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習近平出訪 意在言外

<轉載自2013326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自朝鮮第三次核爆以來,深感遭受「背叛」的中國民間和學界再一次響起反省外交戰略的呼聲。而習近平履新後的首次外事訪問,正好給予外界把脈中國外交新動向的一次機會。
 
習總任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從俄羅斯到非洲再到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既是對此前外交政策的延續,也有新一屆中國最高領導層的外交新思維。
 
——不是盟友勝似盟友。儘管中俄領導人上任後的互訪已是慣例,儘管雙方再三強調並非針對第三國,但在外界眼中,中俄早已被打上「盟友」烙印,並與美國的「亞太再平衡」相關聯。平心而論,中俄確實在全球戰略和地緣政治利益有重合之處,現實中也有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上的默契與合拍,頗有「不是盟友勝似盟友」的意味。
 
然而,中俄之間仍未達到休戚與共、為朋友兩脇插刀的關係。目前雙方需要做的不僅是繼續提升戰略互信、政治互利,更要尋求雙方更多的利益契合點。習總本次訪俄成果中,經貿往來的擴大,能源領域的深入合作,乃至俄羅斯遠東發展戰略和中國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戰略的利益交匯等等,都是為雙方的戰略協作注入長遠動力和實際利益增長點。
 
——結識新朋友。在全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的情勢下,習總出席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5次會晤亦是焦點。從本源上看,「金磚國家」源於高盛公司的一個投資概念,5國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也相對鬆散,尤其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由於產業結構的重合、區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金磚國家之間的分歧與摩擦日益明顯,甚至出現唱衰的聲音。
 
中國亟需尋找真正「知音」
 
由此,中國此時需要做的,不是在金磚國家中充當所謂領頭羊,而是要彌合金磚國家之間的分歧,打消其他4國對中國經濟體量龐大的疑慮,在共同爭取全球治理更多話語權這個長遠動力之下,尋求與新興市場國家的利益共同點,並將經濟利益與這些國家的戰略利益相結合,組成「命運共同體」。
 
——不忘老朋友。習總正在訪問的非洲,着實稱得上中國的老朋友,但近年來雖與中國保持着密切的經貿往來,卻與中國有若即若離甚至漸行漸遠之感。箇中原因,既不乏原屬宗主國的離間、發展中國家對於中國實力強大所產生的疑慮,也有中國自身造成的誤解,如重高層、輕民間,重經濟、輕文化等。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國際形勢和自身實力變化後,尚未能重新準確定位與亞非拉老朋友曾經緊密的戰略利益和共同的價值訴求。而從習總在非洲的表態來看,中國高層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並正謀求轉變。
 
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陪同習近平出訪的夫人彭麗媛曾經唱過一首《朋友》,其中一段歌詞是「謝謝你們,我的朋友,愛我讓我時時刻刻擁有。感情愈是年深日久,愈能感受你們的寬厚」。當前,中國亟需在全球尋找的,正是日久見真情的真正「知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