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台灣綠地變藍天 顯選民漸失耐性

<轉載自20181125 明報 社評>

台灣的「九合一」大選昨天落幕,在地方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陣地大失,出現「綠地變藍天」的現象。全面執政不過兩年多的民進黨,這麼快就遭選民唾棄,結果出人意料,但表明台灣民主經過多年洗禮已漸趨成熟,選民更少受傳統意識形態束縛,更關注切身的利益,而勝選者與民眾的「蜜月期」也愈來愈短,人民不再願耐心等待諾言兌現,希望盡快看到改變。執政者如果再執著於操弄政治議題,或口惠而實不至,沒能以亮麗政績快速回應民意期待,即使在選舉中會得勝,很快就會受到懲罰。

綠地兩年翻轉變藍天 民意如流水蜜月期短

表面看,民意如流水,反面快過翻書,是今次「九合一」選舉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4年前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剛取得大勝,各縣市「藍天換綠地」,到兩年前蔡英文贏得總統大選,民進黨「全面執政」,但今天已因政績不佳被選民全面拋棄,特別是失去執政20年的高雄、執政13年的雲林縣,更具有重大象徵意義。黨主席蔡英文、行政院長賴清德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等人分別請辭,以示負責,但如何回應台灣政治和民意的變化,才是民進黨執政當局需要深思和反省的。

國民黨是這場選舉的最大贏家,但回顧歷次台灣選舉,鐘擺效應的頻率已有大幅加快之勢。曾幾何時,2012年蔡英文競選總統後感人肺腑的敗選感言言猶在耳,4年後她已昂然挺進總統府。今次選舉,國民黨看似風光無限,但只要其當選人在未來一兩年內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黨高層本身不能洗心革面,脫胎換骨,2020年是否能複製民進黨全面執政的奇蹟,並不樂觀。

4年前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當選台北市長,到今年非典型國民黨人韓國瑜空降高雄掀起「韓流」,令人看到台灣出現一股超越傳統藍綠的第三勢力,不再糾纏於統獨、族群、黨派等意識形態話題,而是以親民、務實、憨厚的新形象吸引民眾。柯文哲上任以來,執政風格清新,不受藍綠束縛,有時口不擇言,但很快認錯,贏得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睞。但就是因為柯文哲執意維護台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說了一句「兩岸一家親」,就遭民進黨抹紅,更執意推出毫無勝算的候選人姚文智參選台北市長,旨在攪局「𠝹票」,最終令柯P連任之路陷入苦戰。

從柯文哲到韓國瑜的個案可見,在台灣藍綠兩大政黨依然強勢的政治格局下,這些第三勢力的「明星政治家」,若缺乏政黨支持,很難保持與公務員隊伍的良性互動,也很難得到以兩黨議員為主體的議會的配合;在朝的柯文哲和在野的韓國瑜在這次選途不同的遭遇,可見一斑。

如果說對柯文哲狙擊反映了民進黨黨同伐異的霸道的話,那麼對韓國瑜空降高雄之初的蔑視、對農民農產外銷之苦的無視、對台中空氣污染的輕視,在在反映了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的傲滿與顢頇,他們最終被台灣民眾用選票懲罰。

柯遭抹紅顯綠營霸道 藍營醬缸文化漸打破

柯文哲在競選中批評,台灣歷經3次政黨輪替,除了統獨意識形態,其實藍綠兩大政黨都差不多。這不僅是對民進黨的批判,也是對國民黨的警告。這次選戰後期,黨主席吳敦義失言的「母豬論」,險些令國民黨選情陰溝裏翻船,韓國瑜冷靜地切割化解,也讓人看到他與傳統國民黨的不同。從韓國瑜,到新北侯友宜(曾任警政署長),這些國民黨內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崛起,顯示國民黨老舊的「醬缸文化」已漸被打破,未來選民喜好將取代論資排輩,理念結合將取代傳統派系。如果國民黨高層只顧沉醉於今次選戰的勝利,錯誤解讀人民給予的託付,不能及時回應選民的期待,則下次選舉,必會重蹈民進黨今年的覆轍。

兩岸關係歷來是台灣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次民眾對民進黨未能改善經濟的怨懟,部分也與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陷入低潮有關。北京顯然汲取了過往的教訓,在今次台灣選舉中一直保持低調,沉默是金,即使親綠媒體和部分西方傳媒炒作中資介入干預台灣選舉、金馬獎頒獎禮發生台獨感言風波,大陸方面都隱忍不發,未給民進黨炒作統獨議題提供太多彈藥。當然,也反映台灣選民的成熟以及對統獨等政治議題的厭惡,令統獨議題難再成為選舉的主軸。

對於國民黨今次的大勝,以及「東奧正名」公投的失敗,北京方面也不應見獵心喜,這次選舉畢竟有很多台灣的內部因素,民進黨的挫敗也不能簡單解讀為台灣人傾向統一,或親獨勢力退潮。反而,在今次選後國民黨在大部分地方執政的情况下,大陸會否鬆綁兩岸部分交流,是對北京重新爭取台灣民心、展現對台政策靈活性的考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