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保釣登島 愛國?害國?

<轉載自201294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
 
「八一五」保釣壯舉後,中港兩地的媒體連日來大幅報道,不僅高度肯定「八一五」保釣的歷史意義,也紛紛對成功登島的勇士冠予「保釣英雄」的稱號。

然而,就在神州大地沉浸在頌揚英雄之際,和主流輿論唱反調的「保釣害國論」卻悄然而起。

《環球時報》在824日刊登了《日中新聞》社社長韓曉清題為〈認真反思日中關係冷靜評判香港保釣者行動〉的文章,提出「保釣人士的登島行動,不管出於什麽動機,都不是愛國行為,而是害國行為」。

該「保釣害國論」主要基於三大理由。一、安定的中日關係對中國的發展極為重要,而保釣運動負面地影響了日本對中國的投資;二、現在不是解決釣魚島問題的時候,沒必要挑動兩國人民的敏感神經,破壞雙方的友好關係;三、現階段中國最大的國家利益是抓住難得的戰略發展機遇,和平的環境至關重要。

平心而論,胡文所列舉的三大理由,都有其客觀的依據,不無道理。不過,同時也存在兩個盲點。一、對保釣運動「愛國」熱誠的侮辱。「八一五」保釣行動是華人保釣運動的一個延續,作者無視40年來歷代保釣人士的「愛國」熱誠,隨便冠上「害國」加以鞭撻,沒有照顧到保釣人士與支持保釣華人的感情。二、缺乏平衡。胡文只強調登島引發的負面影響,包括導致日本進一步強化對釣魚島的控制,卻沒有點出保釣行動帶來的「宣誓主權」、「維持爭議」等積極效果。

誠然,「八一五」有許多值得省思的地方,包括「官冷民熱」現象,包括引發包含非理性的反日遊行、導致日本加快「國有化」進程等等。而「愛國」與「害國」之間或許也是一線之差,不過動輒冠予「害國」,對保釣行動全面加以否定,並無助於展開理性、冷靜的對話與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