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3年1月30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吳迅榮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
梁振英早前發表的施政報告,對教育部分,着墨最少,除了承諾正成立專責委員會,研究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可行性及增加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習支援津貼外,與其在競選政綱所應允的,大相逕庭。
不過有兩點值得我們關注,且對大專教育造成衝擊;其一是梁振英決定暫時擱置前特首曾蔭權在2009年施政報告提出「教育產業化」的政策,以回應近期公眾對其成效的質疑;其二就是施政報告並沒有提出如何規劃在其競選政綱中承諾,「增加資助專上和大學學額及學生宿位」,相信令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及正在修讀副學士的學生,感到非常失望。
缺地欠配套 產業化淪口號
回想董建華時代提出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教育樞紐,推行國際化大專教育,曾蔭權在2007年建議大學的非本地生比例,由10%提升至20%,並承諾增加6,000個宿位及科研撥款,以為可將香港打造成教育樞紐;2009年的施政報告更好大喜功,把教育定性為「產業」,鼓勵自資院校開辦自資學位課程,結果由於土地短缺,資源配套不足,及沒有考慮教育本地化與國際化之間的矛盾,使欠缺長遠規劃的「產業化」變成口號,面對公眾及立法會議員的批評,梁特首也不得不叫停。
從一開始,「產業化」三個字就欠缺清晰定位和定義,曾蔭權的構想當然是藉此促進香港經濟發展,但其手段是製造收入,抑或吸引海外人才,就非常含糊不清。當曾蔭權鼓勵自資院校開辦自資課程後,教育「產業」就被扭曲成為賺錢工具,眼見董建華2001年制定六成大專生指標所帶來副學士課程這塊肥豬肉,私人或資助、牟利或非牟利等不同性質的院校,大量將資源傾斜於開辦副學士課程,院校變得唯利是圖,副學士真的變成產業化了。
首重培養本地人才 「休養生息」
上周公布本年度報考中學文憑試的考生為82,300多名,目前香港八大院校的資助大學學額只有16,000個,扣除非聯招及非本地生學額後,只有13,000個供應文憑試考生報讀。估計8萬多考生中有30,000多人報讀新毅進及副學位課程,學員所交的學費以億元計,難怪有嶺南超收和質素欠佳等投訴出現,因為每收多一名學生,其邊際利潤也相對提升呢!另一方面,如果產業化的目標是提升香港教育質素和吸引海外人才,政府必須在教育本地化和國際化之間取得平衡。現時本地學生入讀大學只佔適齡人口的20%左右,增加副學士學額,只會引致升學樽頸,梁振英必須實踐競選承諾,增加大學學額。
本地研究生少 國際變國內化
還有政府全面資助的研究生課程學額,本地生只佔不足30%,政府完全忽略培養本地人才的需要。且招收的非本地生中,大部分來自國內,「國際化」已變成「國內化」;此外提供給本地生的宿位已嚴重不足,目前有些院校的人均宿位面積已遠低於大學資助委員會所定的標準。
我們不介意在發展教育樞紐和產業化的前提下去推動國際化,在資助大學增加非本地生入讀人數時,也需解決本地生對大學學位及宿位的需求,才能解決本地化與國際化所引致的矛盾,甚或高等教育的中港矛盾。
香港土地稀少,科研支持及其他配套設施遠遠落後,發展優質私立大學難上加難,教育產業化只徒具虛名而已,沒有清晰定位,只會招致亂石盲投。我們還是腳踏實地,發揮現時香港大學教育的優勢,在有限資源下推動國際化的同時,能適切地規劃未來本地生學額增加的發展藍圖,這樣才能達致如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所言,「讓持份者休養生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