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9月24日 明報 筆陣版 作者: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今年馬英九連任以來,台灣的累積性弊病即告浮現,今年第二季台灣GDP成長率為亞洲之末,國民收入已跌回17年前水準,由於物價狂漲,人民難以忍受,民怨也開始鼎沸,馬英九本人及馬政府的支持度已跌至20%左右,民間要求政府改組的聲浪也一天天的升高。但馬英九皆置若罔聞。
於是,上星期二(9月18日),民進黨遂正式提出對內閣的不信任案。根據台灣的憲法,對內閣的不信任案需立法院過半的同意。而目前台灣的立法院有113席,國民黨有64席,民進黨40席,其他有9席,單單國民黨即已超過了一半,因此對內閣的不信任案,乃是絕不可能通過的提案,但民進黨為什麼還是要提案呢?這乃是民進黨要藉着此案的未通過,來突顯馬政府的無能。由於國民黨祭出黨紀,不准國民黨立委支持內閣不信任案,因此9月22日(星期六)的不信任案當然無法通過。但不信任案提出後台灣民意和輿論對政府已猛烈抨擊,甚至許多藍營的重要人物也對馬政府疾言厲色相向,例如監察院院長王建煊即公開指摘說,馬英九很重視他的歷史地位,事實上他的歷史地位已經確定了,那就是「無能」;而國民黨元老、剛剛才辭掉海基會董事長的江丙坤也表示,馬政府根本就「不懂經濟」,藍營這些重量級人士的重話批評,已顯示出馬英九及馬政府由於能力太差,的確已面臨了眾叛親離的危機。
不過,國民黨的統治風格非常古代,統治者都相信自己不會錯,因此老百姓愈要求他更換財經內閣,它就愈不會換,因為如果換了財經內閣,就代表了人民的指摘是對的,他是錯的,統治者怎麼可能忍受承認自己的錯誤?於是就在全台灣有七成民意都要求他更換財經內閣時,馬英九偏偏不換財經內閣,卻於9月19日(星期三),以一種跌破所有人眼鏡的方式,更動了黨政、外交及兩岸人事。別人說東,他偏要說西,馬英九的這個人事調整公布後,國民黨內部多數人的看法是這個人事變動讓人「昏倒」,為什麼這次人事調整會讓人昏倒呢?
第一,這次的人事調整,雖然異動的有10人,但真正有意義的其實只有3人﹕
(一)一個是馬英九的分身金溥聰出任駐美代表,馬英九的第二代親信王郁琦出任陸委會主委,吳敦義的親信林中森出任海基會董事長。
(二)其他職業官僚方面,則是國民黨親美派的外交系統全部佔領國安系統及府內系統,包括外交部長楊進添轉任總統府秘書長,駐美代表袁健生轉任國安會秘書長。
對於這次人事安排,台灣的新聞分析者,只看到馬英九兩大親信金溥聰和王郁琦出任高官,都簡單的認為是馬英九要自己一手抓外交和兩岸事務,認為是馬英九在擴張權力;而民進黨則基於他們的意識形態,而認為馬會在政策上更加親中。這些觀點其實都不正確,真正比較正確的觀點,乃是自從美國重回亞洲後,馬英九認為他的兩岸政策,已使得美國日益放棄了台灣這個棋子的角色,他為了突顯台灣的重要,已決定走急迫的親美路線,台灣的國安體系管軍事、情報,加上外交,這次全都人事動員,未來的期間,馬英九的親美本質必將暴露無遺。但在美國重入亞洲之際,台灣徹底親美,北京自然不可能漠視,於是馬英九遂派出他的小親信王郁琦,王的角色主要是用來敷衍北京用的,它等於是在對北京表示「我很着重兩岸關係啊,所以才派王當陸委會」,但事實上王是一個最輕量級的親信,他是國民黨立委的助理出身,在國民黨內地位極低,他用王當陸委會,等於實質上已將兩岸事務大降級。在美中問題上,其全力親美、敷衍北京的真意已具現無遺。目前的兩岸關係早已制度化,馬並不可能走回頭路,但不久前吳敦義會見李克強,他只談北京要給台灣國際活動的空間,因此由吳的親信林中森接海基會董事長,已可看出在馬的盤算裏,兩岸的實質關係已到此為止,下一階段乃是爭取國際空間。我早已指出過,馬英九所想的歷史地位乃是使台灣的偏安永久化,也就是「一中兩國」,在這次人事調整,他將兩岸關係的重要性降低,將對美的重要性全面提高,他企圖配合美國的亞洲戰略,造成「一中兩國」的目的已明。
北京看破 兩岸關係恐生變
馬英九的統治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他缺乏了核心價值,只好隨波逐流,希望到處撿便宜。在前一階段,亞洲太平無事,中國在崛起,於是他遂希望分享中國的利益,那時他利用一個自台聯倒戈過來的賴幸媛當陸委會,藉以敷衍台灣內部;現在美國重回亞洲,他又開始親美,把兩岸關係降級。他這種在大方向上的變來變去,已顯示出,在可見的最近,台灣的內外局勢可能更加惡化,在對內方面,台灣的經濟可能更加惡化,在對外方面,則是北京對他也看破手腳,兩岸關係可能生變。最近台灣的藍營立法委員已公開放話,若3個月台灣的馬政府尚無法改善經濟,他們也會公開反對,要求內閣下台,而綠營也公開表示,他們在明年「520」將以群眾運動的方式逼迫馬下台。馬英九的內憂外患已愈來愈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