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要求派錢呼聲高漲 實為民情憤懣警號

<轉載自2018224 明報 社評>

政府將於下周三發表財政預算案,連日來民間要求全民派錢的聲音愈來愈響,與7年前政府派錢惹來甚多批評,有天壤之別,折射了市民對政府理財的憤懣和失望,寧可全民派錢人人開心一下,好過繼續「藏富於官」。財政政策應該講求策略和針對性,從公共理財角度而言,全民派錢並非上策,問題是政府多年來沒有善用資源改善民生,令到愈來愈多市民感到絕望,對政府完全沒有信心。民間要求派錢呼聲高漲,本身正是一個嚴重警號,倘若政府還不切實改善民生,挽回市民信任,民粹主義怒火未來可能以更激烈形式爆發。

呼聲高漲不代表政策好 還富於民毋須全民派錢

政府庫房滿瀉,本年度財政盈餘隨時達到1500億元以上,不趁現在「投資未來」,更待何時,可是社會各界對政府善用資源積極作為,顯然缺乏信心。不少市民關心政府「派糖」會否加碼,要求政府全民派錢的聲音更是此起彼落,無分泛民建制。

過去對派錢甚有保留的民建聯和民主黨,近日都呼籲財政司長陳茂波派錢,堅持不派錢的政黨反而顯得勢孤力弱。無論是左派還是反對派媒體,近日都不約而同支持派錢,就連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也公開表示,派錢是還富於民的好辦法。儘管陳茂波多番暗示無意派錢,最終會否在輿論壓力下妥協,下周三就會揭盅。3月立法會議席補選在即,政黨為求選票,對民間情緒尤其敏感,多個泛民建制政黨紛紛要求派錢,某程度反映了當前民情取向,不過,順應民間情緒並不代表就是好的公共決策。

2011年政府錄得巨額盈餘,前任財政司長曾俊華最後決定全民派錢,向年滿18歲以上香港永久居民一律發放6000元。有關措施雖然取悅了很多小市民,可是不少有識之士都批評,胡亂派錢是不負責任行為,有違公共理財原則,對社會長遠發展沒有裨益。政府有錢應該用於投資未來、改善民生和扶助弱勢,澳門經驗說明,全民派錢一旦成為慣例,市民只會視為理所當然,政策易放難收,派錢金額有增無減,長遠不利財政紀律。

這些基本公共理財原則,放諸7年後的今天依然適用,可是觀乎當前社會輿論,更多人強調投資未來是「遙不可及」,與其動輒花上百億元計公帑,為基建超支「埋單」,還不如全民派錢「益街坊」,除了行政成本相對不高,也保證人人有份,不會有夾心階層市民未獲分文、無法受惠於政府各項「派糖」措施。部分人還大談全民派錢效果是「累退」的,收入愈低家庭受惠程度相對愈高,相比之下,退稅只不過是回饋社會兩、三成要交薪俸稅的人,政府代交電費也未必幫到劏房戶,云云。

市民不信政府施政 理性理財面臨考驗

政府財力雄厚,首務必然是善用資源改善民生,多幹實事投資未來,「派糖」則應該要有針對性,為有需要人士紓困。還富於民方法可以很多,針對老弱和有需要人士,大手筆地「派利市」、「出花紅」,都是可以考慮的做法;不分貧富全民派錢,讓「無困要紓」的人也受惠,並非理想做法,反而只會更加助長官僚怠惰苟且,施政不求進取革新,逃避善用公帑責任。當前香港經濟勢頭良好,也毋須靠派錢一類財政擴張措施,刺激消費。

無可否認,全民派錢在技術處理上有一些優點,惟單看這些好處,卻將所有缺點都拋諸腦後,才是真正堪憂之處。財政政策目標之一是實現財富再分配,然而公帑必須用得其所,任何措施都應該有政策理由和目標,不應因為錢多就派。

要求政府派錢是一種民粹的期望,當前民間要求派錢呼聲高漲,實源於市民對政府的憤怒,覺得當局根本沒有決心和誠意,幫普羅大眾解決房屋、醫療、安老等問題。不少人哀莫大於心死,寧可要政府「回水」,也不信政府能有什麼作為,這個才是特區政府眼前最大危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倡「理財新哲學」,強調「應使則使」改善民生,然而普羅大眾仍是將信將疑。說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是政府堅持理性理財的「最後機會」,也許有點誇張,可是市民對政府的耐性,確已所餘無幾。如果當局還不能好好回應市民訴求,未來民間要求派錢的呼聲勢將更加一面倒,民粹主義怒火早晚也將全面大爆發,令到政府更難本着長遠目光,理性推動各項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