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開放改革與全面小康 今年事關重大

<轉載自2018219 明報 社評>

新春佳節,人們互相道賀,就是期盼國業、家業亨通,人和政善、國泰民安。今年國家有兩場硬仗,直接影響國業家業。一是開放改革政策如何以嶄新面貌再上一台階;二是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倒數第三年,為最後一公里打下基礎。打好這兩場仗,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和香港政局,就會變得無足輕重。

總結經驗揚長避短 打好兩場硬仗

今年是開放改革政策實施40周年,如何慶祝只是敲鑼打鼓的事情,關鍵在於總結過去經驗教訓,揚長避短,開創一個新的局面。40年前文革剛結束,百業待舉,對外不開放無以吸引外資;對內不改革無以打破僵化政策,開放改革是逼出來的一條血路。背水一戰容易,因為沒有包袱,錯了重新再來,而今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牽一髮動全身,摸着石頭過河的成本太大,習近平上台後提出要重視頂層設計,通過仔細周詳的全面長遠考慮才推出改革措施,在這種情况下,開放改革下一個40年將如何開展,更形重要。

開放改革40年之所以是一個轉折點,是因為招數盡出,而且失去效力,必須有新招才能打開新的局面。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工廠,是依靠廉價勞動力,以及犧牲環保換回來的資金積累,而今向高科技和資金密集的創新產業轉型,對政府和民間企業都是重大考驗,今年將會推出放寬外資持股內地金融業比例,以及原油期貨和礦鐵石期貨市場開通等等政策,就不能依靠過去減稅等簡單的優惠措施、開設免地價開發區的管理手段。過去技術與資金都匱乏,而今科技能力在很多領域都已經領先,資金實力雄厚,同樣是引進外資,但做法則改成籌集資金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國家的角色和管理手段也必須推陳出新。

開放改革40年,是思想轉變的40年,撫今追昔,變化是太大和太快,但時代不容許我們停下腳步。然而,很多政府的政策與規定,都還在一放就活、活了就亂、亂了再管、一管就死的怪圈中兜兜轉轉。中央三番四次提出政府要轉型成服務型政府,但到了地方還是走樣變形,無法貫徹落實。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改革成服務型政府,應該趁今年有一個較大的變化。

地方政府今年還要承擔的重點,就是為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攻堅,習近平提出的要求是一諾千金,必須在2020年完成目標,而且不能落下一個人、一個少數民族。而小康社會的標準也變了,過去以純經濟指標來衡量,而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對地方政府的挑戰還有財政管理的變化。

以廣東省為例,今年財政預算中,提高和保障民生水準的支出增長達到32.1%,振興鄉村的支出增長達到125.9%。過去政府對低收入群體的欠債太多,特別是對農村的公共服務乏善足陳。而今提出要共同富裕,對農村的公共服務,要跟城市的標準一體化,而在城市則要對進城務工的群體,提供跟城市戶口群體的均等服務,還有教育方面的投入,9年義務教育要向12年義務教育推進,難度極大,很多地方讓初中生升讀高中,卻是80人一班,教育質量下降,福利、醫療服務等在物價上漲的情况下也是不進則退,在在都需要政府撥款解決。

讓地方政府為難的是,國家稅制改革,以增值稅代替營業稅,將地方政府的收益大幅上調中央,而很多地方政府過分依賴房地產業,則由於有泡沫可能帶來金融風險,必須遏抑房價,但有關稅收大幅下降,嚴重影響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這些結構性的問題,都會影響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水平與質量。

外交兩岸沸沸揚揚 關鍵管好大局

開放改革與小康社會兩個主題,是互為表裏的唇齒關係,國家雖然實施市場經濟,但政府無形的手還是起到關鍵的作用,頂層設計出現問題,影響無遠弗屆,之所以說是硬仗,就是輸不起的仗。

外交、兩岸和香港局勢,也會影響全局。中國對大國外交十分重視,其中對美國尤甚,因為國際上對中國的合作態度,對一帶一路的響應程度,都要看美國的眼色,特朗普上任一年多,在經貿、軍事方面到處點火,就朝核問題向中國層層加壓,但有利的因素是全球經濟復蘇速度加快,很多矛盾也會被經濟發展所掩蓋,而且中國對美國政策積極靈活,楊潔篪已經5次到美國跟特朗普溝通,將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預先化解,中美關係今年雖然還會磕磕碰碰,但不會有更壞的消息。外界關心的是重新設置專管外交的副總理,如何管好外交促進內部發展,成為關鍵。

兩岸關係在美國的慫恿下,今年或會每况愈下,北京方面會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應對措施,民進黨也會主動或被動地有所反制,但政治上的陳腔濫調還不至於影響大局,內地經濟如果繼續以較高速發展,很多矛盾也會因而降低影響。

外交和兩岸形勢在表面上看,雖然會鬧得沸沸揚揚,但關鍵是內地的大局,只要中央能夠把控好大局,其他就會變成局部,反之,外來因素會因為內在因素出亂子而趁機鬧騰。中國今年要做好開放改革和小康社會兩件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