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政府高談投資未來 醫療爆煲未見良策

<轉載自2018221 明報 社評>

新春假期遇上流感高峰期,最受罪的莫過於病人和公立醫院醫護。過去數天急症室求診者暴升,非緊急病人隨時等上8小時也未能見到醫生,內科病房迫爆,私家診所也大排長龍。本港醫療系統不勝負荷「爆煲」,人人都知道醫護人手不足、醫院牀位缺乏,然而卻看不到政府有何宏圖遠見解決問題,對於如何搞好公共醫療系統,社會也有一些迷思。政府必須說清楚有何對策,以及怎樣看待公共醫療長遠發展,讓市民看到服務改善的前景,不能光說投資未來,卻對醫療系統爆煲視而不見。

五億撥款未見效用 「早來利市」無力治標

現今港人住屋置業困難,由看醫生到申請骨灰龕位都要大排長龍。數年前政府遏阻了內地孕婦湧港產子,雖然解決了本地孕婦牀位不足危機,未至於「生無位」,可是現今港人依然要面對「住無位」、「醫無位」、「死無位」的「三無」困境。特區政府徒擁萬億元儲備,卻苦無良策應對,窮得只剩下錢,情况既離譜亦諷刺。3周前政府宣布急撥5億元,支援醫管局增聘兼職人手,應付流感潮,惟迄今未見成效,各大公院仍然要靠現職醫護加班「頂硬上」。對於前線醫護來說,5億元僅像早來了的利市,逗逗開心還可以,然而實際效用連治標也談不上。

醫療開支膨脹是國際趨勢,不管是香港還是很多發達國家,都關注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壓力。近年不少西方國家想方設法控制公共醫療開支,一大原因是財政困難;相比之下,本港卻是庫房滿瀉,沒理由不為市民多謀福祉。本港醫療開支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GDP5.7%,當中公共醫療開支約佔一半(約2.8%),較很多發達國家要低。以美國為例,當地醫療開支約為GDP17.7%、公共醫療開支比例則為8.3%,至於澳洲方面則分別為9.5%6.4%。當然,醫療開支必須用得其所,不是金額高就一定好,美國情况即屬一例,可是特區政府明顯有本錢調高醫療開支比例,改善公共醫療服務。

無論是政府內部還是坊間都有一種聲音,認為公營醫療愈是做得好,只會吸引更多市民「捨私院取公院」,對公營服務愈益依賴,形同無底深潭,所以公營醫療還是「不要做得太好」,云云。這種「無底深潭」論,實際不過是為馬虎苟且找藉口。本港公院醫療水平不比私院遜色,設若除了收費,其他方面服務質素均幾乎一樣,市民當然都會選擇公院,然而現實並不存在這種可能。公營醫療性質是面向全民,而非付得起錢的一群,無論是求診輪候時間,還是醫護人手比例等方面,都很難追近私院。市民有病求醫,究竟前往公院還是私院,除了考慮收費,也會考慮到輪候時間等「隱藏成本」,以及其他因素。

「公營醫療不要做太好」 勿讓迷思成苟且藉口

「無底深潭論」其實隱含了新自由主義迷思,先驗地認定政府不應扮演太多服務提供者角色,為了有效率運用資源,醫療服務最好還是多靠私營部門提供。誠然,公營醫療系統容易出現官僚主義一類問題,然而並非無法改善,况且公營醫療最大目的,在於確保平等,不論富或貧都可享用服務。古巴奉行社會主義,其醫療服務之佳世界著稱,說明公營醫療系統一樣可以高效出色,沒必要拘泥於意識形態。

討論醫療服務,不能將「需要」(needs)和「欲求」(wants)混為一談。物欲無窮無盡,對很多人來說,一般商品服務當然是擁有愈多愈好,可是醫療服務卻不然。人們欲求健康,樂意花錢進補,惟肯定不想經常看醫生。求醫是一種「需要」而非「欲求」,一些醫療經濟學者亦認為,醫療服務與其他商品不同,不應簡單套用一般商品供求法則分析。資源永遠有限,任何經濟體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欲求,政府責任是將民眾的「需要」與「欲求」區分,盡力滿足民眾需要。公營醫療系統的存在,正是為此而設。特區政府有雄厚財力作為後盾,實應好好滿足市民醫療需要。

本港公營醫療系統聘用本地約六成醫護人員,卻要照顧近九成病人,若能令公私營醫療服務變得較為平衡,當然有助減輕公院壓力,然而香港眼前的問題,是整體醫護人手都缺乏,公院情况固然嚴重,即使是私家診所服務也顯得供不應求,就算在平常日子,病人要等個多小時看醫生也絕不罕見。近年政府高談公私營醫療分流、加強基層醫療和疾病預防,惟談的多做的少,至於加強引入外來醫療專才,則受制於業界保護主義。改善醫療基建硬件、增加培訓本地人才,起碼要78年才能初見成效,可是市民現在並未見到政府有何大刀闊斧行動。究竟政府是否有決心直面醫療爆煲問題,市民實在沒有多少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