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建新跑道 社群影響難量化

<轉載自201267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潘嘉宏 香港機場管理局建築工程副總監>
機場管理局於528日向政府提交香港國際機場擬建三跑道系統的工程項目簡介,以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機管局承諾,除了符合一切法定環評要求外,亦會在可行情況下,評估建造三跑道系統帶來的其他潛在影響。
我們重視社會大眾和持份者的意見,他們在《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公眾諮詢的過程中,亦擔當重要角色。最近有些環保組織及立法會議員提出,除了法定環評外,機管局應進行「策略性環境評估」、「社會投資回報評估」及「碳審計」。一如既往,我們必須先清楚了解這些評估所涉及的內容和範疇,以及它們如何有效地協助三跑道系統的規劃工作。
國際仍未確立 廣泛接受方法
機管局為考慮有關基建項目對社會的影響這個技術課題,初步蒐集各地逾30項航空業或機場經濟影響研究的個案資料。這些研究自1998年起先後在北美、歐洲及澳洲完成,當中有5項包括社會及/或環境的影響,其中有4項在英國進行,當中兩項關於倫敦希斯路機場的擴建跑道建議。
我們的初步歸納顯示,國際間未能就這技術課題確立一套獲廣泛接受的方法。這技術課題在方法上未能取得共識之處,在於必須將對涉及不同人際社群的影響,包括個別人士的感受及主觀判斷,量化為金錢單位作計算。
舉例說,其中一項評估希斯路機場興建新跑道的社會投資回報評估,便將「不明朗及損害」的社會影響量化成金錢單位。由於該機場擴建計劃前景存在「不明朗因素」,鄰近居民既「感到」實際上被困,又「覺得」被剝奪權力,研究人員便把這些居民的感覺理解為他們因機場的前景未明,所以失去了優越感,並以金錢單位量化對他們的影響。
如何適當地以金錢單位量度一項基建工程對社群的影響程度?學術界及業界至今仍沒有統一標準,這不但影響分析的可信性,也難與不同項目比較。此外,這方面的評估相對較新,並存在不少疑問,而相關參考指引亦有限,其中一項是3年前由英國政府內閣辦公室轄下「第三部門辦事處」發出的《社會投資回報評估指引》。至今有關研究多來自英國慈善機構及智囊組織的政策評論,相關的學術研究也有限。
因此,我們在進一步考慮這個技術課題時,必先思考:
1. 國際間有限的量化評估方法(多見於英國民間)是否適用於香港?
2. 在缺乏獲廣泛接受的評估方法下,應考慮評估哪些既有意義又可量度的價值?
3. 如何將不同持份者對不同問題的不同價值及觀感以金錢單位量化?
香港的發展項目從未採用涉及個人感觀或非經濟的社會投資回報量化分析。基於缺乏本地實踐經驗,加上全球航空業的應用例子有限,故我們目前未能採用這種分析路向,但我們理解部分人士的意見,因此,我們會繼續探討各種社會影響評估方法及其利弊。
高空碳排放審計 涉多國空域
至於碳排放的評估,機管局其實自2008年起已就機場島上設施進行碳審計。對於超越機管局控制範圍,涉及飛機在高空碳排放的審計工作,關乎多國多地區的空域。鑑於民航業的國際性質,我們正探討最適當的評估方法。
至於「策略性環境評估」,這是城市規劃過程常用的土地用途規劃或發展政策工具,並不適用於單一工程項目。此外,根據現行法定環評的要求,機管局進行三跑道系統的環評必須顧及鄰近已落實工程項目的累計環境影響。
香港已有一套涵蓋面廣的環評規定和程序,我們亦與大眾一樣關注擴建機場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因此我們正積極探討相關問題,矢志以負責任的態度,採取一切可行方法,建設一個世界級的環保機場,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