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4年8月25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謝湧海 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兩岸三地血脈相連,文化相同,在大陸經濟騰飛的過程中,三地經貿合作日益增長,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因此,評估該地區的經濟和貿易合作現狀,探討其進一步的合作前景,非常有必要。
一、兩岸三地經貿合作現狀
內地開放 中港台壁壘漸破
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兩岸三地不斷降低貿易壁壘和政策限制,擴大相互交流和開放,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為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資本和人員流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見表)。
1. 大陸經濟增長推動港台貿易快速提升。2013年,大陸對港台貿易額達5,983億美元,佔大陸外貿的14.5%。同期,大陸對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的外貿分別為5,590億美元、5,200億美元、4,436和3,360億美元。大陸對台貿易佔台灣外貿的35%,對港貿易已佔港外貿的41%。另外,香港服務貿易1,961億美元中約三分之一是與大陸實現的。
2. 截至2013年底,香港對大陸投資企業累計達36萬家,累計金額6,656.7億美元,佔內地吸收外資總量的47.7%。今年第一季度新投資216.05億美元,同比增加11.3%,2013年大陸對外直接投資1,004.5億美元,其中對港或通過港轉投外國的資金達523.8億美元,佔比為52.1%。
截至2013年底,台灣對大陸投資企業累計為90,018家,累計金額591.3億美元,佔內地吸收外資總量的4.2%。大陸赴台投資金額2012年6.48億元人民幣,2013年8.64億元人民幣。但今年第一季降至僅7,948萬人民幣,主要受服貿協議受阻影響,台以「國安」為由,封殺了一批大陸企業赴台投資。
3. 2013年,兩岸三地人員往來繼續增加,其中大陸訪港人數為4,070萬人次,同比上升16.7%,佔香港同期遊客的75.3%。大陸訪台292萬人次,其中自由行人數52萬人次,激增174%。同期,台灣訪問大陸為516萬人次,香港訪問大陸為1.38億人次,港台往來大陸的總人數高達1.87億人次,佔大陸出入境人口的41.1%。
三地互設金融機構 進展最大
4. 兩岸三地金融機構互設取得較大進展。截至2013年底,大陸銀行在港開設分行14家、保險公司11家、證券商28家。香港商業銀行基本都在大陸開設分行,保險公司在內地有20家。大陸在台灣開設銀行有5家,台灣銀行在大陸開設分行有6家,保險公司10家。另外,台灣有10家金融機構擁有QFII額度。
5. 兩岸三地在人民幣業務上合作。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今年上半年實現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2.3萬億元人民幣,人民幣發債1,600億元,存款餘額高達1萬億元。台灣由於每年對大陸貿易順差,自銀行開展人民幣存款以來,其人民幣資金池迅速上升,截至6月底餘額已達2,927億元人民幣,並實現了人民幣對台幣的直接報價。
6. CEPA和ECFA成果。自2003年大陸與香港簽署CEPA以來,內地累計進口香港受惠貨物49.6億美元,港方獲關稅優惠28.4億元人民幣。內地對港服務貿易開放領域達47個,開放部門148個、開放措施403項。
繼2009年大陸與台灣簽署ECFA之後,2013年6月,兩岸簽署了「服貿協議」,大陸對台灣作出65項特定的開放承諾,涉及銀行、證券公司、金融服務、電子商務、圖書進出口、電影、運輸、物流、航空、醫療、港口和電訊等。同時,台灣對大陸作出55項特定的開放承諾,涉及銀行、企業參股、醫療、電訊、旅遊、服務業、人民幣流通等。但台灣方面對「服貿協議」仍存內部爭議,迄今未獲立法院批准。
政治掀鬥爭 台經濟受損
二、 兩岸三地成立自由貿易區,關鍵還看台灣的態度
台灣與大陸在2013年6月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兩岸三地邁向自由貿易區的重要一步,但卻因台灣內部矛盾而擱淺。從報道看,反服貿人士主要動因是:⑴意識形態作祟;⑵利益得失之爭;⑶服貿程序審查。其中摻和着濃厚的黨派和黨內之爭,以及台地方選舉等因素。
關於海峽兩岸服貿協議,首先,它並不涉及意識形態,是一項純經貿協議,整個文件字裏行間找不出任何涉意識形態的詞句。其次,協議本身很明顯是大陸對台灣讓利的產物。明眼人仔細閱讀便知。第三,服貿協議前後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協商,台方從2013年4月到今年3月10日,舉辦三場立法院公聽會,20場其他形式公聽會,110場產業座談會,程序公開,並無黑箱操作。
由於台灣未能在立法院通過服貿協議,大陸批給台灣的1,000億元RQFII(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沒法使用,令台灣近3,000億元人民幣存款不能回流大陸投資;台灣證券公司赴大陸開業也遙遙無期,原本準備對台特定開放的各項承諾被擱置起來。一方面是工商界心急如焚,另一面是政治爭鬥。其結果受損的是台灣經濟。
從國際環境看,美國正在主導泛太平洋投資貿易夥伴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泛大西洋投資貿易夥伴協議(The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簡稱TTIP)和多邊服務業協議(Plurilateral
Service Agreement,簡稱PSA)。大陸在過去10年間已與東盟、新加坡等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並正在與另18個國家和地區商談自貿協議。
從大陸內部看,上海自貿區的設立,表明內地正在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投資方式,加快服務貿易對外開放。特別是大陸已承諾到2015年底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總之,兩岸三地經貿合作日益緊密,如果能早日建立「大中華自貿區」,對兩岸三地經貿發展將如虎添翼。但關鍵還看台灣能否順勢而為,早日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大陸與台開放大事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