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8年11月7日 經濟日報 國是港事 欄名:中美世紀博奕 撰文:凌鵾 經濟分析員>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力謀退出《中導條約》,並由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赴俄見俄羅斯總統普京,面談此事。
此舉引起國際間重大反響,中俄歐盟等主要國家均表示反對。對其重大地緣戰略意義應切實及充分了解,中國尤須及早設定反應策略。
《中導條約》乃1987年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所簽訂,旨在禁止雙方研製及擁有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中短程導彈,並涵蓋常規及核武器。條約反映即使在冷戰時代,美蘇雙方還有理性一面,逾30年來基本上達致了軍力控制目標,並成為冷戰後2011年美俄再簽削減核武條約的基礎。
特退約3原因 首要震懾中俄
但特朗普上台後一直質疑《中導條約》的作用,故此次高調推動退約,殊非意外。他的退約主要理由有二:1)俄方違約,及2)中國不受限制已對美國造成威脅。當然這些不合邏輯的說法只是藉口,特朗普力推退約背後有三大原因:
(一)為了軍工集團利益。退約後,美國必大舉研製及部署中短程導彈,可為軍工帶來巨額利潤,而特朗普的執政非常依賴軍工集團支持,尤其當他要面對巨大國內政治壓力之時。
(二)為了近期政治需要。在11月(即昨日,11月6日)美國中選前出招以顯示強硬作風,藉此為特朗普支持者打氣,並轉移國人對他個人及政策不滿的視綫。
(三)為了震懾中俄。此乃最根本原因:自定下以中俄為頭號敵人,並要給予全力遏制的國策後,特朗普便全力推行反俄反華政策,包括在軍事上加強施壓,退約便可放開束縛全力發展新型導彈。
在2月的核武報告中,特朗普政府已重新強調核武的軍事重要性,故要着力發展小型戰術用核武,並多次表明不滿2011年的美俄削核條約,故2021年條約到期時料美方不會延續。
中導反應時間短 易誤判爆核戰
由上述可明顯看到,特朗普強化導彈核武器角色和大舉增加其數量及實力的意圖。當年美蘇願意限制中導,乃因這類武器所允許的反應時間甚短,更易由誤判引致核大戰,危險性特別高。放開導彈核武軍控自必令戰爭風險上升,但特朗普對此毫不介意。
在此之外,他還下令設立了網絡及太空等新軍種。新建立的網軍司令部被授權可進行先發制人攻擊,而毋須事前由總統批准。太空軍事化也在積極進行,如X-37系列的太空飛行器正不斷試驗。
總括來看,由於科技進步及特朗普的強悍作風,當前美國對中俄新冷戰的軍事對峙危險性,比當年美蘇冷戰的更大。常規大軍對峙還較易受雙方政府及政客控制。但特朗普大舉擴建的新興軍力則更易失控或出現意外,因此冷戰與熱戰(包括核戰)的分隔更為薄弱易破。
對俄利弊參半 歐恐更受制美
在增強軍力威懾作用外,特朗普退約還可能有多種地緣戰略考慮,故須探討對各主要方相關的影響。
對俄國來說,影響利弊參半。過去俄方亦曾批評條約不合時宜,故有評論指,美國退約實是向俄方送禮,讓俄國可享退約之利,而毋須負退約之責。另方面,若要開展新的美俄中導競賽,以現時俄國的經濟及軍工實力或會不勝負荷。
對歐洲來說,中導不受限將令歐洲暴露於俄國導彈威脅之下。歐洲要研製及部署抗俄導彈或亦不勝負荷,且難以統一各國意見,故會加深對美國防衞的依賴,因而也更受制於美國。唯一解困之法是達成某種歐俄中導協議,如俄國承諾不在歐洲國境部署中導,而歐洲則承諾不讓美國在歐洲部署中導,和不允許有中導能力的美國海空軍使用歐洲基地。
無論如何,歐盟已表明不希望美國退約,德國的態度尤為鮮明。但行將脫歐的英國卻支持美國退約,因她離俄較遠及反俄心態更強。在這事上,歐美及歐英走向分裂,另方面卻可形成英美聯盟。
中國中導令美顧忌 絕不應退讓
對中國來說,美國退約將帶來兩種壓力:一是軍事壓力,美軍可在中國周邊基地部署陸基中導。二是政治壓力,有說美國退約真正目的不在俄國而在中國,乃為迫使中國加入限制中導的陰謀。
中國中導實力強橫,乃反介入戰略王牌,令美國有所顧忌不敢妄動。故當中國海空軍力未及美國之時,絕不能讓中導受限,但這樣又將要負上妨礙達成中導條約之惡名。
可幸者,中國自有方法化解兩種壓力,對此容後再論,目前先看看美國的退約鬧劇如何表演下去。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退約上癮後,須防特朗普如反華鷹派所提議,退出中美聯合公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