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新婚多新樓少 樓控或更辣

<轉載自2014815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房策透視 撰文: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1997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特別對於樓市而言,當年樓價屢創新高。而中原城市領先指標,就是以97年的數據作為基準。香港當時的人口只有648萬人,家庭數目約有192萬個。
辣招未遏樓泡 政府或再出招?
十七年後的今天,截至20146月的數據顯示,香港的人口已突破722萬人,而估算家庭數目上升至239萬個。近月樓市再次升溫,無論是中原城市領先指標,又或者是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樓價指數,都創下了歷史新高。雖然政府已用了多項辣招,但有意見認為,仍未能為樓市降溫,所以預計政府或有更辣的招數,對付樓市潛在的泡沫。
自回歸以來,香港經濟經歷了幾次周期,亞洲金融風暴所引發的樓市大瀉,令整體樓價下跌了六、七成,這個事件對於70後或以前的市民,仍然記憶猶新。但對於80後的市民來說,樓價在2003年以後基本是上升軌,樓市大跌的痛苦基本上沒有體驗過,所以他們對於樓市的戒心較少,容易成為樓市波動的受害者。
自由行改善經濟 港結婚數字飈
現在與1997年比較,香港人口增加了730,400人;如以家庭計算,增加了466,200個(截至2012年底的數字)。因為經濟持續改善,2013年登記結婚宗數比對97年增加了17,805宗,達到55,398宗!問題是香港有沒有足夠的房屋供應配合家庭數目增長?
假設每宗結婚登記等於一個新的家庭設立,引發一個新的住屋需求,那麼比對每年新增房屋供應量與登記結婚數目,便可以知道房屋供應能否追上住屋需求。
圖一顯示了自97年以後,每年登記結婚宗數。基本上,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發生,經濟轉差的問題,人們推遲了結婚的時間,由1998年至2003期間,每年結婚宗數只是30,000多宗。但自2003年內地開放自由行之後,香港經濟得以改善,而每年結婚的宗數亦逐年上升,而近幾年每年維持50,000宗以上,而2012年更因為龍年效應,升至60,459宗!由97年至20145月為止,累計登記結婚數目已達至760,994宗。就算計至2013年底,也有739,231宗。
新婚望置業 樓供應卻反減
同期的房屋供應有沒有跟上?第一屆特區政府的八萬五政策效應,房屋供應要在1999年之後才見到。在2000年公屋、居屋加私樓的供應,突破96,884個單位,見圖二。當年基本上供應是大於新增家庭數量。但及後,政府要挽救樓市,停建居屋,而又沒有大型的土地開發計劃,使到每年的房屋供應量銳減,跌至平均20,000個單位的水平。
回歸後家庭數目又增加了多少?1997年時,全港家庭數目約有1,922,800個,而到了2012年,家庭數目已升至2,389,000個,15年來多了466,200個家庭。見圖三。
如果把每年新落成單位數目,與年度登記結婚的數字作為比較,便會發覺自2005年以後,新增登記結婚的數目遠高於新屋落成,而近幾年情況轉趨嚴重,見圖四。自2006年以後,平均的新屋落成量約20,000個單位,但到了20122013年,每年新婚的家庭卻有近6萬宗。換句話說,近幾年有34萬的新婚家庭,沒有相應的房屋供應配合。於是就造成以下的社會問題:
新婚的夫婦,因為缺乏資金買樓,要繼續分開在雙邊父母居住,形成結婚不同住的情況,或許他們目的是希望能儲到首期買樓,但這種社會情況當然不理想。
因為公屋供應有限,輪候時間長。結果便要捱貴租,租住私樓去組織自己的小天地。
如果不能負擔一般的私樓,但又要有自己的小天地,部分或會考慮劏房。而很多劏房都是未經審批申請改動建築物的間隔,造成潛在安全風險,成為社會的隱患。
上述分析只限於本地的實質需求,亦即是剛性需求。由19972013年期間,累計結婚宗數已達73.9萬宗;但期間物業落成量,只有69.9萬間。兩者相差4萬,但這個數字差距,並不能完全解釋小型單位的樓價上升,還有些因素影響到物業的需求。
過去的一段時間,部分香港的物業由海外買家購入,其中以內地買家為主要部分,而這亦加劇房屋短缺的問題。
回歸後人工加9% 樓價升24%
其次是香港人的家庭結構開始改變,每戶的人數愈來愈少:1997年家庭住戶平均人數是3.3人,但到了2012年,家庭住戶人數只有2.9人,就算人口沒有增長,但因每戶人數減少,這亦造成新的房屋需求。按數字估算可以是97年家庭住戶數目的13.87%!以971,922,800個家庭住戶數目作為估算,住屋需求會多了26.5萬間!
因為住戶人數少了而多了住屋需求,再加上每年結婚的新增家庭,還未計入海外買家的需求,房屋的缺口可達30萬個單位以上!通常結婚不久的夫婦,家庭經濟能力有限,所以中小型單位便是他們的目標,這亦解釋了為何近日中小型單位的價格突破歷史高位,因為這些剛性需求是實在的,當利好的消息進入樓市,這些購買力便會釋放出來,繼而推高樓價。
相比於97年,家庭入息中位數只升了8.95%,但反映樓價表現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標,卻升至124點,亦即樓價比對1997年時升了24%。家庭收入的增幅,是低於樓價的增幅。這個情況確實令人憂慮的。










人口與家庭數目皆升。














每年登記結婚數目。

 











住宅落成量。













庭住戶數目。












結婚數目與建屋量比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