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錯位共識致「分手」 分析:美國自大 中國過強

<轉載自20181127 明報 加東版 國際版>

美國自尼克遜訪華後展開的「接觸政策」走近盡頭,研究中美關係的專家認為中美雙方皆有責任:一方面是相互理解的「錯位共識」——美國錯誤期望中國會「變得像美國」,北京心中的變化目標卻不一樣;另一方面是各自高估本身國力,美國極力維繫冷戰後的單極秩序,卻在揮霍國力,中國近年漸棄「韜光養晦」政策,行事過於強勢,亦有戰略透支國力之虞。

早在今年春季,奧巴馬時代亞太外交政策高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和拉特納(Ely Ratner)已在《外交事務》發表文章,批評美國過去數十年的接觸政策,基於自身可用國力形塑中國發展方向的錯誤假設,中國非但未如華府所願的政治和經濟開放,反過來嘗試挑戰美國。中美問題專家趙穗生和崔大偉皆認為,華府一廂情願希望中國「變得像美國」,才會換來失望。

美一廂情願盼華「美國化」

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崔大偉(David Zweig)同意華府有錯誤期望,「美國希望中國會變成美國,但中國不會成為美國」。他提到美國時任副國務卿佐利克2005年要求中國成為世界事務的「負責任持份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並非不合理的希望,但如今不了了之。

《經濟學人》上月文章形容,美國多年來都對中國抱有「趨同」(convergence)的信念,認為只要有適當誘因,中國最終會以「負責任持份者」加入世界秩序,但如今「趨同」信念已死,美國視中國為「戰略對手」。

丹佛大學中美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居於美國33年,見證了中美關係變化。他認為中美關係倒退是因兩國對接觸政策的「錯位共識」,美國想要改變中國,中國也想自我改變,但非美國想要那樣,而是富國強兵,洗雪百年恥辱,即「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於是雙方同感失望。他說:「中國覺得美國是要和平演變中國,要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美國也覺得中國崛起以後我行我素,推行中國模式,挑戰美國的價值觀和經濟利益,而這些年來中國確確實實有這麼做。」他認為「接觸政策」已改變中國甚多,只是不如美國期望。

金融海嘯後中國模式受追捧

《紐約時報》亞洲主編潘公凱本月18日發表「中國規則」系列報道首篇<中國:拒絕失敗之地>,稱西方一直期待中國改變,但一直落空,開放反而鞏固了中國的威權主義統治,中國亦對自己的一套愈見自信。不少學者指出,中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及金融海嘯後變得更自信。金融海嘯暴露了美國及西方政治及經濟的弱點,西方議會政治癱瘓,學者出現檢討自由主義民主制度的聲音,講求實效的「中國模式」一度引起部分學者追捧。

趙穗生也認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分水嶺。他認為,中國在習近平任內似乎放棄「韜光養晦」政策,「過於強勢,表現自己要作為大國的地位,沒作符合自己國力的事,導致樹敵眾多」。他質疑北京對周邊國家的關係過於強勢,「中國想要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這個核心利益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制定的,而且這些定義不可妥協不可談判,甚至不惜一戰來維護」,上述變化確令很多美國人失望。

「核心利益」催化兩國摩擦

「核心利益」是中國官方近年常用的字眼,據2011年公布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國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奧巴馬時期的白宮亞洲事務高級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上月稱,中國的「核心利益」決定了中美長期利益不能並存,兩國政治制度不同是兩國長期不信任的源頭,美國不能接受中方獲取這些「核心利益」所採取的措施。

不過趙穗生強調,中美關係倒退美國亦有責任,他指冷戰後美國進入所謂的「單極時刻」(unipolar moment),成為全球唯一超級強國,自以為民主自由制度勝利了,變得「狂妄自大」,為維護這地位不惜代價,招致很多國家不滿,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對美國國力消耗非常大,催生現時的孤立主義情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