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蔡英文為何拋「台灣價值」與「兩岸關係三關鍵」?

<轉載自2018129 明報 筆陣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英文日前接受三立iNEWS新訪談節目 《鄭.知道了》專訪,該節目於122日晚播出,這是蔡英文就任總統18個月以來首次接受電視媒體專訪。該訪談所觸及的範圍,可以說是小英對其本人執政20個月以來政績的回應及對未來政策方向的思考,內容主要涵蓋內政與兩岸關係。焦點有三,都直接或間接涉及兩岸關係:其一,拋出「處理兩岸關係三關鍵」的論述;其二,直言「不排除中國(大陸)武統的可能性」;其三,建議台北市長柯文哲必須再次確認「台灣價值」。

「台灣價值」之爭

相對於其他兩個焦點,連日來台灣媒體主要聚焦在「台灣價值」的討論及相關爭議上,原因是一來該話題觸及了台灣社會最敏感的認同議題,二來是柯文哲的「反問」引發圍繞「何謂台灣價值」的爭論。

蔡英文是在被問到民進黨今年是否會再繼續與柯文哲的合作時,作出柯「必須對台灣價值做再一次確認,讓民進黨的支持者感覺,柯文哲是可以一起作戰的人」的表述。由於今年底台灣將舉行縣市長選舉,如今選舉腳步日近,加上日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蔣萬安宣布棄選,炒熱了對台北市長選舉的關注。

對蔡英文的此番喊話,在媒體追問下,柯文哲有點不以為然,反問「到底台灣價值是什麼」。他還提出自己的定義:「台灣在整個東亞地區,甚至是華人世界,特色就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儘管法治人權環保還有改進空間,不過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的實現,就是現階段的台灣價值。」然而媒體卻緊追不放,質疑柯所說的都是「普世價值」。究竟對柯文哲而言,什麼是「台灣價值」?柯文哲則乾脆回應「政治要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打高空』沒有用」。

就這樣,一場觸及藍綠不同意識形態與「國家認同」的論戰就此打開。藍營輿論質疑蔡英文的「台灣價值」是否就是「台獨價值」?而綠營要角也乘機跳出來,質疑提「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的「國家認同」不符合台灣的主流民意。民進黨籍立委、新潮流戰將段宜康直截了當地批柯文哲:「我們的台灣價值很單純:兩岸不是一家。」

其實,蔡英文並非有意要「打」柯文哲,而是明白到民進黨內有一股強烈的反彈聲浪,反對繼續支持柯文哲,要求民進黨應該推出自己的參選人。然而,所有民調都顯示有意出戰台北市長選舉的前新聞局長、現任民進黨籍立委姚文智的支持度,遠遠落後於經過上次成功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而人氣高漲的無黨籍市長柯文哲。蔡英文自然是明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深知倘若民進黨也派出人選,恐怕會增加國民黨參選人勝出機率,因此最終還是希望撫平黨內獨派雜音。

換言之,蔡英文拋出希望柯文哲確認「台灣價值」,就是希望柯對綠營的不滿有所善意回應,讓大家都有下台階。事實上,到了26日蔡柯兩人一起視察台北市松山區健康公宅,柯先是表示「我跟小英總統還不錯啦」,而蔡則在致辭時主動打圓場,支持柯的青年住宅政策,稱「台灣價值」除了台灣主體意識,照顧年輕人的居住權利與環境也是台灣價值。

蔡不否定「武統說」的意涵

蔡英文接受專訪的第二個焦點,是談到不排除大陸攻打台灣的可能。這席話一出,藍營以及大陸媒體紛紛以「蔡英文挑釁大陸」來解讀。不過細看該訪談整個過程,並非蔡主動提這個議題,而是在主持人不斷追問「你覺得中國(大陸)會打台灣嗎」的狀况下,在停頓了一秒鐘後,作出「沒有人會排除這個可能性」的回應,而且她還補充「要看她(中國大陸)的決策者是不是一個理性的決策者」。

其實蔡英文的另一句話更耐人尋味:「兩岸問題已經不是只有兩岸之間的問題,它是一個區域的問題,你從區域來考量的話,任何理性的決策者,這種開啓戰端是不是一個選項,自己要很小心的去斟酌。」從這一番表述可以看出蔡對「武統說」的理解有兩點:其一,把球拋給北京,希望中南海是理性的決策者,不會輕易對台動武;其二,把兩岸戰爭定性為超越大陸與台灣的區域戰爭,倘用北京的口脗,即「把台灣問題國際化」,或進一步解讀為「抱美日大腿來為自己壯膽」。

蔡英文甚少言及兩岸的可能戰事與美日安保之間的關係,此次發言是否因為已獲得美日進一步支持台灣的確切承諾的資訊,值得關注。

「兩岸關係三關鍵」如何解讀?

蔡英文在此次訪談的另一個焦點,是她拋出「處理兩岸關係三關鍵」說。這其實是蔡英文上台以來就兩岸問題的第二次較為完整的新表述,也是在中共十九大後首次有準備地談論兩岸關係,可視為對十九大所言及的對台政策及會後北京的後續動作的回應。然而比較可惜的是,此一表述並沒有得到台灣輿論應有的重視。

蔡這次所提的處理兩岸關係的3個關鍵,包括:一、總統有沒有堅定的意志?二、政府有沒有抗壓的能力?三、人民是否團結?

首先蔡英文非常自信地表示,「總統的意志,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總統的意志,必須要替這個國家堅持應該有的堅持,有時候不必要的妥協,反而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空間跟彈性」。筆者以為此番話有兩重意義:其一,她執政以來的兩岸政策沒有動搖,有足夠堅強的意志與決心繼續維護台灣的主體性,同時有信心維持穩定的兩岸關係;其二,儘管她也主張兩岸維持現狀,也呼籲兩岸恢復各種交流包括高層級的對話,但是她領導的團隊與國民黨執政不同的地方,是她能得到人民信任,即使與大陸交流,也不會被懷疑犧牲台灣的主體性。

在政府有沒有抗壓能力這部分,蔡英文以觀光客來台一事為例,表示雖然陸客人數有減少,但是她的政府團隊還是有能力持續讓整體觀光業往上成長,蔡認為這是她的政府具有抗壓能力的表現,甚至強調「新南向政策」也是她的執政團隊展示抗壓的意志與能力。她還提及韓國也受到大陸抵制,而且還借鑑台灣抗壓的經驗。蔡這番話言下之意,是對她領導的政府官員及整個行政系統的人員是否有足夠團結的擔憂,相信她是有意識到政府對「軍公教」(軍人、公務員、教師)年金的改革已引起部分該系統人員的反彈。

蔡英文所提處理兩岸關係的第三個關鍵,是「人民是否團結」。顯然蔡英文是意識到北京即將分階段出爐的「兩岸融合發展」等一些惠台政策,可能對台灣社會造成一定衝擊,擔憂台灣人民無法抵抗來自崛起的中國大陸的誘惑。

整體而言,蔡英文主動拋出的處理兩岸關係的3個「關鍵」,無一不是感受到來自十九大後習近平以「實力主義」傾向為特徵的對台戰略的壓力,也無一不是對自己及台灣人民的信心喊話。然而在中國大陸崛起後兩岸力量日益懸殊的趨勢下,台灣社會上下是否有足夠自信與能力來排解來自大陸的壓力,恐怕主要取決於台灣自身的發展態勢,尤其是經濟能力,以及來自以美日為首的國際社會的支持態度。

(作者facebookwww.facebook.com/john.lim.3154;微信公衆號:林泉忠公衆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