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6月4日 明報 論壇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
繼「一國兩區」後,日前馬英九提「德國經驗」,引發兩岸對「兩德統一模式」的熱烈討論。如果說前者是對兩岸現狀的「重新」定位,那麽後者則是更進一步,試圖將未來兩岸關係的想像空間擴大到以何種方式實現政治整合的層面,也為未來4年馬英九與大陸互動的方向埋下伏筆。
筆者此間在北京大學就兩岸關係所做的兩場演講中,學生提問最多的就是「兩德統一模式」的可行性。
東西德於1972年簽署條約,雙方創造性地採用「統治高權」(hoheitsgewalt)概念,避免了主權(souveranitaet)爭議,同時將重點放在治權(governing authority)上,務實地構築了統一前的「兩德關係」。顯然,馬英九提德國經驗,是希望透過成功案例,強化他在兩周前的「五二○演說」中正式提出「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可行性。
其實,自從兩岸局部恢復交流20多年以來,有關未來統一模式的討論從未消失,除了德國模式外,還有「中華聯邦制」等。2005年後與中南海建立了良好互動關係的連戰,在1999年競選總統時也曾大膽提出以「邦聯制」作為未來兩岸政治整合的安排。然而,這些與北京33年來堅持的「一國兩制」方針大相異趣的統一構想,卻從未獲得北京的善意回應。
不出所料,一周後國台辦發言人楊毅以「兩德的情况和兩岸的情况不同」,一口拒絕了以德國經驗作為日後發展兩岸關係的思考模式。
其實,馬英九早已料到北京的反應,之所以仍然提德國模式,目的在於為未來難以避免的兩岸政治談判,逐漸增加談判的籌碼。
從「五二○」詮釋「一國兩區」中的一國是「中華民國」,到隨後拋出「德國經驗」,馬英九的兩岸思維已逐漸遠離北京對馬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期待。如何在未來的4年繼續牽着馬英九的鼻子走,北京進入了新的摸索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