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港房策滯後 須效星洲人人有屋

<轉載自2014820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撰文:陳一諤 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碩士/郭氏學人、卓永豐 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學士/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香港分會成員>
早前長實嵐山177呎「高級劏房」在本港掀起廣泛討論,《人民日報》海外版更刊登文章,肯定發展商推出迷你單位,認為這符合市場原則,令資金不足的年輕人上樓有望。
助置業 減有產無產對立
事件雖暫告一段落,但爭論背後卻反映了本港社會長期存在的兩個房屋問題:一、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渴望自置居所,但多力有不逮;二、與此同時,香港市民渴望有理想的安樂居,但多年來,普遍市民的居住環境仍舊狹窄。
一個理想的房屋政策,除了解決市民的住房需要,更須協助市民置業。只有市民真正擁有自己的物業(Homeownership),市民才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果實,並對社會產生歸屬感,減少「有產者」與「無產者」之間的對立。
這就是先秦孟子提出「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背後的治國理念。可惜,香港現時只有52%住戶擁有自置居所,16%來自公共房屋;而面對「地產霸權」,樓價急升,「無產者」上車無望,更遑論透過置業作儲蓄和促進社會流動。
星推動組屋 95%自住業主
反觀,新加坡的公共房屋政策,經常被譽為亞洲、世界性的典範,皆因其政府一直信奉「居者有其屋」的政策理念。早在上世紀60年代,李光耀先生提出國民會因為能自置物業而感自豪,但政府津貼的廉價租住房,卻會被嚴重濫用而缺乏維修。因此,新加坡政府明確表明,國家發展,以建立人民自置居所為社會目標。經過多年努力,新加坡建屋局為當地80%以上人口提供政府組屋單位,而當中又有95%為自住業主。
新加坡一直堅持小戶型、低房價原則,使房價維持在多數居民負擔得起的水平。除了控制興建成本,政府並會提供免稅及各種優惠給居民購買組屋,例如:三房以下的組屋,資助後的售價常低於市場價的一半;購買四房的組屋,價格則約下調15%。購買二手組屋的話,政府更會按購買者的家庭收入狀況,提供1萬至7萬新元不等的津貼(約6.2萬至43.5萬港元),存入買家的公積金戶口。
港高級劏房 細星單位近半
為鼓勵長幼同住,若子女選擇在父母居所附近置業,更可獲3萬新元(約18.6萬港元)的特別補助,並享有住房分配之優先權。兩位同是35歲以上的單身人士,則可聯合申請組屋。
另一方面,相比6070年代市民但求「有瓦遮頭」的情況,隨着社會發展,市民對房屋的期望和要求已大大提高。2011LSECities舉辦了題為「香港:城市、健康與幸福」的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有學者提出,本港居住環境狹窄對市民心理、家庭與鄰里關係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嵐山177呎的迷你單位,被喻為「高級劏房」,其實是十分諷刺的,因為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實際上不到166呎。對比之下,新加坡人均居住為320多呎,超出香港接近一倍。
搶地建公屋 安居樂業仍遠
近日,傳媒、網民對一對大學兄妹申請公屋,大多予以責難,但試問哪一個成年人不希望有私人空間呢?居住環境狹窄,令市民長期生活在心理壓力及緊張之中。從這兩個角度而言,現行的房屋政策固然停留在7080年代思維,十分滯後,而遺憾地未來的房屋政策亦不見得能對症下藥。
翻開「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二月份發表的諮詢報告,其側重點仍然停留在公屋數量及其分配機制、以及公、私營房屋比例等範疇之上。縱然政府能「搶地」成功,與港人「恒產恒心」、「安居樂業」等普遍願望,亦相去甚遠!新加坡的經驗,誠然值得香港借鑑。
房屋問題是特區管治的癥結,而單靠傳統的公屋、居屋等房屋政策,只能紓緩,卻不能解決市民渴望自置居所、改善居住環境等核心訴求。特區政府必須改變其管治思維,與時並進,以現代香港人為本,根治現今的房屋問題,打破「五十年不變」的政策迷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