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自由行優質化 勝簡單限人數

<轉載自201296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自由行禍港? 撰文: 呂大樂 新力量網絡主席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自由行」令香港人感到不安、憂慮,這不難理解。
2011年的統計數字為例,全年訪港「自由行」遊客達2,800萬人次,其中1,500萬人次更是即日來回,不在香港過夜。這即是說平均每天有76,000多人由內地來港旅遊,人數眾多,而且逐年遞升。
同時,「自由行」旅客所出沒的地點高度集中(例如熱門的購物區),他們的存在特別顯眼,而且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由於是即日來回,部分「自由行」來港購買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對本地市民直接造成衝擊),在香港成為了一個有爭議性的現象,不會叫人感到意外。
令我感到意外的,不是爭議、強烈反應的出現,而是這個現象早已浮現,但社會上的討論——由政府到旅遊業界,市民意見代表到市民大眾本身——卻一直未有真正進入議題,問題之一是香港的惰性。
噬「肥肉」見惰性 未惠及各階層
「自由行」的特色分別是旅客數量龐大、高低檔次並存。當「自由行」湧現之時,本地旅遊及相關行業大小通吃,而且更由於供應綿綿不絕,根本毋須對未來做長遠打算。眼前見到的是大量「肥肉」,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即時享用之上,而鮮有研究、分析究竟需要如何部署,才可以將「自由行」盡其所用,將好處惠及社會各個階層,並且將其負面作用減至最少。
問題之二是思維守舊,原地踏步。從某個角度來看,這跟上面所講的惰性是相互關連的。而這個問題的「病徵」表現在社會上對進一步開放「自由行」的回應之上。
調節人數減負荷 治標難治本
例如特區政府的反應只是暫時將開放措施卡住,同時表示會考慮香港在接待設施能否負荷的問題。部分旅遊業界則表面支持有秩序放寬,認為在人數方面應加強調控,但實質上沒有新的意見或建議。從以上兩種回應的樣本可見,社會主流回應基本上仍然只停留在簡單的量化思維之上,以為只要在人數上有所調節,改良配套,便找到解決困難的答案。明顯地,這也是一種未有進入問題的回應方法。
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應該如何塑造香港旅遊,以至它所能帶來的好處,將會分配到各個階層身上。舉一個例,如何理解和面對「一簽多程」的安排,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議題,應將它跟一般涉及「自由行」的措施分開討論。
消費空間主導 衝擊草根生活
「一簽多程」的問題並非只是時下一些評論所指,是黑工、走水貨之類的社會問題,而是當香港與華南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區域融合時,勢將改變了整個特區的空間布局,令原以服務本地居民為主的生活社區,納入為大區域的市場及旅客的消費空間,衝擊草根階層的日常生活。
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應對旅遊業的長遠發展有新的認知和計劃,而不應只滿足於眼前的狀況,大小通吃。這裏要考慮的是,香港應取替哪些劣質「自由行」的營商方法(例如「零團費」),應如何立足於世界級旅遊城市的水平之上,開拓高質素的旅遊服務。
推特色小商戶 不再囿於鬧市
與此同時,更應重新規劃本地旅遊,特別照顧本地具備特色的小商戶,幫助更多「自由行」旅客的活動空間不再局限於一般鬧市,開始真正懂得欣賞香港的多元面貌。假如發展「自由行」旅遊是以小商戶利益主導,而不再沉迷於量化服務,大小通吃,那對於開放旅遊,又可能會是另一種態度。
以上所講,其實只是想透過「自由行」一例來說明新思維的重要性。以今天香港的情況而論,我們必須重視每種措施如何分配它所能帶來的利益。
以往相信由市場來促成一種滴漏效應,讓人人受惠,這種說法已受到質疑,而在現實中也未見奏效。只有自覺地將利益分配的考慮(例如上文所講向小商戶傾斜)放到制定政策時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那才可以讓市民看到,自己在大轉變之中會有一個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