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8月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關焯照 經濟學家 (作者長期從事金融與計量經濟研究、曾於中文大學經濟系任教授)>
80年初的中英談判引發市民對香港前景憂慮,加上當時股市及樓市爆破,終於1983年9月,爆發一場貨幣危機(currency crisis);由於市民和投資者非常擔心香港未來的政治和經濟變化,以致在外滙市場大手拋售港元。
掛鈎初期 確成功遏通脹
至9月中旬,港滙一度在兩天內下挫18%,隨後一家本地銀行更出現擠提,當時市面一片人心惶惶,港府為了穩定人心和盡快恢復市場秩序,遂於同年10月17日推出聯滙制度,將港元與美元掛鈎,並以1美元兌7.8港元作為官價,自此港滙迅速恢復穩定,而金融和貨幣市場也回復正常狀況,一場貨幣危機亦隨之結束。
聯滙在推行初期(1983年10月至1988年)的確有穩定香港經濟發展和減低內部通脹壓力的作用。以經濟增長為例,1984至1988年的本地實質GDP平均增長率高達8.75,遠比83年的3%為高。而同期的通脹率更回復只有單位數字增長,相比80年初通脹率超過10%為低。
但好景不常,踏入80年代後期,由聯滙所產生的經濟及社會問題漸漸暴露於眼前。在2001至2002年期間,數位經濟學者包括筆者和港大王于漸曾分別提議港元脫鈎,而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更表明對聯滙有所保留,立法會也公開要求研究應否繼續施行聯滙制度。礙於當時出現持續通縮和經濟收縮,加上財赤創新高,港府恐怕一旦脫鈎會為本地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所以只能重申一貫立場,表明政府絕無意圖更改聯滙制度。
十年後的今日,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又一次觸動市場神經,高調地發表一份檢討聯滙制度的文章。究竟這個被本地財金官員形容為「行之有效」的滙率制度是否應該有所改動?筆者在這文章嘗試從貨幣理論探討聯滙對本地經濟的影響,從而重新審視現行的滙率制度是否適合本港經濟的長遠利益。
棄息率主動權 價格不穩
貨幣理論有一個金科玉律——當一個經濟體系以貨幣穩定為目標,便會失去控制息率的能力。簡單來說,即是實施聯滙換來的其中一個代價,就是本地息口必須在大部分情況下跟隨美息上落,香港要放棄息率主動權以換取港元穩定性。
除了要付出放棄息率主動權的代價外,筆者從以下三方面評估聯滙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⑴價格穩定(Price Stability)——價格穩定是指保持低水平而穩定的通脹率。根據貨幣理論,這可視為貨幣政策中最重要的長遠目的,原因是價格穩定可減低市場不明朗因素,從而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讀者可以從附圖清楚看到由1983年至今本地通脹的變化。由1989至1995年期間,通脹處於甚高水平,但在1997至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本地價格急速下滑,並進入連續6年的收縮期,這種大上大落的價格走勢絕對不利於經濟發展,而1999至2004年的通縮期更引證內部價格調整是可以漫長和非常痛苦的。
港滙不能改 股市動盪多
至於近年的通脹走勢相對溫和,但從2011年開始,食品價格和私樓租金飈升引起市民(尤其是基層)強烈不滿,要求政府正視通脹問題。
如果將香港的通脹走勢與採用一籃子貨幣的新加坡比較,新加坡在1983至2011年期間的平均通脹(Average Inflation)只是1.7%,遠低於香港的4.3%。如果以統計學的Variance(變動值)比較這兩個地區的通脹波幅,因為變動值愈大代表波動性愈高(或穩定性愈低),根據筆者的計算,香港和新加坡的通脹變動值分別是22.25和2.75,明顯地新加坡的通脹穩定性遠優於香港。
⑵金融市場穩定(Stability of Financial Markets)——自回歸後,本港曾面對多次金融震盪,包括1997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爆破和2008至2009年的金融海嘯,究竟在聯滙制度下我們的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有何反應?
根據港交所的數據,港股在以上三次危機中的下挫幅度均非常嚴重,分別是61.1%,54.7%和66.6%,顯示大量財富因股災出現而被蒸發,對本地經濟造成嚴重創傷。
其實本港股市的巨大調整是預計之內,因為在聯滙制度下,港滙(即外部價格)不能改動,因此調整壓力便轉移到內部價格上,換言之,港股大幅波動亦是使用聯滙的另一代價。
貶滙率避危機 星洲勝港
⑶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香港作為9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表現是毋庸置疑的。自聯滙實行至今,香港的實質GDP平均增長是4.88%,若聚焦在1997年回歸至2011年期間,本地經濟平均增長大幅下降至只有3.72%,顯示在兩次外圍金融震盪包括1997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至2009年的金融海嘯嚴重影響香港經濟表現。
如果與同屬細小開放型經濟體系的新加坡比較,香港在經濟增長方面明顯較新加坡遜色;在1983至2011年和1997至2011年的兩個時段,新加坡的實質GDP平均增長分別是6.71%和5.59%。而在承受外圍衝擊時,新加坡的經濟轉壞程度也明顯較輕,以亞洲金融風暴和金融海嘯為例,新加坡的經濟收縮分別只有2%和1%,而香港的經濟收縮則分別為6%和2.6%,這經濟差別主要是新加坡的滙率(即外部價格)能透過貶值從而提升競爭力,而香港在聯滙的掣肘下卻不能作出滙價變動。
從價格穩定,金融市場穩定和經濟增長三方面來分析,讀者不難看到聯滙對香港經濟帶來不少負面影響,但現在是否放棄聯滙而轉用其他滙率制度的時刻呢?答案肯定是「不」。原因是外圍經濟愈來愈差,尤以歐債危機仍有爆煲的可能性,而香港內部經濟正在放緩,面對內憂外患,假如港元一旦脫鈎,香港要面對的變數是難以估計,現在最佳的方法是以不變應萬變,並可以考慮引入一些優化聯滙的措施,至於這方面的問題,筆者將會在下篇文章作詳盡解釋,希望不負讀者的厚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