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沒硝煙」保釣戰場 日借媒體造勢

<轉載自2012818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中產階級心聲 撰文: 梁亦華 香港大學政策、行政與社會科學教育系博士生>
日前香港14名保釣運動成員成功登上釣魚台,為港人多年來被抨為不夠愛國,提供了無可置疑的反駁。
可是當大多數愛國人士關注中日隔海對峙,以及被捕保釣人士的遭遇時,兩岸媒體似乎忽略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傳媒。當中國外交部繼續重複多年來「固有領土」及「無可爭辯的主權」的論調時,日本又有何回應?外國又會如何看待釣魚台問題?
鼓吹中國威脅論 引國際同情
近年中國國力大幅提升,外交籌碼遠較七十年代多,但再樂觀的評論也不能否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力量舉足輕重。日本雖擁有亞洲第一的海軍實力,亦深明此理,是以除大幅擴編負責南西諸島防衞的第十五旅團外,更積極爭取國際輿論的支持。
上月東京都政府便率先在《華爾街日報》刊登廣告,把尖閣列島問題淡化成東京府內的官民交易,順道鼓吹一貫以來的中國威脅論。此千篇一律的論點在華人社會當然被嗤之以鼻,可是在國際社會,尤其是歐美經濟衰退,各國政府急於尋找替代羊的今天,日本的宣傳極可能把中國塑造成侵略性強鄰,令國際社會的同情偏向日方,為釣魚台問題橫生枝節。
甲午戰爭藉外交 促英日同盟
日本重視歐美輿論並不始於今天。早在百多年前的甲午戰爭中,日本已透過派駐外國的外交官在歐美各地,尤其是當年最強大的英國報刊發動宣傳戰,把日清戰爭描繪成文明與野蠻的衝突,更讓百多名西方記者隨艦報道戰況。
日本於豐島擊沉懸掛英國國旗,無配備武裝的怡和洋行商船「高升號」,本來可讓清政府得到英國支持,甚至軍事支援,但在日本的公關手段下,不少親日學者在包括《泰晤士報》在內的主流報章撰文為日本辯護,最後英國法院裁定,擊沉高升號的日本不須負任何責任,損兵折將的清政府則要向怡和洋行及遇難船員賠償損失。
英國與清政府貿易關係源遠流長,甲午前夕的年貿易額近二億両,但在日本輿論戰下,清政府的對英外交顯得一敗塗地。甲午戰後英日同盟更形鞏固,致使清末及民初政府被迫向野心勃勃,一心染指滿蒙與新疆的俄國靠攏。
枉華不稱霸 仍缺盟友認同
反觀今天,日本同樣向美國發動宣傳攻勢,先佔輿論高地,大肆渲染黃禍,對中國所帶來的聲譽損失,即使再舉辦10個和諧奧運也彌補不來,這亦是多年來中國「和平崛起」、「永不稱霸」的發展方針得不到認同,耗費上百億儲備後依然欠缺盟友的主要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