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台綠島蘭嶼進駐鷹式導彈應對解放軍 專家﹕具阻嚇力 意在戰略對話

<轉載自201825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1950年代美方協助台灣劃設防空識別區與飛航情報區時,東南側就是一個缺角,近來解放軍軍機穿越巴士海峽飛行,也常在此處切入台灣防空識別區。

《中國時報》報道,台灣東部防空兵力明顯較西部少,區域防空僅有款式較舊的鷹式導彈,射程約40公里;野戰防空方面,陸軍在花蓮也僅有1個排的復仇者導彈車。有消息指,現在宜蘭已有天弓三型導彈營,花蓮與台東亦有愛國者導彈進駐。

倘越防空識別區 入射程範圍

鑑於解放軍戰機「常態化」繞台,未來可能在台灣東部公海操作,同時為填補東南角這缺口,台灣國防部決定,在蘭嶼與綠島以「突擊排」方式,各進駐一組鷹式導彈發射系統。

蘭嶼距離台東市約80公里,本島鷹式導彈鞭長莫及,這次進駐後,未來解放軍戰機若再飛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就可能進入射程內。

鷹式導彈是1960年代美國生產的一種中程地對空導彈,在台服役逾50年,2005年台媒報道,在中科院自製的ATB(反戰術彈道導彈)防空系統與愛國者三型防空導彈系統服役後,預計8年後鷹式導彈將全面退役。

13年過去,台灣不僅沒淘汰鷹式導彈,還將之部署到解放軍戰機繞台的要道。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對本報表示,鷹式導彈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在之後也曾增程改良,台灣現在的鷹式導彈就已完成所有三代的性能改良,可同時向不同高度發射,射控系統可同時導引3枚導彈接戰。「至於能否起到阻嚇作用,要問開飛機的人怕不怕?」

服役逾50 多次改良

黃介正認為,不管鷹式導彈射程夠不夠,但是擺在那裏就是一種威脅,當雷達鎖定戰機時,戰機就會收到信號。「大陸不喜歡美國戰機抵近偵察,同樣台灣也不喜歡大陸的戰機整天飛到家門口,部署鷹式導彈嚇唬一下是很正常的,目的不是要擊落戰機,而是與大陸的一種戰略對話,告訴對方我們是有準備的。」他還認為,鷹式導彈雖不算先進,但如何使用有邏輯性,需高低配(不同水平武器配合),「這樣才能用最小的代價,起到最大的阻嚇作用」。

近年台軍鷹式導彈曾出現事故,去年6月在屏東射擊校閱時,其中一枚鷹式導彈在空中自爆,另一枚在海灘爆炸,幸無人傷亡。 














解放軍戰機近期頻繁繞台島赴遠海訓練,其中位於台灣目前最東南角的蘭嶼,離解放軍戰機繞台的航線最近,台灣國防部已決定將東部的防空火力網向前推進,分別在蘭嶼與綠島部署鷹式地對空導彈。台灣專家指,部署鷹式導彈有一定的阻嚇作用,同時也是與大陸的戰略對話,「畢竟誰都不想對方飛機在自己家門口抵近偵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