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港府增開支 錢從哪裏來?

<轉載自201313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前瞻施政報告 撰文: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拓展總監/能源資詢委員會委員>
2012年因為立法會以及行政長官的選舉同年舉行,所以政府將施政報告與財政預算案的諮詢合併起來。
近年的施政報告,與財政預算案的內容有趨同的情況,因為政府發表施政報告之時,往往有大型措施執行,當中要使用大量公帑,而這亦牽涉政府的財務狀況。但這並不理想,因為施政報告是關於政府施政檢討及訂下未來施政方向,但政府的收支落實,應交由財政預算案去處理。
量入為出原則 先於適度有為
「適度有為」與「量入為出」有沒有衝突?筆者認為兩者沒有太大衝突,但在制定財政預算案時,哪個指標是主,哪個是副?應該有準則,相信仍是「量入為出」先,「適度有為」為副,在量入為出的基礎下,適度有為;而絕對不是捨棄量入為出的主軸去適度有為。
美國國債已近16萬億美元,而債務相對國民產值亦超逾100%。美國債務問題已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而歐債危機的發生,亦是因為歐洲諸國政府長年不執行量入為出的策略,實行福利主義的社會,令問題最終爆破,引發金融震盪,而國家經濟亦要付出代價,人民生活受到影響。
財政司司長在其網誌也提到,在接觸了各界朋友的諮詢,他聽到有很多不同的訴求,但是大多數是關注「開支」的,反而政府的「收入」部分就忘記了。要有足夠收入,才能支持支出,而量入為出,才能確保支出的延續性。
要香港跟隨西方的福利主義社會模式有難度,因為香港過往是採用「小政府,大市場」為原則。而政府的大小,是指政府開支相對於本地生產總值而言,過往政府公共開支一直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0%左右,亦即是私人市場的四分之一。而政府所徵收的稅款和其他收益也與這百分比相若,那麼個人及企業可以保留大部分收益去創造財富。換句話說,如果有20元,政府最多可使用20元;如果要政府增加福利,支出增加至40元,那麼政府便要增加稅收,去應付支出。問題是習慣了低稅的香港市民,是否願意加稅?以美國為例,財政懸崖談判達成的結果是,年薪40萬美元人士或年收入45萬美元以上的家庭要加稅,而稅率是4成以上!即每賺100元,有40元要給政府,這樣的稅率,香港市民是否接受?
回歸以來,政府開支增加了一倍,199798年度,政府開支只是2,000億元,但到了201213年度,政府開支已接近4,000億元。如果經濟不增長,根本沒法支持這樣增加的開支金額。如果想支持增加政府開支,要不是維持香港的經濟增長動力,要不就要增加政府收入,包括加稅、加費及出售政府資產。
若要增開支 官民落差仍大
現時香港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包括樓價高企、人口老化、財富分配不平均及醫療等。部分可以用政策解決,但其餘要政府增加開支才能辦得到。要增加開支,立刻遇到的問題,是錢從哪裏來。如政府收入沒有增加,要增加某部分的開支,便要在其他方面削減,這就是優化開支結構的問題。問題是有哪些開支是政府可以削減?如果不削減其他開支,便要從過往儲備之中拿取,但問題是儲備總會有用完的一天,而維持一個合適的儲備規模以及使用儲備的準則,是十分重要的。
支出可屬投資 市民卻重消費
制定預算案的基本會計準則是經常性支出要由經常性收入支付,非經常性的支出可由非經常性收入支付。根據這些準則,那麼一些經常性的福利開支,是不應該長期由儲備支付。
如要維持不加稅,又要增加政府開支,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經濟這個「餅」做大,加速經濟增長;政府的收入才能增加,才有能力去增加「支出」。要支持經濟發展,開支是少不了的,但這方面的開支,有很多是投資,將來會有回報,如基建設施、教育等項目。發展一些新興產業,維持香港的競爭力,也是必須的。問題是,這些投資,回報期長,不是一時三刻可看見。而市民往往最關心的是「支出」部分,例如醫療、房屋、福利等「消費」部分。所以容易造成市民期望與預算案落差的問題。而新一份預算案能否被市民接受,便要看看財爺的功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