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3年7月27日 明報論壇版 撰文: 區家麟>
「中國興,香港才能興;祖國衰,香港一定衰。」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對香港年輕學生說的話,從歷史經驗看,站不住腳。
興有時、衰有時,過去一世紀,祖國最「衰」的年代,論生靈塗炭,60年代初大饑荒,亡靈3800萬,新華社前高級記者楊繼繩窮一生之力考證,寫《墓碑》指饑荒屬百分百人禍,源自大躍進的盲動與領導層的冷漠;論民族浩劫,文革十年,殘害道德人倫、摧毁文化承傳。那些年,哀慟淒愴,禍起蕭牆自作孽,無疑是民族最衰時。
香港之興,又是何時?特區政府抬出「家是香港」運動,念念不忘,主題曲也硬要插入幾句《獅子山下》歌詞;李源潮勉勵來自香港之青少年,也不忘引述《獅子山下》的一句:「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從歷史經驗看,站不住腳
不朽名句從何寫起?數以百萬計大陸移民,五、六十年代爭相逃難到香港,成為香江人口基本盤、廉價勞動力;小學教科書有云:經濟起飛,始自輕工業與紡織業。紡織製衣業的大量人才與資本機械從何而來?當年絕大部分上海企業家見勢色不對,轉移陣地到香港,注入經濟起飛原動力。當然,國學大師錢穆也來了、一代宗師葉問也來了,他們也許還在深水埗桂林街相遇過。
那些年,祖國之衰,造就香港之興,舉國人才與錢財,集中香江彈丸之地。但一切不是必然,他們選擇香港,皆因在巨人之下,香港這塊異地有自由、有法治,於強權腳底,可喘息一會。
當年周恩來為香港訂下「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八字方針,皆因清楚明白,香港之「異」有其大用。50年代韓戰禁運,香港成為走私基地突破國際封鎖;三反五反大躍進文革,香港成為全國人才資金避難所,悄悄孕育財富與經驗;改革開放之初,香港以百倍回饋,憑其資金、人才、管理、技術、運輸、與國際接軌之優勢,成為改革啟動力。香港與內地,是命運共同體,沒有誰欠了誰。
祖國大興,香港優勢自然遜色。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曾有短暫紙醉金迷之興旺日子,當年很多文人商家已不放香港於眼內;今天中國躍居世界第二經濟體,香港於各個城市排行榜逐步退縮,內地人也開始瞧不起香港格局太小。
歷史事實擺在眼前,無論國家順逆興衰,香港之價值,體現於以其獨有之長補神州之短;保持差異,才能於關鍵時刻發光發熱,是香港百年來的宿命。
今天之當政者,每每強調一國,事事趨向同質,從歷史經驗看並無好處,「一國」是不須爭辯的事實,「兩制」才是重點所在,珍惜香港制度之差異,堅守自由、法治與開放社會,才叫愛國愛港;香港如一絲微塵,左右不了國家大局,但微小的力量,奮起捍衛既有的制度優勢,卻是綽綽有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