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

內外矛盾激化 2013港政凶年?

<轉載自20131月1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中共第五代撰文: 宋皇孫 資深中港政經觀察家 (作者為資深國際政經戰略評論員,長期研究中外國際關係。)>
 
日前新上任的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終於公開露面並開腔,一面以參觀劏房及坐地鐵等表現「親民」形象,另一面又主動就一些敏感問題發表意見,有意為上任後工作定調。
無論如何,張之到來,確為中央與特區的關係開展新一頁,其實質為何將是影響以至決定本港未來政經發展的關鍵因素,自然須予高度關注。
張之「親民」行動並非為了競選,而是另有目的之政治秀,其一是表示會深入民間體會真實情況,其二也顯示將盡量按照廣大民情,找尋合適的中央要求與港人港情的磨合點。
張曉明上任 中央對港政策變
張本人據報研究港情已達20年,故理應是內行人,現有新職位自然會有更廣泛及深入的接觸點及面,對此看來他將會切實而充分地利用。更重要者是,張的任命還代表了兩個更基本及深層的轉變,一是中央對港情的判斷及應對政策已有根本性革命性的改變,二是中央對港施政架構有了重大改組,過去中聯辦、港澳辦等多頭辦事政出多門的情況將會改變,施政的統一性有效性料將提升。顯然,張之上任是新政策新架構新人事的體現,自然志在開展新的一頁。
中央對港政策的求新,既是因應港情國情世情變化而來,自會引起本港及其他有關方面(包括外國)作出反應,今後必將有互動以至激烈互動,會否擦槍走火則尚待觀察。中央政策的改變實已彰彰明甚,筆者已幾次論及(見本欄去年1114日「在港防外國干預 中央虛轉實」、1219日「對港政策變 習近平文武並施」及27日「和諧論無市場 中央對港趨硬」等文,主要是按《基本法》重拾「一國兩制」內的平衡,對此外間特別是本港反對派的反應是中央要收緊和更多干預港政。對此類反對聲音,張曉明已明確地作出了回應,一是中央對港政策不變,二是西環不治港,但有職責要盡。
這兩點確是甚具針對性,切中雙方抗衡及港人關注的最根本要點。當然,張之言論不可能令懷疑者釋疑,今後雙方將各說各話各自解決,張料亦不至天真到以為反對派會接納他的說法,說出來只為事先表明立場而已。
「三」字年 中央涉港重大事件
中央認為要續按《基本法》及「一國兩制」處理港事,故說政策不變。但雙方分歧在於對《基本法》及「一國兩制」有許多不同理解,其中不少更嚴重對立。中方又認為反對派的行為引發局勢變化,故必須加以應對,但這不屬收緊也不屬治港而只是盡職責。另方面,反對派必然視各種中方動作為收緊及干政。由於雙方政治矛盾深刻,觀點南轅北轍,今後自難免在多個方面發生摩擦,有關事件料將陸續浮現。
新年伊始,坊間便流傳了一些「三」字年不利之說,因乃中央涉港的重大事變年份:1983年中英就香港回歸問題首次出現爭拗,導致港元大貶值和出現搶購潮,結果要設立聯滙制度以穩定港元。1993年中英再就本港政制出現嚴重爭拗,彭定康被罵為「千古罪人」。2003年發生了幾十萬港人上街及23條立法事件。2013年又將發生甚麼大事?
一種說法是隨着中央對港政策改變,將出現「兩制」大碰撞,或中央火併反對派的激鬥。雙方關係確開了個「好頭」:元旦日有示威者到中聯辦外焚燒疑似「國旗」,高舉疑似「米字旗」及唱其國歌等,乃明顯及公然的挑釁行為,清楚表明有些人志在搞事,更可能是給新上任的張主任來個下馬威。中方對此暫未有直接反應,但不表示之後不會有某些反應。
中方必須先讓張在港站穩陣腳,並開展計劃中的工作,對反對方的行為亦不必每事針鋒相對,以免被人家牽着鼻子走,秋後算帳倒可反客為主。
從理論上看,碰撞論、火併論等確有一定依據,從實況看雙方都已擺明車馬準備硬拼,因此2013成為港政凶年的可能性不低,主要看三大因素:
政治趨兩極化 「決戰」勢升溫
(一)國際大環境。美國「重返亞洲」全面圍堵中國,在香港搞點「顏色革命」在所難免。
(二)內地大環境。習近平上台後推行強勢領導,對香港事務的胡式「混日子」應對策略必被取代。
(三)香港大環境。香港內部政經矛盾由於各種原因不斷激化,政治化及政治兩極化趨向日甚,社會上文革風氣日深。從上述三項可見,香港政局在內外矛盾激化的重壓下,各種力量進行「決戰」已是必然之事,早晚必會發生。這乃事物發展的必然性,但是否在今年爆發卻不一定,只是從觀看各種形勢中,這個可能性無疑卻頗高,且有上升之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