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預算案非加減數 眼光要長遠

<轉載自201331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財政預算案2013-14 撰文: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財政預算案又再一次令人失望,原因不是政府沒有派錢,而是又再一次顯示沒有長遠的規劃。
設獎學金 不如增大學學額
舉例說,預算案宣布提供20個名額的海外獎學金,卻沒有宣布大幅增加大學學額,令人失望。由2012年至2015年,第一年的學士學額只是15,000,而過往十多年也只是14,000左右,適齡青年能夠進入大學或大專的比率比起很多先進的國家或地區低得多。在今時今日貧富懸殊的香港,有志升學而未符合進入大學者,不可能往海外升學,要留港升讀副學士,或是自資學位課程,繳付高昂的學費,甚至要借貸。
為甚麼在有大幅盈餘及儲備的時候,也不增加香港人的競爭力呢?相比起鄰近的新加坡,甚至是澳門,總是給人比下去。
回購港鐵領匯 讓民生減壓
通脹問題一直困擾香港的低收入家庭,ibond沒有他們的份兒,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錢。關鍵的租金問題,交通費負擔,沒有長遠的方案。
政府自己作為大股東的港鐵,由於是上市公司,當然是盈利主導。在有盈餘的情況下,為甚麼不考慮私有化港鐵,沿用以往九鐵的模式,不再以追求股東回報為主導,車費可望會在合理的水平。同樣,巴士業務水深火熱,政府大可為巴士公司提供燃油補貼,甚至是入股巴士公司,減低普羅大眾的交通費的負擔。
食物的價格也為人詬病,原來有很多低下階層居住的天水圍,該區的食品價格,比起很多富人居住的灣仔區為高,最重要的原因是領匯的商業模式,也是股東回報掛帥。既然可以把領匯上市,為甚麼不可以回購部分的股份,取回話事權,令關乎民生食品的價格,不會因為投資回報而被不合理地拉高。
還有,政府何不考慮在內地買入農地,種植蔬菜,飼養豬牛羊等,以供應香港的市民。這肯定比起現時的價格為低。事實上不少大型食肆,也以「自家農場」作招徠,除供應自己使用,可同時保證價格及質素。
只提問題無交答案 力有不逮
另一方面,誠如曾司長所言,既然稅基狹窄,為甚麼不盡快解決政府收入過度依賴大企業的利得稅,土地收入及高薪人士的薪俸稅的問題。這問題已拖了多年。過分依賴土地收入令很多行業及產業叫苦連天,也令貧富懸殊加劇,但預算案卻仍沒有提出解決的方案。
同樣地,預算案對醫療融資隻字不提,當大家年老以後,無論是政府醫院或是公立醫院都不可能應付需要。而預算案有提及老年人口問題,卻沒有長遠的計劃。
近年的預算案給人的感覺是好像利用試算表拉上補下,把那些短期的所謂派糖措施的金額,放在不同的格子上,再計算總數,加加減減,便大功告成。如果是學生的功課尚算可以,關乎香港較長遠的發展及競爭力似乎是力有不逮。
預算案不是試算表,也不只是退稅,退差餉等,要有長遠的眼光,為香港的各行各業打算。10年後、20年後的香港如何,似乎大家也不知道,但有關的財金官員已退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