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中國外交亟待調整

<轉載自2013130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習近平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引起媒體廣泛解讀,而所有解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習近平釋放了中國第五代領導可能調整中國外交的信號。

香港鳳凰衛視最接近發現這一信號,該台在會見結束第一時間在電視畫面打出一行字——習近平在會見中對安倍晉三給予很高評價,這在媒體與民間充斥妖魔化安倍晉三的今日中國頗為異類。

1972
年北京首都機場出現美國總統尼克遜與周恩來總理握手的場景曾讓數以億計的中國老百姓瞠目結舌,因為他們只習慣被妖魔化的美國與本國報紙界定的「反共頭子」尼克遜。中美和解不止從根本上改善了中國周邊環境,某種程度更是一次思想解放,乃至作用於6年後的改革開放。而所以有這一躍進得益於一年前著名的乒乓外交,那不啻於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的「腦筋急轉彎」,對萬惡之首的美帝國主義進行「再認識」,借助「小小銀球」將中國從「準備打仗」導入「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今天中國第五代領導多少奇怪的發現遠離中國30多年的戰爭陰影偏偏在他們履新伊始降臨。周邊環境的惡劣為除開第一代領導之最。隨第五代領導上任開始發酵三件事:一是去年11月下旬,中國新版電子護照以內頁地圖宣示主權遭周邊多國抗議,印度如法炮製將中國藏南地區和阿克賽欽地區包含在印度版圖內羞辱要入境印度的中國人;越南移民官則拒絕在中國護照上蓋入境章,而是另發一紙簽證。其二,1213日,中國海監飛機首度飛入釣魚島領空,其結果是日本軍機得以順勢侵犯中國領空(進入釣魚島空域攔截),之後中方出動軍機,中日自此軍事對抗。其三,一日之隔,《解放軍報》刊載了總參謀部指示解放軍要做好打仗準備的新聞,有媒體認為,這標誌中日島爭進入「準戰爭」階段。

習近平會山口已提供答案

中國從何時開始放棄使用鄧小平時期「韜光養晦」的說法待考,但中國在對外政策的日趨強硬應是中國自己也不否認的事實。這一政策在部分媒體和某些執行人手中呈現「以人劃線、只硬不軟、不變到底、隱惡揚善」的特點。這在山口此次訪華最為明顯,即便安倍親筆信自降身段明言要與中國修好,中國某官方報紙在評論中仍稱「什麼信都不如言而有信」,毫不掩飾對安倍晉三親筆信的輕蔑。以「壞人安倍」給安倍政權定性為「壞政府」;對「壞政府」只能強硬不能有絲毫軟弱,且是「全面強硬」——政治經濟統統在內;中日交惡後只大談日方損失而不談中方不遑多讓的損失;所謂「退役將領」、軍界聞人輕率談論對日開戰,大談(一旦開戰)日方的慘重損失與無法承受,彷彿中方即便面對美國介入也必定是毫髮無傷的當然勝利者……與此同時,無人正視東盟國家正在與中國沒有領土糾紛的印尼挑頭下對抗中國的「國與國單邊談判島爭」主張……

中國外交政策確已到了全面檢討的時刻,其出發點就是確保「和平崛起」的外部環境不再惡化;放棄(諸如新版護照、「立體巡航釣魚島」) 徒具形式效果適得其反的出招;辯證看待安倍晉三政權,像乒乓外交時對待「反共罪魁」尼克遜的老一代領導人那樣;立足於進一步增強國力為徹底解決島爭創造條件。而這些在中國第五代領導時期是可能的,習近平在會見山口時「對安倍晉三給予很高評價」已經提供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