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美勢「調教」日本 保「圍堵中國」策略

<轉載自2014226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當東亞局勢日趨複雜及緊張之際,美國國務卿克里2月中訪問韓、中及印尼之行自更受關注,當中尤受重視者乃中美關係的最新發展。
過去幾個月中美日3國間的博弈令人目眩,今後的演變則更難測。箇中形勢及脈絡為何值得探討,甲午馬年的不祥徵兆實令人擔憂。

克里訪華 東亞矛盾各說各話
克里之行顯示了中美間的基本矛盾依舊,至少暫時無緩和迹象,但雙方又積極保持合作。意向相近的反是朝鮮及氣候等兩項,在關鍵的東海、南海及中日關係等問題上,雙方只是各說各話,如中國要求美國切勿介入海疆紛爭嚴守中立,而美國則表明不承認中國新設的東海識別區,警告中國切勿再設南海識別區,還讓美軍軍官宣稱中菲若在南海發生衝突時,美國將協助菲律賓,但如何協助則未見詳述。

無論如何,中國對克里算是給足面子,習近平、李克強、外長王毅及國務委員戴秉國等都會見了他。其後外交部還發放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顯示兩國同意在5個方面進行減排環保的實質合作。氣候合作乃很技術性的問題,相比當前東亞的尖銳地緣政治矛盾,實有點風花雪月味道。這是否中美想用一些具體務實但枝節性的合作,來掩蓋在根本問題上的嚴重對立?
中國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乃以不對抗和互相尊重核心利益為最根本要點,但這至少在目前未能做到;美國仍無迹象會放棄圍堵中國的「重返亞洲」策略,仍堅要插手東海南海紛爭。克里還要求韓國改善與日本關係,目的是保障美日韓間共同應付朝鮮搞事和中國崛起的聯合陣綫。

美制衡日本 嚴批右傾拒軍援
另一方面,美國也不敢把中美關係搞僵,因此便把好話說盡,甚麼不介意中國崛起和不會遏制中國云云,同時還找些枝節項目如氣候等力推合作。或許這就是中美兩國都說的要擴大合作,管控分歧之道,使中美間能形成苟安或苟合之局。這局面能維持多久誰也說不準,因兩國國內及國際形勢,都有很多變數可影響雙邊關係。其中一個目前尤為重要的因素是日本,最近的政治右傾極端化路向確令美國頭痛,因這完全打亂了其「重返亞洲」部署。

中美日之間正構成了複雜的互動關係。原先三國間並非三角而是兩邊關係;中國抗衡美日,美日同一陣綫對付中國。日本唯美國馬首是瞻做其附庸,故不構成獨立的一角,並不如冷戰時代中美蘇的三角關係,當時三國相互獨立及對峙。但最近情況出現了顯著變化,美日間分歧公開化並進行了博弈,美國還出招打壓日本,如對安倍拜鬼表示失望,要求交還之前借給日本的核原料,而美國軍官更明言若中日發生軍事衝突,美國不會直接介入,主要承擔救護工作。此外,美國媒體對日本的右傾政治路向更多嚴厲批評。因此有必要重新評估美日關係,並看看是否應該修改上述中美日三國關係的兩邊模式,而代之以新模式。例如可用2.5角關係,表示已走出兩邊但仍不是三角。
關鍵是客觀分析美日新關係中的變與不變因素。不變的很明顯:美日軍盟未變,美國利用日本作為東亞地區的看門狗意圖未變,美國容許日本在一定程度內強軍和更多參與國際事務的取態也未變。總之,美國仍希望日本能在其全球特別是東亞戰略中分擔成本負起更大責任。

日抗命亂「返亞」部署 美氣難下
另方面,由於日本的政治右傾令美日關係確已生變。主因是日本要走自己的路回復「正常」國家,不再事事看美國臉色,想把美日關係中日本的附庸角色變為合作夥伴,而為取得日本合作,美國要在中日矛盾中更多支持日本。這是日本的如意算盤,但卻引起了美國的強烈不滿:一是美國可給日本多些自主,然而日本不能公然抗命,如副總統拜登花了一個小時與安倍通電話,勸說不要拜鬼而安倍不理,令美國難吞下這口氣。二也更根本的是,日本的右傾路綫破壞了美國的東亞地緣戰略部署,打散了美日韓的鐵三角同盟,在應對朝鮮、中國及其他問題上陷美國於不利境地。但美國料仍不會放棄日本,希望通過一些打壓行動令其回心轉意重新聽話。

看來美日關係正掀開新頁,同樣中美關係也邁進新階段,東亞地緣政局變化將隨之更為難測不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