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日本“離間”大陸台灣 實為狂妄之想

<轉載自 2013411日 環球時報 社評 >

臺日昨天簽署新的漁權協定,日方“允許”台灣漁民進入釣魚島“專屬經濟區”捕魚,但仍不能進入距釣魚島12海裏海域。

這被普遍認為是日本離間海峽兩岸圍繞釣魚島態度的一個“計謀”。這個協定讓台灣漁民受惠,但讓日本宣稱其對釣魚島的“主權”多了一份說辭。它被用於緩和臺日圍繞釣魚島的緊張,對台灣的保釣立場也被認為有軟化的作用。

由於牽涉到台灣漁民的利益,大陸昨天的表態頗為謹慎。這種兩難顯然是日本故意給北京挖的一個坑。

但這件事不會影響釣魚島問題的戰略走向。如果深究起來,釣魚島在行政上隸屬台灣宜蘭縣,就該是台北走在保釣的最前列。台北的曖昧態度同它堅決保釣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但目前這些都已不再是釣魚島局勢的主導性因素。

釣魚島局勢的根本性轉變來自北京保釣的堅決態度。中國大陸已經承擔起保釣的歷史重任,我們爭取台灣的配合,至少要爭取台灣不對大陸保釣拆臺,但我們並沒有把台灣的直接支援計算進壓倒日本所必須的力量。

如果日本只想著方便台灣漁民,對台灣漁民的勝利我們樂見其成。但如果日本想以此作為對抗北京的新籌碼,那它想多了。

中國人民的保釣不可阻擋,這已是“全中國”的意志,這種覆蓋性足以導致對一些細節的忽略。日本如果堅持它的立場,就需長期與這個“全中國”的意志對抗。這是精明細緻的日本人通過耍小計謀改變不了的。

我們看到台灣方面在釣魚島問題上有意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我們當然為此感覺不舒服,大陸網際網路上昨天立刻有不少人指斥台灣當局。但大陸社會不會因此把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憤怒轉向台灣,大陸如今對自己的保釣能力充分自信,民眾因此對台灣方面的不作為終將會有寬容。

現在看來中日圍繞釣魚島的衝突有可能曠日持久,中國社會對此已有充分心理準備。中國從現在的立場後退毫無可能。日本也未必有後退的政治空間,因此雙方的針鋒相對很難化解。

如果中日不想把對抗推向戰爭,或許就應對如何進行釣魚島的危機管理共同摸索。這需要雙方都採取現實主義的態度,但現在的問題是,日本仍未顯示出冷靜和理性。

中國需要保持在釣魚島問題上對日本的高壓,將其逼向與中方認真談判的妥協點。中國國家實力的不斷增長將鞏固中國的主動。圍繞釣魚島的博弈,日本已經輸掉了“勢”。

過去我們常說中日“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合則兩利”沒問題,如果中日長期“鬥”下去,大概也會“兩傷”。但日本的傷將越來越大於中國。這個“勢”已經清清楚楚顯示在西北太平洋上。


 


臺日簽署新的漁權協定,台灣漁民可以進入釣魚島“專屬經濟區”捕魚。

 
無論日本採取什麼手段,都無法改變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