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別在我家後院」建公屋 有理嗎?

<轉載自20121217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公屋輪候人數突破21萬,社會各界支持盡快加建公屋,但若建在他們家附近或區內,卻以林林總總理由反對,特首梁振英昨籲市民要有「一家人」的心作出讓步,房屋問題才可解決,但這「不要在我家後院」心態,又豈只是說幾句便可消除?
梁振英昨與市民公開對話,提到每當政府提出改變土地用途,在地區興建更多公屋時,均遇上不少阻力,希望市民作小小讓步和犧牲(詳見A3版)。
公屋供不應求的情況愈見嚴重,政府未來五年的公屋建屋量為7.5萬個單位,平均每年1.5萬個,可是公屋輪候冊的人龍卻飈升,由去年9月底的16.53萬,增至今年9月底的21.04萬,單在過去一年已增加4.51萬,超過未來三年的建屋量(見表)。
背後理由僅一個 憂影響樓價
為求加快輪候冊人龍上樓,政府須加快興建公屋,但卻屢遭受區議會及居民反對,理由各式各樣,如影響通風或影響景觀等,甚至有「看起來不協調」等牽強理由,說穿了,背後理由往往只有一個,就是擔心影響樓價。
如此有限度的支持、當觸及「自己家」更會倒轉槍頭反對的自私心態,在外國被稱為「不要在我家後院」症候群(Not In My Backyard Syndrome,簡稱NIMBY)!
港府09年擬在東涌第56區興建樓高49層的公屋,便遭鄰近私樓如映灣園等的居民反對,批評政府建屏風樓,後來政府改為興建41層並增加綠化比率,但仍未獲支持,今年6月終宣布擱置計劃;另外,政府擬於深水埗空地建公屋,亦遭區內私樓居民反對,有區議員更指空地應用來建設社區設施。
公屋戶也反對 地皮空置20
不止私樓居民反對建公屋,連公屋居民也反對區內增建公屋,盡見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例如何文田邨附近的何文田南第2期地盤,98年時擬建居屋,但因停售居屋政策擱置,06年改為擬建公屋,卻遭九龍城區議會反對,最終今年11月改回建居屋,放棄建公屋計劃,但該地已空置逾20年。
根據區議會紀錄,當時有區議員以問卷調查何文田邨公屋居民的意見,約9成反對建公屋,理由包括質疑該土地是否適宜興建40層高大廈、影響空氣流通等。
亦有區議員一邊說冀政府縮短市民輪候公屋時間,另一邊廂卻指政府要考慮區內整體布局,從港島區回望紅磡、何文田一帶會先看到紅磡私人住宅,若建高層公屋,會造成明顯不協調感覺。如此說法,有理嗎?
去年4月,政府向立法會遞交的文件顯示有12個公屋計劃遭受區議會和地區人士反對,至上月稱已處理當中8個項目的區議會反對意見,但仍要跟進其餘4個項目。
NIMBY症狀在全球也有出現,這心態問題,可如何解決?其一是加倍努力說服居民,但往往事倍功半。國際政策研究機構PACITA便有報告指,要解決NIMBY問題,往往要向受影響居民提供誘因交換,以獲支持令政策可上馬。
新加坡政府今年2月擬在道義區(Toh Yi)興建老人資助房屋,230名區內居民群起聯署反對,一方面指歡迎政府建老人資助房屋,但另一方面卻指區內斜坡多,不適合老人居住,更反提議另一地點,結果另一地點的居民又旋即發起聯署反對及提議另一地點,猶如「閃避球」般只求將波拋走,引起傳媒關注。
效星提供誘因 獲支持締雙贏
最終星政府維持道義區的建屋計劃,衞生部長公開呼籲市民,要拋開NIMBY心態,顧及國家必須面對人口老化的危機,但也促請居民提出改善當區建議如加建社區設施,藉此平衡利益,安撫居民。
區議會屬諮詢角色,在規劃土地用途上沒有法定權力,若然政府全然不顧區內反對的聲音,易惹起衝突,是否可考慮如新加坡,向附近的居民提供社區設施或改善交通的誘因,藉此換取地區的支持,以達至雙贏。
不過,大前提是要顧及社會資源長遠發展及公眾利益,若地區人士提出要求並不合情理,則「說不」亦無不可,既要順得哥情也要合嫂意,如何平衡利益,對政府的政治角力手腕確實是一大考驗。
另外,公眾也應反思「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港人在獅子山下曾發揮互助互愛,令本港經濟起飛,面對現時公屋輪候冊人龍愈來愈長、入住劏房人數高踞不下的情況,能再次展現「一家人」精神嗎?
 
 

未來5年公屋建屋量。



近年公屋輪候冊申請人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