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比照台韓經驗 中國民主現契機 引民主化理論 人均GDP分析中產抬頭

<轉載自20121227日 明報 國際版>
 
習近平時代來臨,任內會否推動政治改革備受關注,有悲觀意見認為中共治下民主化遙遙無期,不過美國本月發表的《世界趨勢2030》報告卻指出,隨着人均GDP上升,中國5年後或將迎來「民主化臨界點」。這一講法有其根據,內地與澳門政治學者今年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便引用其他實現民主化國家的經驗,與中國做對照,指出隨着國內中產階級冒起,中國民主化在2020年前實現並非不可能,又或至少已具備相對成熟的社會條件。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本月初公布《世界趨勢2030》報告,中國人均GDP(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大約5年後會突破1.5萬美元的大關,很可能是觸發民主化的臨界點。這與美國著名學術期刊《華盛頓季刊》今年刊登的一篇論文,觀點非常接近。
 
挑戰「政績合法性」觀點
 
這篇論文由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劉瑜,與澳門大學政府及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陳定定合撰,題為〈為何中國會民主化〉。
 
文章指出,學界對於中國經濟發展與民主化的關係看法有分歧,主流意見認為,假設中國經濟短期內沒有顯著放緩、國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則目前的共產黨政權將可憑「政績合法性」(performance legitimacy)維持對中國的管治。
 
不過劉瑜和陳定定則參考歷史例子,認為中共即使可以保持經濟增速,最終仍很可能淪為自己政績成就的「犧牲品」。兩人在文章引述美國政治學大師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在名著《第三波》所指,絕大部分國家出現民主化或自由化時,其經濟都處於中產階級冒起的時間。中產抬頭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調整的人均GDP達到特定水平。
 
論文比較台韓蘇匈數據
 
文章以兩組分別在文化和政治上與目前中國大陸有類似之處的地區嘗試引證:與中國大陸同屬東亞文化圈的韓國和台灣,都在1988年出現民主化,當時兩地的人均GDP(經PPP調整),分別相當於1.22萬和1.46萬美元;與中國同樣由共產黨統治的前蘇聯和匈牙利,1989年出現民主化時的人均GDP(經PPP調整)則分別是1.7萬和1.13萬美元(見圖)。
 
經濟成熟僅屬民主化條件之一
 
劉陳在論文中指出,以2010年中國的人均GDP(經PPP調整)只有7544美元來看,距離上述例子1.2萬至1.7萬美元的範圍還有很大距離,因此中國短期內尚未出現民主化時機,並不令人意外。作者預計,當中國人均GDP(經PPP調整)在20172020年分別升至1.2萬和1.5萬美元時,就是檢驗中產壯大推動民主化的理論,能否應用於中國的時候。當然,兩人的研究也提到,民主化是複雜的過程,經濟成熟程度只是一個因素,還有許多政治、社會乃至當權者因素所左右。但兩人顯然相信,2020年將是中國民主化的社會條件成熟之時。
 
1991年底,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揮旗者)宣布蘇聯解體,把蘇共送進墳墓。當年蘇聯的人均GDP,約達1.7萬美元。
 

去年12月烏坎村抗爭,見證了內地社會變遷,對反貪腐和民主的訴求日漸提高。

80
年代末四地民主化時的人均GDP水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