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3年3月14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北京觀察 撰文: 林美芬>
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上,機構改革成為了熱點。但從機構改革方案來看,此次機構改革方案延續了2008年大部制改革的思路,繼續循序漸進小幅調整,屬「雷聲大雨點小」,換湯不換藥的改革。
國務院秘書長馬凱稱,此次機構改革「重在向市場社會放權」。
在3月10日宣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今年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數量不變。也即是說,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將從原來的27個,縮減至25個。
精簡機構縮部門 惟官位沒減
根據機構改革方案,鐵道部將被撤銷併入交通運輸部,並組建「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衞生部、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併成為「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則合併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此外,設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和「國家能源局」。
大部制改革,就是要整合政府行政資源,提高行政效率,核心是政府轉變職能,精簡機構,減少微觀管理,向社會、向市場「放權」,不是簡單的將二、三個部門合併在一起。
所以,盡管衙門看似減少了,但變成了大司局制,官位沒有減少,公務員隊伍依然在膨脹。
稱向社會放權 機構合併改名
此次機構改革強調轉變職能,向社會放權,但是不縮編制、不減員,這只是機構搬家,換張名片,或者加長名字,或者換個辦公地點而已,一切只是形式主義,不是改革。難怪有網友形容,以前是換湯不換藥,現在連湯都不換了,只換名字或加長名字。例如,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撤併改名「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衞生部、計劃生育委員會,變成「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改革方案中,最具計劃經濟色彩的國家發改委的職能不但沒有縮減,反而得到強化。國家發改委管投資、審批,事無大小都要管,強化發改委職能,意味着不會真正放權,未來幾年中國經濟還是繼續行政主導,發改委還會繼續干預市場。
政府要轉變職能,就必須釐清政府權力的邊界,切切實實向社會和市場放權,還必須建立有效的監督和問責機制,否則,機構改革必然會重蹈覆轍,不會成功。
機構改革失敗 關鍵體制問題
建國以來,國務院進行了10多次「機構改革」,但總是無法跳出「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關鍵還是體制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機構改革就一直沒有停過,其中1982年的機構改革,國務院部委辦、直屬機構從100個減為61個,人員編制從原來的5.1萬人減為3萬人。1998年的機構改革,國務院部委機構大刀闊斧從40多個縮減至29個,減員47%。
大部制改革在2008年兩會啟動,當年的機構改革整合組建五部委,今年兩會啟動第二輪改革,依然是簡單部門合併。
所謂「大部制」,是指在政府的部門設置中,將那些職能相近的部門、業務範圍趨同的事項相對集中,由一個部門統一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政府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從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但2008年以來的大部制改革,在編制上,部長、副部長依然一個都不少,政府職能沒有明顯轉變。當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的「一正九副」編制格局,充分說明了人事改革難度之大。
國務院機構改革,表面上是機構調整,實際上是權力的調整、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改革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在回憶錄中談到機構改革時,以「我抱着粉身碎骨的決心來幹這件事」,描述所遇到的阻力。他說,1997年那次機構調整,曾找過幾十位部長逐個談話,竟沒有一個人主動表示自己的部門應該撤。
鄧小平當年在評價機構改革時說:「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
部門不願放權 利益博弈僵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機構改革一直沒有停過,幾乎是5年一小改,10年一大改,但每次改革不久就再次出現機關人員迅速膨脹的局面,關鍵還是體制問題,沒有政治體制的改革,機構改革不會成功。
本輪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保守方案,凸顯了部門不願放權的利益博弈僵局,既得利益者依然不願意「放權」。如果領導人缺乏魄力勇氣推動改革,改革也就是空談。
新一屆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重申「絕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來看,政治改革無望,體制不改,機構改革也就是空談。因此,今秋中共三中全會的改革預期,可能不能寄予太大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