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一個中華」 破解兩岸難題

<轉載自201346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陳淞山 台灣前考試院保訓會委員>  
民進黨天王謝長廷在出席淡江大學陸研所主辦的「兩岸青年領袖研習營」演講時,提出了兩岸兩部憲法的對話與兩岸政府關係條例的新主張,來處理兩岸問題。
謝長廷認為,要面對歷史事實,兩岸問題才能找到答案;兩岸憲法其實都是「一個中華」,有歷史的連結、歷史的特殊關係,這必須要承認,兩岸應回歸憲法秩序,兩部憲法對話,是未來應該要走的一條路。
因此,謝長廷表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是事實,我們現在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沒有兩岸政府關係條例,兩岸政府到底是甚麼關係?我們不知道,要以後談判來解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
兩岸憲法「對接」 考領導智慧
「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的兩岸特殊政治關係,原本就是事實存在且相互牽連的政治現狀,因為都在「一個中華」的憲法框架下去處理、面對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重疊交集與現實分歧的爭議,民進黨與共產黨同時都要主動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定位問題。除非經過修憲或公投程序,否則民進黨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上與對岸的中共共同面對「兩岸特殊政治關係」的定位與安排,而中共當局也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範基礎下,尋求兩岸憲法特殊關係的定位與處理,如何透過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來共同解決兩部憲法的「對接」,更考驗着中共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與格局。
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純從政治關係來加以解讀,可以簡化為「兩岸同屬一個中華」的政治關係,不用再為「一個中國」問題玩文字遊戲各說各話,也毋須再為「一中各表」、「一中框架」的擱置政治爭議而大費周章,搞得兩岸當局對「先經後政」、「只經不政」隔海互嗆,兩岸政治對話的難題與障礙難以消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更難加以開展。
謝長廷提出具務實、前瞻且開創性的「一個中華」政治主張,其實已經可以為兩岸特殊政治關係的對話、協商與談判鋪陳出新的方向與新的思維,但關鍵問題還是在於民進黨內部,有沒有辦法接受他的看法成為黨內主流意見?以及中共當局是否願意改變思維、調整政治彈性,積極面對以「一個中華」取代「一個中國」、「一中框架」的政治論述與主張?
兩岸兩部憲法的對話以及兩岸政府關係條例的想法是否可以處理兩岸問題?其實是政治心態與政治認知的問題。
兩岸政治關係 覓共識基礎
當年,陳水扁前總統擔任立委首次登陸訪問時,便拿出其仿兩德基礎條約模式的「兩岸基礎條約草案」向中共當局推銷,便是想用「文化上」、「歷史上」一個中國的概念突破中共當局的「一中原則」,為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尋求解決之道的出路,當時中共並未曾積極表態;如今,20多年後的今天,時過境遷,謝長廷提出「一個中華」與「兩岸政府關係條例」的構想,的確能為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發展找到雙方都可能可以接受的政治共識基礎,是比國民黨的「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更能破解兩岸的政治對話難題,也比陳水扁當年的「兩岸基礎條約」想法更具務實操作的可能性,民進黨能否走出「反中」的政治思維與心態,積極面對處理民、共對話與交流的政治障礙,正確處理、看待謝長廷「一個中華」的政治構想?
中共當局是否真能理解並充分意識到謝長廷的主張正是解決兩岸政治對話困局的「中庸」之策,順勢打開兩岸政治難題的「機遇」也在於此?否則,兩岸關係的發展又如何能「積極思考」、「全面發展」呢?
總之,兩岸原本就是「兄弟之邦」,未來兩岸要創造「共同家園」的中國夢,中國大陸必須拋棄「大國」的老大心態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兩岸的政治對話難題才能加以消除;同樣地,對於台灣而言,不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必須正視且面對兩岸融合與交流發展的時勢發展,理性且務實看待兩岸特殊政治關係與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的政治現實,共同努力尋求解開兩岸政治困境的「台灣共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