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8月17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系列名:能源興國系列 撰文: 鄺社源 中亞能源副主席兼營運總監>
中國自身的石油並不豐富,發展再生能源是不二之途,而生物燃料當中最有實用價值的,就是生物柴油及乙醇(Ethanol)汽油。
生物柴油的提煉技術已非常成熟,一般外國廚餘廢油都免費送予有興趣提煉生物柴油者,但在國內,廚餘油就被不法之徒回收為令人嘔心的地溝油供人食用。
現時國外製生物柴油的原料大多來自植物油,尤其是來自含油成分較多的麻風樹(學名︰桐油樹Jatropha)、油菜種子(Rape Seed)與油棕(Oil Palm)。中國應在氣候適合而有大量貧瘠土地的省份如廣西、雲南山區、四川、湖南、貴州、西藏甚至寧夏、甘肅等地大面積種植麻風樹。1平方公里大約可種20萬株,每株年產10公斤種子,以每10公斤麻風樹種子能搾出4公斤的油,一年約產80噸即560桶生物柴油;以10萬可平方公里種植來算,每天能為中國提供15萬桶油!
種甘蔗煉乙醇 自給自足
此外是乙醇汽油,中國應學習巴西政府發展甘蔗提煉乙醇加入汽油為燃料。巴西指定國家石油公司強制收購所有乙醇,並立例規定乙醇為汽油價格的60%。經30多年來的科研,巴西的甘蔗業現時是世上最高產者,通過生化科技,每一公畝甘蔗可生產9千公升的乙醇。此外,蔗渣可用來焚燒發電,向乙醇廠提供電力,做到能源自給自足。巴西現時是全球第二大乙醇生產國,僅次於美國,中國西南省份適合大量種植甘蔗,故可向巴西借鏡。
巴西政府又從汽車着手,與全球各大汽車廠訂立科研項目在2003年推出「汽油乙醇比例可變」內燃引擎(Flex-Fuel Engine),投放巴西全國使用,令巴西成為南美各國之中唯一不用向中東買油的國家。此外,美國科學家已掌握了新的微生物酵母技術,可分解較硬的纖維以製乙醇,大增原料兼容性及乙醇產量,以上這些中國都要快馬直追。
中國煤多油少,故用煤轉化為油,亦是事在必行的事。中國可採的煤約有1,145億噸,是隨美俄後的全球第三大蘊藏量,年產34億噸,但本身卻是全球最大用煤國,年用35億噸,故仍需進口。煤轉油技術早在1920年時就為德國科學家所發明,技術工藝複雜而昂貴,且有多項歐美尖端技術專利,不是一般廠家可以模仿,其生產綫亦要求甚高,無10數億美元造不出一條來。全球著名的南非沙索(Sasol)公司為煤轉油的「大哥大」,美國都要向它取經,中國的神華公司,多次要求與其合作把山西內蒙的煤轉為油,為中國解決油荒。2009年神華在內蒙興建一間日產2.4萬桶油的煤轉油工廠作為試點,目標是在2015年時增產10倍至24萬桶。第二間與沙索公司合作的廠是在寧夏,估計在2017年可投產,目標是一天8萬桶。大規模成功的煤轉油,將對中國未來的能源供應有重大意義。
無凍液化天然氣 減污染
但煤轉油技術的問題是污染,故此中國亦有絕對必要引進無凍液化天然氣技術(GTL)來合成超高純度柴油。其不含硫及金屬微粒等污染物,且易燃力特強,故極為高能環保。以其單獨作柴油使用或混合普通石化柴油都能明顯減低污染。一般的常規液化天然氣(LNG)技術是把氣加壓冷凍至-162度入罐,並保持此液化狀態,至使用時氣化還原。過程要求特殊容器運送、成本高、危險性大。而無凍液化天然氣技術,毋須急凍,而是用不同的催化劑及化工手段,把空氣中的氧與天然氣混合為氫及一氧化碳,通過催化重組,得出超高純度柴油、石腦油及石蠟或航煤、汽油等原料。
「GTL」優點是產品毋須低溫儲存及特殊運送設備,對中國日後的能源使用、生態環境以至國防安全都有直接貢獻。中國地大人多資源少,天然氣儲量僅是蘇聯的3%,或美國的1/3。我們應予節約,並設法伸延使用。
當年美國就已考慮此點,所以從30年代開始就大量發展以電為主的結構,並曾一度禁止燃氣使用。
時至今日,美國很多公眾及家居場所,依然以電為主氣為副。建議中國學習美國的方案,盡量增加用電化及不鼓勵燃氣,來取代、減少甚至停辦燃氣項目,不要把僅存的資源燒掉。把氣液化為各種原材料,循環使用,造福後代。(系列之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