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4年8月21日 經濟日報 社評>
港府委託學者撰寫的全民退保報告昨公開,倡65歲長者每月可獲三千元。長者有穩定收入安享退休用意雖好,惟此方案勢爆煲,年輕人恐取不回供款或被大幅加稅,叫他們怎麼辦?
不論貧富濫派
叫年輕人「供死會」
本港社會就退休保障制度爭議多時,港府昨公開委託港大學者周永新撰寫的報告,建議年滿65歲的港人毋須入息審查,每月可獲三千元,惟港府要先注資五百億元,並投入長者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現有福利,再加上新開徵的老年稅,由僱員與僱主供款,才能支付全民退保。
此方案用意良好,不少長者大半生為香港打拼,若他們在退休後仍有穩定收入安享晚年,固然理想;且此方案亦令現時缺乏退休保障的市民,如家庭主婦等亦受惠,填補了制度空白。惟這個方案有兩大嚴重缺陷,只怕好心做壞事。
其一,資源未用在刀口上。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原則,是錢要花得其所,善用資源幫助最有需要的人。惟此方案不論貧富,一律派錢,無疑是在幫助基層長者安老之外,連經濟能力良好的中產長者、甚至家財億萬的年長巨富,亦可雨露均霑,此顯與社會保障必須扶貧濟困的原則,有極大落差。
其二,全民退保遲早爆煲。退休保障涉長遠財政承擔,惟就連周永新亦推算,此方案將在2026年就入不敷支,最快2042年便花光政府注資爆煲收場。此意味現時三、四十歲或以下的年輕一輩,勢面對有得供無得取的「供死會」情況,又或屆時被大幅加稅填補全民退保財政黑洞,陷兩難抉擇,他們的退休生活,又誰來保障?
事實上,這種由公帑與納稅人包底的「大鑊飯」式全民退保,在不少歐美國家實施,惟在寅吃卯糧下,皆難逃財困或爆煲厄運,可令公共財政崩潰、國家幾陷破產。
這份報告正好揭示,這種大灑金錢、人人有份的全民退保,在香港是行不通的。
港人皆贊同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讓清貧長者老有所養,惟要展開任何新的福利制度,必須量力而為,尤其優先照顧最有需要的一群,而非不分貧富、不問代價、不顧後果,將香港推上「有錢使晒、沒錢舉債、還錢下屆」的福利主義不歸路。
福利幫窮長者
助市民做好規劃
其實要安享退休,關鍵是個人的規劃,因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己的退休需要。政府的角色,應是鼓勵個人儲蓄及完善現有制度,如優化強積金以提高回報,並在力所能及下改善綜援等福利,為基層長者補底,此才是香港退休制度的出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