自己說法,例如他前天召開記者會撲火,向民眾致歉時,強調油電費必須反映成本,政府補貼必須減少,問題主要是在政策溝通說明不好。此正進一步說明,馬英九只知大道理,而不知民生、不曉民意、不識輕重。
從政者當然不能只管民粹,凡民眾支持的就做,反對的就退,必須有自己的理念,但如何將理念與現實結合,卻是管治的藝術,亦是政客與政治家的分別所在。馬英九的問題正在於雖經過四年執政實戰,仍然眼高手低、不切實際,亦因如此,他被綠營藉機抨為「馬惠帝」,才會引朝野廣泛回響。
馬英九昨天的就職演說,強調要與台灣民眾共同奮鬥,建設和平、公義與幸福的國家。可是,若馬英九未能反省眼高手低、脫離群眾的致命弱點,既談不上與台灣民眾共同奮鬥,能否完成連任的四年任期,亦有疑問。
梁振英倡大政府 要顧市場現實
香港的情況與台灣不同,候任特首梁振英比馬英九,明顯遠為着重民生,但如何結合理念與現實亦是其考驗,尤其會否走向另一端,偏向民粹,如在終結小政府、大市場上,須提防自恃有理,眼高手低而過度干預,輕視市場現實,為掌聲而損害香港經濟長期利益,否則民望亦終會低迷。治大國如烹小鮮,治港亦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