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4年8月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港鐵獨立董事委員會調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延遲通車的報告指出,5個大型項目同時上馬是急於求成。委員會主席馬時亨指這情況好比「消化不良」,這肯定有其道理,但港鐵接二連三出現那麼多的問題,患的肯定不是消化不良。
偏重地產發展 未把鐵路做好
港鐵過於偏重地產發展,雖然說地產發展可以帶來利潤,以支持鐵路的營運,可是由財務報告的資料顯示,即使沒有地產項目,港鐵仍然有利可圖。市場上老早已看出港鐵的眼光不是着眼於車費平均只有少於10元的鐵路,而是平均消費遠高於此的店舖及地產項目。
這解釋了為甚麼港鐵在九龍站劃了那麼大的地方,表面上是為了市區預辦登機的設施,實際上是站上的地產發展。這不完全是錯,但港鐵一直未有把鐵路做好,而且為特區政府帶來了相當的麻煩。
舉例說,近年內地自由行旅客帶來的中港摩擦,包括港鐵列車的擠迫,洗手間設施及儲物櫃的供應,港鐵可以如台北的捷運或是日本大城市的車站般,提供洗手間及儲物櫃,那麼旅客便不用把大型的旅行喼拖在路上,而他們也可以令有車站的地方有洗手間。台北可以做到,東京、大阪可以做到,為甚麼香港不可以做到?甚麼工程的問題是多餘的,也是謊言處處。只是無心吧。可以說,港鐵把原本可以減輕的旅客行李喼及洗手間問題推向深淵。
洗手間儲物櫃無「利」 寧建商舖
港鐵積極在各車站以短時間興建大量的商舖,為甚麼不可以興建洗手間?這不是叫港鐵的列車登陸火星。它們有空間、有金錢、有技術。
另一點可看出其無心營運的是在東鐵,那裏沒有幕門,花了多年的時間,不少人死於或傷於路軌,有心的企業已一早作改善,甚麼技術只是藉口。而早前西鐵受雷雨嚴重影響運作,又是保養的問題。
港鐵患上的不是如馬時亨說的消化不良,而是血癌,會影響全身的運作,有甚麼風吹草動(如雷雨)便不堪一擊。港鐵的營運其實也有不錯的水平,可惜在香港那麼密集的城市,人的流動不可以長時間停止,否則帶來混亂。
港鐵不可以一方面沒有好好地減少因為維修保養的不足而令鐵路出現長時間的停頓,另一方面卻大張旗鼓來發展地產項目以及利用大量人手來營運香港以外的鐵路項目。這些項目涉及大量人手,收入與香港的鐵路營運差不多,利潤只是數億元,港鐵在香港沒有做好本份,應該放棄這些工作。
未發揮功能 董事局要大換血
最奇怪的是誠如馬時亨在電台節目上指出,港鐵董事局內精英雲集,包括有前滙豐銀行大班鄭海泉先生及前消委會主席陳黃穗女士,為甚麼近年好像問題處處?當然董事局不可能事事參與日常的運作,這肯定是管理層與董事會的溝通出現了重大問題,以及架構太大,管理層駕馭不了。
無論是港鐵的年報,或是香港法例第556章的香港鐵路條例,他們都指出港鐵經營的「主要以鐵路為基礎的運輸系統,包括本地和過境服務、高速的機場快綫,以及輕鐵系統。」其他的恐怕是副業。香港有基本法,市民在投考公務員時要考基本法的知識,但港鐵的職員特別是高層,有多少會知道其使命是甚麼?日後,港鐵的高層恐怕也要考核這部分,要將其使命熟讀得朗朗上口,以助其了解並貫徹執行。
從前的地鐵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企業,現在接二連三出現不同的災難,有朋友笑說可能連吃飯訂枱或穿上制服時,也不敢告之自己是在港鐵工作。為甚麼會弄成這樣子?
港鐵由從前到現在不是沒有精英,現時患上的是血癌,要換血。政府可以更換機管局的行政總裁及主席,可以更換香港電台的高層包括廣播處長,為甚麼不可以果斷地更換主席、行政總裁以及曾經把個人八達通資料出售的總監?那位當時是八達通主席及港鐵財務總監的思維明顯是財務主導,與港鐵以運輸為主的業務背道而馳,港鐵近年事故頻生正是這思維作祟,在八達通事件後,沒有撤換他,反而更上一層樓成為副行政總監,董事局發揮不了監察的功能,還助長了與港鐵使命相反的風氣,非香港之福。
他們在私人的機構大有發揮,而不是在政府作為大股東的港鐵工作,一方面受掣肘,另一方面又要爭取回報,卻又不能滿足市民對其基本使命的要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