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8月17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本港保釣人士成功登島,觸動港人情緒,民間保釣組織在有限支援下以行動表達對國家領土的維護,贏得支持;當然,大家不會預期這會令釣魚島主權爭拗有突破性發展,但也有其重要性,因這正是我們從歷史詮譯中對國民身份認同的表態。
「中國的英雄在哪裏?不要以為是神九的3位宇航員,也不是為中國奪得奧運金牌的奧運健兒,而是在釣魚島給日本逮捕的香港保釣人士。」這是香港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台後,一位內地網民在微博寫的留言。
民間力量表態 獲港人力撑
早前大批家長、學生及教師,反對港府推行國民教育,部分支持國民教育人士便對反對者給予「不愛國」標籤,連內地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也說,不少年青人仍然不知道「五四運動」精神的代表、不知道誰是國家主席,故此國民教育要彌補青年的有關缺失。
但是,如今走在保釣最前綫的,正是香港保釣人士,14人被日方拘控或於今日被遣返,誰又能說港人不愛國?
本港保釣人士過往已有多次行動,今次登島事件後,引發港人一片聲援浪潮,批評日本無理拘捕保釣人士,就算是那些與保釣人士政治立場不同的市民,也讚揚保釣人士勇敢。
內地則有網民留言「有人為了宣示國家主權去保釣,又有人大搞分裂。香港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誠然,香港人愛國,同時也相當注重要正視歷史,才會出現有人一邊喊平反六四,一邊衝去保釣的場面。
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導師丘梓勤表示,民間保釣運動得到普遍香港市民認同,但是始終是民間力量,國家沒有參與,作用有限。若然國家參與其中,隨時引來一發不可收拾的外交風波,甚至開戰,加上兩國經濟關係緊密,令政府難以貿然行動。
但是,民間組織的表態,卻也不是「白做」,相反,以實際行動要求日本正視歷史,正是向下一代展示最好的國民教育。
不同的國家對歷史可能有不同的詮譯,在歷史書寫中也不能保證是百分百真實,當歷史真相受考驗,我們便要站出來:
˙日本官員多次參拜有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例如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前往參拜,數百名港人到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抗議、遞交請願信,以及焚燒日本軍旗。
˙每年「7.7蘆溝橋事變」、「9.18事變」及南京大屠殺周年紀念日,本港多個團體會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示威,要求日本就侵華事件道歉;2010年9月18日,更有數名代表一度企圖衝入總領事館辦公室與保安發生碰撞。
˙慰安婦向日本索償,港人也有支持,除了發起遊行,又曾發起「日軍戰時暴行」大型見證會;香港作家李碧華更把慰安婦的經歷,寫成《煙花三月》一書。
篡改教科書 日本前車可鑑
這些行動,均是向下一代傳達歷史真相的示範。05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歷史教科書》,把南京大屠殺寫成「南京事件」,又表示有「多數中國軍民被日軍打死打傷」,沒有交代大屠殺死傷人數,只稱仍有疑點。雖然教科書在日本只有少數學校採用,但卻是經政府審批的課本,故引發各地華人強烈不滿,香港也曾有大型示威反對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
港人愛國但反對國民教育,因是港人要求正視歷史,獲教育局資助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被指內容偏頗,褒中國政治、貶西方政治,令港人憂心及引起反彈情緒,不難理解,正如歌手黃耀明要求撤回國民教育時所說:「國家做得不好的時候,國民有權批評。」
日本的例子正是前車可鑑,本港市民更加要看清楚何謂愛國,令下一代可正確從歷史教育中,獲得國民身份的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